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文屬於我們
2011/08/10 07:15:43瀏覽1626|回應0|推薦29


前一陣,有關台語文寫作引起爭論,媒體上喧騰過後,我們社會達致的共識似乎是:台灣文學應該是個包容性的拼盤,所有發生在台灣或相關於台灣的文字創作都包含其中,如果用數學符號表示就更清楚,台灣文學是個涵蓋的大括弧,中文寫作與台語文寫作以及原住民新住民用自己的母語寫作都在範疇之內。



 這個拼盤裡,重點不只於其中包含什麼,更深沉的問題是,台灣多元多樣的生活與語言,讓我們的寫作者在文字所表達的思維上,表現了怎麼樣的原創性。



 就以許多創作者(包括我自己)用熟用慣的中文來說,我們台灣的文字創作者應有這樣的自覺,每次用中文創作,同時也在為這文字尋求新的可能。每一次的殫精竭慮都可能是新一輪的實驗:同時這裡還肩負多重的轉化,其中一端是,怎麼把中文這言志、抒情與詠嘆的詩化語言,變得更精準與更理性,適於層層相扣的說理......



 借用愛爾蘭詩人如葉慈(W. B. Yeats)、黑尼(Seamus
Heaney
)試圖界定愛爾蘭文學與英文之間關係的說法:不是我們屬於中文,是中文屬於我們!



 這非關狹隘的國族主義,而是在測量台灣這些年累積出來的思想深度。畢竟,語言文字是反映社會紋理的文化符碼,怎麼在符碼內,藏蘊細緻的析理能力,感性與理性在其中可以交織可以互詰,尤其是這互詰的巧智:讓深刻、縝密甚至嚴肅的想法在文字裡輕盈傳遞。一樣說國語,一樣使用中文,我們台灣人用文字與語言來說理的程度,有別於中國大陸激越與誇張的表達方式。



 只要去中國大陸旅遊一趟就很有感受,看多了標語口號、聽多了在「和諧社會」裡並不和諧的高亢字眼,回台灣後,一定益發珍惜用平實說法就足以表達的生存環境。



 中國大陸在文革餘緒下,詞彙裡常流露某種做大做強的集體性,台灣人的語法則可以比較曲折,擅會用細緻的文字寫出心底的幽微。從鄧麗君到周杰倫,流行歌詞已成為台灣式文字語言的典範。另一方面,台灣式的排列組合既是特色,端看我們能不能把中文錘鍊得更有延展性,邏輯上接合與岔出,表現每個意思的輕重參差,足以承載思維的複雜程度。



 幾十年社會形態的差異,兩岸在用字與語法上有所不同,幾乎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寫的,這隱隱然的分歧其實正是實力的競賽,而在網路世界尤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搜尋引擎列出的結果就可預知,今天所累積的內容,將是後來者用以理解這個世界的梗概。



 然而以維基百科為例,任何使用者都會驚覺,簡體繁體按枚鍵就大致解決,倒是台灣人與大陸人提供的內容愈來愈不成比例。台灣的「部落格」比起大陸「博客」, 數量上或質量上都明顯在落後。如果這一邊再不努力,使用文字的人吝於生產有意義的內容,那麼,台灣輸掉的不只是原創性,亦是自主性。換句話,這一邊的人與事就註定被海峽那一邊所界定.....



 不只是抗日戰爭誰的版本更合乎史實,也不只國共當年的浴血戰役被曲解變造的問題,比較起網路上日日在此消彼長的內容,過去所發生的僅是冰山一角。



 除了文字中蘊含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還有文字表達思維時的精準,這都是未來我們台灣需要積極耕耘的「軟實力」。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ping&aid=552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