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08 04:16:37瀏覽10052|回應1|推薦28 | ||||||||||||||||||||||||||||||||||||||||||||||||||||||||||||||||||||||||||||||||||||||||||||||||||||||||||||||||||||||||
李綱〈請立志以成中興疏ㄕˋㄨ〉析譯 2017/12/8 南宋初年,宋軍抵禦金軍入侵這段歷史稱為「中興」。其中有四位軍事統帥抗金功績最為突出,分別是韓世忠、岳飛、張俊、劉光世,並稱「中興四將」
數千女俘慘遭金兵集體蹂躪皇室女人有的淪為軍妓靖康之恥的下場
數千女俘慘遭金兵集體蹂躪皇室女人有的淪為軍妓靖康之恥的下場原文:臣伏睹車駕以仲春令辰,發軔吳門,臨幸建康。斷自宸衷,不貳不疑,慨然有恢復土宇、掃清中原、拯濟烝黎、戡定禍亂、克翦大憝、刷恥復仇之志。天下臣子,莫不望風跂竦,抃蹈踴躍,願少須臾無死,以觀中興之功。誠甚盛之本也。 臣竊觀自古建功立事、扶持社稷之臣,未嘗不以立志為先。申包胥聞伍員有覆楚之言,則曰:「我必存之。」其後哭秦庭以乞師,卒如其志。張柬之語武氏于荊南江中,其後卒復唐祚,其祀三百。一夫發念,其烈如此;而況以聖明之資,為萬乘之主乎?高祖之志,見於不肯鬱鬱久居漢中,而與韓信論定三秦之策。光武之志,見於披輿地圖於信都城樓上,與鄧禹論天下大計。此皆志定於前,功成於後。初似落落難合,而卒能建大功,立大名,定大業,功施於當年,名垂於後世,載在典冊,不可誣也。 恭維皇帝陛下,天錫勇智,運屬艱難,遵養時晦之久,應機立斷,幡然改圖,思欲撥亂興衰,光復祖宗大業。故親總六師,以臨江表,舍去吳、越,而幸建康,漸為北伐之計。智慮規模可謂宏遠矣。臣願陛下益廣聖志,充而行之,於神為謀,日興其德,勿以去冬驟勝而自怠,勿以目前粗定而自安。凡可以致中興之治者無不為,凡可以害中興之功者無不去。有所規畫措置,必以天下為度,必以施於長久可傳於後世為法。則中興不難致矣!夫中興之於用兵,只是一事,要以修政事,信賞罰、明是非、別邪正、招徠人才、鼓作士氣、愛惜民力、順導眾心為先。數者既備,則士奮於朝,農安於野,穀粟充盈,財用不匱,將帥輯睦,士卒樂戰,用兵其有不勝哉?方今黠虜雖彊,不仁不義,專務變詐暴虐,以脅制天下,神怒人憤,莫之與親,自古豈有如此而能久立國者?正如隆冬固陰冱寒,層冰千里,陽和既回,應時消釋,此理之必至,無足怪也。 昔范蠡說越王句踐,以「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以地」。句踐用之,國以富彊。然又必以人事與天時相參,然後乃能成功,遂以報吳。臣竊觀國家去歲諸路豐穰,今春雨暘調適,又將豐歲,是在我者得天時矣。正當修人事以應之。以我之無釁,待彼之有釁,則戡亂定功,役不再籍,夫何遠之有? 臣以固陋,自靖康以來,與聞國論,獨持戰守之策,不敢以和議為然,今十有二年矣。孤危寡與,屢招謗誣。仰賴聖明,曲加照察,脫身九死之濱,今得承乏,待罪方面,恭聞戎輅,臨駐江干,將大有為,以成戡定之烈。欣幸之情,倍萬常品。顧雖衰病,尚庶幾未填溝壑,獲觀陛下恢復中原,攄憤千古,志願畢矣。
主旨:上疏宋高宗以立志復仇雪恥為念,勉其勵精圖治,完成中興大業。
析譯:臣伏睹皇上的坐車在(紹興七年)二月的吉日良晨(廿七日),從吳門啟程出發,進駐建康(正月初一,帝在平江(宋設平江府,今蘇州市東區),二月下令移駐建康,並即刻定都)。這一決定,出自皇上內心,一心一意,毫不猶豫,意氣激昂奮發,有恢復國土、清理中原河山、拯救安撫全民、平定災禍戰亂、殲滅大惡打倒元兇(指金人。憝: ㄉㄨˋㄟ,奸惡。大憝;原指大為人所憎惡。後指元兇魁首)、雪恥復仇的決心。天下臣子聞訊莫不舉踵翹首虔誠企盼,手舞足蹈,歡欣雀躍(天下大振奮)。祈願多活一些時日,以便親眼目睹中興大業,這實在是十分美好重大的根基啊!【首段總言上疏之故】 據臣私自觀察,自古以來建功立業、扶持國家的臣子,沒有不將立定志向列為第一優先(總觀史實之明示)。申包胥聽到伍員有必滅楚國的話,就說:「我一定要保全它。」後來他用跑到秦國朝廷外痛哭了七晝夜的方法乞討救兵,終於如願以償(分舉二例:申包胥之存楚)。張柬之與楊元琰在荊州南面江中船上談到武則天竊國弄權的事時義憤填膺,後來終於合力恢復唐室,使唐朝的福運延續到三百年(張柬之之復唐)。一個普通人發願,就能建立這樣偉大的功業(一語作結),何況是資質聖明而又貴為天子的人呢(肯定聖君必有志)?漢高祖的志向,表現在不願長久困居漢中,而與韓信商議平定如何消滅三秦的計策上(分舉二例。高祖之志:興西漢)。漢光武帝的志向,表現在信都(廣阿ㄜ)城樓上展開地圖,和鄧禹討論平定天下的大計上(光武帝之志:興東漢)。這幾個人都是志向立定在前,功業完成在後的史實(志以定功;立志決定成就事業)。起初好像志向太過高遠,不切合實際,但是最後卻能創建大功,樹立大名,完成大業,這不僅在當代建立功德,並且聲名還流傳到後世(久則見效),這些事蹟都記載在史冊上,是不能造假的(照應文獻。融貫史實,肯定真理)。【承前段之「志」,歷數古往賢臣聖君「立志」之建功與立業史實】 臣恭敬地想,陛下具有天賦的勇略與智謀,只是由於時運艱難(智脫金國,歷經困厄),才長久地退居自修以待時機(自建炎元年至此已十一年。明辨世局,順應環境,韜光養晦久矣),如今能把握機運,立刻作下決斷,全面改定國策,希望能平定禍亂,振興衰微的國運,光復祖宗偉大基業。