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58.歐陽修〈醉翁亭記〉學習評量
2014/10/11 20:07:50瀏覽3817|回應0|推薦13

 

歐陽修〈醉翁亭記〉學習評量

 

超連繫:歐陽修〈醉翁亭記〉演義

、注音、國字:

 

1.

巖穴「暝」:                      2.陰「翳」:                              3.山「肴」野「蔌」:

 

4.

「晦」暗:                          5.「筍」乾:                              6.畫「荻」學書:

 

7.

傴僂:                                  8.瑯琊:                                      9.智「僊」:

 

10.

林「壑」:                        11.繁「陰」:                            12.「弈」者勝:

 

13.

林「霏」開:                    14.香「洌」:                            15.射者「中」:

、摘釋、解釋:

 

1.

山「肴」野「蔌」:          2.潺潺:                                     3.雲歸而巖穴暝:

 

4.

飲少輒醉:                          5.太守之「樂其樂」也:         6.泉香而酒「洌」:

 

7.

已而:                                  8.林壑:                                     9.提攜:牽引而行;此指

 

10.

非「絲」非「竹」:        11.峰「回」路轉:                   12.有亭「翼然」:

 

13.

觥籌交錯交錯:                14.傴僂:彎腰駝背;此指       15.得之心而「寓」之酒:

 

16.

「起坐」而喧嘩者:        17.自「謂」:                           18.「弈」者勝:

 

19.

野芳發而幽香:                20.佳木「秀」而繁「陰」:   21.「蔚然」而「深秀」:

 

22.

太守「謂」誰:通:        23.日出而「林霏」開:           24.若夫:

 

25.

陰翳:                                26.頹然:形容:                       27.「名」之者誰:

 

28.

太守之樂「其」樂也:指滁人。             29.風霜高潔:秋風清爽,霜色潔白。

 

30.

峰回路轉:山勢           ,山路         

 

31.

水落而石出:山澗水位降低,澗石露出水面。

 

32.

佳木秀而繁陰: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蔭。

、改錯:

 

1.

射奕之樂:          2.前乎後應:             3.宴憨之樂:           4.飲少謫醉:

 

5.

峰回陸轉:          6.倉顏白髮:

、填充:

 

1.

宋仁宗慶曆五年,歐陽脩因支持(    )的革新主張,得罪守舊派,被貶為滁州知州;慶曆六年作〈醉翁亭記〉。(    )作〈岳陽樓記〉,亦在慶曆六年。答案:范仲淹。范仲淹。

 

2.

歐陽脩少年時曾得(    )殘本,苦心探索;其後遂以倡導(    )自任。其文以明道致用為本,平易流暢,情韻(    )。又長於詩詞,風格(    )。答案:《昌黎文集》。古文。綿邈。清麗婉約。

 

3.

歐陽脩,字永叔,號(    )、(    )居士。宋仁宗中進士。卒諡文忠。答案:醉翁。六一。

 

4.

〈醉翁亭記〉一文以(    )字貫串始終。除了「剝殼見筍」的手法、(    )相間的句式,從頭到尾使用「………(者)………也」的句式;(    )個「也」字和二十五個(    )字,使全文形成回環往復的韻律,構思巧妙。答案:樂。駢散。二十一。而。

 

5.

請依照〈醉翁亭記〉內容,在括弧中填寫出適當的詞語。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    )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    ),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答案:林壑尤美。瀉。有亭翼然。飲少輒醉。山水之間。

 

6.

歐陽脩著有兩本史書:一是與宋祁合纂之(    )、一是(    )。答案:《新唐書》。《新五代史》。

 

7.

〈醉翁亭記〉一文選自(    )。旨在記(    )上的山水之美、宴遊之樂………。是歐陽脩貶為(    )知州時所作。答案:《歐陽文忠公全集》。醉翁亭。滁州。

 

8.

