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月28日,談談曾國藩的狂飆與愚忠
2009/02/28 14:47:40瀏覽2770|回應7|推薦94

曾屠戶是個"龜者",烏龜精神的奉行者,頭腳一縮,既不傷人,又保護自己。曾屠戶最怕的,莫如當個刺蝟,到處防衛抵抗,出手刺人。"曾龜"不前,三次抗旨不援,無非是整備不齊,不打沒把握的仗。尤其湘軍成立之初,隊形尚未齊整即折損千人湘勇與愛將江忠源,對其打擊甚大,陰影甚深,常自警惕。

曾帥帶兵打仗不行,打了三次有名的敗仗,但極能識人用人。後來的胡林翼、 彭玉麟、 鮑超... 即是一例。 這些湖南湘勇將帥, 最知名的特質無非是騾子般的愚忠精神了。 曾的學問再好, 讀儒家與理法再透, 都是忠於他的滿清朝廷的, 這點文市說的極對, 遠見不夠, 對形勢發展沒有宏觀, 最後僅徒具些官場聲名而已 。如果他當初趁勢興起, 取天下而代之, 歷史定將因此改造與重寫吧 ?

這也難怪文市評價不高, 曾國藩自道光進士中第, 在朝京官二十載的磨練, 所有該磨的, 我想都已是磨平, 要當個刺蝟也沒機會了。 何況他骨子裡還是騾子本性哩。 這點與同是湖南人馬英九的不沾鍋, 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曾的前後三位朝廷靠山穆彰阿、 肅順、 奕訢, 彼此皆是政敵, 可先後都成了湘軍的倚仗, 箇中之妙, 曾國藩真讓人傻眼。不過這讓人體識到,曾國藩是恭順的、相善的出色領導者,而非革命家。

    

(上二圖,曾國藩書法)

 

(上圖,曾國藩故居)

昨天看到筍子 的這篇湖南騾子的愚忠精神

將曾國藩、 宋楚瑜、 馬英九等人做了些描寫, 諸君可作個參考。

 

阿本接著講,

我們知道曾文正受清廷的信任始於道光皇帝, 而見疑於咸豐皇帝。 咸豐當年見到曾家兄弟打入金陵(南京)的時候, 曾說過這樣的話 --

去了半個洪秀全,來了一個曾國藩。

相信任何臣子聽到這話, 不皮皮剉才怪, 何況愚忠的祖師代表曾國藩。

文市所言曾國藩遜於毛澤東的地方, 完全正確。 然毛澤東的胸襟、信譽、 忠誠、 識人、 學問, 卻是遜於曾文正地。 尤其論功行賞、 獎罰分明 與將士平等無私分享的情操, 相信毛亦不如曾。提到毛的"忠誠",我想他對馬列都是個假忠,何況跟隨他的眾多"善信",譬如功勳偉業如知名元帥彭德懷的下場。光彭德懷這樣的悲劇,在曾的身上便不可能發生,否則左宗棠早完了。文市認為毛的氣勢作為大, 我雙手同意; 阿本認為曾比之毛更值得後輩學習,阿本舉雙手雙腳同意。

( 上圖,左宗棠 )

至於曾公為何不趁勢興起,以致讓滿清茍延殘喘, 禍延近代 ? 我昨日在筍子的網誌裡有篇回應 --

( 上圖,咸豐 )

咸豐臨死留下遺言 : 克復金陵者王.

結果曾國藩只得到個一等侯,湖南鄉親皆覺得太細(小)了。湘軍的極盛,也將曾國藩推向了火山口。眾將包括九弟曾國荃都想勸進曾帥取天下而代之,但是面對嚴肅無話的曾帥,眾將竟無人敢說出心底話。最後是曾文正令取來紙筆,寫了14個字,然後一言不發,從容退入內室。

哪14個字?

 

"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

 

好個內斂忠誠的曾文正!

起碼湖南出身的這些個狂飆英雄人物,是台灣眼下諸藍綠政客所望塵的。

文市與巧克力創立尋盟的遠見,也是我們所望塵的。尤其文市該常常返城打理,以避免城頭城尾蒙上了塵。

 

 【延伸閱讀】發想緣起自文俠隱 也說說毛澤東與曾國藩

=======================================

 

 

(上圖,曾國藩書法 )

很多人都讚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幾年前和朋友討論過「毛詞」,咸認為缺乏真正的英雄氣節和美麗的情感。
我舉的對照例子是文天祥:

---- 以上節錄自張爺的回應

毛的〈沁園春‧雪〉,聯網有些網友則是讚賞的、正面的,這點阿本自是明瞭。不過阿本讀了幾遍以後,同樣感覺比不過文天祥的氣概豪情 ,當然更比不過毛的"偶像"曾文正的豪邁雄霸之氣.

