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優迪園千屑集】NO. 57:山東小老粗也來墨耕!
2014/10/26 02:48:44瀏覽2297|回應34|推薦187

小肉球的【優迪園千屑集】


* 系列No. 57:山東小老粗也來墨耕!

在新月悟語部落格文章墨耕,新月格格說她唱和流觴亭部落格煙的文章墨耕,做了一首五言絕句和一首七言絕句;格友煙做的是一首五言絕句。

兩位女詩人寫的十分高雅,害小肉球看後「技」(沒技啦)癢難禁--俺也想墨耕!仰臉望天,也就是死盯住窗外的月亮,想了很久很久,無奈肚裡沒貨,想不出來。

墨耕 ... 墨耕 ... 墨耕 ... 墨耕 ... 墨耕 ...

靈光一閃,想到「墨子耕柱」和「墨子耕田」

墨子耕柱

《墨子》第四十六篇(《墨子·耕柱第四十六》)講的是墨子和耕柱子之間的師生對話。

原文: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愈於人乎?”墨子曰:“我將上太行,以驥與牛駕,子將策誰?”耕柱子曰:“將策驥也。”墨子曰:“何故策驥而非牛也?”耕柱子曰:“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子。”耕柱子悟。

譯文:耕柱子是墨子的得意門生,但是墨子老是對耕柱子發脾氣,好像老愛找耕柱子的碴。耕柱子就向老師抗議了,問墨子說「我難道一無是處嗎,沒有比別人優秀的地方嗎

墨子老扣扣答:「假如我要去太行山旅遊,或者雇馬車,或者雇牛車,由你來駕駛,你會選擇馬車還是牛車?」

耕柱子:「我當然用良馬駕的車了。

墨子說:「那你為什麼寧願鞭策良馬,而不願鞭策牛呢?」

耕柱子說:因為良馬值得鞭策。

墨子說:我也認為你值得鞭策,所以我才對你生氣。

耕柱子恍然大悟。

小肉球認為《墨子》第四十六篇的這一段顯示:

(1) 墨子有情緒管理的問題,肝火太盛,喜歡罵人(verbal abuse)。

(2) 墨子當老師在給學生洗腦,墨子原來是戰國時代的洗腦專家!

(3) 墨子操弄心理學來洗腦,他罵人,對方抗議,他竟然搬出P話和歪理,說「我罵你是因為你值得我罵」。

(4) 洗腦效果很好,耕柱子哪有「恍然大悟」,他被墨子捧了以後變成被虐待狂,往後捱罵會爽的要死。

墨子耕田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籍《墨子》是古代勞力者的哲學,主張自食其力,不要做社會的寄生蟲,所謂「墨耕」更有重農的深義。

** 過去的墨耕:人與動物合作

牛耕

馬耕

驢耕

駱駝耕

** 現在的墨耕:工業革命後, 人與機器合作

Premodern機耕

Super Mario機耕

Modern機耕

avant garde 車耕

Postmodern飛耕

** 未來的墨耕:生化科技+基因改造+生態環保+回歸自然

犬耕

雞耕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atball2&aid=18447646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o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除了筆耕也有墨耕
2014/11/09 11:45

大笨狗跟老母雞也來耕田

哈哈哈大笑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1-12 05:06 回覆:
嘻嘻嘻, 其實是收集了這兩圖, 雞狗耕田, 桃花源雞犬相聞, 才起意寫這篇文章, 硬把新月的墨耕套上去!

心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2 10:59

看著這主題與說明     再加上人氣的回應   覺得這論戰真是豐沛也有趣    

包羅萬象   讓人知識大開     偶而也完爾一笑

這樣的交流真好...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1-03 01:52 回覆:

小肉球此篇文章在胡鬧搞笑啦!  沒認真!大笑

跟樓下幾位udn國學大師那敢說論戰, 他們學富五車, 小肉球只有程咬金三斧頭.

跟著他們這麼談談講講, 小肉球如今知道戰國時代有吳慮這個人, 西晉時代曾出土 "竹書", 堯帝曾有個兒子叫丹朱 ...

