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22 16:38:22瀏覽742|回應1|推薦3 | |
歐洲文藝復興到今天這段歷史是文明發展的傑出例外, 那我們就不能老拿中華帝國的表現和這段歷史比. 事實上, 如果除去文藝復興這段, 中華帝國和任何其他文明比都不差. 我們現在就拿西方史上公認的另一文明輝煌時代—羅馬帝國, 來和中華帝國比較. 中西兩大帝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中華帝國自稱中國, 立國後,面對來自周圍的半開化民族的入侵, 其主要的外在威脅來自北方的野蠻人入侵. 羅馬帝國一統地中海沿岸, 立國後面對的主要的外在威脅也來自北方的野蠻人入侵. 內政方面,兩國也都面臨周期性的內戰.中華第一帝國在漢武帝達到全盛, 羅馬帝國在奧古斯特(Augustus)大帝達到全盛,時間相差前後大約一百年. 兩大帝國都出現過大危機和中興, 標準的例子是中國的光武中興和西方的戴克里先(Dioclitian)中興. 這些都不奇怪, 因為兩國在內政外交上面對的都是同樣的問題. 管理疆域遼闊的帝國, 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時沒有電話,電腦, 沒有飛機火車, 要傳遞訊息, 都靠騎馬接力跑, 從帝國的中央向邊界傳遞訊息,往往需要十天半月, 這樣邊界將領就逞半獨立狀態, 時間一長, 就可能搞成獨立王國, 引起內戰. 也由於此, 一旦外敵入侵, 中央政府要增兵, 來回要一個月, 到時候, 邊界上的仗都打完了. 羅馬帝國就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戴克里先實在沒辦法, 決定把帝國一份為二, 東部由他自己當皇帝, 西部劃歸自己的戰友Maximian. 然後制定嚴格的繼承制度, 東西羅馬帝國, 相互支持. 但其實是為內戰種下了禍根. 他自己和Maximian 是多年戰友, 他們在任時, 可以相安無事, 但他們一離職, 下一代沒有他們的淵源, 內戰即刻開始, 直到康士坦丁大帝從新統一為止. 統一後, 帝國原先的那些問題又重新回來. 不久後西羅馬帝國就在野蠻人的進攻下土崩瓦解, 東羅馬帝國蛻變為拜占庭帝國, 又了撐一千多年, 在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下覆滅. 我覺得其實拜占庭帝國已經不是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的毀滅應該算在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前後. 中華帝國的歷史, 大家都很熟悉, 我就不再敘述. 不過我要指出的是, 中華帝國基本解決了羅馬帝國沒能解決, 而使其覆滅的問題. 有網友說地理上的隔离使得中国的周边国家都是野蛮国家,直到近代以前咱们从未遇到过一个更强大的文明作为参照物。其次,儒道释三教合在一起使得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容易治理、最逆来顺受的民族,只要还有一口饭吃就绝不造反,便白痴也能管理这种顺民. 關於第一點外患問題, 從我上面對羅馬帝國的比較, 可以看出, 野蠻人的入侵是造成羅馬覆滅的一個重大原因, 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可中華帝國卻度過了此難關. 當然, 你可以說, 中國史上有多次野蠻人入侵成功的例子, 但這不說明問題. 戴克里先大帝自己本身就是野蠻人出身. 關鍵問題是中國從古到今都一直保持著固有文化和語言. 羅馬帝國滅亡後, 雖說對後世的影響還在, 但作為一種文化和傳統, 卻徹底消失了, 以至到了今天, 人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唸拉丁文. 至於第二點, 其實這是在 beg the question. 傳統的中國人為何會變成順民? 那是因為中國的統治者意識到, 要解決羅馬不能解決的問題, 需要給臣民洗腦. 這是個重大的發現. 春秋戰國時代, 諸子百家提出了各種組建大帝國的方案. 秦王朝用法家的建議, 取得成功, 但像羅馬一樣, 立刻發現, 這樣的帝國是不穩定的, 所以就繼續摸索, 直到發明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控制人民的思想, 把他們訓練成順民才解決. 上面這段話也許聽起來很不舒服, 但確實保證了中華帝國幾千年來相對統一的局面. 又有一說: [當年歐洲, 列国林立,彼此剧烈竞争,互相攻伐,因此形成了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开放系统,以正反馈方式刺激了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大量涌现,等等。] 這當然是史學界的公論, 但要知道, 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作為一個統治者, 要儘量避免這種局面. 因為一句“落后就要挨打”的背後, 是不停息的戰爭. 中國的疆域和整個歐洲差不多, 也不缺乏[開放系統]時代, 春秋戰國混戰五百多年, 東漢到隨王朝之間的三百年大分裂時期, 都是[開放系統]時代, 雖然創造了一批傑出人物, 但也是人民流離失所的時代. 事實上, 採[開放系統]的西方, 在中世記, 人民的生活水準一直落後於中華帝國, 也落後於羅馬時代, 在史上被稱為黑暗時代. 當然西方最後孕育出科學和現代文明. 我們承認[開放系統]是個關鍵因素, 但不是個充分條件. 事實上, 西方的文藝復興有很大的偶然性. 作為統治者, 絕對不能為這種可遇不可求的事而故意把一個國家搞成[開放系統]. 不然的話, 就變成了老毛, 他的說法是 [七億人民不鬥行嗎?]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