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十三)十二處與十八界的修行(1)
2017/11/08 21:27:02瀏覽292|回應0|推薦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十三)十二處與十八界的修行(1)

 

  十二處是修行的入手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眾生的世間不離十二處,因此十二處是學習的入手處,也是具體可行之路。十二處是門;十二處是修處;若不守制根門,則為漏處。

 

  十二處是門。《雜255》「眼是門,以見色故,耳、鼻、舌、身、意是門,以識法故。」門是通道,對於通道的修法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是將之保護起來,以關閉、不反應來對應,這好比以石壓草,這不究竟,問題沒解決。持這種看法的如《雜282》「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這種修法佛不稱許;另一種是面對而非逃避,透過六根見聞覺知六塵,而能感受、領悟、覺醒,這是賢聖法.律無上修根、賢聖法.律為賢聖修根、聖法.律覺見跡。亦記載於《雜282》。

 

  以石壓草是加繫縛。《六祖壇經》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臥輪禪師的伎倆是「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惠能大師則是「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兩者如何抉擇,智者自知。

 

  賢聖法.律無上修根。十二處六根遇六塵而生受,因此時修學者未能將「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的生命實際狀態型塑成生命的觀點,因此眼見色時,自有可意、不可意等五種狀態。耳聞聲至意識法皆如是。此時佛所教導的方便法是這樣的。對可意者修如來厭離;對不可意者修如來不厭離。這兩種厭離、不厭離能為修學者爭取空間,能對眼所見之色產生正確的認知,此為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而此正念正智是「如實知」的基礎。如《雜282

  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如來厭離正念正智。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厭離者其意為「因過度滿足後所生不再愛染的狀態」,世尊教導如何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厭離,《雜211》「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這一段是說,修行者對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作自我省察,多回憶過去曾經歷的五欲,在反省中自然經歷如實知五欲,及其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善,因此自然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如佛說:「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對「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何以故?因為眾生對外六塵習慣於不深思的反應,因此對可意者常染著,對不可意者不如實知。當未能如實知就反應時。當然喜怒哀樂發而不中節。因此佛教導,對不可意者,應該面對,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因不厭離故這樣方能如實知,而如實知方能不染。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08986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