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王顥中

國民黨立委殺出「整合版」(相關報導),財政部長劉憶如彷彿宿命式地辭職下台;4個多月下來,馬英九的頭繼續昏,內閣則晃得更嚴重了(參見 2012/02/03 苦勞評論「富人在哪?稅怎麼收? 馬英九頭昏 內閣跟著晃」)。財團綁架立委,逼迫行政院,這一仗打得慘烈、主帥陣亡,後邊「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就要打不下去。

證所稅沒什麼了不起

對整個稅改來說,證所稅其實算不了什麼大事;拿去年(2011)國稅的收入來看,證交稅939億,佔國稅的6.6%;而按照國民黨版,假設去年一整年股票指數都在8,500點到9,000點(事實上,那是很困難的,下面會談到),都課個千分之0.2的「證所稅」好了,那麼可以課到的證所稅大概是62.6億,佔全部國稅的0.44%,而之前,行政院自己估過,如果按照政院版,大概一年可以徵到的稅,是100億,大概佔去年國稅的0.7%。

從國稅收入的觀點看,這些稅收,微不足道;而如果從券商、媒體吹噓這兩個月,就為了這區區不到1百億的稅,造成股市市值「蒸發」上兆,那可就真的是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了。營所稅的這些反彈,其實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目的是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所以很難從它實際的規模來分析它所造成的影響、也很難說道理。

不過,我們還是來先說說道理。

國稅的結構
7301002766_abb16bd71f_o.png這是依據2011年各種國稅佔全部國稅比例繪出的圖,2011年證交稅收入939億台幣,佔總體國稅結構約6.6%。
(資料來源:財政部;製圖:孫窮理)

一般政府收稅,不外乎三個目的,其一,充實國庫收入;其二,租稅負擔的公平性;其三,為了調整某些行為。稅,帶有「懲罰」,或者「調整價格」的目的;最具有調整色彩的,大概就是「關稅」了,我們看一下右邊那張圖,在去年的國稅裡,關稅的收入,佔6.77%,比重不重,但是它卻扮演調整進出口商品價格、保護本土產業的重要任務,也同時是像WTO這種推動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組織第一個想要彌平的對象。

那麼,徵收證所稅的目的是什麼?

是要「充實國庫收入」,這沒錯,不過規模有限;要做到「負擔的公平」,薪水收入要繳稅,買賣股票的所得不用繳,這沒有公平可言,這個更對;不過,如果徵收的對象和賺錢的對象,沒有關係呢?

國民黨團版是假的,民進黨版只是來亂的

我們來看看證交稅,它是針對證券交易的這個行為課的稅,每一筆交易照它的成交金額課0.3%;國庫一年從證交稅收到上千億的稅,不能說少;但是從「公平性」來看,股票買賣有賺有賠,一個一年有1千萬交易量的人,可能賺幾百萬、也可能賺幾千塊、或者賠個幾百萬,這些情形,要繳的稅,全部都一樣,如果從所得的公平性來看,這不對;而如果從稅收是一種「行為的調整」這個觀點來看,那更奇怪了,難道我們的政府不鼓勵證券交易這個行為,所以要對它課稅?

顯然不是,課證交稅、不課證所稅,是一件從邏輯上說不通的事情。

這個邏輯不通,也反映在現在所有這些「證交稅外加」的證所稅修法版本上,國民黨整合版是這樣,民進黨版也是這樣,它們的共通點,都是在證交稅上加;國民黨「整合版」,讓人可以「選」,是年底在所得稅裡申報,或者外加,這樣投資的人會怎麼選?他們會預估哪一種算法對自己有利:首先,在一年開始的時候,會投資股票的人,大概不會算好我今年一定不會賺錢(那他幹嘛還要投資?),假設我今年賺不少,用「所得稅」的方式,一定不合算,所以基本上都會傾向「證交稅外加」的方式;接著,如果「證交稅外加」的稅率又不高的話,所謂「雙軌並行」根本是假的,而國民黨「整合版」,唯恐千分之0.2、0.4、0.6這樣的稅率還太高了,還加上一個依據股價指數開徵的「日出條款」。

下面那張圖是台股20年的月線圖,其中哪怕只有一分鐘都好,在那個月裡,台股指數有超過8,500點的,算一算只有36個月,超過10,500的,一分鐘都沒有;而過去20年裡,也沒有任何連續的12個月,股價都可以一直維持在8,500點以上;依照國民黨整合版,沒有超過8,500點的時候,全部不用繳稅;而在賴士葆那個奇異的邏輯,說「8,500點以上,大家都才會賺錢」,也完全不符合股市的邏輯,指數看得是它的變動,而不是絕對的值,假設一段時間,股市從1萬點暴跌到8千點,那一定是哀鴻遍野,相反地,如果從6千點爆漲到8千點,那賺錢的人就會很多,前者要繳稅,後者卻不用繳稅的道理,實在不知道在哪裡。

過去20年的台股月線圖
7302353146_98a8214677_b.jpg淺紅色表示那個月中,股價指數曾經超過 8,500點(即使只有上影線勉強超過,其實沒有站穩的都算),深紅色表示該月曾經超過9,000點,過去20年來,台股指數從沒有超過10,500點。(製圖:孫窮理)

群魔亂舞,大勢已去?

