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肉球大戰魚鷹變身做長脖子漁狗!
2008/12/08 06:35:48瀏覽1638|回應0|推薦10

在別處,網友介紹魚鷹,圖片中魚鷹長相威猛, 英文:Osprey(fish hawk),又名,又名睢鳩,乃普遍的冬候鳥及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鳥類,所以國際鳥類保護會議(ICBP)以魚鷹做為會徽。

這個魚鷹,又叫鴞,又叫雎鳩,《詩經‧國風‧周南》之始即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

而《韓詩外傳》子夏問曰:「關睢何以為國風始也?」孔子曰:「關睢至矣乎!夫關睢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龍變化,斐斐文章。大哉!關睢之道也,萬物之所繫,群生之所懸命也,河洛出圖書,麟鳳翔乎郊,不由關睢之道,則關睢之事將奚由至矣哉!夫六經之策,皆歸論汲汲,蓋取之乎關睢,關睢之事大矣哉!馮馮翊翊,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子其勉強之,思服之,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嘆曰:「大哉!關睢乃天地之基也。」詩曰:「鍾鼓樂之。」

好,這魚鷹呀,關雎之道為萬物之所繫,連國際鳥類保護會議(ICBP)都拿魚鷹做為會徽,百度百科還特別提到魚鷹在台湾属稀有过境鸟和冬候鸟。

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的《湖濱散記》是小肉球最喜歡的書之一,他卜居華頓湖畔,描述魚鷹:"...a fish hawk dimples the glassy surface of the pond and brings up a fish..." (「...一隻魚鷹飛掠光滑湖面,蕩起漣漪,攫獲一條魚...」)瞧!魚鷹多麼優美!

魚鷹好跩,魚鷹好偉大!

於是小肉球想看更多魚鷹,卻碰到:
鱼鹰捕鱼成漓江一景

小肉球就這樣地進入了魚鷹迷宮!請注意!網友所介紹的魚鷹抓大肥魚、吃大肥魚,梭羅描寫的魚鷹抓大肥魚、吃大肥魚,上頭的魚鷹也在抓大肥魚、吃大肥魚!可是上頭的魚鷹怎麼全身浸在水裡抓魚,上頭的魚鷹怎麼黑不隆冬滴!?

小肉球又再魚鷹迷宮裡打轉:
http://www.travelstation.com.tw/AY/17/17.htm(台灣的網站喲!)
魚鷹抓魚
「魚鷹」顧名思義,可知其具有捉魚為食的習性,魚鷹捕魚時是利用全身伸進水中捕捉,漁民以稻草微微繫住魚鷹的喉部,使魚鷹以喙捉魚後,可吞食小魚並留下無法進食的大魚,而稻草的作用 即為限制魚鷹食用具經濟價值的大魚。此外,為方便控制魚鷹的秩序,漁民亦用細繩將魚鷹的腳繫於竹筏上,避免魚鷹飛遠。魚鷹捉魚的特色在於漁民可利用魚鷹以喙捉魚的習性捕魚,省時省力,只見魚鷹不一會兒便從水中銜起一條條尺來長的魚,頗為有趣。漓江中的魚類甚多,漁民站在竹筏上撐著竹筏驅使魚鷹捉魚的畫面,時有所見,也因此「魚鷹捉魚」成為漓江上特有的景象之一。
 
*广西漓江:鱼鹰捕鱼成风景
人民网讯 11月26日,广西桂林漓江上,鱼鹰在捕鱼。漓江旅游业的发展为鱼鹰找到了新的出路,游人与鱼鹰合影留念、观看鱼鹰捕鱼等旅游项目,让游客感受别样风情,以此取代了延续了数千年的鱼鹰捕鱼传统生产模式。(刘向龙 姜纯)

*日本國際觀光振興機構網站(日本人的魚鷹也這樣替人類捕魚喲!)
長良川魚鷹捕魚
長良川魚鷹捕魚的活動舉行於岐阜縣岐阜市的長良川。魚鷹捕魚是指漁夫們用一種馴養過的水鳥「魚鷹」在江中捕撈香魚(日本特產)等河魚的捕魚方法。這種捕魚方法擁有悠久的傳統歷史,據說從1300年前就開始流行。黃昏時分,6艘點著明亮火把的漁船下水。漁夫坐在船頭或船中央,手裡精巧而熟練地用纜繩操縱著魚鷹。魚鷹則一次又一次地潛入水中捕捉香魚。漁夫不時地提起魚鷹,讓其吐出銜在嘴里的魚。漁夫的裝束仍然保持從前的樣式,讓人感受到魚鷹捕魚的悠久的歷史。

不好了!魚鷹已非孔老夫子所云為萬物之所繫瞭,魚鷹變成漁民的捕漁狗瞭,身子也變黑瞭,模樣變窩囊瞭,忍受脖子被緊綁,只抓魚不准吃魚瞭!可憐的、虎落平陽的魚鷹!橘過江變枳,魚鷹被逼迫變漁狗後,長相都變猥瑣瞭!小肉球哇哇哇!

唉!!!魚鷹從那等威猛模樣,變成人類的漁狗後,形象改變,變黑、變窩囊、變猥瑣瞭,真可憐哪,俺回頭再去瞧網友最先介紹的魚鷹,鳥脖子沒那麼長,硬被狠心漁夫長年拉長、長年緊綁,綁到每隻魚鷹的脖子都變得像蛇脖子!

人類真太殘忍瞭,小肉球不管日本的長良川,日本人吃鯨魚、殺海豚本來就很殘忍,但這個漓江在雲南還是四川吧,小肉球想起緬甸的長頸族和泰北的長脖村,其實泰緬長頸族源起於雲南的少數民族喀倫族(Karen),這些中國少數民族帶壞漢人,漢苗合作同逼魚鷹也做長頸族人類對動物世界真是太殘忍自私瞭!

還是英文救了小肉球,拯救俺走出魚鷹迷宮,因為俺又再去找,找到:

http://album.udn.com/rebeccashanghai/90272
俗叫魚鷹、水老鴉。羽毛黑色,有綠色光澤,頷下有小喉囊,嘴長,上嘴尖端有鉤,善潛水捕食魚類。漁人常馴養之以捕魚,记得曾经知道鱼鹰还叫墨鸦和水老鸦,CORMORANT

*zhidao.baidu.com/question/21088062.html(百度知道)
鸬鹚是鹈形目鸬鹚科的1属,有30种。除南北极外,几乎遍布全球。该鸟可驯养捕鱼,我国古代就已驯养利用,为常见的笼养和散养鸟类。野生鸬鹚分布于全国各地,繁殖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湖及新疆西部等地。
形态:该鸟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体长最大可达100厘米。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 白点.... 漁民称之为鱼鹰,其实,叫鱼鹰的还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鸟——鹗

照呀!一個是 osprey (fish hawk), 另個是 cormorant,小肉球知道 cormorant 這英文字,一看到它就想起以前在美國看 PBS 介紹中國為漁夫捕魚的鸕鶿來瞭!

原來是漁夫以及報導的人叫錯了,並不是魚鷹被漓江漁夫逼做長頸族漁狗,它們是兩個不同種類的鳥類啦!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atball2&aid=245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