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2 21:05:15瀏覽1802|回應1|推薦2 | |
中醫與西醫是截然不同的二套醫學,西醫從微觀角度,解剖人體、以顯微鏡觀察,發展生理病理來指導臨床,堅持眼見為信;中醫則是從宏觀角度,應用陰陽五行的哲學理論來指導臨床,講究天人合一。中、西醫學理論不同,語言不同,早期因地理隔絕,各自獨立發展,風馬牛不相及。一百多年前交通發達了,中西醫學產生交流,此時正值西方「船堅炮利」,用武力征服了中國,連帶著西醫也「征服」了中醫。 西醫傳入中國的百餘年來,中西醫的衝突一直不斷,中醫背負著不科學、落伍的罪名,西醫雖是主流,但實際上中醫又有療效。看西醫時,多數病人不敢主動說同時在吃中藥,另一方面,某些怪脾氣的中醫師,甚至會將接受西醫治療的病人趕出去。 中西醫之間的衝突,病人何辜?病人要的只是“病癒”兩字。 我是醫學院醫學系出身,學西醫也讀中醫,同時執行中西醫診療,站在二種對立的角色看對方,因而較能了解台灣的中西醫為何會衝突。 會產生衝突,各執己見,常常是因為雙方認知不同。中西醫在很多的術語上是「同名異物」,同一名稱,所指的卻是不相同的東西,雞同鴨講,久了,難免要衝突。 舉「脾」為例來說吧,西醫所說的脾,是指解剖上貼在胃大彎旁的臟器,這個器官英文叫Spleen,西醫用顯微鏡從解剖、組織、生理的角度看脾,當然是免疫淋巴系統、是紅血球的終極墳場。中醫從宏觀的角度看脾,脾的含意只有一小部分是指西醫的Spleen,中醫更著重的是其延申的功能,認為脾主運化、主統血、甚至主肌肉。 我們從小接受的科學教育(Basic Science)與西醫(Medical Science)的理論是一致的,所以對西醫說脾是「免疫淋巴系統,紅血球墳場」很容易理解。但多數人對中醫的Basic Science(中醫基礎理論)相當陌生,當然對「脾(其實非Spleen)主運化、主統血、主肌肉」的說法會是一頭霧水。中醫的「脾」與西醫的Spleen並非全等,但當初西醫引入中國時,只能借用「脾」這個字來翻譯Spleen。百年來,對脾定義認知上的差異,是造成中西醫衝突的原因之一。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心、肝、肺、腎的翻譯上面,中醫的「心」是包含西醫的Mind與thought的,如果當初將heart(心)翻譯成「哈特」,也許西醫就較能接受「心主神明」,將Kidney(腎)翻譯成「凱得寧」,則「腎主骨」、「腎藏精」也比較不會被西醫排斥。 試想,如果麥當勞的「漢堡」被翻譯成「饅頭」,「披薩」被翻譯成「大餅」,我看連點個套餐都可以起激烈衝突。 學院出身的西醫,多數是聯考激烈競爭下的佼佼者,自視甚高,聽到中醫說:「你的拉肚子、腹水、便祕、皮膚濕疹、水腫、胃下垂、月經過多、崩漏,都是因為脾的運化功能失調所致,需要健脾燥濕……」,長期受西方醫學訓練的純西醫,可能就要火冒三丈,斥之為胡說八道。 脾是淋巴系統、紅血球墳場,那是西醫顯微鏡下所見,顯微所見,並非全貌,有機體的運作應該遠比眼睛所見複雜。中醫透過宏觀角度的思維與臨床印證,發展出「脾主運化、主統血、主肌肉」的理論,用現代醫學難以解釋,臨床上又確有療效。所以用「參苓白朮散」益氣健脾,可治慢性腹瀉;「補中益氣湯」補中健脾,可治胃下垂(脘腹脹滿);「歸脾湯」助脾統血,可治「崩漏、經血過多」;「生白朮、生地黃、升麻」滋胃運脾,可治長期便祕。醫學是實踐科學,有療效才是硬道理,理論合不合現代科學,並不是那麼重要。 如果西醫還是堅持中醫都是無稽、不科學的,就如同以「漢堡」的角度來看「饅頭」,是否算是偏見呢? 我的觀察是:中西醫各自在不同的時空背景發展,各有其優缺點。當下,因為西方在「船堅炮利」的勢力下,主宰了現在的世界,連帶著在醫療上西醫也順理成章的成了主流。但若仔細想想,中國歷史四千多年來,那麼多的人物,不可能全都是笨蛋,所發展出來理論完整的中醫學,必有其可取之處。事實上,中國歷代人口的眾多,不就是中醫學對健康照護的實証嗎?西醫雖只有幾百年歷史,但今天歐美的科技,既有能力發射火箭升空,其醫學那有可能會是鴉鴉烏?某些守舊派中醫固執己見,批判西醫一無是處,是否也太過偏激? 中醫不全是錯的,西醫也不全是對的,中西醫各有所長、所短,截長補短,平心靜氣學習對方的長處,才是真正的醫(科)學之道。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