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然氣價格不應是民營電廠高價賣電的理由!
2012/05/15 12:27:33瀏覽143|回應0|推薦0
跌跌不休的國際氣價:作為石油開採過程中的一種伴生物,天然氣價格長期追隨石油價格的波動而波動。但去年以來,這一慣例被打破——隨著經濟復蘇,國際油價出現明顯回升,目前已攀升至80美元以上,而國際天然氣現貨價格卻弱勢不改,依然在低位徘徊。

從“原油-天然氣價格比”的變化趨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特點。所謂“原油-天然氣價格比”即以美元計的每桶原油價格除以以美元計的百萬英熱單位天然氣價格得出的比率。根據路透數據,“原油-天然氣價格比”的5年和20年均值分別為10.8和9.6。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後,該比值出現劇烈波動,先是在2008年12月縮窄至近6水準,之後又在2009年夏末迅速升至26上方。當時,天然氣價格跌至3美元以下的七年低點,而原油價格已開始在70美元上方企穩。

從2009年四季度起,“原油-天然氣價格比”進一步站穩在10以上,位于10到15之間。到了今年一季度,隨著國際油價顯著突破81美元,而天然氣價格卻始終處在3、4美元平臺,上述比值已擴大至17以上。顯然,天然氣價格已開始走出相對獨立的行情。本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導致這一幕出現的最主要原因是非常規天然氣的意外崛起。

過去三年中,美國和加拿大的頁岩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迅速發展,改變了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天然氣市場前景。供應增加加上金融危機後的需求疲軟以及高于平常的儲存水平,使得北美地區的天然氣價格一落千丈。目前在美國市場,天然氣價格已經從2008年中期的每百萬英熱單位近14美元跌至目前的不到4美元。在此前國際能源機構(IEA)的一次研討會上,IEA執行幹事田中伸男也曾表示,北美非常規天然氣未曾預料到的蓬勃發展,以及經濟萎縮造成的需求下降,將會造成未來幾年全球天然氣供應的極大過剩。


我國能源局指出,國際液化天然氣之交易價格,多以日本原油進口報關價格(即JCC:Japan Crude Cocktail)為計價指標,因此我國液化天然氣價格是受「油價」波動影響,並非以美國紐約天然氣期貨價格為計價依據。能源局表示,國際天然氣市場,可分為管道天然氣以及液化天然氣2種。台灣為海島型國家(和日本同),所需天然氣不可能用管道自國外進口運輸,必須在氣田開採後,輸送至液化廠液化到約-162度C,再用專用冷凍船運輸到中油公司的接收站冷凍儲槽儲存。但基於上述天然氣價格已開始走出相對原油的獨立行情原因,能源局恐不能再以此為藉口!何況,天然氣價格是往下跌的走勢,運輸成本,哪個原物料不需要船運,而且波羅的海指數也是走跌,而天然氣液化成本是固定的,天然氣就算加上液化成本走勢還是跌勢啊!不能說天然氣需要液化成本,所以天然氣走勢就應採原油的上漲走勢,這不是張冠李戴嗎?


何況民營電廠的成本並沒有台電的全台灣高壓電輸送電系統的成本,也沒有全台各地變壓器、變電站甚至路燈的成本,也沒有負責偏遠地區供電成本,也沒有核電維護及廢料處理高成本! 民營電廠的發電成本根本就很低,請問憑甚麼賣這麼貴的電給台電?!而且民營電廠當初要賣電的理由是他們宣稱他們的成本不會像台電這麼高,可以提供比台電更低電價,才准予設立,現怎麼出爾反爾!台電如果要向民營電廠買這麼貴的電,為什麼不台電自己發電,台電的備用電載量已到20幾趴,根據法規,超過16趴,不得向民營電廠買電!老馬說因為國際能源價格高漲,因此要反映的理由太牽強!台電的弊端、肥貓、利益輸送及工程規劃浮濫、預算濫編等才是台電虧損的原因!老馬竟然拿人民的錢去填補中油台電的錯誤!這像話嗎?,恐怕老馬及能源局須給人民一個交代!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s18ph8y&aid=645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