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1 22:03:15瀏覽2042|回應2|推薦55 | ||||||||||||||||||||||||||||||
演講人:張亞中(5月17日 金石堂) 1.97年5月24日(六) 下午2點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台北市建國南路2段125號10樓) 2.97年5月31日(六) 下午1點 地點:月涵堂會議廳(台北市金華街110號) 3.97年6月3日(六) 晚上7點 中央大學文學院二館C2-212會議室(桃園縣中壢市五權里2鄰中大路300號)
轉載至:中時電子報
很簡單,小國如何崛起更值得討論! 每一個國家都有機會走向強國之路,也有可能掉入衰亡之途。對於大國而言,由於天生人口多、土地廣、資源豐,在國家發展上即使走錯路,還有機會可以從頭再來。但是對於小國而言,如果沒有方向與策略,輕則永遠寄人籬下,重則亡國滅種。歷史上有太多的故事可供訴說,本書就不多提了。 不少人或許會問,如何界定小國?這的確是個問題。如果從學術上找定義,可以找到一些概念與分類,但是這樣的概念與分類有沒有意義? 首先是在 648 年的《西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中,把小國定義為:「在國際政治上,無法確定自主性發言權的國家。」以當時的國際情勢來說,區別的標準當然就是軍事力量。研究戰爭的學者也認為應該由軍事力量與潛在軍事力量來分類國家。但是隨著國際關係不斷發展,一些非軍事的政治議題的重要性愈來愈高,界定大國還是小國的標準也愈來愈複雜。 如何界定「大國」與「小國」、「強國」與「弱國」,大多數人都是由客觀的實質條件做標準。例如:在軍事方面,一個國家是否能夠只靠自己的力量來防衛、武器是否需要仰賴國際進口、軍力的動員程度、長期作戰的潛力。在經濟方面,人口、國民生產毛額的多寡、工業發達程度、產品種類集中程度、國內市場規模、研發能力、依賴外國資本程度。在國際體系方面,是否只是對鄰近事務有興趣,能否影響權力均衡或國際體系的本質,外交政策是否主動,敢否冒險,易否被滲透,是否認同國際法、規範與組織等等,都是可以參考的指標。 這樣的界定,固然有助於區分「大國」與「小國」的客觀差別,但是國際社會大小國的差別應該建立在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才有意義。假如兩個國家彼此並沒有密切的互動與影響,討論誰是大國、誰是小國,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必要。在有互動的國家中,「大」、「小」應該是個「相對」的概念,例如某個中等國家面對美國與俄羅斯時,可能是個小國,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南太平洋,相對於當地的島國,就可能是個大國。
從歷史上來看,有些國家天生具有大國所需要的人口與土地,例如中國與俄羅斯。也有很多我們現在認知的大國,是從小國慢慢崛起而成,例如原來是北美十三州的美國,孤懸在大西洋東岸的英倫三島,明治維新前的日本,也有如葡萄牙、荷蘭,它們是小國,但是都曾經是世界上的大國或強國。 因此,是否稱它是「小國」,是與鄰近的國家,或者與最有關係的國家作比較而定。「小國」或許在土地面積與人口上無法與鄰近的大國相比,但是可以在經濟、文化等力量上強過對方,而使對方成為「弱國」。小國可以是「強國」,小國也可以變成「大國」。 嚴格來說,大國容易崛起,但是小國要崛起並不簡單。有的小國,開始時人口少、土地小、資源稀,但是最終站上了世界的重要舞台。有的小國終其一生,永遠只是國際社會中的配角。本書討論的就是一些小國如何能夠崛起的真實故事,以及其中一些小國為何無法持續壯大的關鍵因素。 ■他山之石:關鍵時刻的抉擇 歷史是人類走過的足跡,從中可以看到國家的興衰;歷史也是一面鏡子,可以看到前人成功與挫敗的原因。小國崛起的撰寫,自然希望從過去的歷史中找到可以借鏡的啟發。 那些小國是值得思考與觀察?在不斷的反覆考量後,決定以威尼斯、尼德蘭、瑞士、普魯士、芬蘭與愛爾蘭做為討論的焦點。這些國家的歷史有其獨特性,每個國家的生存發展策略也有相異性。
