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花蓮三天兩夜隨興遊-第三天
2014/07/20 13:56:45瀏覽3663|回應0|推薦22

花蓮遊第三天,第一篇:亞士都飯店

花蓮亞士都飯店,位於花蓮港附近,離花蓮火車站及花蓮市區都不遠,是我們此次住宿的地方。雖然我們只有早晚時間待在飯店,但是住的舒服,也是影響旅遊心情很重要的元素!呵呵!謝謝我住在花蓮的同學,幫我們訂到這麼舒服的飯店。 花蓮亞士都飯店: 位在山水毓秀、人文色彩豐富的花蓮海濱大道上,佔地約3500坪,入住除可遠眺山海景緻,飯店更能讓您將太平洋、花蓮港的美景盡收眼底。亞士都飯店距離花蓮火車站及花蓮機場約15分鐘車程,飯店並提供接駁服務(需付車資),交通便利。

第二篇:松園別館

花蓮三天兩夜遊的最後一天,因為回台北的火車票買的是晚上八點五十分的普悠瑪號,所以也算還有一天的時間留在花蓮。從亞士都飯店離開到和朋友約好在鹽寮龍蝦海鮮的午餐,還有一點時間,所以我們就決定彎去附近的一個景點走走! 松園別館,其實離我們住的亞士都飯店不遠,但我們經由導航的指引,車子還是繞了一圈才找到。

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約興建於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約日治晚期1942年,民國31年間,原為日本海軍兵事部辦公室,四周因老松林立、環境清幽,故而得名。 日本戰敗撤退後,民國36年改由陸軍總部管理、陳誠青年軍駐守;後又成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度假中心」;66年改由國有財產局所有,67年交由行政院退輔會管理。由於松園地理位置優越,可遠眺太平洋與海岸山脈,園內又有百年老松成群,89年7月13日由花蓮縣政府設定為「歷史風貌專區」,並展開整修。 松園在民國90年獲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試辦點補助後,進行設施整建與各項活動規劃,包括文學講座、裝置藝術展覽等,與在地民眾進行交流,最後於91年9月23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在隔年11月14日宣佈正式對外開放。 松園別館而後由花蓮縣政府委託民間經營,於民國92年至94年委託花東文教基金會,95年至今委託祥瀧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管理,經營內容包括:園區建築及環境之維護、安全管理、清潔及松樹週遭生態保護等,定期辦理以松園意象之主題性活動,如太平洋詩歌節、藝術家創作營、藝術家進駐,以及辦理講座、交流、展覽、研習、演出等多元藝術文化交流活動。

第三篇:路過,遠雄悅來飯店

從松園別館,往中餐鹽寮055海鮮龍蝦餐廳開去的途中,經過了台北朋友一家人,此行住宿的遠雄悅來飯店。雖然知道他們已退房到市區逛了,但我們想離吃飯時間還早,不如我們也開車繞上去看看。呵呵!真的是要繞上去,因為飯店就位於山上。車繞了一圈,拍好照片,我們就下山去。山上、山下,都有一幅好風景,遠眺美麗的海洋,靜靜的呈現三種藍。

遠雄悅來飯店簡介: 花蓮遠雄悅來大飯店是一座美麗的空中城堡,依山傍海,聳立在海拔220公尺海岸山脈的北端,10餘公頃維多利亞式建築造景設施,由知名世界旅館設計WAT & G公司規劃設計,設有391間客房及5間頂級餐廳與酒吧,在壯闊的太平洋環繞下,置身於飯店內充滿維多利亞式的優雅氣息中,體驗與享受精緻悠閒的度假生活。

第四篇:觀海景、吃龍蝦

花蓮假期最後一天的中午,朋友請我們到鹽寮055龍蝦海鮮餐廳吃飯。呵呵!可以觀海景,大啖美食的餐廳,不是假日,照樣坐的滿滿的食客。既然以龍蝦為名,自然是必點的,每人一隻,吃的心滿意足。生魚片的新鮮,自不在話下,再加上,滑潤鮮美,肉質Q彈,無一點腥味的生蚵,更是人間美味。

