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恐懼是道路
2022/08/22 00:29:21瀏覽1683|回應1|推薦21

 

1.

有將近十年,我沒用過桌上型電腦(PC)。

多數時間,我都是用筆記型電腦,隨著筆記型電腦的功能越來越強,連上螢幕、鍵盤、硬碟,對我來說和桌上型電腦沒區別。相較之下,筆記型電腦還更便利,我隨時可以帶著走,帶出去上課、開會、寫作,和居家使用能做到無縫接軌。

這是一種自由,也是一種自我束縛。這意味著我沒有什麼不工作的藉口,只要我願意,我隨時隨地可以把工作帶著走。

憑著這樣的生活方式,我完成了許多作品,算一算,從2011出版《孤獨白》到上個月出版的《小腦袋裝的大哲學》,我出了二十幾本書。

我已經很久沒有去計算實際數位,因為沒有什麼意義。

寫出來的書,基本都是拿來被遺忘的。包括我自己,因為它們一旦寫出來,就成為人們可以自由議論的話題。可以詳細品鑒,也可以不分青紅皂白痛駡一頓,任人宰割。

這就是寫作的代價,我想跟短視頻、音樂、電影或其他創作都一樣。作者負責創作,但不負責捍衛。

所謂「捍衛」,指的主體是自身,不包括他者。

你捍衛不了別人的想法和感受,甚至當你這麼想,你想要去捍衛別人,這都可能是一種對他人的冒犯。

憑啥別人需要你來捍衛?

 

2.

當我們有了想要捍衛他者的念頭,真正捍衛的往往還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被刺痛了,我們一種危機意識被激起了,我們真正想處理的是我們的感受,我們真正想消除的是我們的痛。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去做一些富含理念的事情,他們做到一半就停了、走了、不幹了,因為他們的感受得到撫平,他們真正的目的已經達到。

這種事情無處不在,而那些以為他人會為自己捍衛什麼的人,留給他們的更多是錯愕,以及某種被拋棄的新傷。

這也不表示我們就不能為別人捍衛什麼,而是你得設下一個前提,有禮貌的邀請對方,讓對方接受你的捍衛。這時,你們就成了一個聯盟,彼此的主體性交融為一。

我想這就是兩個人在一起,組織家庭不可或缺的意識,能從「我」的主體轉化出「我們」的主體。

有些人恐懼這件事,他們害怕會失去自我。確實這是一個令人恐懼的事情,恐懼失去自我。

這使我們容易陷入對恐懼的抵抗之中,而忽略了我們恐懼失去的到底是什麼。

 

3.

口口聲聲說「害怕失去自我」,而拒絕與他人連結的人,如果仔細和他們交談,你會發現他們當中有些人根本不清楚自我是什麼,他們只是恐懼著,就像有些人害怕天會塌下來,害怕開窗會感染新冠,害怕對人坦誠就會被傷害。

他們不瞭解天、新冠或與人坦誠,但他們恐懼,而他們要處理的也僅僅是恐懼。

所以諮詢中總是順著感覺在走,因為真正能夠把握的只有感覺,除此之外都是難以定奪的概念。

比如你可能白天跟同事說了聲:「你今天怎麼臉色那麼難看。」

同事回頭就跟別人說你是個沒禮貌的人。

但實際上發生了什麼,就算有監控,也無法還原所有真相。

人活著依靠的似乎也不是真相,而是我們對真相的解讀,以及解讀背後,那些難以區分真假的感受。

當我們聽見一個人在憎恨他的父母,我們去問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這可能無法緩解或讓一個人走出他的憎恨。因為憎恨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創造一個故事,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神話。

憎恨或其他感受不屬於謊言,至少不是有意的謊言,而是我們天生在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天賦人性中活下去,所能倚賴的少數資源。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一個孩子學會說謊,說明他的心智達到一定的成熟度。因為他能夠創造一個保護自己的神話,能夠把關於自身和世界的未知角落,那幽暗而神秘的處所,通過自己的創造加以補足。那麼他的世界就完整了,就沒那麼多可怕的陰暗角落,需要他去擔憂,去畏懼。如此一來,他就能安心生活,專注於他想發展的美好事物。

 

4.

回到寫書這件事,總有人羨慕著。

我並沒有特別開心的樣子,當我這個樣子,我是真的不太開心。有些人不相信,那是因為在他們的神話裡,出書是很特別的,他們賦予出書很多想像。

就像有些人因為我做心理諮詢而靠近我,跟我說很多話; 也有人聽到我做心理諮詢,就避開我,害怕我會跟他說很多話。

我是我,但我是別人神話里的一部分。

出書對我來說確實不怎麼開心,因為我的作品始終沒有得到太多的肯定,我寫書寫到現在,連一場簽售會之類的場面都沒見過。這有很多原因,有些原因沒道理可講,所以我很無奈。

並且做為一位選擇盡可能能隨時隨地工作的人,我對自己寫的東西相當挑剔,我寫過的書,就沒有一本是我完全滿意的,它們總有各種缺點,各種問題。

我能堅持,在於我相信,也願意改正我在寫作方面的缺點,願意解開內容上的各種問題,所以我沒有放棄。

你發現了嗎?這就是差異。有些人在意的是出書,他們想像的是出書,或者成為一位出書的人。

對我來說,很早以前,我就拋下了出書的神話,因為我發現,為此我才能留下「寫作」。我要修正與改善的是寫作,而不是出書,這是兩回事。但寫作是出書的前提,就像自我是失去自我的前提。

假如我們想要處理我們的恐懼,比如恐懼失去自我,那麼我們就需要這麼做,去釐清到底自我對自身是什麼意義。

就像一個想出書的人,他出不了書,可能是他的想像都在出書上,以致於當你問他關於寫作的事,你會發現他對寫作很陌生。那麼你寫不出來,談什麼出書呢?

又像有些人擔心出書之後會賣不好,或者賣太好會被瘋狂書迷跟蹤啥的......就像賣牛奶的小女孩。

然而,這個困境又是的的確確的,一個沒出過書卻害怕被書迷跟蹤,想到這個就帶來的恐懼很真實。這個真實可能會把一個人嚇得不敢寫作,「放棄」出書的機會。

 

5.

一個人可以活在他創造的神話裡,他也可以選擇將部分神話轉為歷史,用真實的磚瓦填補恐懼的幽暗,那麼,他就會發現他所創造的東西變成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可以拾起,可以摧毀,可以與他人分享的事物。

比如,一本書。

比如,一段戀愛。

比如,一個家庭。

所以回頭來說,恐懼是什麼?

我以為恐懼是神話的起源,就像古人看見日蝕,他們恐懼,於是通過天狗食日的神話填補了恐懼帶來的幽暗。這很有效,但是否每個人都要活在他人創造的神話中呢?

這需要我們去選擇,選擇本身正是我們應對恐懼的道路,路的盡頭通往何方?也許恐懼就是路本身,路就是恐懼本身,等著你去前進。

當然,你可以不去察看,你可以選擇接受眼前的神話,只要當你凝視幽暗時,你不會經常因為好奇、困惑、無助等其他感受刺痛難當、心癢難耐。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76917749

 回應文章

路人乙
2022/08/22 10:42

人生就是一場不停息的挑戰與學習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不經一番寒澈骨 焉得梅花撲鼻香

人生不能只是贏在起跑點 而是能不能堅持到終點

高中時初讀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豈知五十年後才得稍解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