操著四種不同語言,夾雜在阿爾卑斯山脈的高山國家瑞士,如何避免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而從週邊的強權中求生存與發展? 普魯士原來只是一個歐洲邊陲的落後地區,為何可以經由鐵與血統一了整個日耳曼,什麼樣的崛起因素最後卻給世界帶來災難?又為何後來西邊的德意志統一了東邊的德意志時,世界才有了真正的安全感? 處在天涯海角的芬蘭如何在政治與生活的惡劣環境下求生存,它如何定位自己,又如何在西方與俄羅斯間忍辱負重,顧及現實謀求發展? 長期被英國壓制,也是人口外移最嚴重的愛爾蘭,如何卻成為了二十一世紀的「翠綠之島」? 不只小國,國家能夠崛起,有些因素是必然的,例如好的政策與結構,以及妥善運用資源的能力,對於現代國家而言,這些因素包括經濟、貨幣、財政、所得、貿易競爭等政策;政治、經濟、社會等制度結構;自然、人力、科技、資本、文化等資源。本書認為這些都是國家崛起的重要因素。但是主要關切的是,崛起的小國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做了什麼樣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正確抉擇。也就是說,在關鍵時刻,不論是來自於外在環境刺激,還是自己創造的機遇,它們的「自我定位」與「發展戰略」為何,是什麼樣的抉擇使得它們免於災難並有機會崛起。 期望本書不僅是一本歷史性的作品,更是一本能夠對於國家應該何去何從有所啟發的著作。因此在撰寫時,並不是以純粹的歷史作鋪陳,而是希望能夠用特殊的觀點作為切入。以歷史為寫作舞台,但是用不同的分析途徑對各個國家的「自我定位」與「戰略抉擇」提出解釋。 討論威尼斯與尼德蘭時,以「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作為切入的主軸,討論這兩個「商業共和國」內外的政治與經濟關係,以及它們用什麼樣的態度與方式來追求國家與商人的利益。寫到瑞士時,則是從「中立」的討論著手,以期還原瑞士「中立」的本質。探索到底是如大家所說的,國際法的中立為瑞士創造了安全與發展,還是「創造被需要的價值」才是瑞士崛起的真正因素。
最後是對愛爾蘭崛起的討論,重點則是放在外在環境變遷對於愛爾蘭的影響。從「人物」的素描作為切入,希望從他們的身上看到愛爾蘭如何追求自己的未來,了解愛爾蘭如何「創造人和」、「運用地利」與「抓住天時」,終而在爭取獨立近八百年後順利崛起。 在寫作的體例上,本書儘量兼顧歷史性、專業性、知識性、故事性與啟發性,希望不只是學校裡面的師生,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朋友也能夠有所感受。在寫作順序的安排上,根據的原則是每一個國家以完整形式出現在國際舞台的時間,因此,順序是威尼斯、尼德蘭、瑞士、普魯士、芬蘭與愛爾蘭。在每一章的分配上,對於歷史愈近代的國家,愈多討論當代的崛起因素。 另外,「他山之石」並不表示外國的月亮一定比較圓,「小國崛起」也並不意味崛起之後不會衰落,因此本書用了相當的篇幅在檢討為何有些小國不再崛起?某些國家,原來崛起的因素消失了,而另一些國家,崛起時的抉擇也是失敗的理由。 錯誤盡量不要多犯,但是經驗教訓永不嫌少,他山之石永遠是歷史留給後人的寶藏。小國崛起的經驗與錯誤的教訓,不只對於小國,對於大國當然也有參考的價值。隨著本書,一起走入千年的歷史時空吧!
■關鍵抉擇:崛起的軌跡 每一個國家都希望崛起,不只是大國,小國也是如此。求生存、逐發展、爭榮耀,幾乎是每一個人與國家必然的思考,關鍵在於他們有沒有格局與能力來完成他們的夢想。本書並不在討論有關小國崛起的一些公共政策問題,而是從歷史來探討每一個國家所面臨的關鍵性時刻所作出的戰略抉擇,有的時刻非常明顯,有的時刻卻是緩慢的自然演進。 ■商業至上:不受意識形態左右 做為一個小國,商業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也是致富的唯一途徑。有的小國終其歲月,只是商業環結上的一個小點,有的小國卻可以開創新局,成就一片江山。 尼德蘭與威尼斯一樣,都是「商人共和國」,政府就是一個股份公司。在尼德蘭,荷蘭的大議長就是總經理;在威尼斯,總經理是總督。在尼德蘭,議會是董事會,在威尼斯,參議院是董事會。在這兩個國家,人民都是股份公司的持有人。所不同的,尼德蘭創造了一個真正的股份有限公司—東印度公司與一個可以做股票買賣的阿姆斯特丹銀行,而威尼斯還是以個別的商人來成就他們的事業。 這兩個商業共和國,所有的政治體制都是為商業而服務,威尼斯是一個標準的重商國家,政府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商人創造商業利益;尼德蘭則是另一種意義的重商國家,政府的一切作為都以不妨害人民追求商業利益,以現代的述語來說,尼德蘭走的是自由放任式的經濟政策道路。 對於小國而言,「以商立國」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它不可能玩得起大國的軍事遊戲,就如同威尼斯無法長期的與土耳其對峙,最後也不是拿破崙大軍的對手,尼德蘭最後也難以抗拒英、法等國的軍事挑戰。