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55.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學習評量
2014/10/04 01:22:54瀏覽4901|回應0|推薦16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學習評量

 

超連繫: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演義

、音義測驗:

 

1.

「僇」人:音ㄌˋㄨ,侮辱。

 

2.

「遯」隱:音ㄉㄨˋㄣ,同「遁」,逃避。

 

3.

「縈」青「繚」白:音ㄧˊㄥ,纏繞。音ㄌㄧˊㄠ,纏繞。

 

4.

「嚮」之未始遊:音ㄒㄧˋㄤ,從前。

 

5.

「袵」席:音ㄖˋㄣ,同「衽」,臥蓆。

 

6.

其「隟」也,則「施施」而行:音ㄒˋㄧ,通「隙」,閒暇。音ˊ  ㄧ,舒緩。

 

7.

斫「榛」莽:音ㄓㄣ,叢生的樹。

 

8.

茅「茷」:音ㄈˊㄚ,又音ㄈˋㄟ,草葉茂密。

 

9.

惴慄:音ㄓㄨˋㄟ ㄌˋㄧ,憂懼不安。

 

10.

攢「蹙」:音ㄘˋㄨ,收縮。

、摘釋、解釋:

 

1.

「披」草而坐:撥開。

 

2.

「施施」而行:緩步行走的樣子。

 

3.

「漫漫」而遊:形容漫無目的地的樣子。

 

4.

心凝形釋:心神凝聚,形體了無拘束。

 

5.

岈然洼然:隆起與深陷的樣子。

 

6.

斫榛莽:砍伐雜亂叢生的樹木和野草。

 

7.

若「垤」若穴:小土阜。

 

8.

培塿:小土丘。

 

9.

惴慄:恐懼不安的樣子。

 

10.

焚茅「茷」:草叢茂密的樣子。

 

11.

僇人:有罪受辱的人。這裡指被貶謫的人。

 

12.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極,至。趣,同「趨」,向、到。

 

13.

與「萬化」冥合:指大自然。

 

14.

遯隱:隱藏。

 

15.

縈青繚白:青山環抱,白雲圍繞。

 

16.

攢蹙:收縮聚集。

 

17.

灝氣:即浩氣,天地間的大氣。

、國學常識:

 

1.

〈始得西山宴遊記〉選自( 《柳河東集》 ),為( 〈永州八記〉 )的第一篇。

 

2.

柳宗元,唐河東解縣人,世稱( 柳河東 );而在柳州刺史任內,勤政愛民,頗有政績,亦稱(柳柳州)。

 

3.

〈永州八記〉內容為何?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ㄏˊㄜ)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4.

柳宗元:字        ,曾貶至柳州,故又名              。著有《             集》。韓愈讚美其文雄深雅健,似〈                    〉。其文學作品是從《山海經》、《水經注》脫胎而來;反映窮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強烈之反抗性和寫實主義精神。

 

5.

永州八記」之作者是:                            。〈鈷鉧潭西小丘記〉是其中的第          篇。

、選擇題:

D

1.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是因為:
(A)與佳賓歡宴,陶然忘機
(B)飲宴竟日,天色已昏,乃露宿山上
(C)良朋歡聚,機會難得,欲夜以繼日,通宵達旦
(D)西山之美景,使人物我兩忘。

A

2.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意謂:
(A)聚精會神以致渾然忘我,與自然融為一體
(B)形體消滅,返璞歸真,重回自然
(C)留戀風景,渾然忘歸
(D)追求自然至形銷骨毀而無怨無悔。

D

3.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意境與何者相似?
(A)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C)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D)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D

4.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在描寫:
(A)永州風景名勝眾多,遊賞不盡
(B)柳宗元窮極無聊,只有藉遊山玩水來打發時間
(C)柳宗元帶領學生到處去尋找可供寫作的題材
(D)柳宗元尋幽訪勝,興致勃勃。

A

5.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本段文字意在:
(A)顯示西山之高峻              (B)描繪風景之獨特
(C)敘述看得眼花撩亂          (D)暗示見聞之廣博,無所不包。

C

6.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意謂西山:
(A)山嵐時時籠罩,予人悠然之感受
(B)聳立於大地之上,難測其高
(C)時代悠遠,與天地共生,不知其所始
(D)高大聳立,登臨其上,使人發思古之幽情。

B

7.

