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09 11:30:23瀏覽532|回應1|推薦2 | |
接近百分之百的錄取率,幾乎有考必中、有報必上,台灣的大學入學辦得越來越像九年國教。當大學不再是窄門,甚至是拆了圍牆時,這種「人人都是大學生」的入學品質,實在令人擔憂。 去年十八分,今年七點六九分,再創新低的大學錄取分數,的確讓外界又開了眼界。這成績還是採計加權之後的總分,假使還原的話,平均每科僅零點九六分,堪稱是一項新的「大學奇蹟」。 七點六九分的超低分,落在府城剛升格的立德大學,校方說,入學分數只是高中三年的差異,不代表未來人生的差距。這句話看似頗有道理,實則卻是為浮濫的招生規定找藉口。畢竟不設門檻,已換來最低分入學的知名度。 不過豈止立德而已,今年招生嚴重不足的大學如稻江、興國、致遠等私校,竟有校系掛零,或全校招生不及一成。但對於「低分錄取、缺額嚴重」的現象,教育部唯一做的只有「喊話」,呼籲學校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坦白說,最該成立危機小組的是教育部。退場機制喊了多少年,未曾落實過,放任濫竽充數的大學校系,入學錄取分數年年探底,搞得滿街大學生比電線桿還多,如此向下沉淪的高等教育,教育部怎能不視為危機呢? 七點六九分是台灣教育的新警訊,可問題關鍵並不是出在學生身上,而是什麼樣的體制,讓這個分數能夠上大學? 我外甥因為小時候大腦水腫,以至於學習遲緩,雖已甄試上大學,但是他的英文、數學程度,連國中程度都不到,高中唸建教班,考試前老師都會透漏考試內容,三年裏做工的時間比讀書的時間多,這樣居然是班上第三名,只是我問他:什麼是極限?(高中數學)他說沒聽過,寫給他看,他說有看過,但老師沒說是「極限」。我外甥雖學習遲緩,個性十分温和,又彬彬有禮,長相有明星臉。 以他的資質去上大學,很難想像他要如何畢得了業,他的程度是需要一對一的教學,而且是特別教法,我和他面對面半個月,乘法公式到現在只記得兩條,題目一變化,就看不懂;英文單字每天頂多記得住5個字,而且過一些天,有些字又忘光了,買了一本2500單字給他,問他多久可以記住八成?他只會說:我試試。其實我都教不下去了,教書多年的經驗幫不了他,實在不知如何教起?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