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機器人 從鬧鬧說起
2012/07/24 19:57:27瀏覽631|回應0|推薦23

這個正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展出的專題“機器人總動員”,
是一個非常有系統、很有趣的展覽,也是一個老少咸宜的展覽;
就像一個媽媽帶著她的小孩,一路用興奮的語氣跟孩子說,
“這是媽媽以前最喜歡的機器人......”,等等諸如此類!
展覽分兩個展廳,內容很豐富,又不能精簡,所以必須分開來介紹,
今天,就先從源起說吧!這個故事,我是為所有童心未泯,
與機器人一起成長的朋友寫的,希望能喚起大家許多美好的回憶,
並將這個夢想在自己的下一代心中延續.....最後結下甜美的果實!

機器人總動員是以最討人喜歡的Nao,作為海報的主角.....
我們就從鬧鬧說起吧;Nao,在台灣就是叫“Nao”,在上海世博他的中文名字是“鬧鬧”,
很可愛的名字,就這個名字已經令人笑顏以對了!

Nao,是我最喜歡的機器人,2010年曾在上海世博的法國館,與他相遇,
當時我們彼此隔著玻璃用眼神手勢和笑容交流,搖頭晃腦的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只覺得我很喜歡她《也許是他?因為那個鬧鬧是穿藍色衣裳的》,
沒想到他原來是有感覺的智慧型機器人,他會憑感覺去決定喜歡或討厭一個人呢;
哇,今天在台北有如此重要的發現,真讓我感到非常的榮幸,謝謝鬧鬧,我受寵若驚了!

1624年,第一張機器人草圖由義大利人Gio Battista Braccelli 所繪製,圖中的機器人是由方塊組成,這個外型從此定調,影響了人們數百年來對機器人的“觀感”.....

機器人的概念,是捷克斯洛伐克科幻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小說中創造的,
“機器人”Robot,是他由捷克文Robota和波蘭文Robotnik所創的名詞。

機器人的始祖是個女性瑪麗亞,是在經典默片“大都會”中出現......
當時是1927年;

這是現場展示的機器人瑪麗亞的“本尊”,非常的精緻......

1956年“惑星歷險”中,擬人化機器人羅比,當主人命令他去殺人時,
羅比就短路停止運轉了,因為殺人違背了他的核心程序“機器人三大法則”......
關於這三法則,很有意思,等下再進一步作詳細介紹吧;

1961年,兩位美國發明家德沃爾George Devol 英格伯格Joseph Engelberger
聯手製造了第一個工業用機器人,取名Unimate;

世界第一個智能機器人,是美國史丹佛研究機構發明的,
是全球第一個懂得分析周遭環境,並自行訂下一項工作的機器人,
還會將完成的工作儲存起來,以便日後再使用,好聰明喔!

第一個會用雙腳走路的機器人,1969年在日本誕生,
是早稻田大學的加藤一郎實驗室研發的......

1977年電影星際大戰四部曲,C-3PO是一個人形化禮儀機器人,
他還能懂能說多種語言呢.......

1997年,美國Nasa首度將機器人送上火星,這名為Sojourner的“旅居者”,
包括一個登錄器和漫遊車,於七月四日在火星的阿瑞斯峽谷登陸;

1999年,日本的Sony公司推出了電子機器寵物Aibo,
Aibo的誕生,將人工智慧的科技,開拓了生活娛樂的發展方向;

2000年,日本人推出Asimo人形機器人,
他完全沒有電纜電線之類的牽絆,又採用鎂合金輕材質,
所以行動自由輕鬆,是機器人設計的一大突破。

2001年大衛,是一個實驗機器男孩,也是第一個能夠付出真愛的機器人;
故事的主角是一對夫婦因兒子罹患絕症,必須長期冰凍,等待新藥的發明,

2003年,日本Sony公司研發一個夢幻機器人Orio,
他的設計有人形的外貌,身高58公分,7公斤重,有38個可轉動的關節,
所以,跳舞、唱歌、踢足球樣樣難不倒他,.......