「證交稅外加/雙軌並行」的證所稅沒有道理、用股價作日出條款更沒有道理,國民黨整合版(民進黨版也差不了多少),簡單地說,既不能充實國庫收入、又不能實現租稅公平,目的也不在調整股市交易的行為,它早已脫離了「稅改」的軸線,而只是一場政治鬧劇。這一場鬧劇,由在房地產、稅改議題一向衝在前面的賴士葆主導,不讓人驚訝,但同時也還有曾被寄予厚望的稅改學者、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曾巨威,就真的不能不讓人好好想想,這些「政治」裡面的「專業」是怎麼ㄧ回事了(參見2011/11/18 苦勞評論 「國民黨不分區是在進步個什麼鬼呀」)。

「證交稅外加」的說法,只為了呼應一個可疑的前提:股票的所得無法計算、稽徵成本高;透過券商的股票交易每一筆都有清楚的進出時間與金額,在行政院版中,也早已以年初的市值,作為長期持有股票賣出所得的計算基礎,如果連買賣股票的利得都沒有辦法計算,那麼來源複雜的綜合所得稅,又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接受這種邏輯,可以想見,如果將來,討論起「不動產實價課稅」的時候,阻力將會有多大?

原本立意「抓大放小」政院版,雖然有「免稅額過高、外資免稅」造成公平性以及人頭戶及假外資的問題,但是仍不失為一個真正的證所稅版本,如果真的有心要做,剩下兩週,再作一些調整,民、親放下本位與壓力,未必沒有與立院「群魔」一戰的空間,但是這樣的政治,在台灣恐怕不容易看到。但是從行政院長陳冲快斬劉憶如、積極拜會「群魔」的動作來看,大勢應該是去了。

談談真的大問題

馬英九的第二任,開始還沒有半個月,不需要等到吳敦義、朱立倫,這些「接班人」出手,財政部長與「稅制改革」就在立院群小的圍攻下,倒地身亡,未來四年,這個跛腳的國家、跛腳的政府,也將循這個模式,逐漸地被各種利益團體攻陷,而領導人的「無能」與政府機能的弱化,其實也正是新自由主義假形式民主長驅直入的溫床。

歷年營所稅的變化
7301571256_c56d9ab1ed_o.png2004年到2011年,營所稅的變化,灰色部份是2009年之後,假設營所稅仍是25%估算出來的營所稅收入,這3年,每一年國庫都短收了超過1千億以上的稅收。
(製圖:孫窮理)單位:億元

事實上,包括證券與不動產交易利得的這些所謂「資本利得稅」,在整體稅制改革的位置上,只是邊邊角角的問題,是劃錯了重點,我們只要回到前面那張國稅的圓餅圖去看,就可以發現,問題是在哪裡,2010年,趁著《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與《產業創新條例》的制定,同樣在財團綁架著藍、綠立委的情形下,將「營利事業所得稅」從25%降到17%(參見2010/04/16 苦勞評論「《產創條例》過了,恭喜大家!」),這立即使得2010經濟「觸底反彈」的一年,國庫收到的營所稅,比全球金融海嘯的2009年還少,我們假設,2010年,營所稅仍是25%,那麼它短收了1,326億,2011年短收了1,728億,兩年合計3千億的稅收,豈是一年不到100億的證所稅可以比擬的?

新自由主義的無政府狀態

就如同工人的工資在自由貿易的競爭下,不斷被壓縮的情形一樣(參見:2012/01/13 苦勞評論「執政四年 吹彈虛華 製造貧窮 總統選前 看馬英九的有感與無感」),稅收的「向下競爭(比賤)」,是一個在WTO或者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文字裡看不到的趨勢,在稅收的領域,這些規範的標的是「關稅」,而主要的影響,則是工資與國家主要收入的主要稅收,最後的結果,是政府的債務與破產危機。

稅的「向下競爭」
7306830908_6483e0e150_o.png在「向下競爭」的趨勢下,全球各國公司稅不斷下跌。(資料來源:KPMG's corporate and Indirect tax Survey 2009)

我們重回馬英九就職演說中的「五根大柱子」,其中最重要的「強化經濟成長動能」與「創造就業與落實社會公義」來看,在「加快自由化的腳步」的前提下,所謂增加就業,只能是殘補式的低薪、不穩定的工作,而所謂「落實社會公義」的稅改,也只有觸及皮毛、淪為劉憶如與郭台銘口水戰式的稅制改革;而今天,因為「整合版」的出現,造成劉憶如的去職,顯示出馬政權連這樣微小的皮毛都動不了、口水戰也打不贏。

不能觸及全球資本自由流動的現實,就不能真正面對稅制改革的問題,而讓人遺憾的是,在稅改這個關鍵議題上,由於直接受害者的缺乏,直接受利者又環繞進出於行政、立法部門之間,問題只有一天天加深,政治上的所謂反對力量,碰上這種議題,不是置身事外,就是弄虛作假合演鬧劇,所謂「中間偏左」、「公平正義」,也只能總統大選時的標語。

政治口號的破產,也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但緊跟著的,是民主制度的破產,最後則是國家真正的破產。證所稅爭議是一面照妖鏡,讓許多人現了形,很多的底牌也都見了光,更照出了一個讓人深憂的未來,馬的第二任,公營事業私有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攫取全民的資源,這些都將在一個「無政府」的狀態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