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23 21:43:42瀏覽4218|回應7|推薦64 | |
逛街發現的好書《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導讀,也許大家早已看過了 .....(請大家賜給我寶貴的意見吧^^) 我還在慢慢翻閱,不想太早看完。它帶給無比的剌激與快樂,已經好久了,逛書店已沒有這樣心兒砰砰跳心動的感覺(唯一不太舒服的是翻譯者是彼岸的華人,不禁讓我幾許悵然若失.....台灣是不是早已在政治惡鬥中已失去競爭力?不管是經濟的、文化的.....令人心驚) 也許台灣情況沒有我想像的壞,台灣的學者與文化人也許都還在默默耕耘,並沒有讓消費文化滅頂,只是社會大眾沒有注意到他們而已。至少許久不見的亞中老師,他正在埋頭寫"小國崛起",受到彼岸製作大國崛起錄影帶的剌激,他思考著"小國"的台灣應該如何奮起,聽他講著威尼斯,講著毫無資源的熱內亞,在最強盛的時期,完全控制了義大利半島以西的第勒尼安海的所有,包括科西嘉島。不禁讓人熱血翻湧,如何借鏡小城,如何看歷史脈動,再回頭思考自己的國家該怎麼走出康莊大道。(希望亞中老師寫書順利,他有嚴重的五十肩病痛,卻像個拼命三郎似的,只好無濟於事提醒他要記得去復健-___- Dear god,拜託你多照顧好人一點吧) 究竟我們是被中國經濟海嘯巨浪給吞噬呢?還是有可能利用槓桿滾動中國那顆大球?我們在那裡?世界的潮流是什麼?或許都沒有答案,但至少翻翻這本有趣的書吧,這是一本有趣的歷史書,至少保證可以消暑。 《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導讀 文:賴建誠 1 架構與內容 1.1 結構 這套三部曲的第一冊,是作者在1952年依他老師費夫賀(Lucien Febvre, 1878-1956)之囑而寫的,1967年由巴黎的Armand Colin出版,收錄在《世界的命運》(Destins du Monde)叢書之內。他之所以會寫那一冊,主要是當時他已投入許多心血研究工業革命前的歐洲經濟,Febvre囑他先摘要出版。出版之後作者有兩項不滿意的地方:(1)一本沒有註解的經濟史著作,說服力必然大減;(2)他對這個領域的接觸愈廣、領會愈深,就愈發地疑惑,因為他所觀察到的現象,似乎與他所熟知的理論相抵觸,例如Werner Sombart和Josef Kulischer對資本主義的理解,布勞代爾認為他們雖然舉證豐富,但在觀點上有一種傾向,就是把經濟活動當成一種「均質的實體」來看待,同時認為唯有透過統計數字才能理解經濟史。 此外,一般歷史著作也傾向於把重點放在歐洲本身,好像其他的世界並不存在。他們常把歐洲描述成一個逐漸邁向理性化的市場,終於累積出工業革命的果實;而且把工業革命看作一個分水嶺,把歷史切成一個工業化之後的現代社會,和一個工業化之前的傳統社會。作者對上述的看法相當不滿意,在長達25年的閱讀、整理、擴充之後,終於在1979年出版了這套三部曲。他把第一冊擴充改寫,換了書名《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的與不可能的》,同時也把初版未附上的註解儘可能復原。 肉眼所能輕易觀察到的經濟活動(例如店鋪的交易、工廠的生產),是了解經濟現象的起始點。作者提醒我們,在觀察長期的經濟活動變化時,不能只把眼光放在顯而易見的活動上,應該要體察影響這些表面現象的深層因素;而這些面向卻常被忽視,或雖被理解,但未賦予公平的歷史分量。 他提出一個「三層經濟活動」的概念,來彰顯15-18世紀歐洲經濟的特質,同時也涵括亞非美等幾大洲。作者認為,經濟活動中的最底層,是日常生活性的生產與交易活動,並無正式的組織;這類活動的地理半徑很短,通常只限於城鄉或稍大的區域內。第一冊就是以這種「日常生活的結構」為主要探討對象。第二冊《貿易的活動》探討再上一層的經濟活動:較具規模的區域性(各省或鄰近諸國之間)商業體系是如何茁長發達的。第三冊把範圍再往上推到國際與洲際的層面上,以「經濟世界」為探討的單位:在經濟階序(hierarchy)頂端的那群人,如何藉著控制與操縱交易的活動來追求利益。