所以親自統領全軍,進駐江南,離開蘇州、杭州,而移駐建康,逐步實行北伐的計畫。這種智慧和胸襟氣概,可說廣延高遠!(首先讚美高宗之應機立斷,幡然改圖,而為北伐之計)為臣的希望陛下更加擴展志氣,切實踐行,謀契神明(順應天意;以清靈的神智來謀慮),德行日高,不可因去年冬天屢次獲勝而自我懈怠,也不可因眼前略為穏定而自我安逸。一切有助益中興治績的措施一定都要去做,一切足以妨礙中興功業的弊端一定都要除去。如果有所規劃或作為,一定以國家為考慮大前提,一定以能長久施行可傳於後代為考量準則。那麼中興大業就不難完成了(歸結一語。進陳當務之急)。說到政治中興和對敵作戰只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一語原本:軍事戰力是政治中興的表現),主要以修明政事、誠信賞罰、嚴明是非、辨別邪正、號召招攬人才、鼓舞振作士氣、珍惜養護全民戰力,順應引導民心為第一優先(細陳中興方策)。這幾點都做到了,那麼朝廷的官吏自然奮起,田野的農民自然安心於耕種,糧食充足,財用不缺,將帥和睦,士兵樂於作戰(肯定中興郅治),在這種情況下動員作戰那有不勝利的呢(落實中興之踐現方策。一言作結)?現在狡猾的敵人外表兵力雖似強大,卻不修仁行義,專做詭變奸詐欺暴戾酷虐的事,以脅迫壓制天下人,弄得上天震怒人民怨憤,沒有人願煮和他親近(分析黠虜現勢),自古以來那有如此立國而能持久存在的國家呢(據史質疑,肯定不國)?這就好比嚴冬時節,陰寒之氣凍結成冰,廣達千里,待春天暖和之氣一回,就立時溶化消失,這是必然的道理,不足為奇(推理落實,應時滅亡)。 (引古為師:敘賢臣中興之謀)從前范蠡向越王句踐進言道:「持盈保泰的人,須體合天意(上天會幫助他);安定傾危的人,須融洽人心(民眾會幫助他);節制財用的人,須開發地利(大地會幫助他)。」句踐採納了他的建言,國家因此而富強(賢君納言之功)。可是又必須人事和天時相互配合,然後才有可能成功,終於報復了吳國侵越之仇(人事天時之配。傳統稱凡事成功條件為: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多變而理不變,地利有限而開啟無窮,唯人和端在洽於人心,則人和又為三者之本,而又與地利配合,乃能成功)。臣看國家去年諸路豐收,今春晴雨調順,又將是個豐年,這對我們而言是得有天時了(把握現勢:天時大得)。正應當修明人事來配合它(人事待修。這是外表溫泛,而內心最沉痛之語。建康初都,奸佞擅權,求和茍安,上下離心!此疏雖上,翌年即遷都臨安,真大負李綱忠心!)以我們的上下同心,無間隙破綻(和諧團結),靜待他們內部離心離德,分崩離析(失和),那麼平定禍亂、確定功業,兵役之徵,不再依戶籍徵召(不必再度徵兵),轉瞬可期,有何遙遠(戡亂必成)!【歸結前三段轉出新意:邁越抽象「立志」,直入「中興」核心。援古証今,惕厲事功;對朝廷擅權奸佞,隱寄殷憂,語意十分含蓄】 臣因資質固執簡陋,從靖康以來,有幸參預國家大計方針,獨自堅持奮戰固守策略,不敢認為乞和商議是正確的,至今已十二年了,孤單危殆,贊助者少,屢次招人毀謗誣陷。全靠皇上的睿智明達,百般地加以明察照顧,纔能多次從死亡邊緣脫身茍全(長期反對和議,招謗誣陷,脫身九死)。今大蒙恩承補出缺的官職,兢業擔當專領一方的大吏,敬聞皇上車駕進駐江邊,將大有作為,以完成平亂定國的勳業,歡喜慶幸的心情,超過常人萬倍(恭聞陛下戎輅臨江,將成戡烈,欣幸倍常)。臣雖然體衰多病,尚且希望或許可在這把骨頭還沒被埋到土裡(僥倖茍活片刻。填溝壑:借代死亡、過世)之前,能看到陛下光復中原,為祖宗爭光,發抒這長久以來積壓的憤恨(攄:ㄕㄨ,攄憤:抒發怨憤),那麼臣的心志願望也就滿足啦(餘生如獲親觀恢復中原,於願足也)!【再陳國是戰守原則:今幸中興顯現新機,冀親觀中原恢復】 【這是一篇忠列千秋的名文,可惜高宗被權位泯沒良知,在唯恐「戰勝」的卑劣心態下毫不重視,奸佞希旨,隨即遷都臨安,儘速乞和。次年,李綱病卒,再一年,岳飛即被冤死。南宋茍安之局已定,不足與言中興矣!】 題解: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擄(1127),欽宗弟康王趙構即位於南京(今河南商丘),任李綱為相,僅七十七日罷相。紹興四年(1134),金人入寇,高宗親征,士氣大振。進犯之金人亦為劉錡、岳飛諸將屢敗於江淮間。南宋初年,宋軍抵禦金軍入侵這段歷史稱為「中興」。其中有四位軍事統帥抗金功績最為突出,分別是韓世忠、岳飛、張俊、劉光世,並稱「中興四將」。紹興五年,李綱任江西安撫制置大使,紹興七年正月初一,帝在平江(宋設平江府,今蘇州市東區)下令移駐建康,二月定都,高宗由首都進駐建康(今南京),全民繫望,國家突顯生機,海內乍現中興氣象。任江西安撫制置大使的李綱慶幸國運有轉機,遂上此奏疏,反覆剖陳中興之理,謀略高遠詳盡。 「疏」與上書、章、奏、表、議,名異而實同。奏疏,是臣下條陳其事,進奏於君王的文章。漢朝以後或稱表、奏、疏、議、上書、封事。李綱這篇奏疏請君王立志中興,要能中興則要修政事、信賞罰、明是非、別邪正、用人才、鼓士氣、惜民力及導眾心。如能這樣,則做官的、做農的,各安其位,自然糧食充足、國庫不乏,將兵和睦樂戰,定可打敗敵人。 現在我們的境況,有點像南宋,偏安台灣一隅。主政者若能照李綱的辦法:修政事、信賞罰、明是非、別邪正、用人才、鼓士氣、惜民力及導眾心。則國強民富,不愁不能立足於國際,進而以民主統一中國。否則,像南宋因主客觀因素沒採用李綱的辦法,致國家衰弱,不能抵禦外敵,終被蒙古人所滅。哀哉!
