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童子軍的故事 2/2
2012/08/16 01:37:53瀏覽1955|回應0|推薦7

 

〈圖片:中國對日抗戰時期的童子軍〉

_ _ 續接〈中國童子軍〉的故事 1/2 _ _

隨著各地童子軍組織的蓬勃發展,1926年3月5日,國民黨中央青年部在審查此前的青年運動時,感到“力量不集中,沒有系統組織”,認為童子軍是“青年運動最好的工具”,於是通過了一項統一領導少年兒童的決議,由中央青年部創辦《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同時成立《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委員會》,指出:『凡有組織,可存者留之,應去者棄之。』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童子軍組織的控制,剛定都南京不久的國民黨政府決定撤銷《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委員會》,成立《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司令部》。

《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司令部》委任張忠仁為司令,領導和辦理全國童子軍事務。

童子軍改組後,頒布了童子軍團和省、縣、市童子軍組織法。

從此童子軍的“基礎鞏固,組織更加完密”。

1929年,《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司令部》又改為《中國童子軍司令部》,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直接負責,中央訓練部部長何應欽任司令,並於中央訓練部下設童子軍訓育科,辦理全國童子軍事務。

1930年4月,第一次全國童子軍總檢閱和大露營在南京舉行。參加這次集會的有121個團,3,366名童子軍。

何應欽戴上童子軍的圓形禮帽,穿上為他特製的童子軍制服,系上領巾,很神氣地站在主席台上進行檢閱。

此後,全國童子軍運動更加活躍,向司令部登記的童子軍也日益增加。

據統計,當時參加童子軍的人數已達20餘萬。

1932年4月,國民黨中央常委通過了《中國童子軍總會組織案》,以蔣介石為會長,戴季陶、何應欽為副會長,又設籌備委員9人,負責籌備工作。

1932年6月,中國童子軍總會籌備處成立。次年,籌備處擴大組織,由戴季陶任主任,朱家驊、張治中任副主任,辦理一切籌備事宜。

1932年10月,《中國童子軍總章》公佈施行。

在《總章》中,對童子軍的宗旨、訓練原則、誓詞、類別、組織、財務甚至制服徽章及旗幟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圖片:中國的女幼童軍和中華民國的童軍和女童軍領袖〉

《中國童子軍》大體上可分為幼童軍(一般為8歲—11歲)、童子軍(一般為12歲—18歲)、青年童子軍(18歲以上)、女童子軍、海童子軍數種。

《中國童子軍總會》為全國童子軍的最高領導機構,但實際工作由《童子軍全國理事會》負責。

《中國的童子軍團》有複式和單式兩種。

複式的除童子軍外,還附設《青年童子軍團》、《幼童軍團》或《女童子軍團》;單式的僅有《童子軍》。

主辦童子軍團的單位主要有初中、高中、高小或其他學校、國民黨各級黨部、工、商、農、教育等各種社會團體。

《童子軍》的編制一般為:6至9人組織一小隊,設正、副小隊長;2至3小隊組織成一中隊,設正、副中隊長;二中隊以上可組織童子軍團,設正、副團長和教練員,以及傳令、文書等。

《童子軍教育》的課程分三級,即初級、中級、高級,另外還有各種專科。

初級課程有10項內容:如黨國旗、誓詞、禮節、徽章、操法等。

中級課程有14項內容:如生火、露營、縫補、救護、偵察等。

高級課程有15項內容:如測量、製圖、架橋、星象、游泳等。

童軍專科內容較多,約七八十項,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的項目,如自行車、電子及無線電、醫學救護知識、操艇、航海、水上救生等。

《中國童子軍》宗旨為【以發展兒童作事能力,養成良好習慣,使其人格高尚,常識豐富,體魄健全,成為智仁勇兼備之青年,以建設三民主義之國家, 而臻世界於大同。】而且,參加《中國童子軍》的每一個人在入軍前,都要對著 孫中山遺像進行宣誓。

誓詞如下『某某誓遵奉總理遺教,確守中國童子軍之規律,終身奉行下列三事:第一、勵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教訓,為中華民國忠誠之國民。第二、隨時隨地扶助他人,服務公眾。第三、力求自己智識、道德、體格之健全。』   

1934年6月,教育部根據總章規定,選朱家驊、陳立夫、張治中、周亞衛、酆悌等5人為中國童子軍理事會第一屆理事。

1934年11月1日,《中國童子軍總會》在南京正式成立。蔣介石親任總會長,何應欽任副總會長兼總司令。

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多童子軍激於民族義憤,積極參加抗戰。

《中國童子軍總會》組織戰時服務團,擔任救護、宣傳、慰勞、募捐、運輸、通信和維持治安等工作,湧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蹟。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當謝晉元率800名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時,11名童子軍冒著槍林彈雨,不顧生命危險,將三大載重車的慰勞品送給他們。

其中年僅15歲的女童子軍楊惠敏的事蹟最感人。

楊惠敏孤身一人冒著敵人的砲火,泅渡蘇州河,向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獻旗。使抗戰勇士鬥志為之一振。

抗戰勝利後,《中國童子軍》走向衰落。

1949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童子軍》組織,在大陸從此煙消雲散。

1950年,《中國童子軍》組織協會進行了改組,在台灣島內恢復活動,並成為《國際童子軍局》的成員。

從那時起,《中國童子軍》組織恢復其蓬勃向上的氣勢,變得比以往更加活躍。台灣島內童軍的成員,在1994年時,就已超過10萬人。

_ _ 完 _ _

      

〈圖片:香港童軍軍徽、香港女童軍軍徽、童軍懷念日徽、澳門童軍徽〉

感謝澳大利亞維省童軍SCOUTS AUSTRALIA (華人組)

周成光 行政組長 Mr. Stephen Chew 及

劉昊輝 團長 Mr. Philip Lau

不具名的支持並協助 【墨爾本華人社團提倡〈孝道〉和〈敬老〉活動】

籌備委員會全體工作同仁 一鞠躬

歡迎報名加入澳大利亞維省童軍SCOUTS AUSTRALIA (華人組)

TEL : 8543 9888 WEB:www.vicscouts.com.au

《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會長 汪慰平女士  友情義務翻譯編輯特別介紹

《維省童軍SCOUTS AUSTRALIA (華人組)》華人童軍系列資料

資料來源:維省童軍、百度百科

( 在地生活紐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bourneAuthor&aid=671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