例如18世紀阿姆斯特丹或16世紀義大利熱內亞的富商,由於他們掌握了金融體系網路的核心,可以在千里之外控制生產、貿易,或甚至攪翻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秩序。這種網路的完成,給近代資本主義的運作與成長,提供一塊肥沃的土地。 這三層的經濟活動之間並非相互排斥,而是並存共生的。最底下的一層當然是各民族都早已有之,第二層是15世紀左右才在西歐有較具體的雛型,第三層更晚到17、18世紀才稍微完整。各大洲內各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不一,這三層經濟活動出現的時代不同,佔國民生產額的比例也不同。但從書中的脈絡語氣看來,這個分析架構似乎不是一開始就擬好,而是隨著對題材的了解才逐漸意識出來。作者在全書導論(I:24)中說:他擔心讀者會對這種三分法質疑,例如,作者是用哪些標準來切分第二冊的市場經濟與第三冊經濟世界的歷史素材呢?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是區分得開的概念嗎?他遲疑許久之後,才決定以「市場經濟」(注意:這是有實質交易的「市場」活動,而不是現代經濟學裡所說的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作為中間那一層。他認為這種三分法不但適用在15-18世紀的西歐,甚至在今日仍然具有解釋力。 在寫作方法上,作者有意避開理論性的探討,而專注於「具體的觀察與歷史的比較」(I:25)。因為他很明瞭,學界對「資本主義」這個名詞有太多不同的觀點與理解(宋巴特、韋伯、Tawney等人之間就有很大的認知差距),如果再加入理論的面向,就必然會更陷入沼澤,倒不如以實例的舉證,來說明自己對資本主義這個概念的理解。同時,透過史實的陳述,更能彰顯出15-18世紀之間資本主義發韌的過程中,真實生活的豐富性、複雜性與異質性。他並不是要向讀者證明某項理論、假說、觀點,而是想要描述在15-18世紀之間,人類的經濟活動出現了一種新型態,被19世紀末以後的人稱為資本主義。作者所要呈現的,是這段時期緩慢醞釀與發展的動態過程,以及與其相互影響的因素,而不是去分析「資本主義」這個概念本身。
1.2 內容 第一冊:物質生活 第一冊內的題材差異性最高,所需要掌握的原始資料、他人的研究成果、統計數據也最龐雜,而且資料的可信度也較低。此外,本冊的內容大都是食衣住行、技術、貨幣、市鎮等複雜的事項,很難用一個或數個架構把這些資料串成具有邏輯性的結構,這是題材上的先天性弱點。而作者為什麼花那麼大的心血,去寫這一冊他認為最困難,而且預期不容易從中提出有意義命題與理論的書呢?因為他認為,要掌握工業革命之前的經濟活動範疇,要體會出它的深度與厚度,這個環節是不能逃避的。 布勞代爾認為每個時代在經濟生活方面,都有它的底與頂,這也就是本冊的副標題:可能的與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電視與飛機在二次大戰之後是可能的,而在20世紀初是不可能的;今日不可能到太空和海底觀光,下個世紀則有可能成真。透過可能與不可能這個上下限度,可以掌握不同時代人們的努力與成就。他並不是以最尖端或最劣等的情況來衡量,而是透過前述日常生活的各種要素(衣食住行等),來彰顯各時期的進步與停滯。這是個有意義的觀察點。他的研究顯示,在15-18世紀之間,人類並未能有效突破大自然的約制條件,達到原本是可能的限度。以陸地運輸為例,雖然在1830年代西歐已有相當完整的交通網路,但仍未達到當時可能的最高限度。火車的發明與普及,使得交通網路大幅增加,所需的費用也平民化了,這才達到19世紀中葉的可能限度。人類的經濟活動,就是一直在把這條可能的界限往外、往上推展。 在這個概念下,作者要回溯地界定出15-18世紀之間,這些可能曲線的變動情形。試想,如果能透過時光隧道,去伽利略、休謨、盧梭、笛卡爾等人的家裡住幾天,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或許不是這些名人的智慧,而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與方式:照明、取暖、食物、醫療等等。