「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意謂西山:
(A)山勢高聳,上與天平
(B)遼闊無際,可與天地並存,永無止境
(C)或高或低,可供遊人玩賞,永不厭煩
(D)山高水深,風物獨特,天下少見。

C

8.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何以知是山之特出,是因為:
(A)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攢蹙累積,莫得遯隱
(B)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C)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D)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B

9.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意謂:
(A)天色已暗,視線不良而不敢下山
 (B)暮色漸暗,景物已看不清楚,卻仍不想回去
(C)
暮色蒼茫,遠近漸暗,然因太累而不想回去
(D)
天色漸暗,然因被貶謫而有家歸不得。

B

10.

「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後止。」前面三句描寫西山之:
(A)視野寬廣,一望無際      (B)山高路險,人跡罕至
(C)山勢險峻,風物獨特      (D)風景迷人,渾然忘我。

C

11.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意有所極,夢亦同趣。」意謂:
(A)大醉之餘,夢乃有趣       (B)夢中之趣味,非意料可得
(C)思緒所至,夢亦隨之       (D)醉後而夢,趣味才達到極點。

D

12.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在描寫:
(A)由高處俯視之景致              (B)夢境中所見之風景
(C)山勢蜿蜒曲折之景致          (D)遙望遠方之所見。

B

13.

「覺而起,起而歸。」與下文何者相對應?
(A)攀緣而登,箕踞而遨                                (B)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C)縈青繚白,四望如一,外與天際            (D)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

14.

下列「 」內詞語的詮釋,何者正確?
(A)則「施施」而行:喜悅的樣子    (B)醉則「更相」枕以臥:互相
(C)
「攢蹙」累積:皺眉                    (D)「洋洋」乎與造物者遊:得意的樣子。

B

15.

下列引號內字之讀音,何者錯誤?
(A)斫「榛」莽:ㄓㄣ                      (B)「岈」然:ㄒㄧˊㄚ
(C)若「垤」若穴:ㄉㄧˊㄝ          (D)「惴」慄:ㄓㄨˋㄟ。

A

16.

下列文句,何者無錯別字?
(A)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B)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洷若穴
(C)尺寸千里,鑽蹙累積,莫得遯隱     (D)引殤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解析:(B)洷→垤。(C)鑽→攢。(D)殤→觴。

C

17.

下列何句與「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文意貫通:
(A)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B)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C)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D)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A

18.

下列哪個句子可以看出柳宗元把自我融入景物之中?
 (A)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B)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
(C)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
(D)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B

19.

下列關於始得西山宴遊記之敘述,何者正確?
(A)「自余為僇人」:僇,罪也;以僇人自稱頗有悔意
(B)
頂針的句法和登山時緊湊的步伐相配合
C)
全文著眼於「遊」字
(D)
運用層遞手法,描寫登高望遠之境界。

B

20.

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記中,除了記載山水之美外,柳氏也常常對山水加以經營,去掉雜亂的景觀,使美好的本質為世人所知,這一方面顯現柳氏經營之才,一方面也表達了他「除惡務盡」的決心,下列各選項都是錄自永州八記,只有哪一個選項沒有顯現出這方面的經營?
(A)
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       (B)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C)
斫榛莽,焚茅茷                                       (D)折竹箭,掃陳葉,排腐木。

A

21.

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作者以什麼方法來引出西山?
(A)
以「烘托法」來引起人們對於西山的注意:「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B)
以「直陳法」來寫出西山之高峻:「望西山,始指異之」
(C)
以「白描法」來寫出西山的特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
(D)
以「譬喻法」來引出西山:「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A

22.

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哪一句話,寄託了柳宗元的自我認同?
(A)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B)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C)
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D)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D

23.

