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漢族〉人才有的習俗 – 老喜喪
2013/03/05 13:23:00瀏覽13664|回應1|推薦10

【《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特稿】

《吳王茜芳老夫人公祭通知》

各位親朋好友:

〈大洋洲台灣商會名譽總會長〉、〈中華民國僑務諮詢委員〉吳天佐先生 家慈 吳王茜芳老夫人 慟於民國102年 ( 西元2013年 ) 3月3日下午5點15分壽終內寢,享壽93歲。

感謝大家對吳老夫人的關懷謹代表吳府及家屬致上萬分謝意

吳老夫人的葬禮訂於2013年3月7日(四) 早上10點整於Le Pine Asia 舉行公祭 (388 Springvale Rd GlenWaverley Melway 71 C4) 並移靈至史賓威公墓松鶴園(Melway 80E9 入口處) 火化儀式。

吳王茜芳老夫人治喪委員會 敬上

儀式從簡 奠儀將全部捐給慈善機構

聯絡人: 劉國強    張敏政

這是在2013年3月4日從手機上接到的通知,我因3月7日上午即需啟程前往〈西澳 柏斯〉,吳母公祭時間與我的班機相衝突,我只得在此,先遙拜吳母駕返瑤池仙境一路好走,再請〈天佐兄〉和〈明真姊〉為〈吳阿媽〉福壽兼備的壽終(內寢:為女喪專用詞,正寢:為男喪專用詞,),節哀思,歡送老人辭世,為其祝福。

也因為〈吳阿媽〉於高壽稀齡過世,《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就特表發表【〈漢族〉人才有的習俗 – 老喜喪】故事,說說這個很少見的,也不太常有機會聽說的奇風異俗。

【(喜喪) 的定義】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順,六十知天命,七十年古稀 ...而從心所慾不踰矩』。

這些歲數對於中國來說應該具有特別的含義。

人到了80歲以後就是高壽了,所以這個歲數去世的人的葬禮也叫〈喜喪〉。

但也有一說, (喜喪) 往生者的年齡,是〈需過百歲〉才能夠得資格舉辦。可見得這 (喜喪)是多麼地罕見,有關 (喜喪) 的文獻資料,更是難尋。

至於(喜喪),在《中國風俗辭典》中的說明是:漢族喪葬風俗。流行於全國地區。做陰壽的一種,即為福壽俱備 (生前兒孫滿堂,死時年過60)的老人舉辦喪事,因其儀式與生前慶壽相同,故俗呼〈喜喪〉…

可見中國的〈喜喪〉就是為〈福壽雙全〉的老人家逝世後辦喪事期間, 也是給他做〈陰壽〉,即是做〈生日〉。

根據《清稗類鈔》〈喪祭類〉中的記載是如此解說的:〈喜喪〉,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於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

老北京人說〈喜喪〉是〈福壽全歸〉(“全”字應作“圓滿”解)。即全福、全壽、全終。簡單說來,就是上了歲數的人壽終正寢。

〈全福〉的定義,生前自家門內確係〈螽斯衍慶〉,人丁興旺,形成一大家族。本身是大家族的家長,甚至已被尊為〈祖〉者。

〈全壽〉的定義,亡人滿八九十歲,甚至突破百歲大關,最低也須超過〈古稀〉(七十歲)之年。年紀越大、越老,越符合〈喜喪〉的條件。故其全稱為〈老喜喪〉。

〈全終〉的定義,亦稱〈善終〉,意為圓圓滿滿地結束了一生。民間以為,死者生前積德行善,廣做功德,臨終則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無疾而終〉,自然老死。此即被視為〈喜喪〉的根本條件。如果只具備上述第一、二兩項條件,但不是正常死亡的,如意外的天災人禍致死,則不能算作〈老喜喪〉。

【(喜喪) 的特別不同之處】

在傳統社會中,認為〈長命百歲〉是一種莫大的福分,高壽過世的長者,子孫滿堂,已嘗過世間種種,故家人當以平靜的心情,歡送老人辭世,為其祝福。

一般〈訃文〉都用黑白的,〈喜喪的訃文〉則改用粉紅色或紅色,代表往生者是有福之人。

〈圖片:非常罕見的紅色訃聞〉

因為,〈喜喪〉通常是指人80歲以上的人往生,或者是五代同堂者,而80歲以上的人往生,通常訃聞為粉紅色,靈堂也是粉紅色。

五代同堂的老者往生,通常訃聞為大紅色,靈堂也是大紅色。

靈堂外還要掛起大紅色的燈籠,告知所有人:往生者是有福之人,可以在子女、孫子、曾孫、玄孫、等都隨侍在側過往,因此,往生者家屬不應悲傷,反而應該為往生者祝福,恭喜往生者成仙。

 

親愛的!故事說到這兒,我又得要跟您說:我們下一篇章中再見了!

在下一篇中我將介紹的是〈笑喪〉,有沒有聽說過?

謝謝您的瀏覽!歡迎您的光臨!祝大家都平安健康又快樂!

Cheers !我們乾杯!

〈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第10屆理監事

感謝您一年來對墨爾本華人的關心和支持

會長汪芝伃 暨 全體理監事會 工作同仁 一鞠躬

( 在地生活紐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bourneAuthor&aid=7359378

 回應文章

Max
2014/05/20 15:30

清朝乾隆皇帝過世的時候也沒有用過紅色

在朱熹的家禮中也沒有見過此種論述

用紅色還真的是不倫不類

不論多高壽,當其去世時都是與家族親眷割裂,都是不可回復的傷痛

怎麼還會有喜?怎麼會有笑?

(cshmax@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