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母親回家
2015/03/07 08:27:45瀏覽66|回應0|推薦2

去年的農曆七月,我們整天忙著奔赴醫院,瞭解母親最新病況。每次前去,主治醫師總是蹙著眉頭,神情嚴肅的說:「可能就在這幾天。」


由於我們沒有「留最後一口氣」回家的習俗,醫師抄下我的手機號碼,說若是情況有變,她會即時通知我們趕回醫院,見母親最後一面。


七月上旬的一天上午,我們循例來看母親,病房靜悄悄的,只有母親戴上氧氣罩的微弱呼吸聲,和計數血壓心跳的儀器嗶嗶聲,在一片靜謐的氛圍中,聽來格外孤單和悲涼,一股即將永遠分離的滋味掛上心頭,使我很難在病房繼續待下去。終於在下午兩點多時接到醫師打來的手機,母親的心跳呼吸逐漸下降,我趕緊帶著妻兒奔赴醫院,途中醫師再次來電,心跳只剩下二十幾,我正一邊開車,心不禁往下一沈。


到達醫院時,母親幾乎沒有了心跳,剩下呼吸器在幫忙維持。一位伶俐的護士拿了一台念佛機給我,叫我放在母親的耳邊,她說人剛往生,還有聽覺。姊姊和弟弟也趕來了,全家隨侍在側默禱。


約莫一刻鐘後,禮儀社的兩位工作人員趕到,用很柔和的語氣對著母親說:「阿嬤,妳的病都好了。」然後換上擔架,推離病房,我們跟著乘電梯一起往太平間去。進電梯或出電梯時,工作員都會不忘輕聲地對著母親說:阿嬤,現在妳要進電梯、出電梯了。


太平間裡,佈置了一個簡單的靈堂,工作員幫母親製作了一個牌位,依佛教儀式請來一位師父頌經,我們點香祭拜,香煙在靈堂間繚繞,一縷酷似檀香的清香味環繞室內。母親發病至壽終,在醫院裡煎熬了八個多月,如今離我們而去雖然不捨,但比起壽終前的痛苦掙扎,似乎這樣對她比較人道些,是以我們雖然承受生離死別的悲苦,但內心並未極為沈痛。


我們每日早晚前來焚香祭拜,並帶一條乾淨的毛巾,接一盆清水,象徵性地給母親洗臉。工作員備好餐點,祭拜後請母親魂魄用餐。工作員請我們在夜間,將家裡大門上的燈整夜開著,客廳和樓梯及二樓母親房間的小燈也亮著。


回想父親在二十九年前因病往生,母親幾乎有一整年的時間,困在悲傷的情緒中走不出來。後來我結婚生子的喜氣,沖淡了母親哀傷的情緒,她振起精神幫我帶襁褓中的女兒。後來女兒大了點,她每天背著孫女燒飯、炒菜到公園玩,她說女兒皮得很,聰明伶俐,我們內心竊喜,也因為母親無私的付出,使我們夫婦上班無後顧之憂。


女兒上小學時,我們又添了個兒子,但是母親病了一場,必須養好身子,不能再為孫兒操勞。因此妻留職停薪一年,照顧兒子。母親健康好轉後,繼續承接照顧兒子的責任,白天帶兒子到附近的小公園陪他玩耍,妻復職回工作崗位。


兒子進幼稚園時,母親還打起精神報名長青大學日文班。那是她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日子。我買了一支好寫的筆給母親,她把日文五十音,工工整整的寫下來,還去文具店護貝,放在她梳妝台邊,時不時拿來欣賞。她唯一的遺憾,就是小學時,都在躲空襲警報,美軍的轟炸機不時盤旋上空,投擲炸彈,因此沒念到什麼書。她非常懷念小學四年級的日本教師,因為這位老師細心,發現母親其實很聰明,之所以考不好,是近視看不清黑板之故,特別把她的座位調到前面。當時的孩子,有任何委屈,都得自己承受,沒有人敢跟家長或老師反映,這位日籍教師,能發現母親看不清黑板,顯見其教學之細心。


後來母親聽說她的小學同學,有好多位去日本旅遊時,找到了這位老師。她念念不忘也想去一趟日本,可是捨不得龐大的旅費,只有在台灣默默的祝福老師。


母親有個悲慘的童年,從小就送給一戶人家當養女,卻碰到一位心腸歹毒的養母,所以從小她就是個受虐兒。家中有做不完的農事,除了要帶四個年幼的弟弟,還要每天到井裡打水、挑水回家,一次動作稍慢,就被養母用打井水的鐵鍊子的尖端射向她的小腿,至今還可見到一個碗大的疤。 養母手腳不乾淨,常偷鄰居東西,進警局是常有的事。這讓母親從小自卑,在村子裡抬不起頭。


母親念小學時,經常課上到一半,養母就來校向老師請假,叫母親回去帶著鐮刀四處找牧草回來餵牛,沒有把牛餵飽,當天晚餐就要餓肚子。養父愛賭博,只要賭輸了,午餐在學校,經常喝自來水充飢。小的時候出麻疹,發燒口渴,喊著要喝水,養母不給她喝,說水喝多了晚上會尿床。真尿了床,養母就把尿濕的褲子往她嘴裡塞。