始得西山宴遊記之「始得」之意,落實於哪一句話?
(A)
望西山,始指異之
(B)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C)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D)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D

24.

始得西山宴遊記第二段,作者在什麼地方把「自我」融入到景物之中,並從西山得到「自我認同」?
(A)
「斫榛莽,焚茅茷」代表自己除惡務盡的一貫決心
(B)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象徵自己坎坷的心境
(C)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代表自己敬始慎終的完美人格
(D)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象徵自己有如西山之特立不群。

C

25.

後世以為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反映其心境之轉變,是因為:
(A)鎮日遊山玩水,俗務不再纏身     (B)官卑職輕,不必操煩國家大事
(C)登高望遠,心境為之寬廣             (D)飲酒賦詩,與友人共赴醉鄉。

A

26.

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把始得西山作為他貶謫生活中精神境界轉變的起點,下列哪一組對比可以具體表達這種精神境界的轉變?
(A)
恆惴慄/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
(B)
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斫榛莽,焚茅茷
(C)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望西山,始指異之
(D)
覺而起,起而歸/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B

27.

複詞的組成,有一類是韻母相同,稱為疊韻複詞,如「婆娑」。下列「 」內的詞語,有幾個屬疊韻複詞? (甲)培塿 (乙)攢蹙 (丙)榛莽 (丁)徘徊 (戊)玫瑰 (己)猶豫 (庚)蜘蛛 (辛)彷彿:
(A) (B) (C) (D)五。

、多選題:

B
C
E

1.

下列各句中之「而」字,何者不作「卻」解釋?
(A)「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B)施施「而」行             (C)覺「而」起
(D)
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E)
自遠「而」至。
解析:
(B)連詞。(C)連詞。(E)連詞。

A
C
D

E

2.

下列各句中引號內的字,何者是「轉品」的修辭?
(A)「窮」迴溪      (B)「覺」而起      (C)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D)
「箕」踞而遨      (E)故為之文以「志」。
解析:
(A)名詞變動詞。(B)本為動詞。(C)動詞變副詞。(D)名詞變副詞。(E)名詞變動詞。

A
C
D
E

3.

下列各選項中引號內的字,何者是動詞?
(A)醉則更相「枕」以臥      (B)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        (C)外與天「際」
(D)
夢亦同「趣」                  (E)始指「異」之。【解析】(B)副詞。

B

4.

下列各選項中引號內的字,意義相同的是:
(A)漫漫而「遊」/「遊」於是乎始
(B)居「是」州/知「是」山之特出
(C)「窮」山之高而止/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D)「始」指異之/遊於是乎「始」
(E)自余「為」僇人/故「為」之文以志。

A
C
D
E

5.

下列有關「始得西山宴遊記」之敘述,何者正確?
(A)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首篇
(B)全篇以「宴遊」為線索,記賓朋宴遊之樂
(C)文章用對比手法,首段寫昔日之遊,次段寫西山之遊。前者雖遊山玩水,但並無真正的感動;後者則領悟與大自然融合之樂趣
(D)文章以「始得」為題,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轉換
(E)次段之寫作是情景交融技巧的表現。
【解析】
(B)以「始」為線索,表明作者探索自然美的開端。

B
D
E

6.

下列何者注音完全相同?
(A)
「僇」人/病「瘳」/白「蓼」     (B)「蓁」蓁/「臻」於善境/「榛」莽
(C)
「惴」慄/「湍」急/「遄」征     (D)「縈」繞/「塋」墓/「熒」惶

(E)
「培」塿/「剖」析/「掊」擊。

A
B
C
D
E

7.

下列修辭,何者正確?
(A)
「岈然窪然,若垤若穴」/錯綜
(B)
「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頂針
(C)
「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排比
(D)
「心凝形釋」/對偶
(E)
「尺寸千里」/映襯。

A
B
C
E

8.