鹽寮龍蝦的由來: 東部沿海多岩岸,礁岩與磯石的地形隨處可見,海水潔淨不受污染,因此魚貝類產量一向豐富,尤其龍蝦更為其中的上品。一直以來,鹽寮便是著名的龍蝦產池,龍蝦料理成為當地最具特色的觀光資源,也使得到鹽寮吃龍蝦變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會在鹽寮吃龍蝦才是真正的饕餮客,小龍蝦的肉質細緻,作法以清蒸釀酒為主,大龍蝦可一蝦三吃,煮湯,火炒,清蒸各有不同的口感 。 鹽寮漁港附近目前有兩家較大龍蝦海鮮餐廳,一家在台11線上路口,''鹽寮龍蝦海鮮''餐廳,另一家則在旁邊彎進去''055''海鮮餐廳,因''055''餐廳直接鄰近海岸,無遮蔽物,風景相當宜人,可以一邊吃龍蝦大餐,一邊欣賞海面風光。 055龍蝦九孔專賣店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132號 電話:(038) 671-055 營業時間:上午11點 ~ 下午3點 / 下午5點 ~ 晚上9點 鹽寮龍蝦海鮮餐廳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130號 電話:(038) 671-128 營業時間:上午10點 ~ 晚上10點

第五篇:再遊原野牧場

在鹽寮吃完豐盛的龍蝦午餐,大家就開始商議,要去那個地方喝下午茶。台北朋友一家的帥哥美女,對於景點觀光似乎並不像我們這麼有興趣。他們一家來花蓮兩天一夜遊的主旨很明確,就是吃好、住好的親子快樂遊。所以,在這熾熱的太陽下,是萬萬不想搞的滿身大汗,到處跑景點。而我們,前兩天已經去了很多景點,所以最後一天的花蓮遊也是不需再趕行程。 經過討論後,大家決定,還是去我們第一天到花蓮吃午餐的「原野牧場」喝下午茶。 這次有我們熟門熟路的領路,沒開很久,兩輛車就先後到了。 當我在「原野牧場」上FB打卡,我花蓮同學很快就回應我:「你們是沒地方去了嗎?!」 呵呵!當然不是!花蓮,我們還有好幾個地方沒去,但是與台北朋友一家同遊的機會更難得,所以即使是「舊地重遊」,也是很快樂的!因為天氣熱,所以我這次點的是「冰淇淋漂浮咖啡」,一樣是用羊奶,怎麼這次喝,就覺得有羊騷味呢?!呵呵!果然是餓極及吃飽後的味覺是不太一樣!

原野牧場 位在七星潭南側的北埔村海濱,是一座兼具藝術氣氛與溫馨感覺的牧羊場,牧場佔地約3公頃。 據說原野牧場的建築材料完全取材自海上的漂流木,是由具備阿美族血統的老闆親手完成,而牧場中的「眺海咖啡館」,也是老闆親自雕刻、繪畫佈置創作的,來到這不可錯過特殊風味的餐點,因為這裡的餐點是由牧場自己出產的乳製品製作的。 原野牧場在哪裡??只往七星潭南方轉進小徑,再沿著「原野牧場」的指標前進,就可以到了..... 居住在原野牧場的「多數民族」不是人,而是一隻隻溫馴柔弱的羊,羊的家就在牧場的後方,遊客可以自由探訪,而羊乳製品則加工在每一樣原野牧場所提供的餐飲上,如羊奶咖啡、羊奶餅乾、羊奶蛋糕、蛋蜜乳、羊小排…等。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9號,洽詢電話 03-8226778

