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半農對新詩藝術的貢獻》(轉帖)(一)
2011/05/24 13:41:30瀏覽1360|回應0|推薦1

作者:黃鋼

引用網址:http://www.csscipaper.com/literature/xdwxyj/144483.html

研究新詩藝術,就不能不提劉半農。周作人為劉半農的《揚鞭集》作序說:“那時做新詩的人實在不少,但據我看來,容我不客氣地說,只有兩個人有詩人的天分,一個是尹默,一個就是半農。”馮文炳也認為:“他是《新青年》時代新詩作家三大巨頭之一”。這裏所謂三大巨頭就是胡適、沈尹默、 劉半農。有人認為胡適缺乏詩人的才氣。但胡適是“詩國革命”的倡導者,是新詩的創始人。沈尹默是個才氣橫溢的詩人,可惜的是,他寫了不久的新詩便放棄而去寫舊體詩詞去了。只有劉半農,既是個有才氣的詩人,又是個堅持新詩創作時間長、成果輝煌的詩人。他的《揚鞭集》、《瓦釜集》就是明證。但是長期以來,對劉半農在新詩藝術史上的貢獻卻評價不足,肯定不夠,這是不公正的。劉半農在新詩歴史上是個巨人,對新詩藝術上的貢獻是巨大的。在白話新詩創立初期,他身體力行,大力創作,用自己的詩作推動著新詩向前發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揚鞭”策馬,馳騁新詩疆場,即使去歐洲留學期間,仍堅持創作與探索,對新詩藝術形式的創立、創新、嘔心瀝血,成績斐然。他提倡新詩內容的真、感情的真;提倡詩歌語言的自然、生活化;用自己的創作,實踐著自己的理論。他的詩作至今仍閃耀著強烈的藝術光輝,是新詩寶庫中的瑰寶。他的詩歌理論,至今仍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劉半農對新詩藝術形式的貢獻

  胡適倡導“詩國革命”,創立新詩,是在否定舊詩,推倒舊詩的基礎上進行的,推倒舊詩,一是用白話替代文言,讓口語與書面語統一,用白話作詩;一是“詩體大解放”,徹底推倒舊詩的形式。

  中國的舊詩,形式是構成詩的重要因素。人們判斷詩的標准,很大程度決定於形式。就是說,某首詩是不是詩,往往看它是不是符合詩的形式。雖然詩的內容、詩的藝術特色也很重要,但就人們判斷詩的概念而言,形式卻重要得多。尤其是近體詩,無論是絕句、律詩,或者是五律、七律、排律,首先都是從形式上來判斷與分辨的。以“七律”為例,即“七律”二字,就規定了詩的形式不得越雷池一步。它必須“合律”。它必須是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其平仄的排列,相對相粘,對仗押韻,不得犯孤平等,都必須一絲不苟。如果字數、句數、平仄排列等方面不合乎要求,人家就不承認你寫的是“七律”,而只說你寫的是“古風”,“樂府”或其它體式。所以,對舊體詩來說,形式是區分詩與非詩的最重要條件之一。馮文炳先生曾說,對於舊體詩,就是那些模仿詩家,“按譜行事,旁人或指點他說他的詩做得不行;但總不能說他不是詩,因為他本來是做一首詩或者填一首詞”。這也是說, 做舊詩的人,即使他所做的詩,在內容上或藝術上都有很大的缺陷,甚至非常拙劣,但如果他所做的詩,所填的詞,符合“詩律”“詞譜”的要求,那麼讀者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寫的詩是詩,所填的詞是詞。從這個角度來看,決定詩的體式的是形式。新詩與舊詩不同。“新詩沒有什麼詩的格式,真是詩該怎樣做就怎樣做了,然而做出來你說我不是詩呢?這裏確是有一點無可奈何”。舊詩的形式被沖破了,詩體被解放了, 而新詩的形式又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新詩人所做的新詩,在形式上,還不普遍被人們承認,尋找一種或創立一種能為大家普遍接受的新詩形式,就是新詩人們最迫切的任務。在這一點上,劉半農是十分清醒的,因此,他在新詩形式探索上是頗下功夫的。《揚鞭集》自序說:“我在詩的體裁上是最會翻新鮮花樣的。當初的無韻詩,散文詩,後來的用方言擬民歌,擬‘擬曲’,都是我首先嘗試。至於白話詩的音節問題,乃是我從一九二○年以來無日不在心頭的事。雖然直到現在,我還不能在這上面具體的說些什麼,但譬如一個瞎子,已在黑夜荒山中摸索了多年了。”他認識到詩的形式的重要性,所以不斷探索,不斷翻新鮮花樣,以求創立出一種新詩的恰當形式來,可以說,他是新詩創立初期在形式上進行試驗最認真最得力的一個,也是取得成績最突出的一個。

