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馴獸師】網路時代的資訊傳遞:以「心方向」心理諮商工作坊的微信應用為例
2015/07/17 20:14:31瀏覽678|回應0|推薦13


§
前言

微信(Wechat),中國手機通信軟體的霸者。這款在大陸毫無敵手的通信軟體,比微博更貼近一般人的生活,是友誼的手、社交的必要手段與生活的象徵。

 

微信的應用,在我使用這兩年多的時間,幾乎每半年都有突破。微信的線上商店「微店」,以及十分方便的線上支付「微信支付」都比LINE在台灣的推行更早。

 

個人、企業之外,無數社團在微信上建立自己的平台。「心方向」是北京的一個心理諮商工作室,儘管規模未達「壹心理」,但少了商業氣息,多了更多諮商心理師、相關從業人員與心理愛好者彼此進行思想交流的家庭味兒。

 

年初開始,心方向除了微信公眾號,建立了一個線上討論與分享的「微信群」(目前有兩百多位成員)。我很關注大陸的諮商發展,迄今仍是充滿希望的藍海。能夠和他們的諮商工作者等人進行交流,是個身處台灣,想要增進彼此互相了解,看見這片海通往各處座標的最佳方式。

 

心方向的討論群,平均一週有一到兩次的分享,由成員進行一個小時的主題分享,以及互動討論,就像在演講(主講者用語音,與會者用文字)。其他時間則是開放三個小時,讓群友們以文字自由討論。

 

§ 流程

昨晚(7/16),我進行了一次的主題分享,題目是《從憂鬱症藥物的戒斷,談『癮』

的抗爭》,我的報告分成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是我對今年六月「輔仁陽明哲學諮商與精神醫學哲學工作坊」,洪裕宏教授關於憂鬱症藥物危害與戒斷的演講內容,加上我自己參考其他國內外相關研究做的現況綜述。

 

第二部份則是談「癮」在諮商現場的課題,理論圍繞John BradshawJames MooreWilliam Glasser的理論展開,他們都是在依存、依賴、上癮的諮商方法中,以他們的方法提出用藥以外的有效方案,做為我們反思憂鬱症藥物不合理使用的疑慮中,心理諮商方法的必要性與價值。

 

第三部份從我的個案分享來進行討論,中間伴隨其他與會者的討論,我的個案分享圍繞「愛成癮」、與「虛榮成隱」兩部份。

 

第四部份則是開放與會者自由討論,包括回應大陸群友們對台灣諮商現況的等等問題,好比台灣在心理諮商與臨床心理的區別,對大陸那邊是陌生的。並且在互動中,彼此進行一些專業術語與觀念上的交流,好比我們花了一段時間釐清「人格」、「性格」和「價值觀」、「道德感」等用語的使用。

 

§結語

經過一個月心方向微信群的使用,首先感受到網路的便利度。就像投履歷至台灣以外的地區找工作,通過視訊或其他網路方式進行面試日益普遍。世界的距離在縮短,造就了人才的快速流動與資訊的快速交流,這就是現代科技的絕佳應用。

 

以大陸的壹心理網站為例,他們有自己的app,還有線上的諮商師與來談者媒合,諮商方式除了面談,已有電話與網路視訊等方式。優秀的諮商師,簡直可以完全在家工作。並且就像優秀的外科醫生會在各地動刀,賺取更高的手術費,未來優秀的諮商師也能透過網路向台灣以外的民眾進行諮商,以電商付款的方式完成工作與收費。

 

在網路社群的交流中,還能加快己身對專業新知的學習速度,處處是能夠互相學習與討論的同儕與督導。某個程度上,我想這也預言了未來諮商做為一門生意無可避免的集中化。諮商師與其依靠小型工作坊,不如加入大型諮商中心,通過他們與更多受眾接觸,並以大型諮商中心的公信力為己身的品牌。就像四大會計公司,他們的公司品牌本身就是公信力的象徵。

 

另一方面,我相信無論網路發展,特別是手機通信的發展只會日益超乎我們的想像,達致更高的便利性與影響力。心理諮商相關工作者,即使對網路興趣缺缺,若要了解已將網路融入生活的民眾們,接觸網路,了解網路是諮商師了解來談者不能拒絕的一個區塊(不了解網路,如何深入現代網路焦慮和網路成癮等問題?)。

 

最後,歡迎來到網路時代。

 

 

p.s. 昨天演講中間發生一個小插曲,家裡的wifi分享器在中途故障,偏偏我家屋裡的3G收訊很差,我只好抱著裝滿資料的筆電和手機到戶外,一面餵食蚊子,一面繼續進行活動。總體來說,在星空之下進行知性的對談,大概是我這兩年在夏夜中有過最特別的享受。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26088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