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進退失據的「花木蘭」?
2010/05/21 18:59:05瀏覽648|回應0|推薦2

近來,女性軍士官兵員額的比例在2014年即將展開的「精粹案」裁軍計畫內容的陸續曝光與軍方屢屢傳出的兩性不當互動之軍紀案件下,引發社會上一陣的討論。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目前占國軍編制員額5.8%的女性官兵,在沒有時間表的情況下,漸進的提高至8%的目標。筆者認為決定女性官兵比例的問題並非比例的多寡或時空變遷的角色與定位,而是取決於政策形成與執行的過程中,對於戰力所造成的影響!

筆者有幸於三軍官校首屆女性學生在校就學時,於海軍官校擔任教職,後因職務調動,擔任錦江級艦艦長時,亦得以瞭解當年的女性學生畢業後於艦隊任官的適應狀況,艦長卸任後於訓練單位擔任教官,進而觀察女性軍官擔任指揮職務時(錦江級艦艦長),對於部隊訓練與作戰任務執行時之適任程度。筆者認為:以海軍而言,女性軍官在生理上,自然有別於男性,然所見自我要求甚嚴者不在少數,在專業上力求精進者亦所在多有,故對艦艇職務之適任與否,並不存在性別差異!

然而隨著這些女性軍官與近年招募的士官兵的年齡漸增,歷經婚姻而懷孕生子,面對夫婿理家的需求與兒女照料的責任下,她們不似年輕時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心全力的投入勞心勞力的戰訓任務;根據筆者的觀察:各級長官為顧及女性所屬的家庭需求,將會貼心的檢討派任陸岸職缺;且在服役年限屆滿前,除升遷的必要外,幾乎少有進行艦艇、外島或居住地區外其他地區職缺的調動。然此,原本職缺較少的陸岸單位將漸為女性軍士官所壟斷,男性軍士官則只得在艦艇、外島等職缺間輪調,而在無法肩負家庭責任與享有家庭生活之困境下,無法避免的孳生不當的兩性互動或對軍旅的生涯萌生退意,此將招致部隊戰力的每況愈下,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固然「性別工作平等法」第七條規範「對求職者或受僱者之招募、甄試、進用、分發、配置、考績或陞遷等,不得因性別或性傾向而有差別待遇。」等相關規定,但亦不能漠視同一條文中「工作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在此限」的因工作性質而對性別差異所產生無法迴避之取向;究竟軍隊存在之目的,是為捍衛國家安全,雖然戰爭型態朝向「資訊化」發展,然不可忽略的「戰爭致勝」最終仍以暴力為其唯一手段;若罔顧軍隊存在之目的,而僅以兩性間之人數差異作為評核軍方「性別工作權平等」的唯一指標,將如同前述無可避免的產生戰力隙,相信亦不為全民所樂見與認同!

倒是軍方人力政策及調派權責單位,從女性官兵8%編制員額目標的形成過程到晉升、調派與疏退之原則,始終讓人霧裡看花甚或因人而異,才會肇生前國防部通資次長室通訊綜合處長柴惠珍將軍等的調職抱怨與逼退傳聞;尤應參酌人力資源相關理論與他國軍方既有經驗,並以實證研究排除可能之理論窠臼與文化差異,以建構適合我國軍隊之人力資源策略與模型。究竟每位志願從軍的官兵,都是以人生最精華的歲月與家庭生活的犠牲投入國家安全的工作,在缺乏理論依據與未經實證研究的基礎下,只憑長官的「一念之間」或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制定政策與人力調派,失焦的進行人力規劃或率性的決定他人前途,將造成國軍寶貴人力的無盡流失,而導致戰力的折損!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lishih1968&aid=405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