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甩美施壓 人民幣續貶值 / 彭博: 人民幣貶值 三理由
2014/04/22 14:07:49瀏覽423|回應0|推薦1

ps~ 宋鴻兵 : 貨幣戰爭》為宋鸿兵编著系列書籍,从回顾貨幣史入手,性質上屬於史學範疇研究為主,學術層次上以經濟學中貨幣歷史嬗遞為觀察對象,介紹近代歐美大眾熟知的貨幣 ...

不甩美施壓  人民幣續貶值

2014年04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 記者/綜合報導

人民幣「單向升值」之勢已終結,但中期仍將溫和走升。圖/路透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今年來走勢
人民幣「單向升值」之勢已終結,但中期仍將溫和走升。圖/路透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今年來走勢

儘管美國多次施壓,人民幣對美元走勢仍以不變應萬變,中間價昨(21)日降至逾七個月以來新低,即期匯率盤中也觸及一個月新低,最後收在6.2274,較上週五微貶0.05%。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1日跌至6.1591的逾七個月以來新低,帶動即期匯率早盤小幅走低,盤間窄幅波動,市場交投清淡,但下午風雲突變,來自中資大行的購匯和結匯先後出現,令匯率大幅波動,盤間曾觸及一個月新低6.2359元。

路透引述交易人士稱,下午購匯結匯的主力都分別有至少一家中資大行發力,使得匯率一改近一周以來的平靜態勢再次大幅波動。從客盤來看,觀察到近期客盤購匯升溫,結購匯相對均衡,有利於匯率繼續保持橫向整理。

一股份制銀行交易員說,「先是一家中資行在買美元瘋漲又換一家砸,尾盤砸得太狠了。市場很詭異」,與近一段時間結購匯較為均衡的情勢不同。

不過,外匯佔款和其他的數據都顯示資金仍然呈現流入,表面看和匯率出現貶值有些矛盾。上述交易員稱,這或許意味著後期人行的干預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上週五大陸外管局公佈,3月外匯佔款新增1,892億元人民幣,是連續第八個月增加,增幅也高於2月,令分析人士意外。

招商證券最新研究報告認為,這主要因當月貿易差額由2月逆差回升為順差,且美聯準會退出量化寬鬆政策(QE)的負面影響出現階段性緩解。不過,人行是否基本退出對匯率日常干預、對套利問題採取的態度等,仍是影響外匯佔款的一個主因。

外商銀行普遍看升人民幣匯率。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高級外匯策略師羅銘勤(Robert Minikin)指出,人民幣「單向升值」之勢已經終結,但中期仍將溫和走升。

瑞士銀行北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分析,大陸希望市場力量發揮更大作用,人民幣波幅加大,可抑制投機活動,提高對沖成本。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貶勢,已導致相關套利部位的虧損,這也是人行對投機客發出的警告。

彭博資訊專欄/人民幣貶值 三個理由


【經濟日報╱皮塞克(William Pesek)╱編譯湯淑君】 2014.04.17 04:17 am

1.熱錢流動  2.日本因素  3.中國亟需成長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拉加德認為中國硬著陸的機率很低。但若西方逐漸推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崩塌的機率呢?

我指的是力促中國讓人民幣升值的要求。過去三個月人民幣貶值逾2%後,上周華盛頓IMF年會上促升人民幣的聲浪高漲。在記者逼問下,拉加德表示,中國並未從事「蓄意貶值」,北京當局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的舉動反映人民幣的「國際化」。

這只是外交辭令。中國當然正積極助貶人民幣,這麼做至少有三個理由:熱錢流動、日本因素,以及中國亟需成長。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美國財政部就要求幅度愈來愈大的人民幣重估。打的算盤是,人民幣升值會讓中國降低對出口貿易的依賴,轉向鼓勵國內投資創業。然而,今天中國面臨嚴重的資本內流問題。