真學到很多哩!

(俺其他都在發揮俺的胡說八道功害羞, 當不得真滴!)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1 08:38
傳統說法視《山海經》為地理書,《四庫全書薈要》依然如此。《四
庫全書》時才歸為「小說之最古者爾」,魯迅以為巫書,皆與神話不
相蒙。視《海經》為神話著作,始於袁珂《海經校注》,後來才兼注
《山經》。分析《海經》十三篇《山經》五篇為二書,也始於袁珂。

許順湛《五帝時代研究》,根據傳世文獻,結合考古成果,考訂五帝
時代的各個面向。首先認為群藉徵引緯書:開闢至獲麟二百七十六萬
歲的記載,與現代考古學的結論大體接近。由緯書的說法,提出三皇
五帝是不同時代的代名詞,並非八個具體人物,族團首領名號都是世
襲的。經過分析比對,確定三皇為伏犧、燧人、神農。燧人氏的時代
與伏犧、神農重疊,炎帝八代五百餘年為神農時代的末期,是三皇時
代與五帝時代的過渡階段。蚩尤戰敗炎帝榆罔,自封炎帝;黃帝敗炎
帝蚩尤,成為天下共主。依照司馬遷的說法,確定五帝為黃帝、顓頊
、帝嚳、唐堯、虞舜。結合《緯書集成‧春秋命歷序》、《竹書紀年
》等書,定黃帝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年、顓頊九世三百五十年、帝嚳十
世四百年、帝舜一世五十年。少昊八世五百年與黃帝時代重疊,帝堯
與其異母兄帝摯歸入帝嚳時代。
《春秋命歷序》有異文曰:黃帝十世二千五百二十歲、顓頊二十世三
百五十歲。年代一者過長,一者太短,皆不可信。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1-02 03:50 回覆:
大多是神話傳說吧?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31 17:50
按雁兄所言,年代錯亂,不忍卒讀。《今本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五十八年,帝
使后稷放帝子朱於丹水。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岳錫虞舜命。一百年,帝陟于陶。
帝舜有虞氏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來朝。

《呂氏春秋‧召類》及《六韜》,堯與有苗戰於丹水之浦;《莊子‧盜跖》,堯殺
長子。郭璞注《山海經。大荒南經》:「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
。」是傳聞異辭,帝堯殺三苗之君及丹朱也。《今本竹書紀年》不載堯伐有苗。

張富祥《《竹書紀年》與夏商周年代研究》,考近人所輯古本實不足用,今本雖經
唐開元年間及元明之際增補條理,大致保留古本內容,名亡而實不亡。張氏又考晉
時出土之《紀年》以舜十四年命禹代虞事為夏紀之始。三十三年禹受命于神宗置九
州、三十五年禹奉舜命征有苗、五十年舜卒于鳴條,此四條皆原《紀年》夏紀之文
。今本“五帝紀”「必為後人增補無疑」,其年數編次當出於《帝王世紀》系統。

維基百科所述他說,並無出典,唯憑想像,不足為據。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1-01 06:16 回覆:

您這段才讓小肉球嚇一跳, 這叫哪門子的年代:

《今本竹書紀年》: 帝堯陶唐氏五十八年 ... 七十年春正月 ... 一百年,帝陟于陶 ... 帝舜有虞氏三十五年 ...

古人煞有介事亂編一通 -- 還 "一百年" 咧!  你們居然還去相信!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竹書》真實性確是有爭議的,以上僅引述為他說,純併參。
2014/10/31 11:21

不使丹朱與父相見~即挑撥堯父子關係,將丹朱派至遠方邊疆〈南邊丹水流域〉為諸侯。

講好聽些,就是舜誘使堯流放其子丹朱;唯此說易產生誤解。

按《竹書》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因舜藉機〈丹朱南邊丹水流域〉逼堯禪位,丹朱乃率三苗之兵攻舜,所以舜伐三苗。