〈醉翁亭記〉第二段中寫醉翁亭朝暮、四季不同的景色。請依照文中詞句,寫出朝暮、四季不同的景色。
    朝景─(     );暮景─(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答案: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選擇題:

C

1.

下列選項「」內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 失其所與,不「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B) 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C) 呂公女,「乃」呂后也/此人「乃」天下負心者也,銜之十年,今始獲
(D) 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

A

2.

〈醉翁亭記〉末段言:「夕陽在山,人影散亂」,是形容「太守歸而賓客從」的景象。那麼「樹林陰翳,鳴聲上下」又是形容什麼畫面?
(A)
遊人去而禽鳥樂                              (B)禽鳥去而遊人樂
(C)
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                  (D)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

B

3.

〈醉翁亭記〉第一段的描寫是由物到人,自外而內,層層遞進;請問其描摹的順序應是:
(A)
群山/瑯琊山/西南諸峰/釀泉/醉翁亭/醉翁
(B)
群山/西南諸峰/瑯琊山/釀泉/醉翁亭/醉翁
(C)
群山/西南諸峰/瑯琊山/醉翁亭/釀泉/醉翁
(D)
群山/瑯琊山/西南諸峰/釀泉/醉翁/醉翁亭。

B

4.

「□回路轉、針□相對、□火連天」,以上各個詞語,所應填入的字依序是:
(A)
峰/蜂/鋒       (B)峰/鋒/烽       (C)鋒/烽/峰       (D)蜂/鋒/峰。

C

5.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意謂:
(A)
遊山玩水,一定要呼朋引伴,盡情喝酒
(B)
山水等自然美景中,寄託了多少的神明旨意啊
(C)
山水的樂趣,在心靈上領略,而寄託在飲酒上
(D)
群山秀水之間,常出產天然美酒。

A

6.

「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此句是描寫瑯琊山中的什麼景色?
(A)
朝、暮之景      (B)春、秋景色      (C)夏、冬景色      (D)晴、陰之景。

C

7.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此句中,共有幾個「動詞」?
(A)
四個        (B)三個        (C)二個        (D)一個。
【解析】
(C)落─落下;降低(動詞)。出─露出(動詞)。

B

8.

「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此句意謂:
(A)
人來人往的熱鬧街景         (B)宴飲盡歡的情形
(C)
賭博場合的吵鬧喧嘩         (D)市集買賣的交易盛況。

C

9.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之間也」,句中缺空的詞語下列那一項是正確的?
(A)
天地        (B)得失        (C)山水        (D)男女。

C

10.

下列「 」中的字,何者不是「轉品」?
(A)
臨溪而「漁」                         (B)有亭「翼」然
(C)太守之樂其「樂」也             (D)「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B

11.

下列引號中的「其」字,何者不是「代名詞」?
(A)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B)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C)
頹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D)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解析】
(B)大概;想來。表示推測的語氣(副詞)。(C)指「宴飲中的滁人」。(D)指上句中的「樹木」。

B

12.

下列句子,何者有「山水之美令人醉」的意思?
(A)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B)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C)
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D)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C

13.

下列何句,可以點明「醉翁亭」的位置?
(A)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也
(B)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D)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解析】
(A)點明「釀泉」的位置。

D

14.

下列何者不是〈醉翁亭記〉一文的特色?
(A)
作者抒發與民同樂的胸懷      (B)使用駢散相間的句式
(C)
使用「剝殼見筍」的手法
(D)
從頭到尾使用「………(也)………者」的句式。

A

15.

下列何者不是對偶句?
(A)
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B)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
(C)
滿招損,謙受益                  (D)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解析】
(A)流觴──浮流的酒杯(名詞);列坐──依次而坐(動詞)。兩者無法對偶。

A

16.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與微之書〉中連呼「微之!微之」四次,是表達作者對好友元稹的思念
(B)
〈六國〉中屢屢強調「賂」字,主要是作者藉今諷古,以北宋外患(契丹)之囂張而暗諷六國賂秦之不當
(C)
〈諫太宗十思疏〉是唐太宗提出的十點修身治國的原則,希望臣子遵行
(D)
〈醉翁亭記〉用了二十一個「者」字,使全文形成回環往復的韻律。
【解析】
(B)相反。  (C)魏徵提出。(D)「也」字。

D

17.

