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象‧女人‧權謀篇一(曠世女傑武則天)
2010/02/03 22:36:48瀏覽1351|回應0|推薦37

中國傳統政治的原則,是男人的專利。  除上古堯舜時期禪讓傳位,幾千年來,為搶奪權力,均是腥風血雨殺人如麻,朝代更迭只不過是換批男人殺另批政敵,誰奪得政權就有歷史解釋權,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已為歷史慣性。女人絕對是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以外的。但是,中國傳統政治,尤其宮廷政治,女人可從不缺席,女人干政就像魂縈舊夢纏繞著,對男人說是惡夢,就如拜倫說女人「我們既不能與她們共同生活又不能沒有她們而生活」,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既然這樣,一些女人只好在不同時代裡,各憑本事讓自己頭角崢嶸,留下一抹霞光,或若閃亮彗星般橫掃天際,留名史冊,帶給女人無限遐思嚮往,否則,女人只不過是浩瀚星海中的繁殖工具,一個籠統名詞。 

其實,中國政治,總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作著,那絕對是女人的手,殊不見歷朝政策的制定、臣僚的任命、皇帝的廢立、外戚與宦官亂政、國運的盛衰,無不與後宮女人息息相關,無論皇帝是老或小,受寵女人或為太后、皇后、貴妃,都能借助皇權左右政局。 

在中國政治上,能和男人一較高下奪得權力者,最令人佩服的是武曌,也就是武則天,想像當時氛圍,實乃英雄造時勢最佳注解。十四歲當上十六級的九個「才人」之一(皇宮姬妾十九級),那是個在太宗姬妾中絕望的位置,二十六歲時皇帝薨後到感業寺削髮為尼,寂寞於空門青燈下,更是另個絕望位置,很可能就如一般女人一樣白髮蒼蒼默默含淚而亡。歷史的偶然緣分真是詭譎,高宗李治作太子,曾在後宮入侍太宗時,看見才人武曌,對她甚為傾慕,而此當時,太宗五週年忌日,赴感業寺行香,兩人傷懷相對而泣,偏偏遇上皇后與淑妃爭寵,皇后就拉攏武曌打擊淑妃,這是情勢逆轉的契機,格局狹小兩女子被這位飽受風霜、性情巧慧、機智多謀通曉文史的美麗女人,情勢所逼的設局砍斷手足,投入酒缸而死。此時她三十二歲大高宗四歲。巧的是,李治經常頭痛,雙眼不能張開,政務就交給后參決,從此大權在握。這是歷史偶然還是必然,想來,不得不欣賞她把一手最爛的牌局打的有聲有色。 

政府官員稱他倆為「二聖」。她最聰明處是,讓她厭惡入骨,在位三十五年之久的宗自然死亡,沒有謀害他,以便有充份的時間鏟除反對她的人。當時,擁唐李的「關隴集團」哪是好對付的?她卻能以「科舉制度」提拔新興階級來抗衡;新修「姓氏錄」提高身份低微官吏,壓抑世族;為了擺脫關隴集團遷居東都,延攬拔擢關東籍朝臣以為己用;將開國功臣一一被罷黜;更不惜殺了兩個反對她的兒子及李治舅父長孫無忌。此時,已是順勢而為的運用智慧斬斷妨害她專權的任何勢力,這是何等氣魄與膽識!歷代男性君主難望其頂背。

她苦心孤詣二十八年才當上皇太后,再苦心孤詣七年,適逢儒學衰微,隨著佛教的盛行,利用「大雲經」中有女子稱帝的故事,假託后為彌勒佛降生,當上中國唯一的朝女皇帝,此時,已六十七歲的老婆婆了。 

終究引來不滿,李敬業起兵揚州,有了駱賓王那篇千載傳頌的「討武曌檄」,連武則天都欣賞得想見見他,前後不到三個月,全被蕩平。為了鎮壓反叛,組成酷吏集團的特務政權,如來俊臣索元禮周興等酷吏羅織罪名打擊異己。後世的明成祖、清康熙雍正,不知是否來自武則天的啟示?得到權力要狠,保障權力要毒,是專制王權涉入政治的法門,不分男女。 

不分男女的後宮綺麗生活,武則天真是不讓鬚眉,宦養了「面首」以供娛樂,如張易之張邦昌隨侍在側。若中國政治裡女人當政為常態時,想必會是世界上最早實施男女平權的社會制度。可惜,終究是曇花一現。 

武則天終究難過傳統瓶頸,就是無法解決繼承問題,更難避免氏家族與氏家族的內鬥慘劇,她被狄仁傑說服:「姑姪與母子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又眼見突厥契丹宗被廢為藉口入寇,武則天退位,宗復辟,尊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這位曠世女傑駕崩,享年八十二歲。總計她掌握政權前後凡四十六年,皇后預政二十四年,太后稱制七年,稱帝十五年。 

武曌從一個販賣木材致富的商人平凡女兒家,汲汲營營成為中國唯一的女皇帝,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比起第一個平民皇帝劉邦,破壞成規體制更是難上加難。掌握了大權後,改變了社會階級;建立科舉制度,文人讀書寫文章風氣大增;曾造十九個漢字並影響日本維持貞觀帝國恢宏遼闊;推行佛教;壘積經濟實力,以供未來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最了不起的是,為女人揚眉吐氣,供後世女性景仰,令歷代男性君主失色。 

她和其他奪取權力的人一樣,耍權術陰謀,心狠手辣,在那專制時代政治戰場上之必然如此,不可因是女子而加以嚴厲斥責,就如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害兄弟,仍得到世人肯定。

綜觀中國古代女子裡,誰的故事最有張力?誰能與男子一比高下者?一代女皇武則天。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0930846&aid=3749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