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功課
2011/01/14 00:41:53瀏覽1144|回應0|推薦15

      功課

    回到溫哥華,每天由女兒陪同在森林裡走一個小時,浸淫在清新的空氣與舒爽的芬多精裏,實在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與台灣受嚴重污染的環境相比,只有感恩不知是何時修來的福報!

    曾經有人說:溫哥華是一個適合修行的好環境。這句話對一個有心追求心靈昇華,致力於探索生命實相的有心人而言,的確是得天獨厚的,但對於仍汲汲營營於世俗享樂的普羅大眾而言,這片美好的樂土,無疑是一種浪費,就如同一桌美味佳餚擺在面前,眾人只顧著喝酒談笑,最後大半被當作廚餘倒掉,這種視若無睹的糟蹋,豈不可惜?

    每天的森林運動,除了下雨或下雪下得特別大,幾乎是風雨無阻,成了例行的項目,女兒笑稱我們比學生在修學分還勤勞。我說這不只是修學分,學分修完了,課程就結束了,這是為了身體健康的必要功課之一,既是人生的功課,就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每個人因為核心價值不同,都有著不同的功課。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部經就是一門功課,要完成這些功課,就必須面對種種的考驗與磨練,才能通過。

    森林裡遍佈樹齡高達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松柏,高聳入雲的大樹,棵棵筆直挺立,渾厚粗壯,每棵都是棟樑之材;樹齡較淺的,也都俊秀卓然,獨立挺拔的矗立在大樹旁,頗有見賢思齊、急起直追之勢。試想這些睥睨群倫的參天古木,要經過多少的日曬雨淋,風霜冰雪的侵襲,無論春暖冬寒的歲月磨練,才能造就如此壯闊的天地?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社會上各行各業、莘莘學子、男女老少、家庭成員,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課;每個人都會面臨良性或惡性的競逐爭鬥,都有理念上的差異,也有價值取向的歧見,既使是一件相同的工作,也有方法上、程序上、認知上的不同,所以人生的功課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全憑自己做主,因此自己的功課是否完成,也全靠自己判斷。

    不過無論最後成就如何,都只是世俗的功名利祿,如同過眼雲煙一般,很快的便煙消雲滅、銷聲匿跡。我深深讚歎歷代的聖佛菩薩,以及修行人,他們都是看透世間無常的大覺者,他們知道世間一切富貴功名、稱譏毀譽,無非實相生命的牽纏與羈絆。為了心靈的解脫自由,與生命的自在無礙,毅然放下一切執著罣礙,勇敢的承擔了濟世化人的重責大任,在修行路上歷經千辛萬苦,堅毅不搖的勤修人生功課,終能在般若妙諦中,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份定力,是吾等一般泛泛之輩所望塵莫及,而又不得不深思、學習、與效法的課題。

    既然人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課題,與其痛苦的面對這個不得不做的作業,不如轉換心境,將這份枯澀的情結,轉化為想要做的事,培養出樂趣,持之有恆,日復一日,必能在現實生命中,從心靈深處品嚐一分讓你我陶醉其中的踏實滋味。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u5365323&aid=479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