以下「 」中的詞語,何者不是「借代」修辭?
(A)
傴僂「提攜」     (B)非「絲」非竹     (C)錦「鱗」游泳     (D)負者歌於「途」。【解析】(C)鱗/借代為「魚」。

D

18.

以下引號中的「名」字,何者不是動詞?
(A)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B)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C)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D)
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解析】
(B)說明(動詞)。(C)稱呼(動詞)。(D)名譽(名詞)。

B

19.

以下各句,其「 」中的字;第一個為「動詞」、第二個為「名詞」的選項是:
(A)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B)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C)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D)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解析】
(A)第一個「師」字為「名詞」、第二個「師」字為「動名詞」。(C)兩個「溪」字皆為「名詞」。(D)兩個「泉」字皆為「名詞」。

C

20.

以下何者不是〈醉翁亭記〉的文意?
(A)
山水之樂        (B)四時觀景之樂        (C)絲竹之樂        (D)太守之樂。

B

21.

以下何者不是歐陽脩的著作?
(A)
《新五代史》              (B)《資治通鑑》
(C)
《新唐書》                  (D)《歐陽文忠公全集》。
【解析】
(B)《資治通鑑》為北宋司馬光主撰。

B

22.

以下何者不屬「層遞」筆法?
(A)
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
(B)
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C)
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而修之尤難
(D)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C

23.

以下何者為「酒器」? (A)      (B)      (C)      (D)射。

D

24.

以下的「疊字」,何者不可形容「水」?
(A)
潺潺        (B)浩浩        (C)湯湯        (D)丁丁。

D

25.

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
〈醉翁亭記〉全篇以「樂」字貫串
(B)
〈師說〉一文在強調一個「師」字
(C)
〈六國〉一文由「賂」字出發而分析、論述
(D)
〈諫太宗十思疏〉一文旨在強調「疏」字。

A

26.

以下詞語,何者不能用來形容「樹木枝葉的茂盛」?
(A)
頹然        (B)蔚然       (C)繁陰        (D)陰翳。

D

27.

甲、束髮。乙、傴僂。丙、蒙稚。以上詞語的含意,「自幼至老」排列依序為:
(A)
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解析】
(D)蒙稚/幼童。束髮/束結頭髮。古代男子二十歲及冠、女子十五歲及笄,須將頭髮束成髻,表示成年。

C

28.

在〈醉翁亭記〉一文中,歐陽脩如何說明其自號為醉翁的原因?
(A)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中者          (B)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D)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C

29.

有一個「ㄩˇ」僂的老「ㄩˋ」,正走在崎「ㄑㄩ」的小路上。請問將三個注音寫成國字後,依序應是:
(A)
嫗/傴/嶇        (B)傴/嶇/驅        (C)傴/嫗/嶇        (D)傴/區/嶇。

A

30.

有關韓愈與歐陽脩,以下何者為誤?
(A)
韓愈為宋代古文領袖
(B)
二人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歐陽脩以倡導古文自任
(D)
韓愈主張質樸載道,反對深豔駢儷。文章則平易流暢。

A

31.

何者是描寫「瑯琊山」的景致?
(A)
蔚然而深秀        (B)晦明變化        (C)林壑尤美        (D)樹林陰翳。

C

32.

關於〈醉翁亭記〉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全篇以「醉」字貫串始終                                   (B)建造醉翁亭者為歐陽脩
(C)
文中曾寫及「山水之樂」及「太守之樂」       (D)全文以駢文寫成。

D

33.

關於歐陽脩之敘述,何者正確?
(A)
字醉翁                                       (B)自幼喪母,其父以荻畫地教之學書
(C)
只曾在宋仁宗一朝為官           (D)除古文外,亦長於詩詞。

D

34.