郭濮注《山海經。大荒南經》:「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又「舜伐三苗」。

《竹書》真實性確是有爭議的,以上僅引述為他說,純併參。

附錄《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蘇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堯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伯天下。由此觀之,惡有不戰者乎?.....」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1-01 06:08 回覆:

《竹書》述及舜誘使堯流放其子丹朱,再伺機逼堯禪位,後與丹朱大戰獲勝。

沒有我這個人兄問的是, 上句話的來源出處是什麼.  上句話說竹書說 -->

(1) 堯已有世子丹朱,

(2) 舜用計離間堯與丹朱父子, 讓堯帝流放丹朱,

(3) 堯沒了世子, 舜再逼堯把帝位禪讓給自己, 可能還逼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自己以求名正言順,

(4) 舜帝再去攻打已被流放的丹朱斬草絕根.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31 11:20
堯典四方風名和甲骨文的對照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 交。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鳥獸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釐百 工,庶績咸熙。」

比對甲骨文

東方曰析,風曰協;
南方曰因,風曰微;
西方曰夷,風曰彝;
北方曰宛,風曰役。

貞帝于東方曰析,風曰協求年
貞帝于西方曰彝,風曰夷。
貞帝于南方曰微,風曰,
貞帝于北方曰,風曰

http://blog.xuite.net/wellsli/003/31597884

可以比對紅字部分,基本上一樣。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1-01 06:00 回覆:

看不懂, 只知道:

* 先秦時代寫的尚書堯典 (被視為史書) 與先秦時代寫的山海經 (被視為神話傳奇) 在講同樣的東西.  同一時代的人類當然講一樣的話呀, 想一樣的東西呀, 不是嗎?

* 對照甲骨文, 那甲骨文從哪裡冒出來的?  我們只要看到甲骨文就必須立刻跪下來說你就是真相嗎?  翻譯甲骨文的人可靠嗎?  

* 就算古人有四方風名, 跟堯有蝦米關係?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31 11:06
29樓.版主回覆:『回上篇文章論嗔念, 草山兄似乎在此篇動了嗔念.』

哈!七虎婆婆說的沒錯,我是有些動火,原本想寫些字表示歉意,卻先被七虎婆婆說破,抱歉啦!

『世界看中國歷史只承認到商朝, 請注意這一點, 中國的夏朝完全沒有建立』

七虎婆婆用的字眼不大正確,應該說夏朝還沒找到絕對的證據證明。

目前發現的早商遺址,偃師商城一般認為是湯都西亳,但也有異議。殷墟附近的洹北商城是是盤庚所遷之殷,還是河亶甲所居之相,仍在爭論。

至於夏朝遺址,二里頭是桀都斟鄩嗎?所謂禹都陽城,戰國陽城已經找到,就在河南省登封市。那麼戰國陽城附近的王城崗大城是禹都陽城嗎?王城崗大城屬於王城 崗三期,而14C數據爲2090—2030BC,取其中間數值爲2060BC,即公元前21世紀,正好是傳說中的大禹年代,但這就表示是大禹都城嗎?

七虎婆婆所說「中國的史記記載夏朝的帝王, 但是不像商朝的每一個帝王都找到碑文或甲骨文來佐證史書, 充分建立他們的存在.」

(和埃及不同,商朝並沒有找到碑文,證明帝王名字的是刻在龜甲和牛骨上的甲骨文)

研究古史最大困難是缺乏文字記載,商朝也只有晚商殷墟才有甲骨文,早商和中商都沒找到,弄得偃師、鄭州、洹北商城是哪位皇上的都城都不清楚,更別說其他了。

雖然如此,甲骨文有清楚的商代先公先王譜表,這些先公先王和夏朝同時代,可以間接說明夏朝的存在。

夏朝存在不是問題,麻煩的是如何把遺址和帝王對應起來。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1-01 05:46 回覆:

沒關係, 小肉球能明白您為何動氣, 草山兄一直認為三皇五帝+夏朝存在, 小肉球則是從大學時代就只承認到商朝, 咱們出發點不同.  以前在台大選修歷史系的課, 嘻嘻, 俺選西洋史啦, 但碰到一位歷史系高材生學長, 我們那時候的台大還有認真讀書做學問的人, 不像現在的台大淪落得不像話, 在國際學術界排名直直落, 一堆不要臉的渾球盤踞學園, 把破壞民主與社會秩序的曠課學生封為 "利他學生", 不但道德敗壞, 還加上頭殼壞去.  