宋高宗 趙構畫像
宋高宗建炎通寶
作者:李綱(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紀,祖籍邵武(今屬福建),宋神宗元豐六年閏六月十日生於無錫東鄉膠山秀州華亭官舍(今上海松江),卒於高宗紹興十年,自號梁溪居士(梁溪為無錫古稱)。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登進士第,與趙鼎、李光、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徽宗時期任兵部侍郎,因議論朝政被貶。京師出現水災,李綱上疏提出要注意內憂外患,惹徽宗不高興,又被降職。因堅決反對求和,被徽宗罷官,軍民憤怒。 北宋宣和七年(西元1125)秋,金軍借張覺事變,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斡離不(宗望)領軍攻遼燕京。西路由完顏粘沒喝(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攻佔河北,河南等地,渡過黃河,南下宋京師開封府。宋徽宗見勢危,想要召李綱前來解救,為時已晚,乃應李綱所說傳位給欽宗,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欽宗應民聲起用李綱。靖康元年(1126)正月,完顏宗望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包圍北宋首都,因京城守禦使李綱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完顏斡離不(宗望)脅逼宋議和後撤軍(即宣和和議),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宋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並割讓中山、河間(今屬河北)、太原三鎮。同年秋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西路軍破太原。此前李綱因倡議於河北設立藩鎮以抵抗金,遭主和派所斥,欽宗早已將李綱罷相;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兵臨汴京,圍城一個月。1127年春,金軍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俘宋二帝及大批皇族470多人、文武百官等15000多人北去,北宋滅亡。 建炎元年(1126)五月甲午(五日)南宋高宗(趙構)初即位一度任用李綱為相。御史中丞顏岐說:「李綱為金人所惡,不宜為相。」右諫議大夫范宗尹說:「李綱名浮於實,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李綱上任,「首陳十事」,決心重整朝綱,主張用兩河義軍收復失地。李綱推薦老臣留守東京,對開封進行防禦整修,主張設置機構支持抗金鬥爭。當時軍隊中士兵散漫,腐敗等情況多如牛毛,李綱頒布軍令整改風氣。對整個軍隊的整頓有利於宋朝,但其堅決主戰的思想卻為高宗所不容。主政僅七十七天,建炎元年八月十八日便被罷免,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其施政舉措皆被罷。十月八日,受殿中侍御史張浚彈劾,罷觀文殿大學士,仍留提舉洞霄宮之職。居住鄂州,建炎二年十月間朝廷命其移往澧州(治今湖南常德市澧縣)。御史中丞王綯彈劾李綱「經年不赴貶所」。建炎二年十一月四日,又被貶謫萬安軍(海南島)。十一月下旬,與子李宗之南渡瓊州。建炎四年(1130年),遭貶流放遇赦後,隱居泰寧丹霞岩。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議和,宋向金稱臣納貢。李綱被一貶再貶,李綱抑鬱憂憤成疾。紹興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於福州倉前山欏嚴精舍寓所,原本是要送回故鄉,奈何路途遙遠,乃葬於福州市閩侯縣荊溪鎮光明村大嘉山南麓,贈少師。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諡忠定。著有《梁溪集》180卷,附錄6卷。 宋代詩詞國學李綱病牛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引起動機: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曾經歷幾次奇恥大辱,甚至覆宗滅社的慘痛打擊。前有五胡亂華,懷愍屈辱,迫使晉室南遷,偏安江左;後有遼、金交侵,徽欽蒙塵。宋室屈辱一隅,茍全臨安。至於蒙元滅宋,清朝滅明,更給中華民族烙下永難磨滅的傷痕。 但,因果報應,天道輪迴,一切禍福榮辱,皆係自招。個人如此,國家民族亦然。南宋的屈辱茍全,應是最不值得的「自我作賤」。 宋史在中國歷史上很難定位。以言學術藝術,則理學文學、書法繪畫,皆炳耀千秋,可稱文化大國。以言疆土地域,則上不能媲美漢唐,下亦遠遜朱明,應屬政治小國。以言軍事戰力,則既難保境安民,更難開疆拓宇,真是標準軍事弱國! 軍事原理是「戰略決定戰術」。立國原理應是「政略影響戰略」。宋太祖的重文輕武、強榦弱枝的立國政略就徹底決定「求和」戰略!最後收場,就是汴京淪陷、徽欽北狩,結束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北宋統治。所謂「靖康恥」則是「事有必至」,而且「理固宜然」。敗國亡家之責任,非欽宗一人,在位一年所能負責的! 北宋徽宗趙佶,在中國歷史上是位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詩詞書畫,清雅高格,是第一流高手,他和南唐李後主行跡略同,風流浪漫,既不懂政治更不懂軍事。但造化弄人,偏讓他們出生在日暮途窮的帝王家。在位二十五年,改國號六次,除留下跟李師師的風流韻事外,其他乏善可陳。唯一可貴的是他心地善良,既不貪婪,也不殘暴。這個國家留下一點「中興」生機,即全民的向心力!可惜一點生機,卻給另一個兒子趙構徹底糟蹋了!所以李綱這篇〈請立志以成中興疏〉,只為李綱本人留下忠壯心志;對高宗趙構心志的激勵,不生任何影響,也許還有一點「莫我知也」的逆耳味!這,自非始料所。後此數載,即紹興十年,李綱以58歲去世。