關於醉翁亭之敘述,何者正確?
(A)
由歐陽脩所建造          (B)山僧智僊所命名
(C)
位於醉翁山中              (D)亭的簷角翹起,像鳥兒展翅的樣子。
【解析】
(C)位於瑯琊山中。

 

、複選題:

C
D

1.

請選出正確者:
((A)
〈醉翁亭記〉/被貶到黃州後所作
(B)
〈黃州快哉亭記〉/蘇轍為此亭命名並作記
(C)
〈鈷鉧潭西小丘記〉/柳宗元貶官永州司馬時所作
(D)
〈桃花源記〉/為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詩前的小記。
【解析】
(A)被貶到滁州後所作。(B)蘇轍為此亭作記,命名者為蘇軾。

A
B
C
D

2.

下列「人名與稱號」的配對,何者正確?
(A)
歐陽脩/六一居士            (B)白居易/香居士
(C)
沈括/夢溪丈人                (D)柳宗元/柳河東。

B
C
D

3.

 以下何者為「同義詞」?
(A)
翼然/蕭然        (B)已而/須臾       (C)提攜/稚子        (D)絲竹/管絃。
【解析】
(A)翼然/鳥兒展翅的樣子。滿目「蕭然」/蕭條淒涼的樣子。

A
C
D

4.

引號中的詞語,何者為「借代」格?
(A)
妝成每被「秋娘」妒                                        (B)「山肴」野蔌
(C)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D)終歲不聞「絲竹」聲。
解析:
(A)美女的泛稱。(C)泛指「使者」。(D)借代為「音樂」。

 

、閱讀測驗:

 

 

  脩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於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節錄自歐陽脩〈豐樂亭記〉)

 

 

翻譯:我來到這裡,喜歡它地方僻靜而公事清簡,又愛它的風俗安恬閒適。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甘泉之後,於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來遊玩,抬頭望山,低首聽泉。春天採摘幽香的鮮花,夏天在茂密的喬木乘涼,颳風落霜結冰飛雪之時,更鮮明地顯露出它的清肅秀美,四時的風光,無一不令人喜愛。(那時)又慶幸遇到民眾為那年穀物的豐收成熟而高興,樂意與我同游。於是為此根據這裡的山脈河流,敘述這裡風俗的美好,讓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是因為有幸生於這太平無事的時代。說起宣揚皇上的恩德,和民眾共享歡樂,這是刺史職責範圍內的事。於是就寫下(這篇文章)來為這座亭子命名。

B

1.

由此段可知,歐陽脩取名為豐樂亭的原因何在?
(A)滁州人的豐功偉業,不可勝數         (B)天下太平,滁州豐收而民樂
(C)
滁州之地,礦產豐富                         (D)滁州之地的「豐年祭」,遠近馳名。

D

2.

此文中亦如〈醉翁亭記〉一般,寫出了「四季景色」,請問是以下那一句?
(A)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B)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
(C)
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       (D)
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
【解析】拾取春之幽香、並以夏之高木為蔭;秋天的風霜、冬天的冰雪,而使得山形顯得更為峻峭。

A

3.

「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意謂:
(A)使人民知道能享豐年之樂,是幸運地生在太平時代啊
(B)人民安享豐年之樂,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C)
使人民知道能享豐年之樂,全是因為太守沒有苛待滁人啊
(D)
人民應該知道豐年之樂,是與一般農人無關的。

C

4.

此文中未曾提及什麼?
(A)滁人與歐陽脩同遊之樂          (B)豐年之樂
(C)
飲酒之樂                                  (D)四時之景的美好可愛。

D

5.

文中,歐陽脩除了欣賞此地的「四時景色、豐年民樂」之外,他還稱讚了什麼事? (A)交通之便        (B)教育普及       (C)登山之樂       (D)風俗之美。
【解析】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因此依據此地的山川風景,而讚美這兒的美好風俗。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1808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