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5/27 04:49:54瀏覽447|回應2|推薦6 | |||
【中時電子報獨家披露-新新聞封面故事】 兩岸都在準備攤牌 引言:
經過一個多月的喧鬧與混亂,此刻的台灣,儘管從表面來看,就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的又回到了從前,但事實上,在這種沒有變的表象底下被遮掩掉的,卻是一切都已和過去不再一樣。儘管兩岸仍不會劍拔弩張,但整個走向則是兩邊都在為最後的攤牌做著準備。 因此,未來的三年,將會是台海情勢,以及台灣內部,甚至美中日關係加速推移的時刻。兩岸關係不太可能有重大的突破,一切祇會在停滯不進中繼續惡化。這仍然是「十字路口」的格局,但今昔的不同,乃在於這個「十字路口」的一切選項已全部展開,不再有曖昧的空間,最後乃是各憑本領,但正因如此,它的衝突能量地就注定將持續累積,風險反而更大。 綠營 因雙贏論述而驚慌失措 毫無疑問的,這是個全新的局面。而其樞紐,則仍要數連宋的訪問中國。在連宋出訪前,台灣內部的反獨非獨勢力,可以說處在一種混沌不清,不但認知淆亂,甚至連策略也都糾纏顛倒的狀態下,這種混沌的形勢,使它別說無法展開攻擊了,甚至連基本的防衛也都手足無措。 因而我們可以說,這個階段裡,台灣除了「台獨」這一套說詞外,即無其他,泛藍也祇落得不斷挨打,甚至持續被鯨吞蠶食的局面。但這種局面已因連戰的率先出訪而被打破,一套新的「雙贏論述」已開始形成。 由於「雙贏論述」既未逃避及亂扯歷史事實,也未有損台灣的利益和尊嚴,它當然使得連戰聲勢看好,甚至在受支持度上領先阿扁八個百分點之多。「雙贏論述」已開始發揮黏合反獨非獨力量的關鍵。由於「雙贏論述」無論在道德和現實性上,都足以挑戰,甚至剋制「台獨論述」,它才會造成綠營一陣混亂,以及內鬥。 綠營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其實也不是什麼意外。長期以來,綠營藉著「台獨論述」,掌握到了意識形態的攻擊權,當它們發現已出現一種足以向它們挑戰的「雙贏論述」,在第一時間內當然難免驚慌失措。 藍營 因戰鬥不足而採取守勢 不過,泛藍固然依靠著「雙贏論述」和「中國熱」,而取得了政治戰略層次的制高點。但我們也可看出,泛藍之所以長期被迫採取守勢,的確顯示出它的攻擊發動能力相當微弱。這也就是說它的戰鬥意志和戰鬥能力不足,使得它在任務型國代選舉上,無法將戰略的優勢落實為戰術和戰役的勝利。 任務型國代的超級冷清早已在人們的預計中,根據台灣的投票習慣,一向是綠色群眾的積極性較大,這意謂著投票率愈低,就對綠營愈為有利,泛藍若有豐沛的戰鬥意志,即應積極動員,讓國代選舉被賦予信任投票的意義,當國代得票領先,就可讓戰略領先得以繼續,並對那些猶豫瞻顧的中間人士發揮號召及說服的作用。 泛藍沒有看到這點,失去了創機造勢的更大機會,不能說不是一次嚴重的失策。一種主張形成,必須積小勝為大勝,此刻的台灣,人心淆亂且多變,任何選舉的機會都不容錯過,錯失了一次,原本可能加入自己這一邊的,就會在徬徨中猶疑不定。 因此,泛綠在超低投票率的任務型國代選舉裡,因為危機感推促而得到勝利,這不啻使得它從連宋出訪所造成的亂局裡解了套。無論這次選舉有多少代表性,但它毫無疑問的已成了泛綠繼續其舊策略的信心保證。 綠營 派學術教父赴港傳紙條 因此,最近基本教義派大舉進入資政和國策顧問的名單,陸委會揚言要政府對政府談判大陸開放赴台觀光,這都不是無意義的動作,它顯示出在國代選舉獲勝、危機暫時解除後,獨的路線已更趨強硬。據我們確知,在連戰訪問後,扁曾派學術教父赴港,透過特殊管道傳遞了一張手寫的條子,「在九二會談成功的基礎上恢復談判協商。」對於這張手寫的條子,北京拒絕理會。 因此已可看出,在拒絕「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之下,兩岸在未來三年要有突破,除非美國方面施加壓力,否則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儘管事態在沒有突破中繼續,但經過這一輪演變,整個台灣政治卻至少已開始正常化,那就是未來台灣的政治版圖就是藍綠兩塊,「雙贏論述」與「台獨論述」分庭抗禮,儘管仍有頭腦不清,和稀泥的人在唱著「聯合政府」的舊調,打著政黨合作的算盤,但在大趨勢下,已注定將被兩邊的群眾拒絕。 而在這樣的分庭抗禮裡,綠色這一塊已很清楚地將更往基本教義的方向發展,對中國釋放出來的訊息,也傾向於強硬對待。而除了這些強硬之外,在國際上營造衝突的步調也會擴大,蓋祇有如此,始可能減弱「雙贏論述」的效力。