翌年,一代忠烈岳飛即以39歲盛年,被以「莫須有」罪名冤殺。生死榮枯,只隔一線。對此篇忠義悲壯上疏,真令人迴腸盪氣,悵然神傷。 徽宗禪位給太子〈趙桓〉是為欽宗。其實,這是一個爛攤子的轉手。前此,金兵已多次分路侵略,國勢危如累卵。「靖康」之恥,只是太祖政略錯誤長期鎔鑄的總結束。由於趙氏統治,自始即未曾殘民以逞,全民一直保持一定程度之向心力。故一旦外敵入侵,國人多願奮起救援王室。ˇ 岳飛的「義軍」,原始就非官方性質。其〈五嶽祠盟記〉即痛陳心志:這是岳飛轉戰途中,題寫在宜興五嶽祠牆壁上的誓詞。建炎四年(1130),金兵再次進攻常州(今江蘇常州市)。岳飛率部迎敵,六戰六捷。金兵統帥兀朮,逃回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岳飛在牛頭山設埋伏,出奇兵大破金軍。兀朮逃竄淮西,岳飛乘勝收復了建康城。此文披肝瀝膽,豪邁雄健,充滿強烈的感召力量。 原文: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余發憤河朔,起自相台,總髮從軍。歷二百餘戰。雖未能遠入荒夷,洗蕩巢穴,亦且快國仇之萬一。今又提旅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城,一鼓敗虜。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故且養兵休卒,蓄銳待敵。嗣當激勵士卒,功期再戰,北逾沙漠,喋血虜廷,盡屠夷種。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朝廷無虞,主上奠枕,余之願也。 河朔岳飛題」 【析譯】(文章在對從軍以來的戰鬥經歷的回憶中落筆,氣勢極壯)自中原地區混亂動盪以來,異族相繼入侵(寫出當年中原地區異族侵擾,社會動亂的局面。作者正是激於民族義憤,投身抗金救國的事業)。我從河北相州立志發憤(兩句互文見義,說自己從河朔相州的家鄉奮起參軍。河朔:指黃河以北的地區。相州:亦稱作相台,是因為東漢時曹操在此地建築了銅雀台的緣故),年紀輕輕就投於軍隊,經歷了二百多次戰鬥(岳飛從軍在宣和四年(1122年),剛好是加冠的年紀。他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已經身歷二百多次戰鬥),雖然未能攻入邊遠的領域,掃蕩敵人的巢穴,卻也為雪洗了國仇的萬分之一而痛快(雖未能盡如人願.也可以稍慰我心了。筆觸所至,洋溢著一個愛國將士的自豪之情)。如今又(以「今又」二字提起,轉進一層)率領一支孤軍(言軍隊數量很少),從宜興奮勇起兵(《宋史.岳飛傳》謂「(建炎)四年,兀朮攻常州,宜興令迎飛移屯焉。」可見這次戰鬥是從宜興起兵的)。在收復建康的戰役中,一舉擊敗了敵人(四個短句簡括地寫出收復建康一戰),只恨未能使其匹馬不回罷了(一面回顧戰績,寫「發憤河朔」,寫「振起宜興」;一面又時時以尚未實現的遠大目標自勉,恨「未能遠入荒夷,洗蕩巢穴」,「恨未能使匹馬不回」。這樣就表達出奮勇進擊的強烈願望,在寫作上也是在為下文正面立誓層層蓄勢)。所以暫且(「故且」一轉,立下誓言)休整部隊,養精蓄銳等待敵人再來。接著即將激勵部隊,期望再戰立功,向北越過沙漠,在敵國的朝廷上殺得敵人血流遍地,把異族侵略者全殺光,(然後)迎接二位皇帝回到京城的宮殿,收復失去的疆土,向朝廷呈上戶籍冊和疆域圖,使朝廷不再憂慮,使皇上能夠安寧地睡覺,這就是我的願望啊。河朔岳飛題。(表現了高昂的愛國熱情,表現了消滅敵人、恢復中原的決心和信心) 所以汴京淪陷,北宋敗亡,徽欽二帝被擄,全民悲憤,同仇敵愾。南宋高宗(趙構,徽宗之子)南渡即位於南京,改元建炎。首召李綱入朝為相。大劫之後未嘗不是中興契機的顯現。岳飛〈五嶽祠盟記〉,歷數義軍之勤王,「歷二百餘戰。雖未能遠入荒夷,洗蕩巢穴,亦且快國仇之萬一」,可見全國民心歸向之可用。 可惜,高宗本身庸愚又自私,文武並輕,幹枝並弱。由太祖的錯誤「政略」,進而為錯誤「戰略」―即絕不求戰爭勝利,更而唯恐戰爭勝利。所以李綱入朝,七十七日而罷相。金兵旋即分道侵略,破河南諸郡,長驅入淮泗,高宗狼狽奔逃,金兵窮追入建康,破臨安,陷寧波。帝逃入海,金兵大掠北歸,高宗始喘息於溫州。後又徙駐吳門。若非金朝中無經略人才,大宋民心振奮,有名將岳飛等合力進擊,則宋已不存在。可惜廟堂之上,並無興復遠略;李綱外貶,高宗左右一丘之貉,希旨逢迎,唯求偏安,自然談不上匡復切志。事實上決策當局並不急於恢復疆宇以報仇雪恥!忠貞勇將只有扼腕空留落寞心聲! 其實,全國軍力亦有限,紹興四年以後,改用漢奸劉豫為主導入寇,企圖以華制華。由於民心向宋,宋將士韓世忠、劉光世等忠勇壯烈,江南敵人勢力逐漸轉弱,朝廷一時出現反攻謀略,主要是遷都建康以穩定領導中心。高宗格於形勢,勉從眾議,當時局勢動盪,人心惶惶。建康遷都全民繫望,國家突顯生機,海內乍現中興氣象。紹興七年正月初一,帝在平江(宋設平江府,今蘇州市東區),二月下令移駐建康,並即刻定都。李綱自紹興五年任江西安撫制置大使,一代大忠,慶幸國運剝復,至是遂上此疏,反覆剖陳中興之理。老臣謀國,既高而遠,極詳而精。真是一篇精誠血淚凝合的大文。 可惜天不佑宋,任何真理不能振聾發聵。紹興八年,高宗昏狂心志改遷都臨安,並以秦檜為相。此「疏」對宋朝歷史不發生絲毫影響,只對李綱本人留下炳耀千秋的不朽生命。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議和,宋向金稱臣納貢。李綱被一貶再貶,抑鬱憂憤成疾。紹興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於福州倉前山欏嚴精舍寓所;紹興十一年,岳飛大破金兵,破壞高宗偏安戰略,被以「莫須有」罪名冤死。朱熹有云:「綱之為人,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有天下之安危,而不知其身之有禍難。雖以讒間竄斥,屢瀕九死,而其愛君愛國之志,終有不可奪者,可謂一世之偉人矣!」 後宋金和議達成,宋使奉國書,竟不請徽、欽二帝之歸還。欽宗在金國庭議上痛哭哀求,金主明喻,汝在我國乃一匹夫耳,遣歸汝邦,宋帝將如何自處?國書不提,金朝自不能違約。則高宗戰略「不求勝」的心理甚明。岳飛乃一方大將,手握重兵,戰功顯赫,欲「迎二帝歸京闕」,犯高宗之大忌,自速身亡理固宜然!李綱是一文臣,「疏」文雄奇,而無關於戰局,故得終免殺身,人生遭際,自有客觀錯綜因素也!。 本文共恩分五段,起、承、轉、合、自有層次,懇切詳盡,訏謀廟算!高宗表面賜詔褒諭,內心固恐其謀之得人心也!
