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月琴.....演唱 》鄭 怡....作詞 》賴西安.....作曲 》蘇 來
2010/09/28 20:22:01瀏覽9842|回應0|推薦7
月琴          
作詞 》賴西安 
作曲 》蘇 來 
演唱 》鄭 怡

再唱一段思想起 

唱一段思想起
唱一段唐山謠 走不盡的坎坷路
恰如祖先的步履 抱一支老月琴
三兩聲不成調 老歌手琴音猶在
獨不見恆春的傳奇 落山風向海洋
感傷會消逝 接續你的休止符

再唱一段唐山謠 再唱一段思想起
再唱一段思想起
.......................................................................................................
國內重要兒童文學作家、也是知名校園民歌《月琴》創作者的「李潼」
月琴在民歌時代是非常經典的歌曲,當『在唱一段思想起』的第一段引子時,鄭怡純淨的歌聲便輕易的擄獲聽者耳朵。
 
提到月琴就不免想到一位老歌手陳達先生,其與當時的民歌有相當大的關聯性,所謂的民歌是代代相傳的,曲調不改,但隨著年代和情境的不同,歌詞會隨著改變。雲門舞集在其『薪傳』裡便是將陳達的歌曲拿來作舞碼裡主要的片段。 

蘇來和賴西安的詞曲雖未針對陳達先生這位歌者來描寫,卻也在懷念向陳懷這樣的老歌手。

恆春民謠的傳奇:陳達
有一首著名的民歌「月琴」,其中有幾句歌詞是這麼唱的:「抱一支老月琴,三兩聲不成調,老歌手琴音猶在,獨不見恆春的傳奇……。」

是的,歌詞中所說的老歌手,正是知名的恆春民謠歌手阿達伯仔:陳達先生。
生於日治時期的陳達,一生貧病,沒有讀過書,也不識字,早年為了生活,他幫人做臨時工、耕田、放牛和半職業性的賣唱,二十九歲那年,陳達生了場重病,從此之後他的左眼再也看不見了,於是恆春人為他取了個外號叫「紅目達仔」。
早在台灣光復以前,陳達的歌聲就已在恆春一帶小有名氣,甚至那時候村子裡的許多婦女都是他的忠實歌迷,但是真正讓恆春以外的人知道「恆春有個很會唱民歌的陳達」,卻是在陳達六十二歲以後的事了。

民國五十六年(西元1967年),許常惠先生和史惟亮先生在一次的民歌採集工作時發現了陳達,當時的陳達已經是個身有殘疾和貧病交迫的老人,但是當他撥弄著一把老舊的月琴,以及用滄桑的歌聲唱著一首又一首的恆春民謠時,著實讓許常惠和史惟亮這兩位音樂學者為之驚豔不已,於是他們試著將陳達和他的歌介紹給台灣的大眾,甚至介紹給前總統蔣經國先生。

陳達的歌聲之所以能夠如此撼動人心,既不是因為他有多高深的音樂技巧,也不是因為他的歌詞多麼精雕細琢;相反地,陳達所唱的每一句歌詞,基本上都和他的生活有關,或寫景、或寫情、或言史、或言人……,於是他唱「譜給恆春的人來做夥啊喂,現今弄一個同鄉會,和台北的人會當來做夥,日子久長好交陪……。」又或者他唱「思啊想啊起,一年過了一年來,那來光景著那壞啊喂,不可賺少快活花……。」甚至他也唱「第一個景色是頂樓,頂樓對西貓鼻仔頭,下底石鑼石鼓叮噹嚎啊嘿……。」

許多同為唱恆春民謠的老歌手,在提到陳達時,依然對他的歌聲和演唱功力讚不絕口:「他所彈的曲跟他的唱腔、他的調,和一般不太一樣。他的調在唱,非常有民謠的風味。」恆春民謠的老歌手朱丁順先生如是說;就連當初發掘陳達的音樂學者之一,史惟亮也稱許陳達:「他是一個作曲家,因為他要適應歌詞,而能自由修改一個既有的曲調。他是詩人,因為他能即景生情,創造活生生的歌詞來描寫感情、講故事或說道理……,他也是自彈自唱的演唱家。」

