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20 09:40:51瀏覽339|回應0|推薦3 | |
貿易的核心哲學在於「等價交換」,「等價」與否則決定於雙方各自的認知,但是成交時一定是「合意」的,促進貿易不是要去簽啥FTA,而是要看我們自己的貨物與勞務有沒有人想要,以及我們是否有能力持續推陳出新,讓我們產製的貨品與勞務一直有世界各地的客戶願意買單!話說回來,當有客戶要購買我們的產品與勞務時,當然是「使用者付費」,「付費方式」可以是金錢或以物易物,而且還要幫我們墊付關稅(關稅就是進口國政府為保護國內產業,實質上向其國內消費進口品的國民課徵,外國出口商只不過是過個水,在售價中包含關稅轉嫁給進口國消費者,但是能轉嫁多少關稅則要視該貨品的價格需求彈性而定,價格需求彈性越小可以轉嫁越多的關稅);因此,簽了FTA不代表真能降低出口商的成本(因為產品如果需求彈性很大,能轉嫁的關稅會變少,即便關稅因簽了FTA為零,也會受到含稅後價格相近的次級品競爭),也不代表別國的好東西就會願意降低價格賣給你(精品不會因為不課關稅了就減除關稅價格賣給你,賣方很清楚知道你之所以買他的產品,是因為產品提供給你的利益超出售價),更不代表本國的爛東西就可以順利賣到簽約國(貿易對手國不是笨蛋,也會有反傾銷機制)!
台灣近幾年吵啥ECFA、要加入TPP或RECP,真是夠蠢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