毛曾說: 【一生獨服曾文正!】,不知道是出於同鄉之情? 或是發乎內心真意? 在此先不研究。不過毛又言曾是:【當時社會中最厲害的人物】、【地主階級最可敬的人物】。其他如蔣介石、梁啟超對曾的評價就更不用說了,梁啟超甚且直言民初如果出現曾國藩這樣狂飆的人物,那麼一切沉疴都將為之改觀。

毛詞〈沁園春‧雪〉寫於抗戰之前的1936年2月,然曾國藩在30多歲任京官時的詩作,便足以讓毛望塵而莫及了---

去年此際賦長征,豪氣思屠大海鯨。

湖上二更邀月飲,天邊萬嶺挟舟行。

競將雲夢吞如芥,未信君山鏟不平。

偏是東皇來去易,又吹草綠滿蓬瀛。

他的詩文,很少意味平淡之作,多豪邁壯言,雄霸之氣溢於筆端,剛強的性格躍然紙上。足見曾國藩意志堅強,絕非膽小懦弱之輩。故,曾公是遠非毛所能及的。

所以,如果吾人皆有"豪氣思屠大海鯨"的節魄,哪怕他人時不時文攻武嚇,要"釜底抽薪" 。 

這夜色,挺悶。

【延伸閱讀】張爺所寫〈沁園春‧雪〉算老幾

====================================

 

曾氏兄弟的確殺人如麻 ,嚴刑峻法、 亂世重典, 殺得、 捨得、 也賞得。是曾剃頭、曾屠戶。 所以湘軍的門牌是【不要錢,不怕死 】, 既不貪,譬如曾國藩當了兩江總督尚置辦不起兩個女兒的綢褲, 李鴻章作東請曾府女眷吃飯, 女兒竟缺條體面的褲子穿。 又不畏死, 譬如鮑超, 驍勇善戰, 雖大字不識兩個, 卻有識死如歸的氣概。

可這一切在打入金陵以後起了變化。 曾國藩為杜朝廷疑慮, 開始裁編湘軍, 並將未來防衛主力寄望李鴻章的淮軍。至此,滿清朝廷鬆了口氣, 曾國藩從此也沒了 "取而代之" 的本錢, 以致後來的天津教案與捻亂,只是加速曾國藩生命的傾頹而已。

不愛錢、不怕死 。光這兩點, 已足以為近代殺人魔與獨裁者、 貪腐者誡 。

有人說毛詞「沁園春。雪」意境磅薄,畫面甚偉。如果一個殺人魔竟寫出這般婀娜多嬌、"還看今朝" 的文筆,各位會不會感覺頭皮開始發麻?? 沒錯,張爺就首先發麻了。

 蕭邦--升C小調夜曲

說到湘軍曾犯下的屠城罪愆..

最近城裡討論最多的, 仍是"屠殺"。 譬如二二八本省人對外省人的殺, 外省軍隊之於本省菁英與台共的殺, 所以阿本再來簡單聊聊曾國藩這些過去式的"殺"。

巧克力之前有提到曾的屠城, 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天京金陵這段, 金陵屠城之慘, 乃三次殺戮之最。

一般人總以為會這樣濫殺手無寸鐵老百姓的, 多是些沒啥文化薰陶的武夫或屠狗輩, 可曾國藩的湘勇不同, 湘軍將領多書生從軍, 其中饒富文名的讀書人大有人在。 譬如道學大師胡林翼與胡的諸多道學晚輩如李續賓、江忠源..等。 譬如水師統領彭玉麟, 幕僚文書、後來的淮軍領袖李鴻章, 哪個不是當時出眾的讀書人?

但是這些讀書人卻在對抗太平軍的"聖戰"中殺紅了眼, 就像近些年的南斯拉夫內戰一樣,然中國儒生與洋教彼此間的"聖戰" 則猶有過之啦!

第一次屠城 ,在李續賓攻下九江城後, 城內兩萬軍民百姓號苦遍野, 血染焦土, 湘軍卻像是宰割牲畜, 全城無一倖免。 李續賓是道學家, 同時也是殺人魔。 也即此,太平軍兩廣的"老兄弟"同仇敵愾, 誓死復仇, 結果李的部隊最後被全殲,下場難看。

第二次屠城在安慶, 乃曾國荃手筆, 比之九江更為慘烈。 安慶一失, 天京少了有利的屏障, 開始岌岌可危。  

第三次屠城便是有名的天京金陵城 。湘軍聯合外國軍隊用地道埋炸藥炸開堅固的城池, 湘軍蜂擁直入, 見人便殺, 太平軍抵禦不住, 忠王李秀成率殘部奪出西門敗逃; 而清末歷史上最有名的屠城才剛要開始。 這些細節恕阿本不再描述, 實在太過悽慘。 簡單說, 城內除壯丁搜擄為苦力, 四十歲以下的女子全部圈禁, 其他的老人幼童一律殺害!