第六篇:花蓮文創園區

從原野牧場離開,兩車八人往花蓮市區開去,靠著平板導航,很快的就到了我們的目的地。聽說現在花蓮市區最熱門的旅遊景點,莫過於前身是舊酒廠、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13年的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花蓮文創園區: 坐落在市區鬧街上,花蓮文創園區沒有圍牆的阻隔,讓民眾可以隨意來去,散步的、遛狗的,彷彿都能在園區裡找到生活的小確幸。而一棟棟老建築乘載著歷史風華,也承接起新的生命;美食、文創商品在這裡聚集,有吃、有逛,也有得買。日據時期花蓮酒廠是台灣少數生產清酒的地方,國民政府接收後,持續推出米酒、紅露、紹興等多樣酒款,直至1988年舊廠業務結束遷移至美崙才光榮落幕。如今來到文創園區,還能從以酒標為造型的水溝蓋中,追尋過去的酒產脈絡。而原本閒置的廠房建築在轉型後,也成為藝文、文創商品展售與餐廳空間。 過去作為米酒發酵工廠的酒文化館,展示過去舊酒廠時期的文物,只可惜數量並不多。館內還與漫畫《老夫子》合作,除了擺放可愛的老夫子、大蕃薯公仔外,也有許多創意商品,更有一間邀請漫畫作家王澤設計的老夫子形象酒吧,裝潢活潑搶眼又帶時尚感,相當新穎。另外,文化館2樓長廊,也設計有以酒神為主題的3D地景彩繪,讓遊客搞笑拍照。 文化園區裡美食選項不虞匱乏,除了有台北國賓飯店在花蓮設立的第1家館外餐廳Andante Bistro,還有多家輕食咖啡館。

最終篇:花蓮晚餐,回台北

七嘴八舌是形容人多飯,意見多吧!呵呵!我們兩車八人,倒也是還好.就是在花蓮最後一天的晚餐,有了一些小小的不同意見。有人建議要到市區簡單吃個小吃,因為這兩天,真的是吃太補了!ok啊!我們兩車又一前一後的往那最有名的「公正包子」、「周家蒸餃」開去。

前一輛車,很幸運在路邊找到了停車位。後一輛車,就辛苦了!繞了幾圈,沒車位就是沒車位。後來,還是停在老遠的地方,大熱天汗淋淋的走過來。公正街上,都是慕名而來的食客。我們這八個,已經養尊處優習慣的台北客,真的是沒法子,一起擠在沒冷氣又要與大排長龍的攤子裡覓食。幾經討論,還是決定找間有冷氣的餐廳。於是就在路邊柱子上看到的美食地圖中,選了間感覺比較好停車又有冷氣的餐廳。原以為建議去的朋友,已經認好路,那知道他還是不清楚!開車找路,又是延續第一天的迷路之旅,在市區繞來繞去。繞到最後,還是靠著平板導航,換了間離我們當時最近的餐廳。我們導航要去的地方是「老時光」,誰知道我們因為停車方便,竟然去到的是隔壁有停車場的「老榕樹」。

其實錯有錯著,因為誤打誤撞,反而進到花蓮很有名的美食一條街上。 整條民國路從明禮路開始,由北到南(和平路),已經形成美食街,想的到的食物或甜點,幾乎都有。知名的蔥油餅街,距離也不遠。只是路邊停車是很困難的。我們大約六點多到,所以有很充裕的兩個多小時可晚餐。搭的是八點五十分的普悠瑪火車,吃到八點,再開到火車站附近還車,時間算的是剛剛好。 普悠瑪火車,只要兩個鐘頭就到台北,比來搭的自強號省了一個鐘頭。但就我搭乘之後的感覺是,若不趕時間,還是搭傳統的自強號比較舒服,位子大、比較不會感覺搖晃。花蓮遊三天兩夜,好紮實的旅程!還有好些地方沒去,就留待下回吧! 老榕樹生炒羊肉: 位於民國路靠近明禮路的位置,店前方佇立著一棵有著百年歷史的老榕樹,在這車來人往的鬧區,如此醒目的地標尤顯珍貴。 地址:花蓮市民國路84號(就在明禮路、民國路交叉口) 電話:(03)835-1000 營業時間:16:00~凌晨1:00去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y030939&aid=1511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