法蘭克福、倫敦、東京和華府的零利率政策,正造成重大的管控問題。在銀行間拆款利率約4%、匯率每年約升值3%情況下,中國已變成巨大的資金磁石。誘人的利差吸引全球投機客想盡辦法避開北京的資本管制,把錢投入中國,例如投資大陸白熱化的不動產市場。

第二個理由涉及公平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承諾射出三支政策利箭,以終結通貨緊縮。但「安倍經濟學」推動將近16個月來,疑似只由一支箭撐場面。第一支箭——貨幣刺激措施——射出後,並未祭出相稱的財政政策與解除管制措施。所以,安倍的振興計畫可稱做:大幅貨幣貶值。

在日圓已貶值20%之際,美國財長陸伍呼籲北京讓人民幣升值,聽起來虛偽至極。為什麼富裕的日本可以貶值,貧窮、失衡的中國就不行?

第三個理由是給中國空間改革政經體系。勸告中國加速從過度的投資與出口,轉向服務業導向的經濟模式,說的很容易,卻未站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立場來想。

習近平承諾推動經改,要讓國營企業與影子銀行脫離腐敗政客的掌握,唯一方式就是停止增添新的刺激,讓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跌回5%以下。必須忍受流動性降低、貨幣市場出現小型危機,以及大規模的企業債務違約。在這種騷動與不確定中,習近平才能運用一、兩種成長工具來防止經濟崩潰。弱勢人民幣是其中一種。

世界不能又要馬兒長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若中國盡一己之力讓全球成長重新平衡,我們也必須退讓一步。中國能做的是重新校正經濟,或者讓人民幣升值。但西方不能魚與熊掌兩種都要。
(作者William Pesek是彭博資訊專欄作家)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整理 2014.04.22 03:14 am 
北京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
很多人在談人民幣國際化這個議題,但我覺得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國際化這件事,似乎沒有想清楚;尤其以目前人行的監管力道,對人民幣套利行為就不到位。

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像索羅斯這樣的國際金融巨鱷,人行可以有效監管他們的投機行為嗎?

大陸近期公布的首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下降,很多人認為,這主要與大陸經濟減速及全球市場需求不振有關。這個觀點沒錯,因為日本及歐洲經濟,都不能算真正復甦;但大陸貿易數字過去衝這麼高,某種程度上也跟人民幣套利創造出的「虛假貿易」數字有關。

人民幣資本帳仍受到管制,但貿易是流通的,有很多人藉著貿易管道,把外面的人民幣弄進內地來套匯差和利差;大陸今年調整匯率政策,擴大匯率波幅後,在某種程度上,把這個「虛假貿易」的泡沫給擠了出來。

也就是說,過去大陸進出口貿易數字雖高,但因為其中有許多人民幣套利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這個數據是被扭曲了;但現在泡沫被擠出來了,也間接使得進出口的總數字下降,再加上全球經濟不好,需求不振,而共同導致GDP呈現比較大的降幅。

人民幣套利的投機行為始終存在,人民幣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很有可能也會被國際金融巨鱷盯上,藉機套利。

人行一般會透過大陸國有行庫海外據點監控,但大陸國有行在海外市場的覆蓋率不高,功能還比不上「華為」這家公司呢。若未來監管人民幣投機行為不到位,難保不會被像索羅斯這樣的金融巨鱷反咬一口。

此外,在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中,該貨幣主權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多半是處於逆差狀態,尤其是美元,這樣才能將貨幣留在其他國家,各國都有這個貨幣,自然達到「國際化」的狀態。但大陸目前卻處於貿易順差,人民幣仍不斷回流到大陸境內,也會讓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不是那麼順遂。

由於訊息不對稱,境外的投資人不是那麼清楚大陸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很多境外市場還在搶人民幣;但人民幣留在海外太多,會讓大陸人行失去匯率定價主權,尤其若境外人民幣超過3兆元,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匯率定價權,可能會被其他國家,例如美國掌握。

(本文由宋鴻兵口述)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m&aid=1271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