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09 01:21:33瀏覽2231|回應2|推薦2 | |
二件表面上獨立的事件,背後隱藏的可能是源自相同思維所導致的結果。 近來的二則軍售新聞:一是根據美「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8月19日的記載,國務院於8月10日通知國會軍售台灣「休斯空防雷達與防空系統」(Hughes Air Defense Radar and Air Defense System, HADAR)與「GD-53多功能雷達」(GD–53 Multimode Radar)(註1);另一為10月5日傳出美國政府原則同意將我國現有F-16A/B型戰機進行性能提升(註2)。這二項軍售是歐巴馬政府自年初對我軍售60架UH-60M黑鷹直升機、2艘鶚級獵雷艦、114枚愛國者三型飛彈、訓練用魚叉飛彈、通資設備等後,為避免「能見度太高」,改「整批公布」模式而回歸正常軍售週期模式的正軌。 表面看來美國對我軍售的態度一如以往,但若深究其內涵,卻隱然發現其「軍售模式」不同於以往。「軍售模式」的上一次轉折發生於於1995、1996年的二次飛彈危機,在此之前除了1991年布希總統為了競選連任售我150架F-16A/B型戰機外,其餘的軍售項目在「八一七公報」的影響下,實在乏善可陳。飛彈危機後,美國對我軍售態度180度大轉變,無論質或量都高於以往:現部署於樂山的AN/FPS-115 鋪路者(Pave Paws)長程預警雷達、掛載於F-16之AIM-120視距外中程空對空飛彈、水災中聞聲救苦的陸戰隊AAV-7A1兩棲登陸車、海軍的「基隆級」(Kidd class)艦及統合三軍指管通情的「博勝案」,都是其後軍售所籌獲,然而自此以後中科院對各軍種的提案雖然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但總難獲得各軍種的青睞。 年初美國宣布金額高達63億5600萬美元之60架UH-60M黑鷹直升機等軍售案後,中國立即中斷了與美國的軍事交流,美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原計畫於6月下旬於新加坡所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Asia Security Conference)結束後順道訪問中國,這項於5月下旬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ino-US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S&ED)中所建立之共識,未料中國方面卻以「時機不宜」,突然謝絕了國防部長蓋茨的訪問(註3)。但就在8月歐巴馬政府對台軍售「小而重要的改變」後,美國防部在9月9日證實中國願意恢復與美國的軍事交流。筆者無意揣測中美間是否對台軍售是否達成了某種「默契」,但仍顯現中國對前述軍售的項目與內容的態度,雖然不至於「同意」,但至少「不反對」!而美國對我軍售「模式」有異於以往的傾向,是否形成另一次「軍售模式」的「轉折」仍有待吾人進一觀察,但實在令我們不得不憂心忡忡! 遙想上一次「軍售模式」的「轉折」之前,中科院不可小覷的研發實力讓IDF(圖1),風光量產成軍、天劍一型、天劍二型、天弓一型、天弓二型及雄風二型等各型飛彈的相繼投產部署,但千萬別認為以我國單薄的基礎及應用科學能力即有創造此一蹴而得之機,此乃1982年美國雷根(President Ronald Reagan)總統在與中國承諾:逐步減少對台軍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軍售問題的最終解決,所簽署的「八一七公報」中,美國為之後的對台軍售開了一個中國始料未即的「巧門」:即美國對中國的承諾僅限於軍事硬體,不包括與台灣合作生產裝備及軍事技術的轉讓;換言之,美國若覺必要,可利用技術援助、合作生產、武器改進、軟體支援,乃至對台出租武器裝備等方式,持續強化台灣的軍事實力。其後,中山科學研究院及中正理工學院即派出為數甚多的技術人員及留學生,至美國相關的學校、研究機構甚或軍火廠商進行學位攻讀或技術交流,後續才有IDF、天劍系列、天弓系列及雄二飛彈的成就。 倘若歐巴馬政府懾服於「中國崛起」,或棄「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向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轉向時,而對我進行另一次「軍售模式」的「轉折」,意圖回到雷根總統時期的「技術輸出」模式,然而中科院是否還具有當年的研發實力?主觀的肯定與否或許失之武斷,就援引最近與中科院的二則新聞,提供參考:一為2月下旬蘋果日報報導換裝空軍官校AT-3教練機與F-5E/F部訓機的新聞,其中談到近年來南韓所研發之T-50超音速教練機(圖2);,民進黨立委蔡同榮提及2001年大舉裁撤中科院及漢翔公司研發人員時,一百多人陸續被挖角至南韓T-50教練機研發團隊,故而譏諷T-50教練機為我IDF戰機之「山寨教練機版」(註4),說明了中科院及漢翔公司現今的研發困境;另9月30日於第六屆「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中,中科院推出甫獲得專利,於雞排油炸過程中回收廢熱,經「熱電交換」即可獲得電力回饋,且已初步商品化的「炸雞排餐車」(註5)。當中科院一再無法獲得三軍的認同,而為未來「行政法人」化轉型,荒廢國防科技研發與武器研製的本業,轉注於各項專利的獲得與商品化,其景況之淒涼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國防科技與武器研製人員其進入門檻較普通專業技術人員更高,其「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ker)的「表徵」更為深化,管理大師彼德•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對「知識工作者」有如下的敘述:「知識工作者的管理基礎,應該是假設公司需要他們甚於他們需要公司,他們知道自己可以離開,他們擁有流動能力和自信……。這種人第一個想知道的是公司要做什麼,打算往什麼方向發展。接著,他們會想到個人的成就和責任……。最重要的是他們希望被尊敬,倒不是尊敬他們本人,而是尊敬他們的知識領域」(註6)。中科院的研發人員若以法律或合約框限其發展空間,只會導致後進者卻步,以獎金吸引他們,會有更多的國家或軍火廠商競價追逐!這些國防科技人才的青春與智慧貢獻給國家,國家也給了他們成家立業的沃土,別再以沒有方向的研發績效與沒有意義的專利評核機制踐踏他們的專業與尊嚴,,讓他們無奈的專注於「炸雞排」製程! 沒有建立自主國防的決心與沒有自我防衛的決心一般其心可誅!試問當年若無IDF試飛成功、量產成軍,何來美國F-16A/B戰機的軍售,另當年若無雄風二型飛彈的投產部署,何來其後美國對我魚叉飛彈的軍售。國防無法自主,即使自我防衛的決心堅定,面對武器裝備受制於他人的窘境,實在有心無力、無可奈何!不過,我想問的是……一天到晚把「台灣優先」、「台灣價值」掛在嘴邊,而將國防預算視為市井叫賣,毫無章法的恣意刪減、甚或上下其手、伺機漁利的立委諸公們,請問你們清醒了嗎?! 註1:http://frwebgate3.access.gpo.gov/cgi-bin/PDFgate.cgi?WAISdocID=yqPvW7/2/2/0&WAISaction=retrieve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