然而這位用歌聲讓許多人都留下深刻印象的陳達,在民國七十年(西元1981年)四月十一日,於楓港因車禍辭世,留下一生的傳奇故事和他所唱的恆春民謠,令人懷念不已。
.........................................................................................................................
~歌的故事~
  蘇來:鄭怡需要歌的時候常常會來找我,因此我和  
  新格金韻獎那邊也有聯絡。後來就注意到金韻獎上有一
 個人的詞寫的不錯,叫賴西安。當時我和李壽全在一起
 做「天水樂集」,心想不能只靠我們幾個人,應該要結
 交天下好漢啊!於是就直接寫信給賴西安,告訴他:「
 我很喜歡你的詞,希望跟你聯絡。」他馬上就回信,表
 示也很喜歡我的曲,我們的交情就漸漸建立下來了。這
 段期間我就跟他要詞,包括《月琴》以及一些後來在新
 格上發表的歌;有好的詞他也會直接寄給我譜曲。
 《月琴》作好後,我想說要拿小復《李建復》唱。就有
 一天,鄭怡到我們家玩,我一時技癢,說:「小妹,我
 寫了一首歌妳聽聽看。」她聽了以後,不動聲色,問我
 :「你這首歌......給誰?」我說:「要給小復唱。」
 她就說:「這歌......我唱比較合欸!」「會嗎?」她
 就唱給我聽。一聽,真的欸!她還建議我,這歌應該先
 唱副歌,於是我們聽《月琴》時,一開始就會先聽到鄭
 怡的高音。
  鄭怡:如果說有哪首歌對我的演藝生涯有最強烈影
 響,那當然還是《月琴》。我覺得那是一個因綠際會,
 蘇來譜了賴西安的這首歌本來不是要給我唱,而是要給
 李建復唱的,可能因為李建復唱的歌好像都會背負著某
 種責任和使命感,所以他本來是想寫給李建復的。那個
 時候我聽到這首歌,就跟蘇來講說「其實不一定呀!你
 這首歌不見得一定要給男生唱。那你聽我唱唱看!」我
 當時唱給他聽,他很意外我唱出來的感覺是這樣。
 到錄音的時候,我們的製作人是李國強,他對國樂特別
 有興趣,所以他把這首歌編成一個很中國很中國的調子
 ,其實跟當時整張首輯的風格通通都不合。而那個時候
 我又給他一個建議,就是可以把這首歌的最後一句調到
 前面來當成第一句,我覺得那會很有震撼力,所以後來
 這首歌是這樣成形的。但是我們當時都沒有想到會有這
 麼好的成績,相當的意外,所以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因
 緣際會。
 賴西安:這首歌不是直接指涉陳達這個人,而是藉
 陳達來說我們的民間曲藝是不是應該受到重視,尤其是
 他所代表的素人音樂家兼具的那種勇猛和創意,是否能
 傳得下來?本來詞中的副歌和開頭還有一句台灣話:「
 我來唸歌乎你聽,嘸免燒錢免著驚。」這是以前的月琴
 彈唱者一開始就會唱的詞。但是馬上跳過來「唱一段思
 想起......」在音樂上可以接得上來,在語言上卻有一
 點突兀,就把它取消掉了。
 一把殘舊的老月琴,一個穿梭在大街小巷內的孤獨身影
 ,一生都在為民俗歌謠默默奉獻的歌者,陳達的歲月就
 在談唱之中悄悄滑過。陳達的出現點燃了很多人延續民
 俗歌謠的火花,但這瞬間燃放的光華並未替陳達留下些
 什麼,他依然是孤獨落寞的唱著「思想起」走完它的一
 生。陳達對民俗歌謠的固執,依如他對歌曲終生不悔的
 堅持,也正如他在生前最常說的一句話:「你愛聽什麼
 歌,我唱給你聽。」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vecoffee&aid=445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