近代的小國,例如瑞士、芬蘭、愛爾蘭,都是努力從商業上尋求自己的國際定位,也是積極地將意識形態放在兩邊。即使當代從戰敗爬起的西德,也是放棄自己的「軍事大國」之夢,排除經由擴張領土求發展的國家戰略,而將自己定位為「商業王國」,用科技來支撐這個王國,用商業來拓展它的版圖,而不是用「軍事強權」或參與強權「地緣競逐」來增加國家威望。 ■有容乃大:廣納人才的戰略 商業不可能建立在狹隘的自我之上,一個不開放的國家不可能創造商業的繁榮。為了讓自己有更強的競爭力,江海之納百川的包容政策就顯得特別重要。 「有容乃大」這句話,不只適合於大國,更適合於小國。從尼德蘭、瑞士與普魯士的歷史中,我們看到「有容乃大」如何為這些國家創造契機與財富,而缺少包容的國家卻因此而失去了競爭的優勢。 舉例來說,當法國路易十四於1685 年撤銷給予胡格諾教派一些政治權利的《南特詔書》後,二十多萬勤勞的胡格諾教徒逃到瑞士、普魯士、尼德蘭、英格蘭等地,他們不僅為當地帶來了法蘭西的技術、資金,而且帶來了先進的文化、思維與生活方式。 這一群為了逃難的移民者為瑞士帶來了鐘錶技術,逐漸形成和奠定了今日聞名世界的瑞士鐘錶工業地位;另一批移民者帶著技術、資金來到尼德蘭,為當地的絲織與手工業奠定了發展的基礎;還有一批避難者進入普魯士,補充了當地因為三十年戰爭而失去的大量人口,並在當地建起了羊毛、亞麻等細布紡織廠,另外也給普魯士帶來了絲綢、金銀、珠寶、帽子、手套、刺繡等幾十種新行業,教會普魯士人烤製香甜可口的小麥粉麵包。當時柏林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法國人,法語同德語一樣通行,灌溉了貧瘠的普魯士文化沙漠。 如果瑞士不能包容,國內的四大語言族群一定會撕裂多元的瑞士;如果荷蘭不能包容,1585 年安特衛普的數千名手工業者、商人與銀行家不會逃往阿姆斯特丹,使得阿姆斯特丹搖身成為世界的商業與金融中心。 大國如果不能包容都會衰敗,何況小國。小國需要的不叫做團結,而是包容,歷史就是如此,「有容乃大」不只是一個國家應有的修為,更是崛起發展的戰略。 ■我為人人:創造被需要的價值 一個小國要想在這個世界生存發展,不可能依靠它的資源或人口,但是可以憑藉它為世人所創造的被需要的價值。 很多人在討論小國時,經常舉瑞士中立的例子,以期證明小國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要捲入大國爭執的漩渦。瑞士的經驗卻顯示,能夠確保其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因素並不是表面的中立,而是瑞士創造出了被需要的價值。 近代史上,瑞士地處四小國崛起 — 轉捩點上的關鍵抉擇個強權中間,國內又有四個不同語言的族群,所以不管瑞士站在哪一邊,對外對內都是問題,這是瑞士先天必須走向中立的原因。如果沒有周邊強權的同意,瑞士的中立根本不可能成立。對於周邊強權而言,與其說是讓瑞士中立,不如說是讓瑞士成為彼此權力競逐的「緩衝區」,而且這個「緩衝區」最好還是一個有「武裝」的「緩衝區」。道理很簡單,一個有武裝的瑞士,更能負責任地扮演好緩衝區的角色,讓彼此的敵人軍隊在經過瑞士時必須付出較大的代價。
瑞士不是靠中立來保證國家的安全,而是創造了被周邊國家與世界所需要的價值。從昔日的「瑞士傭兵」、「武裝緩衝區」到今日的「匿名存款」制度,甚而到「觀光旅遊」,瑞士都在創造一個被需要的價值。就是這個「被需要的價值」,確保了瑞士的安全,也讓瑞士成為今日耀眼的一顆明星。 ■謹小慎微:不挑釁身邊的強權 二千五百年以前,齊宣王問孟子:「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芬蘭在二次大戰期間,連續與蘇聯打了兩場戰爭,使得先前的經濟成果幾乎毀於一旦。戰後芬蘭改弦易轍,用「謹小慎微」的態度與強權蘇聯相處。這樣的路線並不是某一個政黨或個人的政治路線,而是芬蘭舉國上下所共同認知的選擇。芬蘭了解到,地理位置限制了芬蘭能夠擁有的外交空間,中立只能說說而已,實際上要謹慎地了解蘇聯的感覺與憂慮,蘇聯的友善與體諒比美國的麵包與西方的武器來得重要多了。
「謹小慎微」並不只有芬蘭而已,瑞士也是個佼佼者。沒有「謹小慎微」是無法扮演好中立的角色。從宣布中立那一天開始,六百年來,瑞士官方對於國際衝突從來沒有積極主動地表達過什麼樣的意見,美其名為「客觀」或「不介入」,其實一言以蔽之,就是「謹小慎微」,借用孟子的話,「惟智者以小事大」,瑞士與芬蘭應該算是國際政治中的智者了。 ■體制開放:政治思想決定崛起的路徑 什麼樣的政治思想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政治制度,什麼樣的政治制度就會決定國家用何種方式發展。對於想要崛起的國家而言,政治思想當然也決定了崛起軌跡。 ■地利勿失:必須站在巨人肩膀 威尼斯雄霸南歐數個世紀,尼德蘭是十七世紀的海上霸主。但是人口太少,土地不多是它們先天的宿命,當西班牙、法國逐漸發展成為民族經濟體時,威尼斯就必然感受到了壓力。當英國完成光榮革命與開啟工業革命時,尼德蘭已經注定不是對手。這些小國固然可以發展成為以服務業或金融業為主的「虛擬國家」,即「頭腦國家」,但是它也必須想想,供養養分的「身體」在那裡,它如何與一個既是「頭腦」又是「身體」的大國競爭。