總之, 就在那時候和學長辯論, 俺採您的論點, 學長只承認到殷商, 俺被他說服了.大笑

商朝之前的古文明遺址在年代上沒問題, 已經過放射性碳年定法的測量, 但是必須建立一個朝代, 在這案例是中國的夏朝, 那麼就必須把遺址的發現與古籍所載的帝王對應起來, 作出無法推翻的連結.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31 09:02
26樓.版主回覆:『我們為什麼要接受那麼久遠, 沒有歷史證據的說法呢?尚書是證據嗎?』

七虎婆婆這幾句話從何而來呢?如果妳連竹書紀年都不知道,怎麼就知道沒有證據呢?

我們現在在談堯舜,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尚書.堯典》可信度如何?

這並非七虎婆婆自己想像中的只是一本書的孤證,目前《尚書.堯典》主要有二證據:

一、天文學上的證據:堯典記載帝堯派出官員,測量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時間點。要知道天象並非千古不變,北極星也不是永遠當權,會一直變動,所以我們可以反過來推測堯典寫作的年代。

竺可楨在這方面下過很大功夫,推測堯典記載是殷末周初的天象,並非戰國時代天象。

二、甲骨文的證據:堯典四方風名和甲骨文記載基本上一致,成書至少是商朝以前。

這兩個證據都有爭論,特別甲骨文的證據,疑古派認為堯典是抄山海經的,但我看堯典和山海經是獨立流傳的,沒有誰抄誰的問題。

七虎婆婆問的問題:『從221BC, 去追溯1800年以前的事, 那時還沒有紙, 只有竹簡, 追溯的事情可靠嗎?』

在妳引用的文章就有答案了,看仔細些:『清初,這些篇目在主流學術界被定作「偽書」,甚至排除出《尚書》之外。近十多年來,隨著出土文獻研究的發展,對今本的定位開始得到反思。』

一百年前,王國維就引用甲骨文證明《史記‧殷本紀》記載的商代先公先王是可信的,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這份先公先王表遠在成湯之前,那時商朝還沒成立呢!既然如此,有何理由懷疑和商朝先公先王同一時代的《史記‧夏本紀》有問題呢?當然,疑古派是照疑不誤的。

七虎婆婆自己要限制在文獻資料我沒意見,可別認為別人也如此。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0-31 09:34 回覆:

回上篇文章論嗔念, 草山兄似乎在此篇動了嗔念.

小肉球只說世界對中國歷史的看法 -- 尚書是無法被視為史書的.

孔穎達《尚書正義》引《緯書》謂「孔子求書,得黃帝玄孫帝魁之書,迄於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候》。去三千一百二十篇。」

雖然狂刪尚書的人是孔子, 但是史書已經為一名人類主觀的眼與手大刪特刪, 3120篇刪到只剩120篇 -- 它不是原汁原味原料, 天曉得有沒有修改與增益.

維基百科: The Xia dynasty (Chinese: 夏朝; pinyin: Xià Cháo; Wade–Giles: Hsia-Ch'ao; IPA: [ɕiâ tʂʰɑ̌ʊ̯]; c. 2070 – c. 1600 BC) is the first dynasty in China to be described in ancient historical chronicles such as Bamboo Annals, Classic of History and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The dynasty was established by the legendary Yu the Great after Shun, the last of the Five Emperors, gave his throne to him. The Xia was later succeeded by the Shang dynasty (1600–1046 BC).

世界看中國歷史只承認到商朝, 請注意這一點, 中國的夏朝完全沒有建立, 遑論中國歷史中的五帝傳說.  近來在大陸出土所謂夏朝文物與遺址, sorry, 問題出在所謂二里頭文化無法否證明其為夏朝文化. 

