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禪的過程中,可因定慧之力而獲神通,雖然無法如佛般的擁有六神通而成佛,但有些人可得其一或項神通,故有些禪師可預知自己的死期、或他人或自己的前世因果,這是宿命通,雖未成佛但可暢遊極樂淨土或其它薩的淨土,這是神足通,有些人可觀看到不屬於世間的景物,這是天眼通、可得知他人心中所想之事,這是他心通,可聽到,超乎一般人可聽聞的聲音,就是天耳通,不受輪迴之苦、漏盡通,成佛才可穫漏盡通。 世間會存在,有些人此生雖從未修行習禪定,但與生俱有,上述的五神通之一的超『感應力』,這些超感應力,是不求而自得的,不想而自然呈現,或有時會自然身陷於無我、無空的之境,此種人於前世累世中曾修過禪定,才會如此不可思議的狀況,而異於一般人。 俱有神通力及超感應力的人,非學會不二法門不可,因為要學會,『不取、不捨』的不二法,才不會於日常生活中,深陷有法與無法的迷霧中,迷失自我或著魔,真與假之間,要學會以『無字』應萬變,才能得法而自在,而不會反受其害。 金剛經就是教導此類的眾生,如何以無為對待所得之諸神通力,如經中一體同觀分第十八,如來有俱有的五眼,是說『天眼通』。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希知,如來悉知眾生心中所想是『他心通』。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未來心不得,是說『宿命通』。法界通化分第十八:說如來具足色身,是說『神足通』。究竟無我分第十七:然燈佛為佛授記,你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佛,這是說『漏盡通』,及一切所有的諸法相,這些都是修禪定的過程,所會經歷的現象,都要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不二法門去對治。 禪宗及觀世音菩薩都是以『不二法門』來修禪定,以達到虛無的大定,進入無為法的修持境界。 不二法門非吾所自創,佛所說的維摩詰經第九品就是教導眾生如何修持不二法門,故此品稱為『入不二法門品』。 不二法門,簡單的說是不執於相對的兩端,而取其中,而不偏於兩者的任何一方,又稱中道,跟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同理的。 如:生與滅兩者是相對的、是對立的,心經云:不生不滅,就是不取生,也不取滅,不執於生與滅兩者之間,以不對待,不就是無之意,不落入生與滅兩者中,就是入不二法門的方法。 心經就是運用不二法門來說法的,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以無所得故』。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運用不二法的方式,來對治禪定中的諸色相使之化空,一無所得而進入無為的境界。 達摩悟性論:『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未曾生心,是不執於『生心』的『有』之中,而以『非有』觀之;未曾滅心,是不執於『滅心』的『無』之中,而以『非心』觀之。 不取有與無就是中道又稱不二法,不取生心與滅心之相就是中道又稱不二法,不取;就不會落入,有與無兩者,生與滅兩者之中,來達到非有非無,非有心,非無心,的無為境界。 六祖壇經第一品曰:『宗復問,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慧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何不論禪定解脫,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印宗法師問六祖,五祖教待你如何傳授禪宗法門,〈黃梅是只五祖,因為五祖就在黃梅縣東禪師說法〉,慧能曰:指授我『無字』,唯論無字才能見性。佛法是不二法,不二法就不入禪定與解脫兩者之中,就是不二法門。如果執認在禪定中可穫得解脫法,就不是佛所說不二法門。 六祖壇經第一品曰:『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一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 六祖為印宗開示不二法之運用,常與無常為二,不執於常與非常兩方,但也不斷於常與無常兩者,就是不二法門。 懂得不二法門你才看得懂達摩與六祖所流傳下來的經典,讀起來才會不覺的艱深,或無法悟得經中之理,這是一種竅門,禪宗就是以此法門來說法的。心經也可以此門悟得禪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