此疏行文對象―宋高宗趙構(當了25年太上皇) 來源連結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在位32年(1131~1162),傳位孝宗,自任太上皇長達25年之久,直至1187年過世,享年81歲。這對歷史上曾任太上皇的皇帝而言,是絕無僅有的個案。 自古以來,史料中頗見為爭奪皇位而兵戎相見者,如: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宋太祖陳橋兵變、明成祖靖難之變、清世宗兄弟鬩牆等。此皆因皇位太迷人,一旦得位,便擁有至高無上權力,故一般當上皇帝後,大多至龍馭賓天之際,始肯交出皇位。眾所周知,清高宗乾隆在位六十年,因不便超過康熙在位61年之數,而故作姿態下詔退位,但名義上雖為太上皇,依然主持朝政,宮內仍用乾隆年號,直至嘉慶四年,89歲高齡過世才放手。 紹興三十二年(1162)六月,宋高宗以倦勤須休養為由,下詔退位。其養子孝宗即位後,旋為岳飛平反,諡號「武穆」並追封為「鄂國公」,同時削奪秦檜官爵。這等於否定了高宗從前的決策,覺今是而昨非。對於孝宗的舉動,高宗似乎沒啥意見,既不表贊成,亦未加反對,顯示孝宗掌有絕對實權。但宋高宗費盡心思,甚至不惜喪權辱國、卑膝求和、殺害忠良所保住的皇位,何以於盛年之際驟然放棄?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 宋高宗是徽宗第九子,他上面有多位兄長,當時宋欽宗(1100~1156)還有一個太子名趙諶,靖康事變前,欽宗年僅27歲,尚可續生諸多子嗣。若按繼承順位,高宗根本沒機會,但他卻因緣際會坐上龍椅,且在歷史上成為南宋開國之君。 1126年(靖康元年)春,金國副元帥斡離不(完顏宗望)將兵六萬包圍東京,兵部侍郎李綱以城內九萬駐軍與之對抗月餘,其後「京畿、河北置制使」种師道率十萬大軍前來增援。斡離不被迫撤退,臨行,擄掠大批金銀財貨及婦女百姓。种師道打算以十萬部隊尾隨金兵至黃河,俟其半渡擊之,並密令沿線宋軍同時出擊,以削弱其戰力。宋欽宗為向金人示好,派人於黃河邊插一枝大旗,下令宋軍敢越此旗者一律問斬。种師道迫不得已,乃退而求其次,建議將十萬部隊駐守黃河兩岸,配合東京城內駐軍共同防禦金人再次入侵。昏瞶的欽宗及一些無恥佞臣認為金兵既已飽掠而去,且宋方表現善意不予追擊,金國應感其情,不會再來侵犯。於是非但不准許,且解除种師道兵權,並令各路援軍解散。 1127年一月(靖康元年潤十一月),東京城再度被金兵十萬大軍團團包圍,眼見即將守不住,而各地援軍一時間也不及趕來救駕。欽宗嚇得灰頭土臉,十萬火急以臘丸包封密函派人潛送出城,交給躲藏在外的康王趙構(高宗),要求他趕緊去召集軍隊解東京之圍。當時年僅21歲的趙構即刻在相州成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自任大元帥,命陳亨伯為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但這個機構似乎並未發生作用,甚至找不到後續記載,或可能根本未曾發一兵一卒投入戰場。其後,東京城破,徽、欽二帝被俘。欽宗慟哭道:「悔不聽种師道之言,以至於此。」 1127年八月二十一日,徽、欽二帝抵達金上京會寧府。二十四日,二帝及朝中大臣、后妃等均坦胸赤背,身披羊皮,跪拜金朝太祖廟,行「牽羊禮」,其後在乾元殿拜謁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封宋徽宗為「二品昏德公」,欽宗為「三品重昏侯」以羞辱之。 據《宋俘記》載:俘虜的總數為1萬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貴戚男丁2200餘人,婦女3400餘人。北遷途中有近半數1500名婦女死去(內含宋高宗三個女兒,分別為二至三歲)。1900名未死者中,其中上千婦女被賜給金國留守人員,另三百人送至洗衣院(官營妓院),這些人都被迫隨女真鄉俗,「露上體,披羊裘」。徽宗的鄭皇后、欽宗的朱皇后也被同樣處理,朱皇后不堪受辱,投水自盡而死。另一部分留在燕京被賞賜給伐宋的金兵,許多婦女被賣進娼寮,有些被賣到高麗、蒙古作奴僕。 1127年六月,趙構逃到南京應天府(宋朝的南京,河南商丘),隨行的老將軍宗澤等官員擁他即皇帝位,改元「建炎」,為南宋之始。高宗上台後,並未積極重整軍隊,作匡復國土的準備,而是立即將被擄到金國的生母韋賢妃「升級」為「宣和皇后」,並封自己的外祖父韋安道為郡王,親屬三十人皆任命官職。而當時「北遷」的宋徽宗身邊,鄭皇后及三位皇妃都還存在,高宗這種舉動等於宣告徽、欽的朝代結束。 其時,宋朝在黃河以北各地仍有數十萬部隊,而金國俘擄大批皇室人員及朝廷官員北遷後,北宋大部份領土皆還在,但高宗並未設法召集各部隊勤王,只是一味退縮、逃亡,如驚弓之鳥。十月,高宗害怕金兵南下,命宗澤任「東京留守使」,抵抗金兵,自己卻從商丘往南遷至揚州。宗澤在東京召集各地部隊及民兵達百萬之眾,其間二十多次上書要求高宗返回東京,以振士氣,北上攻擊金兵,救回徽、欽二帝。高宗非但不敢回去,反而命他不得擅自出擊,於是宗澤憂憤而逝,大批部隊因無人領導,糧餉無著,遂至四散。 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攻下徐州,渡淮河。高宗如喪家之犬,一路南逃,經杭州到明州(寧波)出海,與隨行少數大臣及士卒躲在幾隻樓船中,在溫州附近海域飄泊數月不敢靠岸。