事後,有一年李鴻章赴歐土訪問德國的俾斯麥宰相,誇耀自己在太平天國殺人的功績。俾相皺起眉頭就說 : 我們德人視滅絕異種為功績,視同種滅絕為恥辱。李鴻章羞愧難當,覺得自取其辱。

不寫了,阿本今晚決定吃素。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tj0111&aid=2695182

 回應文章

閒雜人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曾國藩沒世人想得好!
2009/07/14 23:27

---尚憶清朝四大懸案否?兩江總督馬貽新,為平民張汶祥刺殺,後而傷重身亡!後人據此情節,翻為江湖故事,唱為兄弟義結金蘭,馬欲求富貴而投清,奪妻且背叛,張怒而刺馬?

---真乃大謬也!馬貽新乃山東回民,穆斯林也,何與漢人素有通?平太平天國者,湘軍素有功,然長江領域,盡屬湘軍.清廷恐江南尾大不掉,故任馬貽新兩江總督,圖分其勢矣.湘軍恐朝廷裁撤部隊,將危己勢,遂使平民張汶祥,刺封疆大臣於校場之上!若非內通外應,鱄諸焉得近吳王僚?況張某能撲殺致其死也,此又湘軍勢力範圍,必有左右將軍與之關聯!或由湘軍嫡系指使,或由親信朝臣所為,曾國藩難脫干係矣!

---清廷標榜曾國藩,讚為中興支柱,名曰漢臣楷模.若論理較真,馬貽新之刺也,實乃叛國謀反.若計清時之國力,再難彌平湘軍之亂,果若不慎,則另生太平天國之患矣.故清廷忍辱而謀蓋之也.主審大員皆含糊不能決,恐將禍己,拖時待變,明人皆知所由!後竟成百年懸案?如若今之319故事也!

---曾國藩文章多有忠君愛國之說!然觀其所行,實不有也!


孫立人的粉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搶錢搶糧搶娘們
2009/03/09 23:54

《投名狀》中的情節據說抗戰時的國軍也曾發生過,不知版主可曾聽聞?

有老兵私下聊起時曾說「第五軍」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戰,但老百姓的風評是「紀律很差」,這一點個人無法求證;但曾在「傳記文學」中看過某部隊把某省逃避日寇的女中學生給「集體性侵」,害得一群師生羞憤自殺的故事。

最後某戰區長官利用部隊換裝整補的理由,才把他們「繳械」,但因為抗戰需兵員,所以只槍斃了幾位帶頭的,其餘官兵則被打散建制撥補至其他部隊使用‧‧。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09-03-10 13:04 回覆:

國軍部隊集體性侵逃避日寇的女中學生,致部份師生羞憤自殺? 敝人倒是未曾聽聞.第五軍華南崑崙關之役打得不錯,眾所皆知,不過杜聿明至此受老蔣信任後,便似乎乏善可陳了.提到性侵,王耀武部隊的美軍顧問團倒發生過美低階軍官強姦民女案多起,王耀武是腦筋靈活的聰明人,事後到諸省網羅妓女供美軍官所需,適時阻止悲劇再生.

至於搶銀搶糧,抗戰前後應是不時在發生吧?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談湘軍的走向腐敗
2009/03/06 19:06

連日陰雨, 解了水庫旱像, 悶了阿本作業, 且再簡單談談湘軍的走向腐敗。

前篇談到屠城, 尤以金陵最烈, 城內男丁女眷另做"它用", 老人稚童被視作沒用處的, 則一律殺害。 一時間無數老者曝屍街市, 湘勇"戲殺"幼童以為樂; 至於如何殺法,再次不忍多談, 這其中尤以太平軍的家眷俘虜最是悽慘。 有人曾說日軍二戰期間在中國南京的犯行, 便像師法中國的湘軍, 而湘軍則尤甚。

然曾國藩這些將領呢 ? 曾公口口聲聲的軍紀、 誡律, 此刻竟像從未存在般, 放任湘勇燒殺擄掠。 頭三日無端喪命者, 就有十數萬眾, 結果還是讓幼天王給逃了。 殺人者, 真是無分武夫書生湘淮楚軍,個個眼珠血絲一突起, 沒了血性, 怎麼殺都是個麻木 !  

