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5 12:41:00瀏覽277|回應0|推薦0 | |
話說我國北方有一能騎善射的民族——滿族,至明代末期,發展強盛,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奠定了清兵入關的實力。後多爾袞率兵入關,稱雄中原,一統天下,穩定了大清王朝的基業。 劉墉說:“萬歲可知,陶淵明是斜眼兒。” 哎,全趕一塊兒啦! 玉貴妃私下裏讓陳中堂把兒子抱進宮裏來看看,等看完了再抱出去,哎,給換了!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那個“以鳳換龍”。後來,乾隆長大了,也風言風語的,聽說過這檔子事兒,可他本人也沒較真兒。您想他本人都不較真,別人誰還管那個閒事兒啊! 話又說回來啦,他本人也沒法較真兒。怎麼?一嚷嚷出去,皇上倆爸爸。哎,那……多難聽啊!一琢磨,得了,乾脆我悶著吧。乾隆忍了。 有人問了,為什麼就屬乾隆年間的故事和笑話兒最多呢? 因為他居中。乾隆的前邊兒是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雍正,六個年號;後邊兒是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也是六個年號。他在當間兒。一般來說,當間兒的都是精華,最好。您看:吃餃子當間兒是丸兒;吃包子當間兒是餡兒;吃榛子當間兒是仁兒;吃桔子當間兒是瓣兒;吃桃子當間兒是……核! 反正大部分東西,都是當間兒的好。乾隆在清朝排列當中,可稱“鼎盛時期“。他登基以後哪,手下用了兩位得力的大臣。是一武一文,一滿一漢。一個是滿中堂、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九門提督——和珅。外號,蠟頭兒! 您說什麼?噢,他怎麼會叫蠟頭兒啊? 是這麼回事。這個和珅哪,原來是御前待衛,打“氣死風燈”的。當時才十一二歲,個頭兒不高,大夥兒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蠟頭兒。叫來叫去,哎,還真傳開啦。直頂和珅都坐了中堂啦,私下裏還有人管他叫蠟頭兒哪! 另一位是漢中堂、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天官、左都禦史——劉墉。 那位說了,劉墉的外號兒我可知道,他叫羅鍋兒! 您還真說錯啦。這劉墉並非羅鍋兒,不羅鍋兒。要真是羅鍋兒也入不了閣,當不了中堂。按清朝的規矩,凡六根不全——有殘疾的人,不能當官兒。劉墉什麼官兒啊?當朝一品,文華殿大學士、漢中堂。能是羅鍋兒嗎?真要是漢中堂羅鍋兒,那滿中堂呢?缺胳膊,皇上沒鼻子,娘娘一隻眼!那就不是大清國啦,該改“殘廢院”啦! 劉墉他那麼大的官兒,哪能是羅鍋兒呀! 那麼,為什麼都管他叫劉羅鍋兒呢?這裏邊兒有來歷。是因為皇上封他為“羅鍋兒”。封官兒有封羅鍋兒的嗎?他……這……也不是真正封的,是他跟皇上討的。說了半天,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因為劉墉這個人,能寫會畫,學問好。老趴桌子上念書寫字,天長日久,哎,就有點兒水蛇腰啦。有一天哪,他上殿見皇上,往品級台前一跪,乾隆一瞧,順嘴兒說了一句: “劉墉,你這麼一跪著,不就成了羅鍋兒了嗎?” 劉墉一聽這話,趕緊磕頭: “謝主隆恩。” 皇上一愣: “嗯?你謝什麼恩哪?” “謝萬歲封我為羅鍋兒。” 乾隆樂了,說: “嗨,封你羅鍋兒,有什麼用啊?” “有用,臣我每年能多領 這是怎麼回事呢?清代有個規矩,皇上親口封一個字兒,每年多領 ,就是:“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一個字一萬,十六個字, 今天哪,劉墉謝恩,說皇上封他“羅鍋”,羅鍋——倆字兒。哎,每年能多領 劉墉說:“萬歲,君無戲言,您說的話不能不算,如果這句不算,往後您說的話全不算!” 皇上趕緊說: “算,算!” 您想,皇上說了話不算,那不就反了嗎!算是算了,每年得多花 乾隆一琢磨,我跟他還真不能隨便說話,說了個“羅鍋兒”,讓他討了封啦,我 “劉墉,大清國祖制所定,六根不全,相貌醜陋之士,不能為官。你既討封為‘羅鍋’,羅鍋兒乃屬有殘疾之人,朕當無法再用愛卿,你辭官回鄉去吧。” 那意思是,你呀,回家抱孩子去吧。我不用你了。官兒沒啦,羅鍋倆字兒無形中也就取消了。哎,兩萬銀子我也省下啦。 你瞧皇上算計的多好。 劉墉多機靈啊,一聽就明白了,噢,你這是變著法兒想不花錢哪。那哪兒行啊! 這得說說: “萬歲,羅鍋兒並非殘疾之人……” 乾隆說: “就算不屬殘疾之人,那也是相貌醜陋啊,從古至今,哪有相貌醜陋之人,在朝做大官的呢?” 劉墉說: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