其間高宗派人送信給金兵主帥,表示「今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祈求金國「見哀」,並承認「天地之間皆大金之國」。 事實上,搖尾乞憐是得不到人敵人同情的。宋高宗其後之所以能安全回到杭州,並非金國大發慈悲對其「見哀」,而是當時南宋一批青年將帥紛紛崛起,一掃北宋時代軍事將領暮氣沉沉的顢頇無能。自1130年起,岳飛、韓世忠、張浚、吳玠、吳璘、劉錡等各部隊開始對金兵迎頭痛擊。金國部隊自北方南下,一路勢如破竹,至此,首次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在各地都遭到宋軍的強勢攻擊,而漸感力不從心。 1137年,金國主帥完顏宗弼(金兀朮)放出風聲,表示要扶植宋欽宗在東京做傀儡皇帝,宋高宗擔心帝位不保,於是一心一意求和,不願與金國翻臉。1138年,由秦檜主導的第一次紹興和議順利簽約,金國將所佔領的河南、陝西等地還給宋朝。但南宋君臣顯然無法理解,金國退兵還地並非因為宋高宗的卑膝恭順,及其孝敬的巨額金銀財帛,而是南宋的戰力轉趨強大,以致金兵四處碰壁,疲於奔命,沒有能力再續戰,亦無法分兵駐守各佔領區。 1140年(紹興十年)五月,經過二年休養生息後,金兀朮撕毀和議,又再度兵分四路南下攻入東京,其後在順昌府先遭遇劉錡的八字軍,金兀术大敗而逃。接著與岳飛部發生「郾城之戰」,金兀术最強大的女真「鐵浮圖軍」全軍覆沒,「拐子馬」軍亦受重創。當時因出使金國被拘留在燕京的洪皓在其家書中說:「順昌之敗,岳帥之來,此間震恐。」即可知岳家軍的戰鬥力出乎金人意料,已使金兵感到恐懼,甚至擔心宋軍直攻燕京。 1140年七月十八日,岳飛大將張憲率大軍一路掩殺至朱仙鎮,金兀术倉惶逃離東京,金國四太子令其老小先行渡河,準備撤退。就在此時,岳飛一天內接到宋高宗發出的十二道金牌,命岳家軍立即班師撤回鄂州,命岳飛即刻至「行在」臨安府「入覲奏事」。 按照史料的記載,高宗曲意求和是為了營救被金國囚禁的生母韋氏。在第一次紹興和議簽約前(1137年),史載:「帝號慟,諭輔臣曰:『宣和皇后春秋高,朕思之不遑甯處,屈己請和,正為此耳。』」高宗對著大臣痛哭表示,他母親(韋賢妃)年歲已高,想到她不能待在安寧的地方,於是委屈自己向金國求和,正是為了這件事。但對他的父親、兄長、妻妾、女兒則隻字不提。 1141年四月下旬,高宗解除了岳飛、韓世忠、張浚、劉錡、楊沂中等大將的兵權,為二次《紹興和議》對金國再度作出示好的動作。 1141年十月,金國遣使至南宋議和。高宗說:「朕有天下,而養不及親。徽宗無及矣!今立誓信,當明言歸我太后(韋賢妃),朕不恥和。不然,朕不憚用兵!」這裡,高宗立誓,要求金國歸還其母韋氏,他不以議和為恥,否則,他不怕向金國用兵。這是高宗此生中僅見的一次強硬態度,但那也是因為岳飛部隊的戰力為後盾所致。 打了敗仗的金國主帥完顏宗弼則高姿態寫信給秦檜提出條件,《宋史‧岳飛傳》云:「兀朮遺檜書曰:『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 1141年 (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宋金二國簽訂第二次《紹興和議》: (1)南宋向金國稱臣,金主冊封宋朝康王趙構為皇帝。 (2)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南屬宋,北屬金,割唐州、鄧州、商州及秦州的大半予金。 (3)南宋每年向金納貢白銀 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納。 1142年1月27日除夕夜,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岳飛與其子岳雲、部將張憲於臨安。 1142年5月1日,金國依協議將高宗生母韋賢妃及徽宗棺槨歸宋,臨行時宋欽宗披頭散髮死命挽住她座下的車輪,哀求她轉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當個太乙宮主就滿足了。 據《靖康稗史箋證》云,宋高宗即位後,金人將其生母韋賢妃以下三百餘人,皆送入「洗衣院」(金人官營妓院),做為對高宗的羞辱。其中包括徽、欽二帝的嬪妃、帝姬(公主)及宗室的王妃、宗姬、御女等,高宗王妃邢秉懿與王妾姜醉媚,及其兩個帝姬趙佛佑、趙神佑等亦皆進入「洗衣院」。宋欽宗的朱皇后不堪受辱,投水而死,總算還保住名節。史載:「婦女分入大家,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按:統領一百人的部落首領)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 其中,宋徽宗第二十個女兒「柔福帝姬」趙嬛嬛(1112~1141),靖康事變時約十五、六歲,在北遷的路途中即先後為金國主帥斡離不、蓋天大王賽里、千戶國祿等人相繼佔有,至金國後又被金太宗吳乞買收用,其後被編入「洗衣院」,最後被賽里帶出洗衣院,作主將她嫁給徐還。1141年過逝,亡年30歲。 徽宗另一個女兒茂德帝姬趙福金,靖康之變時22歲,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茂德帝姬容貌最美,因而為金人指名索要,為第一批送入金營者。茂德帝姬先為金二皇子完顏宗望所占,後宗望死,又為完顏希尹所占。第二年,被折磨死於完顏希尹寨中。 