古文運動:
(A)中唐 韓愈、柳宗元大力提倡文章復古,以群經子史之文為典範,求其樸實無華與蘊含教化
(B)
主張文以載道,文以明道
(C)
歐陽脩出而領導文壇,主張明道致用
(D)
明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提倡當時流行的擬古文學,標榜性靈說,提倡古文
(E)
桐城派主張效法左傳、史記等先秦兩漢散文和唐 宋散文,講求義法。

B
C
D
E

9.

下列有關句法與修辭的敘述,何者正確?
(A)「醉則更相枕以臥」是轉化             (B)「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是類疊
(C)「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是錯綜 (D)「縈青繚白」是借代
(E)「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是排比。
【解析】
(A)轉品(枕,變為動詞)。

D
E

10.

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作者以西山自況的文句有  (A)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B)入深林,窮迴谿(C)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D)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E)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A
C
D

11.

〈始得西山宴遊記〉文題「始得」二字說明柳宗元真正遊賞山水名勝從此開始,同時也代表這是一個心境上的轉折。故文中多處映襯對比以凸顯此一精神境界的轉變。下列何者屬之?
(A)
恆惴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B)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C)
覺而起,起而歸/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D)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望西山,始指異之
(E)
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A
C
E

12.

柯南的老師出了一份作業,要同學收集唐 宋八大家的文章各一篇,作成文集,下列哪些可選擇?
(A)
韓愈、柳宗元           (B)歐陽脩、范仲淹          (C)蘇洵、蘇軾
(D)
王安石、司馬光       (E)曾鞏、王安石。

A
B
E

13.

柳宗元:
(A)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B)其「永州八記」為山水文學之名作
(C)蘇軾稱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馬遷      (D)在思想上,獨尊儒術,排拒佛老
(E)論辯、寓言亦極傑出。             【解析】(C)韓愈之言。(D)兼習儒、釋、道。

A
B
C

14.

柳宗元的文學成就:
(A)古文與韓愈齊名,世稱「韓 柳」,評者互道優劣,迄今不休
(B)
詩與劉禹錫齊名,世稱「劉 柳」,屬山水派,詩風冷峭
(C)
遊記作品直接水經注之成就,以永州八記最有名
(D)
寓言作品遠追先秦諸子寓言之成就,以郁離子享盛名
(E)
議論文章重視尊儒排佛,文字雄深雅健。

A
B

15.

柳宗元與韓愈:
(A)二人齊名,並稱韓柳          (B)同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C)韓愈曾因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柳宗元因受王叔文牽連,貶為柳州刺史
(D)二人之詩皆屬山水派          (E)死後皆諡文。
【解析】
(C)柳貶為永州司馬。(D)韓為險怪派(奇險派)。(E)柳無諡。

A
D
E

16.

韓愈、柳宗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並稱韓、柳,同為唐古文大家
(B)
柳因坐王叔文黨事,被貶為江州司馬,韓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
(C)
柳世稱柳柳州、柳河東,以其為柳州河東人,韓自稱韓昌黎,因昌黎為其郡望
(D)韓文偏重載道,柳文長於抒情 (E) 茅坤所編唐宋八大家文鈔均錄有其作品。

B
C
D

17.

唐宋古文八大家:
(A)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歐陽脩
(B)
韓愈稱其文章「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柳宗元
(C)
曾鞏文風與歐陽脩相近,並稱「歐 曾」
(D)
擅長策議論辨,詩詞書畫具特殊風格/蘇軾
(E)
文章汪洋澹泊,體氣高妙/蘇洵。

A
B
C

18.

記體文章:
(A)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與曾鞏〈墨池記〉屬山水遊記
(B)
陶潛〈桃花源記〉為桃花源詩之序文
(C)
范仲淹〈岳陽樓記〉,由扼要之敘事、生動之寫景與簡短之議論三部分組成
(D)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為宋 張夢得謫居黃州,為抒發心中抑鬱不平之氣而作
(E)
歐陽脩〈醉翁亭記〉表達作者貶官後以順處逆的心境,並抒發了與民同樂的理想。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178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