  

  

  劉半農的新詩創作開始於1917年。從《揚鞭集》來看,1917月,他寫了30首《遊香山紀事詩》,其中10首收入《揚鞭集》。集名“揚鞭”,就取自這10首詩中第一首的頭兩個字。看來他是將這10首詩當新詩看待的。但這10首詩均為五言,雖未遵守近體詩的格律,卻只能相當於胡適所謂的“洗刷過的舊詩”。不過,同年10月他又做了兩首詩,就完全是新詩的形式了。先看第一首《相隔一層紙》。

屋子裡攏著爐火,

老爺分付開窗買水果,

說“天氣不冷火太熱,

到任它烤壞了我。”

屋子外躺著一個叫花子,

 咬緊了牙齒對著北風喊“要死”!

可憐屋外與屋裡,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

  這可以說是劉半農的第一首新詩,和《遊香山紀事詩》的寫作時間只隔了兩個月,但在形式上已經完全白話化了,完全自由了。這首詩,從形式上來看,已完全具備了詩的特色,人們是可以接受的了。為什麼呢?我們以為,詩的形式要能為人們普遍接受,一般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它要和內容統一。因為詩的形式是其內容的載體,它的形式總是為表達其內容服務的,一首詩的形式如果恰當地表達了內容,它的存在便有了依據;二是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應該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三是在文法上,也應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這是幾個起碼的條件。當然還有藝術上的其它許多複雜問題。

這首詩要表達的內容是社會上的“老爺”和“叫化子”的不同命運。這是一個大題目,而詩人只用了八行詩,就比較完整的表達出來了。屋裡屋外,一紙之隔,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詩的內容深刻、集中,形式簡潔,畫面鮮明。形式和內容和諧統一。同時,詩的表現技巧,運用得比較巧妙,屋裡屋外,兩個畫面,兩個世界。老爺和叫化子,兩種處境,對比鮮明。詩人善於捕捉生活畫面,好像隨手拈來,毫不費力。而這個生活畫面,又剛好表達了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所以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從人們的欣賞習慣來看,詩作的節律和用韻,都比較和諧,采用了中國韻文慣用的“三字尾”結構形式,如“攏著爐火”,“買水果”,“火太熱”,“烤壞了我”,“叫化子”,“喊要死”,“與屋裏”,“一層薄紙”。每一句結尾,多用三字,用四字的三句中,有兩句用了“著”“了”兩個襯字,朗讀起來襯字快讀仍是順口和諧的,只有最後一句不那麼順口,但從整首詩的情況來看,確實是節奏鮮明,韻律和諧,很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從文法上來看,詩僅八行,句與句在字數上相差不多,沒有過長或過短的詩句,句式和句法,都與口語一致,明白易懂,而且文字上極為凝煉,沒有什麼水分,更沒有什麼雕琢矯飾,扭捏作態,所以容易為人們接受。當然,對於這種題材,如果詩作再能含蓄一點就會更好,但平心而論,一個作者寫第一首新詩,無論形式或內容,能夠達到如此境界,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且這首詩,在白話詩草創初期,頗受讀者好評,影響很大,甚至成為一些新詩作者效仿的對象。我們應該肯定,這是劉半農對新詩形式創造上的重大貢獻。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l5833&aid=524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