宋徽宗共有三十四個女兒,靖康之變時皆十幾歲至二十歲之間,其中部份為金國皇子等輪流侵佔,部份被送至「洗衣院」任金兵糟蹋,部份則被折磨而死。 紹興五年(1135)四月,宋徽宗病死五國城,或許此時因南宋軍力轉強,加上徽宗亡故,金國恐激怒南宋,因此表現出一點善意,將韋賢妃、邢秉懿等人從「洗衣院」放出,送至五國城安置,並封邢秉懿為「宋國建炎夫人」。按:此封號係不承認趙構是皇帝,只以其年號「建炎」稱夫人,直至1141年紹興和議,金太宗始「冊封」趙構為宋朝皇帝。 紹興二十六年(1156)六月,宋欽宗去世。據《大宋宣和遺事》載,金國皇帝完顏亮命57歲的欽宗和81歲的耶律延禧比賽馬球,欽宗皇帝身體孱弱,患有嚴重的風疾,又不善馬術,很快從馬上摔下,被亂馬鐵蹄踐踏而死;五年後(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欽宗死訊傳回南宋。次年六月,宋高宗以倦勤須休養為由,下詔退位。 「靖康之恥」對當時宋朝讀書人與廣大漢族百姓而言,是一種切膚之痛的奇恥大辱,據史料記載,宋金民間的仇恨緒餘,延續了一百多年,直到南宋末年都無法消除而形成世仇。這是侵略者與被侵略者之間,永遠無法解開的心結。 徽、欽二帝的昏聵與懦弱無能,令他們付出了錐心之痛的羞辱代價,他們的后妃、公主、宮嬪及宗室諸王妃、王妾、皇子妃、宗姬、御女暨其他女眷數千人,如妓女般任由金兵姦淫、殘害至死,他們自己卻仍能低聲下氣地苟且偷生,於歷代諸帝中實屬異類。相較於蜀漢後主劉禪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也」成千古笑柄,史家實已獨厚徽、欽多矣! 至於宋高宗趙構,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苟且偷生?雖然貴為皇帝,父兄被羈押,母親及妻女姐妹皆送至「洗衣院」,且須不斷地面對金國派來的使臣在朝廷眾臣面前傲慢與頤指氣使的態度而忍氣吞聲;雖擁有眾多能征慣戰的猛將,卻不敢對金國用兵,甚至為求和而殺害當朝最能作戰的主帥,情願當一個無恥而形同傀儡的偏安皇帝,亦乃史所罕見。 表面上,似乎一切喪權辱國之舉都是為了他生母韋賢妃的安全,但筆者認為這只是一個掩耳盜鈴的藉口,一個想要保住帝位或掩飾自己懦弱性格的說詞。韋氏對高宗而言固然是一個重要人物,但相較於整體國家的榮辱與江山社稷,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理由,若是,只能看作他的格局太小,不配君臨天下。若他果真揮軍北上,金國不但不會殺他父母,反而會積極保護,以作為萬一打敗時談判的籌碼,這是基本常識,但我們在宋高宗身上完全看不到漢高祖劉邦「分一杯羹」的氣魄。 觀察宋高宗自靖康元年以來的種種作為,可發現他是一個十足的不忠不義、不仁不孝、膽小懦弱、自私昏庸的無能之徒,同時還患有嚴重的戀母情結。 據史料所載,高宗生母韋氏與喬氏 (喬貴妃) 原本是鄭皇后宮中的「普通侍女」,結為姊妹,相約其中一人富貴時,不能忘記對方。後來喬氏得到寵幸,封為貴妃,向徽宗推薦韋氏,韋氏因而受到臨幸,先晉升為「婕妤」,其後再升為「婉容」,但並未受到徽宗寵愛。金兵第一次圍東京時,要求徽宗派一名皇子赴金營為人質,時為康王的趙構自願前往,徽宗遂將韋氏由「婉容」連升十幾級為「龍德宮賢妃」(按:「婉容」之上還有「婉儀」、「順容」、「順儀」、「修媛」、「修容」、「修儀」、「昭媛」、「昭容」、「昭儀」、「充媛」、「充容」、「充儀」、「淑容」、「淑儀」、「貴儀」、「妃」、「皇后」)。可知,在此之前,趙構只是一名最低階「婉容」所生的皇子,處於後宮明爭暗鬥的環境中,其地位之低落不言而喻。筆者甚至懷疑高宗赴金營為人質並非自願,而是因他的母親地位最低,遂為徽宗或欽宗所指定。徽宗為安撫韋氏有可能失去獨子的痛苦,遂將她晉升為賢妃,這「賢」字就是代表她的犧牲與奉獻。 宋徽宗總共生了80個子女,其中皇子46人,公主34人(據史載為歷朝之最)。其後宮含宮女至少數以千計,縱使徽宗精力過人,一年也只有365天,就算每天「臨幸」一人,也得三年才能輪到一次。因此,若要雨露均霑,就不能經常被一人獨佔。筆者估計,喬貴妃可能容貌甚美,故多次被臨幸而升到貴妃。至於韋氏,大約這一生中只被臨幸兩次,每次升一級,故而總共只升了兩級,從此以後就成為一名「深宮怨婦」。 自古宮廷內,為帝者,母以子貴,為皇子者則須子以母貴。韋氏既不受寵,高宗的待遇想來也好不到哪裡去。後宮內處處是敵人,為爭寵而勾心鬥角,一個小小的「婉容」竟生了皇子,可想而知其餘地位比她高的宮嬪是何等忌恨!如果韋氏受寵,則他人尚不敢過份,但韋氏只被臨幸兩次就成「絕響」,其處境自是堪憂。因此母子相依為命,養成高宗自小依戀著母親,缺乏男子氣概,且個性孤僻,成婚後又依戀他的王妃邢秉懿。邢氏被金人擄走後,高宗即使當上皇帝,卻因思念她,長達十六年不曾冊立皇后,直至紹興十三年(1143年)始立吳氏為皇后,這正是一種長期壓抑,不能面對現實型的個性。 由於徽宗的妻妾太多,子女也多達80人,因此與大多數皇帝一樣,父子之間極少互動。吾人當可確信高宗對徽宗亦毫無父子間的情感,甚至可能因其母韋氏長年遭受冷落而深恨他的父親。要知,韋氏只是一名「婉容」,宮裡地位比她高的宮嬪實在太多了,且她生下高宗後二十年來都不曾「調整」過「職位」,情何以堪? 至於兄弟間就更談不上互動了。欽宗比高宗大七歲,從小就是太子,走到哪都是前呼後擁,而高宗小時候出門,大約最多就一、二名小太監跟著,氣勢上差了一大截。所以高宗成長的過程可能相當自卑又孤僻,即使被封為康王,徽宗的幾十個兒子們都是王,並無多大意義。