請了解!  商朝文明已確立, 它是銅器時代, 在世界任何其他古文明, 銅器時代之前必為新石器時代, 我們目前連中國所謂古籍所載的夏朝是銅器時代或新石器時代, 或過渡時代 -- 都無法證明. 

中國的史記記載夏朝的帝王, 但是不像商朝的每一個帝王都找到碑文或甲骨文來佐證史書, 充分建立他們的存在. 

近年所謂夏朝遺址的發現並無法證明它們是夏朝遺址.

下為司馬遷的史記所列的夏朝帝王:

Posthumous Names (Shi Hao 諡號)1
Order    Reign2    Chinese    Pinyin    Notes
01    45    禹    Yǔ    Also Yu the Great (大禹; Dà Yǔ)
02    10    啟    Qǐ    Son of Yu
03    29    太康    Tai Kang     
04    13    仲康    Zhòng Kāng     
05    28    相    Xiāng     
06    21    少康    Shào Kāng    Restored the corrupt Xia dynasty
07    17    杼    Zhù     
08    26    槐    Huái     
09    18    芒    Máng   
10    16    泄    Xiè    Son of Mang
11    59    不降    Bù Jiàng     
12    21    扃    Jiōng     
13    21    廑    Jǐn    Guoyu: Jǐn or Jìn, putonghua: Jǐn
14    31    孔甲    Kǒng Jiǎ     
15    11    皋    Gāo     
16    11    發    Fā     
17    52    桀    Jié    Also Lu Gui (履癸, Lǚ Guǐ)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31 01:48
>>《竹書》述及舜誘使堯流放其子丹朱,再伺機逼堯禪位,後與丹朱大戰獲勝。

這是哪裡的版本?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引典籍所
載,稱《(汲冡)竹書》曰:舜囚堯(放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不使丹朱與父相見。舜誘使堯流放丹朱?與丹朱大戰?典出何處?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0-31 04:48 回覆:
小肉球抓傢伙, 俺連 "竹書" 都沒聽過.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墨耕是好事,吟風詠月,自在盡興。聯想墨子耕柱不簡單。
2014/10/31 00:32

墨耕是好事,吟風詠月,自在盡興。聯想墨子耕柱不簡單。

墨子是求好心切,對耕柱嚴厲調教;耕柱也恭謹願打願挨。

有關禪讓,《竹書》與《史記》所載迥異:《竹書》述及舜誘使堯流放其子丹朱,再伺機逼堯禪位,後與丹朱大戰獲勝。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10-31 04:47 回覆:

小肉球這篇文章在以小肉球的方式墨耕, 因為要俺做詩做不出來, 肚子裡沒學問, 腦子想不出美句, 只好插科打諢一番, 弄幾張搞笑圖湊湊熱鬧!

沒聽過 "竹書" 耶!  去查查! 

它很有名, 俺說俺是山東小老粗嘛, 竟不知道. 

《竹書紀年》,亦稱《汲冢紀年》,西晉武帝時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簡汲冢書的一部分,體例屬於編年體,稱為《紀年》,一般就稱《竹書紀年》。《竹書紀年》是一部於西晉太康二年(281年)被盜墓者不準 [按: 不準?  名字叫不準, 發掘出史書, 在開玩笑吧, 史書不準呀] 所發現的古代史書,是一本編年體的史書。它當時被埋藏於魏安釐王(一說應為魏襄王)的墓裡,記錄了從傳說時代的五帝到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竹書紀年原件於宋朝時丟失,只有一些副本得以保存。二十世紀前後,經朱右曾與王國維等人考察先宋文獻,重新發現了古本的主要內容。雖然存在一部於14世紀出版的版本,但它被一些學者認為是偽造的。

好像很不可靠的樣子, 宋時遺失原件, 副本又有偽造.  中國印刷術在晉朝還沒發明嗎, 若發現撼世古書應大量印刷.  去查查印刷術:

西晉時還沒發明印刷術, 唐太宗貞觀10年(公元636)雕板印書, 五代(907—959)盛行刻書.

頁/共 4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