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人與洞房!
2009/03/07 16:53:48瀏覽557|回應0|推薦9

 那粒痣又黑又圓的三八媒婆正扯著大嗓門,唱道「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進洞房!」這是戲劇裡常有的婚禮場景,現代的婚姻禮俗上,好像少了這道序幕,漸漸地大家也就不清楚啥叫作「洞房」?為何叫作新郎與新娘?

 故事是這麼開頭地,話說「古早古早,番薯呷夠飽!」的那個年代,縣老爺名喚艾爭勝,飽讀詩書,勤政愛民,從不洗錢,凡事非要將「是非曲直」弄得清楚不可,說白了,也就是要有輸贏啦!有天縣老爺為探求民隱,就帶著幾位貼身隨護,巧巧地離開了縣衙,微服出巡去了!

 眾人來到馬家莊,一路疲累,就停在莊前的廟口休息。他抬頭一望,上聯寫著「經籤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尙?」,又見那下聯寫著「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贓官!」,橫批則是「虛無飄緲」四個字。

 艾老爺開口問廟口的耆老,道「不知是那位才子寫得一副好對聯呢?」;只見那鬍長及肚的老者說話了,「啊唉!你有所不知,這副對聯是莊裡最有學問的那位秀才寫的啦!他說改天還要與縣裡的艾老爺較勁較勁!」。

 艾老爺暗地裡想「好小子,這豈不是衝著我來嗎?指著和尚罵秃子嗎?我倒是要看看能寫得一手渾圓好字,又能吟詩作對的是何方神聖,那兒的人物呢?」吩咐隨護訪察去了!

 約沒一柱香,隨護帶來一個及冠的少年,來到艾老爺面前。艾老爺問道「請問府上何處,尊姓大名?」少年回道「莊東西巷,姓新名郎,街坊間喚我新郎。」艾老爺見少年面貌俊秀,舉止斯文,一點都不畏怯地,就出題為難少年;只見新郎引經據典,對答如流,讓艾老爺又驚又喜,真是英雄出少年。

 接著,新郎鞠躬作揖道「自古以來男婚女嫁必須三媒六證,請問艾老爺,何為三媒?何為六證呢?」艾老爺僅知「月老牽線」是一媒,其他的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來,這回遇到高手了!

 艾老爺被問倒了,但拉不下臉,搖頭幌腦故作冥想,以解窘態。這時,從人群裡閃出一位年約十五六歲的小姑娘,眉清目秀,聰慧地笑道:「三媒,就是媒妁紅線,過喜庚貼,還有定情之物這三項;六證嘛!請大家等一等,待我去取來,馬上回來!」。

 只見她從莊裡拿來米斗(升)、剪刀、竹尺、圓鏡、算盤,還有一支秤。艾老爺見了這六樣物品,心裡已經明白了。小姑娘對新郎說,「如果要知道五穀雜糧有多少?要以米斗為證;要知道衣褲帶履從何而來?要以剪刀為證;一絲一縷有多少?要以竹尺為證;要知道喜怒哀樂的情緒是怎樣?要以圓鏡為證;年月盈虧以何為憑?以算盤為證;事物分輕重緩急,以何為憑?以秤為證。」新郎對小姑娘的回答十分欣賞;艾老爺再次又驚又喜,誇讚小姑娘聰慧過人,隨口問道喚何名姓,家住何處?只見小姑娘羞怯地回道「小女姓辛名娘,家住莊頭北。」

 艾老爺見新娘與辛娘天生一對,地上一雙,倚老地當起了月下老人,為新郎與辛娘牽起紅線,二人欣然地接受了縣老爺的這份盛情。但是,辛娘提出了一項條件,要新郎在三天之內完成一件大事,那就是蓋一間不用門窗,不用房樑,片瓦不見,寸木不生,天生地久的新房。新郎欣然地允諾,自不在話下;而艾老爺不明其意,爭勝的本色讓他不便直問,靜待第三天後,再看有何婚禮的典故。

 三天後,艾老爺見新郎辛娘拜天地、高堂、相拜後,新郎滿面春風,高高興興地領著辛娘進到一座冬暖夏涼的岩洞,洞口上斗大的兩個紅字寫著:「洞房」。 從此以後,男婚女嫁新人居住的地方就叫作「洞房」了。新郎還是新郎,但辛娘從此就成為「辛苦」的娘了!

 (此篇改寫,來源網路,若有侵犯,請告知)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rh895&aid=271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