高宗是否也痛恨他的大哥(欽宗),但兄弟間年齡差距大,且地位懸殊,想必亦無甚感情。 靖康元年,宋欽宗密函要高宗去召集軍隊解東京之圍,他只成立一個「兵馬大元帥府」就沒下文了。這或許不能怪他,畢竟當時他只有21歲,甚麼也不懂。但之後,他就一路落荒而逃,毫無作為,這是他對不起宋欽宗的第一件事。 1142年,金國釋放韋賢妃回南宋,欽宗哀求她轉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當個太乙宮主就滿足了。這真是一個深沉無盡的悲哀,直是欽宗都已想到高宗怕他回去後帝位不保,先表明心跡,絕不與他爭奪皇位。太乙宮主不知是甚麼職位,或是皇家的寺廟住持。高宗對他這位皇帝長兄卑微的請求,完全不聞不問,甚至連向金國試探一下的舉動都沒有。這是他對不起欽宗的第二件事。 1156年,宋欽宗在金國被亂馬鐵蹄踐踏而死;五年後(1161年)死訊傳回南宋。這一年,高宗也五十五歲了,欽宗的死,就像是敲響了他心底的喪鐘,在他自私地苟活了三十年之後,驀然回首,這才發現帝位的寶座竟如此虛幻,雖然這個位置為他帶來至高無上的權利,但那只限於對自己的臣民;在敵國面前,他只是一個毫無尊嚴、低聲下氣,被金主「冊封」的皇帝,年復一年不斷壓榨百姓辛苦所得,孝敬敵人以求苟活、偏安。而因為自己的無能、懦弱及貪戀權位----當他的妻女父兄以至整個趙氏宗族數千人接踵而消逝於異邦,他卻無動於衷,也無能為力,做為一個皇帝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又有何榮耀可言? 次年六月,宋高宗以倦勤須休養為由,下詔退位。他幾乎已沒有親人,後封的吳皇后及其他十餘位妃嬪,皆不曾生育子女,母親韋氏也在二年前過世,繼位的孝宗是他的養子。他獨自一人寂寞地住在宮中一個角落,繼續過了二十五年漫長的悠悠歲月。
軼聞故事/李綱 宋代抗金名臣 滯留雷州: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下旬,李綱被貶海南,因海南有黎族人做亂,就在雷州停了下來。傳說李綱在雷州,寓居西關天寧寺一間一丈見方的禪房內。 在雷州滯留約一年的時間裡,李綱先後寫了《論語詳說》十卷、《易傳內篇》十卷、《外篇》十二卷。還寫了20多首詩歌。 李剛受既是福建同鄉,又是京師同窗的湖光岩楞嚴寺長老釋琮之邀到雷州府遂溪縣的湖光岩一遊。與僧月下對飲,互說世道世情,暢飲行吟。明代萬曆年間的高州、雷州兩府的地方志,就收有李綱在居留期間寫的《天寧寺閣提花》與《贈琮師》。 貶瓊一月:建炎三年(1129年)11月25日,李綱和兒子渡海抵達瓊州(今海口)。傳說李綱一上岸,馬上就入鄉隨俗,嚼起了檳榔果。父子倆向人打聽去萬安軍如何走,當地人告之:萬安離此地還有五百里,是罕有的敝陋之地,那裡根本找不到生活用品,走山路還會遭劫。於是李綱登上東山嶺,準備皈依佛門,就在剛要削髮之際,被方丈一眼看出其塵緣未了,不肯為之剃度。李綱無奈,只好在寺中帶髮修行。就在修行的第三天,朝廷發來公文,李綱被皇上赦免,准予放還,居住在何處自便。李綱父子倆聽到赦免消息後,並沒有馬上返回,而是在海南逗留了一個多月。在李綱的詩歌總集《梁溪先生文集》中,共收錄有建炎三年冬至之後,與渡海及海南有關的詩九首,可從中約略知道李綱在海南的行跡。 個人作品:李綱一生著述甚多,其遺文由其諸子編成《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於世。另著有《易傳》內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論語詳說》十卷,文章、歌詩、奏議百餘卷,又有《靖康傳信錄》、《奉迎錄》 、《建炎時政記》、《建炎進退志》、《建炎制詔表札集》、《宣撫荊廣記》、《制置江右錄》。其中《靖康傳信錄》、《建炎進退志》、《建炎時政記》等,系李綱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時的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記錄,是研究這段歷史的寶貴資料。 後世紀念:李綱病逝於福州後,本欲送回故鄉,但是路途遙遠,坎坷難行,故將李綱葬於福建閩侯縣大嘉山南麓。李綱墓於196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前後花費十幾萬元整修墓園,今李綱墓已具規模,新立有諸多名人名家題跋;另外還有黃瑞霖親題的“抗侵功業垂青史,經邦清名留人間”碑刻。 李忠定公祠:李忠定公祠座落於邵武市的李綱路。始建於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系朱熹在邵武講學倡修的,並為之撰書建祠碑記,後毀。宋景定間(1260年-1264年)遷建於城東行春門外。元至正十六年(1729年)又移建於樵溪書院。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書院為府學,祠遂廢。明正統四年(1439年)復建於府學大成殿之東,成化六年(1470年)遷建樵溪四曲之濱。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於現址。其後歷乾隆、道光至民國間都有多次修繕。1983年予重新整葺,闢為「李綱紀念館」。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