那是一個二次大戰即將結束的年代,公共衛生很差,許多人都得到可怕的法定傳染病--霍亂而死去,母親一家幾乎也都染病,只有她沒被傳染,她打起精神忙裡忙外,救了全家性命。戰爭結束,緊接著二二八事件,母親還記得一顆子彈從她旁邊擦身而過。母親真是福大命大,這麼惡劣的環境,居然存活下來,直到她二十一歲認識父親,終於擺脫了非人生活,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父親很疼母親,母親很愛父親。父親本來有筆積蓄,為了迎娶母親,養母獅子大開口,因此付出了龐大的聘金。他們結婚時,租了一間簡陋的房子,胼手胝足辛苦的把我們姊弟仨帶大,我們也都成才成器,這是母親最大的安慰。當年大學錄取率只有20幾趴時,村子裡許多平時對她不屑一顧的鄰居,知道她能將孩子栽培成大學生,對她都刮目相看,使她原本自卑的心,不再自卑而變得快樂起來。晚年,母親備受糖尿病、腎臟病及骨質疏鬆症所苦,動了一個脊椎大手術,居然還能很平安的跟我們生活了六七年。


我們幼年時代,是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大多數的平民百姓,都有餓肚子的經驗。 母親只要知道哪個工廠缺臨時工,總是每天辛苦地上工下工,幫忙貼補家用。父親是軍人,當年的軍餉,沒有現在豐厚,不足以養家活口,加上她養母時不時又來家裡伸手要錢,使得我們三餐都出問題,常常有了這餐,下一餐在哪兒,還不知道。


一次,家裡一毛錢也沒有了,米缸還有少許的在來米,挑出小石頭,煮了一鍋硬幫幫的在來米飯,母親在飯裡加了少許豬油和醬油拌飯,我們都餓慌了,即便如此粗食,吃來卻格外香甜。後來豬油醬油用罄,只好用黃豆油加鹽巴炒飯,雖然難以下嚥,但是肚子餓了,還是得吃。母親把隔夜剩飯,熬成粥,因為沒錢買醬瓜,就配西瓜皮吃。把西瓜皮洗淨,外皮切除,然後切小片放一點鹽糖醃漬,這就是清粥小菜了。


當時軍人年紀還輕,就需強迫退伍,原本薪俸養家已捉襟見肘,遑論退伍後薪資僅剩八成。我們的註冊費,不是賣掉有紀念價值的金飾或者典當父親的西裝,就是硬著頭皮向朋友借錢。為了生活,父母因此時不時得到外地打臨工。有次,父親遠在瑞芳不知家裡已經山窮水盡,母親一方面叫我們用最便宜的明信片寫信告知父親,一面硬著頭皮向麵攤賒帳。


母親帶著我們姊弟仨,來到麵店,我的內心怦怦跳個不停,手心滲出汗來,母親硬著頭皮先跟老闆說,她沒錢但孩子餓了,能不能先賒帳,俟孩子父親回來後即刻還錢。沒想到和我們素不相識的老闆竟點頭答應,於是母親叫了三碗陽春麵給我們,她餓著肚子,很滿意的看我們把麵吃完,再三跟老闆道謝,我們就離去了。我的內心五味雜陳,母親一定是想,孩子經不起餓,大人忍一忍就過去了,何必多為難老闆?父親接到明信片,立刻趕回來,他沒拿到工資,很不捨地說,他寧願回來跟我們一起餓肚子。還責怪母親,麵攤老闆已同意賒帳了,為什麼不多叫一碗?


後來母親碰到貴人,在離家不遠的觀光飯店洗碗,還要兼顧至傳統市場採買內部員工一天的生鮮魚肉蔬菜,再交由飯店廚子烹煮成家常菜。至於客人吃的食物,則由從採買至烹煮全由主廚和他手下的徒弟負責。母親常辛苦的工作忙至晚上十點多鐘才能返家,父親擔心她的安全,到了夜晚都會接母親下班。由於觀光客太多,每天有洗不盡的碗筷,老闆見父親老實,母親做事一絲不苟,就請父親當母親的助手,家裡總算有穩定的三餐得以溫飽,我們姊弟仨還可吃到客人吃剩下並未打包的美食。有時老闆見這一對同甘共苦夫婦忙得太晚,會給他們一些宵夜錢,他們都省下來,作為家用及我們的教育費用。


頭七的晚上七點多鐘,妻在二樓的浴室沐浴後出來,即聞到一股檀香的味道,我湊進來聞,果然和靈堂的香煙氣味極為相似。再往母親的房門口一站,臥室內充塞著一片檀香味,就連通往母親的臥房的樓梯間也是,約莫半個多小時才消失。起初以為鄰居家農曆七月中元節祭拜好兄弟的香味飄散至家裡來,然而當天並非中元節,即便是隔壁燒香祭拜好兄弟,時間上也該在下午四五點鐘。若說是鄰居香煙飄散過來,何以只在母親房間逗留,其餘房間一絲煙味也無?我不禁駭然,莫非母親回家來看我們了。


古代傳說人死後七日魂魄會回家來,想來母親也回家了,她一定是捨不得走,因為她一手打造的一個這麼溫暖的家,怎捨得這麼快就離開呢?她看到我們作息如常,應該放下心了吧?安息吧,母親。記得父親過世時,堂舅來勸妳,反而是妳哽咽地跟他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就憑這句話,您該放心的走了。我們以後會快樂的生活下去,繼續維繫一個溫暖祥和的家風。倘若真有來生,希望您能投胎到一戶好人家去,然後再和父親重續姻緣,並把我們姊弟三人再生下來,打造一個不但精神溫暖、同時物質豐盈的家,憑您的聰明才智、好學不倦,來生定能大放異彩。


(更生日報副刊102.4.8~9.)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okingblog&aid=2133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