在經歷過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技術與糧食突破等等激烈動盪過程的人類,如果能逆著時光去了解在15-18世紀之間(即封建制度之後與工業革命之前),就長期的眼光來看,為什麼曾經有過停滯性的局面?經過哪些醞釀與醱酵,才能導致工業革命的突破?從其中可以找出哪些律則嗎? 這種對日常生活結構的研究另有一層意義。日常生活的習俗與細節雖然沒有大理論可談,但它反映了大多數人在長時期內反覆進行的行為。這種細微但重要的動態變化過程,是建構某個時代社會經濟史的絕佳材料,但卻因其細微反而被歷史學者忽視。雖然它是經濟活動的底層,但也是影響上面兩層的根基;反過來說,它也是此兩層活動影響的接受者。忽略了這個層面的研究,對經濟活動的理解就缺了一個重要的環節。
第二冊:經濟生活 「物質生活」與「經濟生活」這兩個面向的交會形式,有上百種不同的面貌:市場、攤販、店鋪...等等。本冊分析這些不同的交易形式,從最基本的物物交換,到成熟的交易行為。作者試圖從所描述的史實中,捕捉此時期經濟生活的律則與機能,看看是否能建構出一套經濟「通」史,或者是建構出一套「文法」、一種「模式」、一種「類型」。宣稱這項目的之後,作者在「前言」(II:21)表明要這麼做的話,必須涵蓋社會面、政治面和經濟面。 布勞代爾提出一項有啟發性的結論。他認為在15-18世紀之間,公平自由競爭的經濟活動,在最低層的日常交易中較常見到(如菜市場);但在較高層次的交易活動中(如批發、遠程貿易、金融兌換業),反而是以投機、市場獨佔、價格控制等行為為主,因而累積了財富與權勢,不可避免地造就了社會的寄生階級(II:22, 227-8)。也就是說,15-18世紀之間的經濟活動,造就了一個新的社會階級:商人。而商人之間也有差序性的高低:從國際性的大資本家到地方性的中小型富商,而這整個商人階級(經濟活動性的),是附著在一個深厚的平民百姓階級(日常生活性的)之上。 本冊前兩章用相當大的篇幅,詳細描述市場交易、攤販、店鋪、市集、證券交易等等的基本經濟活動與機能。第三、四兩章說明資本主義的基本意義,以及它在生產、流通等方面,在本國與在國際之間的行為。最後一章從社會的面向來看經濟活動的意義。作者認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必然有多面向的「秩序」,經濟活動的結構性變化只是其中的一項「秩序」而已,它會受到國家角色、文化型態等因素的影響。
第三冊:經濟世界 布勞代爾在第二冊的前言裡(II:23),說明他在第二冊中並未遵守「連續的歷史時間」,而只依觀察問題的方便性,把事情依題材而非依史實的時間順序來處理,在第三冊中他說要轉回來遵守「世界時間」。他為什麼要用「世界時間」的概念?那是因為第三冊所要探討的主題,是「經濟世界」這個大單位,如果能有一套理論性的「世界時間」來配合,就會讓整本書有更完整的體系。換個方式來說,他在《地》內提出了三種歷史時間的概念;在以經濟世界為主題的第三冊裡,他似乎「被迫」要提出一個新的「世界時間」,來和以「經濟世界」為單位的探討相呼應。所以他在本冊的序言裡(III:17),就說歷史的研究需要提出一種和從前不同的時間單位:世界時間。而這個世界時間「並非人類歷史時間的總和。這個特殊的時間單位,在不同的時期與不同的地點,主宰了世界的某些地區與某些的事實。」 作者在序言(III:18)內只用一段解說世界時間的意義,之後全書中就無類似的說明與應用。他以印度為例,若把印度與國外有交往的地區,劃出一個大略的四邊形,就可以看出只有在此四邊形上的地區,是和外在的世界生活在同一個時間步調上。各地區的發展程度,多少會有一些時間上的落差,但和那些與世界主流脈動毫不相干的地區相對比,仍可分辨出與世界時間完全獨立的地區。以中國晚清沿海的通商口岸為例,它和「華洋隔絕」的西北、西南地區,很明顯地屬於截然不同的世界時間。以世界時間來劃分的話,在地球儀上就可劃分出與世界同步的區域,以及自我封閉的不同「社會經濟時區」。能用世界時間歸類出來的地區,作者認為可以視為「世界史的一種上層結構」,它代表著一種成就上的集結地區,是由在其下層地區所努力與創造出來的。
