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明年此時馬總統能否連任(簡評)
2011/08/30 22:19:01瀏覽191|回應0|推薦2
論理上,我根本不相信馬英九清廉(這可是法律允許的)只要沒被逮到把柄、沒有定罪前,只能是依慣例善意的推論他清廉啊!

不能有合理的懷疑嗎?看看阿扁的例子吧,他未被逮到把柄前,不也是「號稱」清廉?

還會用減薪來譁眾取寵哩!


政風清廉只是基本標準,人民不需要一個只能做到基本標準的無能團隊!


台灣為何能偏安?歷史上韓戰是一個關鍵,當時,北京對台灣,可是往死裡打哩!但重點是,老蔣敢打、願挺,還有美國協助,台灣才因此存活了!


即便以後真的是兩岸要統一,台灣也要先獨立再來談統一!以北京的標準來做基準,它們看人是聽其言、觀其行!北京稱台灣為兄弟,但是北京的行為,並不把台灣真的看成是兄弟!被趕出門的兄弟,你先不承認他是兄弟,再要他以下人之姿回家,門兒都沒有!

台灣人啊!這絕對不是意識形態問題,這是利益問題!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其實是埋下一個極大的「不確定性」地雷,引爆權是主導在共產黨手上的!國民黨快要連黨格都沒有了,還提國格?下台去反省吧!







明年此時馬總統能否連任

【聯合報社論】 2011.05.19 03:03am

明天五二是馬英九總統就職三周年。明年一月十四日就要舉行下屆總統大選,幾乎所有的民調皆顯示,馬總統的連任之路十分艱難,這會不會是他的最後一個就職周年紀念日?

馬英九在二○○八年總統選舉大勝,主要是得自選民的兩大令狀(mandates):一、清洗政治貪腐;二、調整兩岸政策。就這兩點而言,馬總統三年來已經做到,可謂不負選民的託付;然而,即使如此,他仍陷於可能競選連任失敗的危機之中。

就清洗政治貪腐言,今日像扁政府時代高捷案、龍潭購地案、南港展覽館案、司法黃牛案、巴紐案、鐽震案那類匪夷所思的大案已不復見,馬團隊的困擾在立委選舉賄選,而鮮有中央政務官或地方行政首長涉及貪腐案件。三年來,馬總統自身操守清正,而國民黨團隊「最轟動」的「案子」,竟儼然是花博的「空心菜案」,由此可徵政風較扁政府清廉。

再就調整兩岸政策言,馬政府三年來將李扁二任近二十年的兩岸亂局,導入「和平發展」的競合關係,可謂是旋乾轉坤、起死回生的功業。扁政府的台獨操作,非但使兩岸瀕於戰爭邊緣,台美關係亦反目成仇,國際也以「麻煩製造者」看台灣,至於因台獨操作引致的社會撕裂及痛苦更不必贅言。馬政府掌握了歷史機遇,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等政策原則,開放直航、開放陸客來台、外交休兵、簽署ECFA等十五項雙邊協議,將兩岸關係從仇恨、破裂導向和平發展、雙贏共生。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說,現今的兩岸關係是「上帝的恩賜」(godsend),是「一個成功的故事」。

然而,即使馬總統有這兩大事功,為何仍陷於可能競選連任失敗的危機?主要原因,一方面三年來他幾乎未能轉化吸收任何綠營的選票,另一方面藍營支持者對他的熱情亦告流失。

三年前,蔡英文打著「帶領民進黨進入沒有陳水扁的時代」之口號出任民進黨主席,如今則與「扁李謝辜獨」等原班人馬並肩合體,且在貪腐問題上不道歉,在特赦扁上不否認,在台獨議題上不退卻,而儼然已有超越馬英九的聲勢;想像中,二○○四年那百分之五十點一一的選票可以支持當時的民進黨及陳水扁,二○○八年那百分之四十二的選票可以支持當時的民進黨與謝長廷,如今似乎更有理由支持今日的民進黨與蔡英文。馬英九在清洗貪腐上與扭轉兩岸上的表現,對這百分之四十二起跳的綠營支持者並無意義。他們不會投票給馬英九,其實不必任何理由,也不怕找不到理由。

馬總統三年來使他原本的支持者失去了光榮感與失去了熱情,則是他連任之路的另一危機。三年前,百分之五十八的選票,應是在支持一位守法、清正、自我節制,不屑民粹權謀操作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但馬英九成為總統後,其實是出自同一人格特質的表現,在支持者眼中,卻成了呆板、保守、綁手綁腳、瞻前顧後,甚至懦弱無能。這樣的落差,有些是出自馬總統的錯咎(像此次大法官提名),有些則出自民眾扭曲的期望(為何扁案審判拖那麼久?);但總歸一句,人民似乎還是欣賞手法靈活俗麗甚至反覆自如的政治人物,對拘謹又淡如白開水的風格沒有興趣,甚至疏離或鄙視。馬英九拉不住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流失掉的支持者,激進者不喜歡馬英九的溫吞,首投族覺得他不如蔡英文有新鮮感;此時的馬英九,猶如再大的山體也禁不起東一片西一片落石的消損。支持者失去了熱情與光榮感,馬英九的選情也就欠缺動能。

總之,馬總統競選連任的優勢,是在他相對比較清正而可堪信任的人格特質,及他的兩岸政策所產生的內外和平紅利。但是,一方面綠營的台獨訴求根本否定了中華民國體制,視和平紅利為「傾中賣台」之所得,而馬總統的兩岸政策始終未能改變綠營的國家認同;另一方面,馬總統相對清正及可堪信任的人格特質,則因「不沾鍋」、「第二線」、「父子騎驢」、「慢半拍」、「無能」等批評,而使原來的支持者與他疏離。也就是說,綠營無論如何皆敵視馬英九,藍營則對馬英九因素樸以致顯得遲緩笨拙的政治手法感到失望,這正是馬英九連任之路的危機。

然而,馬總統三年來的政績,已經超越了換屆選舉;他已將兩岸關係帶過了不可折返點,即使他不能連任,接手者也無可能另闢蹊徑,且若愈抵拒,災禍愈大。至於馬總統相對素樸的人格特質與操作手法,對內不致引發「正名制憲」或「太平洋沒加蓋」的痛苦撕裂,對外不致引發「麻煩製造者」或「迷航」的動盪;這樣的風格,自我節制,不興風作浪,不以人民為政治工具,即使有時顯得呆板,卻是國家領導者不撕裂國家及維持兩岸與國際和平的應有修為。馬總統若未連任,接手者亦須獲得國人、兩岸及國際之信任,非此不能保全大局。

三年來,馬總統已將蔣經國總統在二十三年前的「解嚴/開放」政策完整體現,他將兩岸和平與台灣的民主機制作了正面結合,跳脫了李扁二任將台灣民主的另一面(台獨)與兩岸敵對鬥爭作了負面結合的覆轍。

就當下選情看,馬總統未必能贏得連任,但繼任者若脫離了馬英九所定下的兩岸政策,又在國內、兩岸及國際不具馬英九一樣的人格信任度,即絕無可能安邦定國。

我們的結語是:馬總統三年來的領導表現,雖爭議不斷、缺陷不鮮,令人恨鐵不成鋼,但大政無虧、大德無虧,即使不能連任,其成就已超越了再一次的總統選舉,而可能是未來多任總統所難以違離及超越的。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ngwu&aid=55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