談到書生, 曾國荃的部將李臣典算一個, 身為將領竟擄來大批未出閣的民女供其姦辱, 致一日間" 連御十女",逞其獸慾,  最終虛耗不起, 一命嗚呼。  所以讀書人的書有沒有讀透, 的確很重要, 不然上了戰場到底還是牲畜。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3/06 00:17
這篇文字加上圖片介紹的可真詳盡了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09-03-10 13:05 回覆:

謝謝春眠溢獎.


Choco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曾文正公也是有些性格分裂吧
2009/02/28 22:11
 阿本哥真有研究精神呗 , 您與文市的帖子都讓我獲益不少

對於曾國藩雖然自認正統儒教 , 但對於湘軍為什麼會在攻破太平天國的天京時,~~屠城好幾天? 所謂“秦淮長河,尸首如麻”也是非常不解的 , 真的是漢人自己殺手無寸鐵的漢人自己耶~~~~~

直覺這個曾文正公也是有些性格分裂吧 


尋王之盟支持者,巧克力妹兒小魔女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09-02-28 23:00 回覆:

巧克力說的真不錯,"秦淮長河,尸首如麻", 誰叫他曾國藩有個急於搶攻的好弟弟曾國荃.曾國荃當初久攻金陵不下,曾國藩多次寫信規勸,讓李鴻章一同參加金陵之役.但是曾國荃不聽, 一心想獨佔"天京"這一大功績,不分羹啊!

直到好運到來,金陵被其攻破,擒斬追殺,無一漏網,目的是要逮到幼天王,結果電影"投名狀"那種搶東搶西搶娘兒們甚麼的都來了.就是因為金陵之役有太多爭議,所以忠王李秀成被擒後不久即為曾所斬殺,目的是滅口, 免得到北京出紕漏.

曾氏兄弟因冒功說殺了幼天王,結果好死不死幼天王實際逃出金陵被沈葆禎所捕獲.清朝廷若不是看在倆人有大功,這可是欺君之罪了. 而湘軍,也因此役開始走向腐敗.

屠城,曾屠夫因此得名吧?


筍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論愚忠
2009/02/28 21:51

湖南的讀書人千年以來受了理學非常大的影響,因而都帶有濃厚的所謂「道學臉孔」,也就是習稱的「頭巾氣」。這種氣息常常是讓一般人吃不消的。讓人感覺他們是非常不合時宜、非常頑固、非常古板、非常講氣節、非常沒有彈性、非常拘謹、非常在乎小節的。所以,曾國藩、馬英九是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呢?我想「愚忠」與這種所謂的「頭巾氣」或「道學家」多少有些關聯豝!

 

【按:湖南的嶽麓書院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世稱「千年學府」,南宋理學家朱熹等曾在此講學,朱熹之後成為湖湘學派的重要基地。嶽麓書院在歷史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經世濟民之才,成為湘楚人才培養的搖籃,影響湖南士人甚大。朱熹將儒家思想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一提到理學,人們馬上會想到“存天理,滅人欲”的口號。另一位理學大家程頤,他說過有名垂千古的話「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所以後人說吃人的禮教,即因此而來】。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09-02-28 22:26 回覆:
引用文章再論愚忠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愛錢、不怕死
2009/02/28 21:14

曾氏兄弟的確殺人如麻 ,嚴刑峻法、 亂世重典, 殺得、 捨得、 也賞得。是曾剃頭、曾屠夫。 所以湘軍的門牌是【不要錢,不怕死 】, 既不貪,譬如曾國藩當了兩江總督尚置辦不起兩個女兒的綢褲, 李鴻章作東請曾府女眷吃飯, 女兒竟缺條體面的褲子穿。 又不畏死, 譬如鮑超, 驍勇善戰, 雖大字不識兩個, 卻有識死如歸的氣概。

可這一切在打入金陵以後起了變化。 曾國藩為杜朝廷疑慮, 開始裁編湘軍, 並將未來防衛主力寄望李鴻章的淮軍。至此,滿清朝廷鬆了口氣, 曾國藩從此也沒了 "取而代之" 的本錢, 以致後來的天津教案與捻亂,只是加速曾國藩生命的傾頹而已。

不愛錢、不怕死 。光這兩點, 已足以為近代殺人魔與獨裁者、 貪腐者誡 。

有人說毛詞「沁園春。雪」意境磅薄,畫面甚偉。如果一個殺人魔竟寫出這般婀娜多嬌、"還看今朝" 的文筆,各位會不會感覺頭皮開始發麻?? 沒錯,張爺就首先發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