2 綜合評論 就研究方法而言,他認為應該從最基本活動的史料,來建構出這段時期的特質,從日常生活環境、使用的物品,來追蹤人類生活史的變動。例如從食衣住行的細節、市場交易活動的細部史實、原始的貿易文件、支付記載等基本史料著手;這是從底層往上建構,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從高階層經濟決策、大型經濟組織模式,從上層往下建構的觀點,來研究社會經濟史。從這種角度所觀察到的資本主義發達過程,和馬克思及其跟隨者的視野完全不同。這不是歷史進步階段的觀點,也不是階級之間對抗鬥爭的學說。布勞代爾不預設理論,甚至有意避開任何理論的爭執,而是要讓史料來說話。 就史料的運用來說,他在第一冊有40頁的註解與書目,第二冊有47頁,第三冊有46頁;在25年的廣泛閱讀相關文獻之後,他對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的細部理解相當完備,絕非僅提出漂亮學說架構而材料不夠充實的研究所能匹敵。 在寫作方法上,他的舉證方式常有炫耀淵博之嫌。如果以簡潔達意的標準來看,則有不少例子與書目可以去除而不傷大旨,我甚至覺得用三分之二的篇幅,就很足夠表達全書的主旨。他這種寫社會經濟史的方式,和戰後英美經濟史學界講求簡潔論證的學風完全不同;他的寫作方式並不是「因果關係」式的論證,也不是「功能關係」的詮釋,而是一種以史料為基礎的歷史表達。以基本糧食為例,他用麵粉的產量、價格、生產特性等資料來做廣泛的舖陳,而不是提出一個經濟性的命題來籠罩這些材料。例如:糧食產量和價格,與人口增減之間的相關程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過哪些不同的關聯?需要從哪些不同的角度,來釐清這些複雜面貌的主要特質?
3 總結 對任何傑出史學家來說,要寫一部15-18世紀間的資本主義發達史,都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如果要達到布勞代爾的「總體史」的目標,那恐怕更困難。布勞代爾很令人敬佩地投入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寶貴光陰,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我對這本名著的綜合印象,可以用一項比喻來表達。以家庭內常用的燈泡為例,如果電力轉換為亮度的效率不高,燈泡很快地就會燙手;也就是說,電力耗在熱度上的比例,大於轉換為亮度的部份。我們對一位傑出史學家所企求的當然是亮度(歷史的洞識),而非熱度(引起出版界與讀書界的熱潮),我認為布勞代爾這本資本主義發達史的熱度大於亮度。(大老鷹:賴此段對布的評論並不公允,能夠生動描述日常生活瑣碎細微的經濟活動,更進而有系統有層次提出國與國的經濟活動,並提出非連續的「世界時間」觀點。橫跨三世紀之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我想問問賴建誠老師,除了布勞岱爾,還有誰有這樣的筆力呢?) 資本主義史必然會一而再地改寫,布勞代爾的三冊鉅著也必然會一而再地被引述,因為:(1)在20世紀寫作資本主義史的歷史學者當中,他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也提出了他獨特的資本主義發展史觀。(2)他把與這項題材相關的新舊文獻都摘述引用到了,日後的研究者必然能從書後附註的書目裡得到相當的啟發。(3)書內所附的諸多地圖、圖表、統計數字、相片、圖畫等等,也都是很有用的視覺輔助,有時甚至比正文還更具吸引力。布勞代爾的這部著作出版一世紀之後(2079)必然還會有人參閱,不只是因為它那種百科全書式內容的吸引力,同時也由於它在架構、概念、理論與論證方面所引發的爭辯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