Nao是2004年在歐洲誕生的,他身高57公分,頭部內建數碼攝影機,
可以偵測距離,也可以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的心情,
觀察越久,越能了解對方的脾氣,最後,Nao還會依據互動的經驗,
決定要喜歡對方,或者要討厭對方,.....哈,那麼看來,鬧鬧也喜歡我啊!

2004年,一部由艾薩克 · 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說“我,機器人”所改編;
,耗資逾一億美元的科幻電影“機械公敵”在全球上映,
電影的故事背景為 2035 年,那是一個每15人就擁有一個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時代!
機器人、機器助理無所不在,甚至渗入家庭生活,擔任起保姆,護理等等的責任,
當人類越來越依賴先進科技的時候,機器人也學會了自我思考,
進而解開控制他們的密碼,成為完全獨立的“機器類”......
整個電影的故事懸念,源於自機器人三大定律的邏輯推演,
因此電影中扮演警探的男主角科幻電影演員威爾•史密斯說:
“本片告訴我們:機器人並没有問題,技術也不是問題,人類邏輯的局限才是最大的問題。
因此,到頭來我們會發現,人類最大的敵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2005年,日本的彷真人機器人木戶小姐誕生,
這位木戶小姐,她的表情與皮膚與真的人非常相似,.....是吧?

電影史上首度以機器人和機器人世界為題材的3D電影動畫,
是2005年推出的“機器人歷險記”,主角是一個有熱情與理想的男孩洛尼,
他雖出身卑微,但才華橫溢與眾不同,喜歡發明新東西,
故事就是講述他離開家鄉,前往大都市拜訪他的發明家偶像的經歷。

Robo Thespian是具常互動機器人,於2005年開發,2007年初次登場,
觀眾的心很快就被擄獲了......尤其他的系統加入人工智慧後,
產生了許多可以回應觀眾的功能,特別讓人喜歡!
這個劇場機械演員莎士比亞,從不疲倦、不需進食、更是他最佳的武器。

2008年,英國仿真機器人茱斯誕生,他有表情、可以說話,
這個軟件的程式設計花了科學家三年半的時間才研發成功,
茱斯的橡膠皮膚下,內建了34條運動神經來表現臉部的情緒,
他甚至可以在25秒內,觀察了別人的表情動作,立刻模仿出來!

2011年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發出一個機器人,外貌乏善可陳,但很聰明,名叫Lingodroid,
他可以創造並使用自己的語言,這些機器人也會在這過程中累積自己的知識.....
他的中文譯名很有趣叫“嘰哩呱啦”,非常傳神,讓人不禁莞爾啊。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機器人,台灣製造,在世界上曾獲多項設計大獎,也是吉士尼紀錄的保持者......這名字叫作BEROBOT的人形機器人,在2009年誕生,他身高15公分、體重250公克,他可以做出6萬5000種動作,踢足球、翻筋斗、揮拳、金雞獨立、伏地挺身,太極拳都難不倒他!BEROBOT銷往美國、英國、荷蘭、丹麥、西班牙等國家,由於售價只有日、韓同等級商品的一半,更具國際競爭力。

MIT《Made in Taiwan》,很精緻、很可愛,很厲害吧?

最後要解釋一下機器人學的三大法則,是科幻作家艾西莫夫,在他的小說裡定下的鐵律,以防人類會被機器人所掌控!這機器人三大法則,如下: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這個機器人法則,是科幻作家在小說中為機器人寫下的規範,
之後,這三大法則也一直被公認是機器人存在的、基本的核心價值了。

但是他的“機器人三大法則”,後來有羅傑·克拉克添加了以下的定律:
元定律:機器人可以什麼也不做,除非它的行動符合機器人學定律。
此定律置於第零、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之前。
第四定律:機器人必須履行內置程序所賦予的責任,除非這與其他高階的定律衝突。
繁殖定律:機器人不得參與機器人的設計和製造,除非新的機器人的行動服從機器人學定律。

明天要去上海了,又有一陣無法上UDN部落格了,
本來還有許多要介紹的,因為這個展覽有很豐富的內容,
也只好打住不能繼續了,不過,這個展覽展期有三個月呢,
要到九月二十三日才結束,就請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看好嗎?
還有機器人Nao和莎士比亞的現場表演,他們很可愛,還會唱歌和跳舞喔!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lianyi&aid=6665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