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寫秦始皇的歷史──《秦謎:秦始皇的秘密》讀後(李開元著,2010,台北:聯經)──下
2013/10/30 20:15:28瀏覽2351|回應0|推薦0

  最後,是秦始皇的後宮之謎。從繼承秦朝制度的西漢初年之記載來推論,秦始皇後宮有名分者大約十來個,與後世傳說上萬人,不足信。其中,皇后應該是在冠禮之後,與嬴政舉行大婚之人。依照當時秦國外戚集團的勢力,嬴政的皇后應該由華陽太后選定──來自楚國的王女。因此,其長子扶蘇可能是皇后之子,由此便可以連結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時,為何將秦國公子扶蘇和楚國大將項燕同時並舉──他們與昌平君一樣,身上都留著楚國的血液。

  作者在揭曉秦始皇身世的四個謎之後,進一步探究為何歷史上對於秦始皇的記載與其歷史推理的答案差距甚大,甚至到了需要重寫秦始皇歷史的地步?

  作者發現,在西漢建國之初,劉邦政府對於秦朝政治的批評,並不及於秦始皇,且當時代的政論家賈誼《新書》中也沒有攻擊秦始皇的相關內容,直到漢武帝時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決定,對於秦始皇的看法才發生根本上的改變,甚至偽造出秦始皇「坑儒」事件。

  其實,根據學者的考察,西漢時期並未出現「焚書坑儒」這個詞,且當時代的人,諸如賈誼(《新書》作者)、淮南王劉安(主編《淮南子》)、董仲舒(《春秋繁露》作者)等,均未提過坑儒一事,對於秦始皇最嚴厲的批評是「焚書」這件事──主要是焚毀六國史書,讓六國遺民逐漸忘記本身的歷史,其次是《詩》、《書》等古文[1]──直到東漢一朝,才出現「焚書坑儒」一詞,顯見現代所見對於秦始皇的歷史記載或看法,是在西漢武帝至東漢期間逐漸形成的。

  作者對於秦始皇身世的推理,除上述的發現之外,是否有其他收穫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分別說明:

  第一,嬴政繼任秦國國王,以及統一天下之後稱秦始皇,其丞相的任期都比較長,這意味著:在嬴政時期,秦國或秦朝的「政治穩定,君臣關係和諧,吏治有連續性」(引自本書第129頁)。

  第二,秦始皇背後有著複雜、龐大的外戚集團勢力,依其勢力的強弱,分別為華陽太后、夏太后及帝太后。因此,秦始皇決定焚燒六國史書的原因,除了上述的讓六國遺民逐漸忘記本身的歷史之外,也順勢將其背後所有外戚集團和後宮的相關紀錄一併刪除,讓往事隨著火勢消失在歷史中。

  第三,在北宋仁宗年間,出土了秦代的石刻,稱為〈詛楚文〉,石刻內容揭示了秦、楚之間,自秦穆公和楚成王以來,十八代的政治婚姻結盟關係,若再加計秦昭王至秦王政,總計二十一代,四百多年的秦楚聯姻關係,也因此在秦國逐步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特別是對於楚國的戰爭,牽動著楚系外戚集團的動向與壓力,以及秦廷內部,同時留著秦楚血液的王公貴族的動向與選擇(例如昌平君最後選擇回歸楚國)。這段複雜,又難解的歷史,讓吾人見到嬴政做為一位秦國國王的政治智慧,最後統一天下,改稱號為秦始皇,可謂名實相符。

  本書以歷史推理的方式寫作,經由史書、史料及出土的文物,以推理方式,將資料重新洗牌,提出合理的解說,並解答史書中的疑點,重現秦始皇的歷史,讀來非常過癮,尤其書末提出是否要重寫秦始皇歷史的氣魄,令人讚嘆!

  秦始皇的歷史,真的要重寫了。

 



[1] 參閱錢穆著,1995,國史大綱(上冊),台北:台灣商務,頁141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wl121488&aid=863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