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4/30 02:27:10瀏覽1780|回應1|推薦10 | |
馬 亞故事屋(15) 《南山的左手印》 韓國南山公園標高 南山公園裡有一座綠瓦白牆,型制肅穆的古式建築,叫「安重根義士紀念館」,這時節,館方為安重根義士舉辦了「殉國96周忌追念式」。 站在建物外面的青銅人物就是「安重根」。 如今春陽下,他手執旗幟,彷彿迎風誦唱他的原詩: 男兒有志出洋外,事不入謀難處身, 望須同胞誓流血,莫作世間無義神。 紀念館前面有幾株參天大樹,因為枯葉落盡,更顯出風骨凜凜的氣勢,在大樹底下有幾方巨石。 石頭上都刻了繁體中文字,馬 亞逐一看過,不禁心中一熱‥‥,輕嘆一聲「禮失求諸野」呀! 在最醒目的一塊大石頭上鐫著八個大字「國家安危 勞心焦思」, 旁邊有一座高高矗立的方尖碑上面鐫著「見利思義 見危授命」 庚戍三月於旅順獄中 大韓國人 安重根 書。 每一個字馬 亞都能清楚的讀出來,因為這些字全是用正體中文書寫的。 這兩方石碑上都用一個斷指的左手印落款,看來讓人印象深刻。 1909年正月,他與11名同志斷指示盟,先由安重根切斷左手一截無名指,血書「大韓獨立」,誓殺伊藤博文,同志亦立誓獻身救國,與日軍交戰。 另一塊石碑上刻了安重根在 獄中所書,字字血淚‥‥,馬 亞很慶幸自己能讀完全文,並能肅然起敬。 朝鮮是漢化最深的國家之一,在東方思維的文化背景中,特別重視忠、義、孝、禮的傳承,所以「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的事件就成為標舉「民族主義」,發揚「愛國精神」的楷模。 「安重根」的故事很悲壯,民國初年在中國曾被「春柳社」編成話劇腳本。近年韓劇風行,也曾把安重根的故事搬上銀幕。 馬 亞看見那枚安重根的「左手印」,突然想起司馬遷在「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中也寫了驚心動魄的一幕戲。 「秦王發圖,圖窮而匕現,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刺之」‥‥刺客荊軻的左手拉斷了秦王的袖子呀! 壯士的「左手」非關成敗,但壯士的「右手」分明在成就一個「義」字。 在「合成散敗 萬古定理」的石碑上還看見二行韓書的譯文,非常感動。 「合成散敗」這個道理無論放在哪一個時代、哪一個社會,都是非常精闢的,馬 亞想:站在南山公園俯瞰首都的韓國人,當與我感受一致。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