對於小國而言,它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去開創自己的未來,把大國拉在身邊,用它的人口、土地與資源創造商機,是崛起的不二法門。「站在巨人肩膀才能看得比巨人更為遙遠」,「借力使力」才能夠放大自己的能量。歐洲聯盟的經驗可以看出,小國爭先恐後的急於加入,為的就是強化自己的腹地與市場。我們還沒有聽說歐洲那一個國家要自外於歐洲統合,也很難理解,那一個亞洲國家仍然排除在亞洲經濟整合之外而不覺痛癢,當然也更難想像,那一個國家會自願放棄鄰近大國的商業市場。 ■天予要取:抓住全球化的機會 歷史總是會給每一個國家一些機會,如果能夠順勢,自然可以有機會崛起,如果天予不取,那麼不只失去機會,而有可能反受其咎。 如果區域整合是小國的必要選擇,那麼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等於給了小國更多的機會。愛爾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如果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愛爾蘭不太容易成為大英國協的自治領,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愛爾蘭的獨立時間可能還沒有到來。愛爾蘭的大多數政治菁英不是憑空地追求國家獨立,而是累積能量,然後抓住時機,長達近八個世紀的期待終於成為事實。 1990 年以後是資本主義席捲全球的新世紀,一個全球市場已經形成。愛爾蘭知道一個內部紛爭的國家無法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標的,它終於願意與英國共同放下關於北愛爾蘭問題的爭議,同意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雖然愛爾蘭不願放棄自己獨特的語言,但是它更了解到英語才是它迎接全球化的工具,也是全球企業願意來愛爾蘭投資設廠的主要原因。沒有英語的優勢,全球公司要進軍歐盟,不會選擇愛爾蘭,沒有英語做基礎,愛爾蘭也不可能成功地成為歐洲的「電子轉運中心」(e-hub)。
正如同很難想像一國小國會放棄自己的地利優勢,我們也更難想像一個小國會自願忽視上天所授予它的良機。全球化固然有利於大國在經濟上攻城略地,但是超越地理限制的全球化不是更給了缺少土地的小國一個更好的機會?只要它們能夠以開放的思想、包容的態度、靈活的身段、優質的人力,何嘗不會崛起。 ■讓人尊敬:小國崛起的終極方向 正如同一個人的偉大並不完全在於他的功業,更在於他的人格。小國或許無法在功業上與大國並駕齊驅,但是也可以在另一些事業上得到別人讚賞與尊敬。 如果要問現代的世人,願意做一個小國寡民的瑞士公民,還是做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明的印度、俄羅斯等大國國民?希望提出這個問題沒有對這些國家不敬,不過,答案可能是,除了這些國家的國民以外,大多數人願意選擇前者。為什麼?其實很簡單,因為在國際印象上,瑞士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中立國家,與全世界各國沒有任何衝突,它富裕、美麗與感覺上安詳,拿它的護照可以走遍全世界,而且多數不需要簽證,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桃花源嗎? 真實的瑞士並不是如外表所展現出來的面貌,它的高額稅率讓人感受壓力,它的社會秩序讓人無法輕易放鬆,它的高昂物價讓人瞠目結舌。更深入的了解後還可以察覺,這個國家在關鍵時刻只考慮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不願在道德是非問題上表態,已經受到世界很大的指責。在歐洲各國中,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瑞士其實是個最標準的現實主義者,從各樣的戰爭中,可以看到瑞士是如何對待流亡或移民者,二次大戰期間瑞士又是如何成為納粹默契下的自私自利者。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