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馴獸師】祕密:不能說,還是無法承受?
2015/08/29 06:48:29瀏覽627|回應0|推薦18

[心結]:是否每個人總有忘不了,卻只能一個人承擔的事件

 

你喜歡蝙蝠俠、超人或蜘蛛人等超級英雄嗎?上述這三位虛構的英雄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把最光明磊落、正義凜然,所有超常的優點,讓人仰望的異能置於世人面前,彷彿是在告訴人們,「我和你們不同,所以你們可以信賴我」。

另一方面,他們努力的隱藏自身在人群中的面目,極力避免人們從他們的日常身影中,找到任何一絲關於超級英雄的線索。一半的他們走在眾人的前方,一半的他們卑屈自身的高度。在差異與去差異的行動中,是他們造成自身進退維谷的窘境。

如果諮商室是一個樹洞,那麼走進來的盡是各種不同面目的「超級英雄」,他們有兩種以上的身份,一個暴露於公眾的面目之前,一個鮮為人知。

不是每個人隱藏的部份都一樣多,一樣深。每一次對談,就像在聽故事。有些極具感染力,有些聽來不可思議,有些用謊言去遮掩另外一個謊言。即使如此,隱藏的內容與謊言是一回事,隱藏與說謊的原因又是另一回事。前者是後者的表象,後者是一個人之所以選擇成為超級英雄的原因,也是一個人的身世最引人入勝之處。

 

§ 過去式,也是現在式

祕密的特徵,就是所有的祕密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回憶。那個回憶我們忘不了,卻又因為某些因素無法輕易坦露,所以放在名為「回憶」的倉庫裡,並且鎖在倉庫中的保險櫃。

然而,祕密既然忘不了,故又是不斷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宛如發生於當前的具體事件。更何況有些祕密確實是正在發生的事,好比一位隱瞞配偶,正在外遇的丈夫或妻子。

已經過去,不再發生的祕密,就像幽靈,只有跟幽靈接觸的人看得見它們的存在。我想起一位女士J,她是一位氣質高雅,談吐間有股讓人感覺特別舒服,想繼續聽她說話的魅力。她在結婚幾年中,曾經一度外遇,這段關係從開始到結束,她的丈夫始終一無所知。J告訴我,剛開始她很慶幸,甚至有點佩服自己隱匿不忠事實的能耐。

關係後幾個月,J幾乎忘記自己曾經出軌過的事實。又過了半年,出軌的回憶像是沒來由又重新活過來的殭屍,起初對於丈夫過於老實,以至於沒有發現自己出軌祕密的原因,變成J自我譴責的主要力量。

某一晚,J在公司加班到十點,回到家已經接近午夜,丈夫看見妻子,細心的幫她把脫在玄關的高跟鞋收好,接著進到廚房幫她煮宵夜。丈夫在廚房的背影,讓J想起自己在出軌那陣子,經常用加班當作理由。丈夫從不懷疑,照樣幫她打點睡前瑣事,準備宵夜。

J說:「看到丈夫一貫天真的對我好,我突然發現自己早已習慣他對我的好,我其實一直都很任性的欺負他。」

 

§ 祕密的跟隨者:恐懼與不安

祕密,從來都不是一種單純的東西。就像你手心的一顆石子,你可以選擇放進一個盒子裡,或是丟進河裡。有些祕密,無論你放在哪裡,不過是假裝它不存在,但祕密不會消失,它會跟著你。

之所以不單純,在於有些祕密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因而上頭刻劃著我們的生命軌跡。我們可以遺忘某些事情,但忘不了的祕密永遠不會過去,而會將我們拉回現實。

有些祕密屬於正在發生的事件,不是來談者刻意隱瞞,只是因為不知該如何處理,所以暫時先擱在心底。我遇過這樣的來談者,難以處理的事件,可以讓一個人連簡單表達都辦不到,好像失去了說話的能力。那種感覺是極度的不安,特別能突顯一個人在無知時的無力感。

有些事件變成祕密,就在於這些事件形同跨不過的考驗。一個學識很高的人,不見得知道該如何處理另一半外遇的情形;年過半百的人,也沒有辦法通過學習,了解怎麼面對孩子犯下刑案帶來的羞恥感;當了一輩子好妻子的人,不見得能夠忘記童年某次疑似被父執輩猥褻的痛苦。有太多太多的祕密,糾纏著我們的生命,因為那些祕密使得人們得面對自身的無知,以及無知帶來的無力感。

當祕密造成我們內心的不適,影響了我們正常的生活,關鍵不在於是否要說出來。我們首先要面對祕密帶來的感受,接受不適感的背後,存在我們對我們熟悉的世界,樹立自信心的反面,黑暗中有些我們一直沒有真正面對,沒有真正找出解決方案,以至於被我們無限期擱置的事件。

那些事件會讓我們失去安全感,可能毀了我們長期建立的形象,或是造成對自身或我們關心的人生存的意義與價值。

 

§ 奴隸們

相對於那些閉口不語的人們,還有些人宣稱自己善於隱藏祕密,卻總是把自身的祕密輕易散佈的人。

口頭禪是「我有一個祕密,我告訴你,你不要告訴別人!」的人們,他們是祕密的奴隸,面對我們無法處理的事件,試著讓更多人知道,好讓其他人成為「關係人」,潛藏轉嫁自身責任給他人分擔的無意識動機。但這種轉嫁沒有實質效果,因為關係的建立是雙方共同決定。不懂得篩選真正能夠分攤祕密——也就是真正能幫助自己找出面對與處理事件的夥伴——往往會讓自己和相關人等造成傷害。

世界上沒有保守不了的祕密,只有無法處理,被迫選擇忽略的事件。

擁有他人的祕密,有時會給人一種弔詭的錯覺,像是擁有一種權力。這種權力的來源本身發於善意,給予我們被信任的榮譽感。所以我們要分清一個人適不適合分享祕密,在於我們要理解這個人怎麼看待榮譽感,有些人缺乏真正對榮譽感的認知,他們只是喜歡被奉承的虛名,被特殊看待時所引發的驕傲。一位崇尚虛名的人,他只會更加貪婪的希望獲得他人注目的眼光,故你的祕密只會變成他持續拿來引人眼球的談資。這類人自卑的程度,就和他利用他人祕密換取注意力的程度成正比。

進而,對那些極度自卑的人們而言,表面上他們顯得極度自戀。實質而言,自卑才是他們不敢對外承認的祕密。

每個人都有祕密,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承認自己有弱點,有無法處理的事件。故面對祕密,從祕密的重壓中解放出來,光是坦白,只能帶來短暫的舒緩效果。承認自己的無知尋求值得信賴的他人解決問題,才能讓祕密被我們內化,隨著我們擁有力量將其征服,將祕密還原為成長的生命能量。

 

[解語]:祕密不是命運的挑戰,而是點出每個人生命中所要克服的難關

 

 

 

讀者信箱:service@myplus.com.tw 

【讀者信箱投稿規範】

1. 來函者接受我方在保護來函者隱私的前提下,經匿名與節錄後刊載。

2. 請盡量將情況詳細交代,充分说明更易於諮商師分析與回應(包括性別、年龄、所在城市、职业等。)

3. 有鑑於來函十分踴躍,故只能每個月挑選少量一至兩篇回應於此專欄。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2895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