我們早已指出過,「雙贏論述」的提出,不必然會讓兩岸關係趨於緩和,反而更可能激化出危機感,推促下的緊張,在綠營的盤算裡,加速度的擴大對立,俾凝聚選票,已成了它往後最可能的選擇。 而綠營會加速往基本教義的方向移動,這也符合了美國的利益。觀察兩岸問題,都必不可疏忽了美國的暗中操作與影響,北京自胡錦濤當權後,已對美國「陽統陰獨」的明暗兩手知所警惕,從「反分裂法」開始,已可看出它意謂將兩岸主導權從美國手中收回的用心,甚至像「連胡會」、「宋胡會」,也都是這種主導性的顯露。 問題在於,主導性的失去,已危及美國在亞洲的霸業。如果我們不健忘,當南韓金大中意圖跳過美國,藉著直接與北韓打交道,美國面對在朝鮮半島主導權的失去,即對金大中及其接班人百般施壓,同時也擴大與南韓右翼在野黨的合作,對金大中和盧武鉉展開攻擊,俾以另一種方式來收回主導權。 由朝鮮半島的情勢,也可用到台灣海峽上。美國在全球,除了台灣外,已找不到第二個如此忠心順從的政府,它當然不願意自己的主導權旁落,讓它的圍堵出現破洞。最近這段期間,美日擴大軍事合作,鼓勵日本擴軍,並將台灣納為關切範圍,這都是美國不容台灣脫離它控制範圍的布署。最近美國擴大「修理中國」的攻勢,也可看成是不容自己主導權失去的動作。 藍營 走出與美國為敵的首步 也正因此,在「反分裂法」和「連胡會」、「連宋會」之後,整個台海情勢的基本結構和台灣內政的版圖已開始明朗,這種情勢的明朗化,已等於讓美國不再有明暗兩手的空間。由於美國不會容許兩岸正常化,這也意謂著它在可見將來介入台灣內政,以及對北京趨於強硬,已到了不可能隱藏的時候。 在美日的鼓勵下,台獨冒險主義的可能性已不容忽視。美國乃是台海兩岸的主要角色,由最近美國「中國政策圈」的辯論,美國右翼的「新冷戰」文宣,已可看出當美國在兩岸間失去主導權,它即可能更加往右移動。 由美國最近的動作,以及南韓的教訓,藍色陣營已必須警覺到,當連戰踩出了這歷史性的第一步,泛藍就等於已踩出了「非美化」的第一步。縱使泛藍不會以美國為敵,但祇要走出這一步,美國就已經會以它為敵。美國不會容忍台灣出現不符合它圍堵利益的政治勢力。 也正因此,在未來的三年內,泛藍儘管已靠著「雙贏論述」取得了戰略制高點,但它卻也等於陷入內外兩邊作戰的嚴峻考驗。它必須與更加基本教義化的綠色勢力對決,而同時還可能遭到美國右翼的反撲,如果泛藍不能透過多邊努力讓美國改變兩岸現行的政策,則泛藍還有可能遭到內外聯手的夾擊。 目前泛藍仍有可觀的民意基礎,美國在介入台灣內政上還不至於明目張膽,以免引發台灣內部的反美運動。但祇要泛藍一旦出現弱勢,這種情況就會改變。 由於這個「美國因素」的存在,泛藍尤應提高警覺。連戰雖然祇是踩出了一步,但這一步除了牽動島內政治生態外,它更重要的乃是牽動了美國在亞洲的霸權,目前美國在亞洲的評價日低,與美國同屬「西方人」的澳大利亞,它的評價祇有五八%,遠低於中國的六九%,在南韓已「脫美化」之後,對美國肯定的祇剩日本和台灣,這也是美國格外要把台灣緊緊地抓在手中,不容許台灣成為第二個要走自己的路的南韓。 連戰走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在開創出一大片新空間的同時,其實也將招惹出許多連動式的反擊,這也是國民黨在現階段必須格外振作有為的原因,開創未來向來就困難重重,如果因為過度樂觀而付出的努力不夠,則反而會招致更大的危險。 綠營 更加往基本教義派移動 而受到挑戰最大的,當然仍是胡錦濤了,自從胡錦濤決定自美國手中收回兩岸問題的主導權後,美國對北京的敵意已日趨表面化,在「反分裂法」上做文章,在解除軍事禁運問題上對歐盟施壓,將台灣納入美日安保範圍,最近這一期的美國《大西洋月刊》,新保守派卡普蘭(Robert Koplan)甚至寫封面故事〈我們為什麼要和中國作戰:下一個冷戰〉。當然更別說其他更多「修理中國」的事了。 這也就是說,胡錦濤意圖收回兩岸主導權的結果,已牽動出了美國一系列的反動。當然更別說已讓台獨在危機感催逼下,更加地往基本教義方向移動了。 因此,胡錦濤和連戰相同,在走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步後,已必須去思考第二、第三,以及賡續於後的更多步,北京是否可以形成對台灣、對亞洲,甚至對歐洲更具說服力的「兩岸政策論述」,它是否能更有系統地推出各種措施來爭取到友誼與信任?國共兩黨的兩個平台,是否能發揮更大的效能?走第一步容易,走往後的路才難,而兩岸的路由於涉及美日,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在連宋中國行之後,圍繞著兩岸問題,不但台灣藍綠兩塊已拉出了一個正式的陣仗,其他周邊的主角,如中、美、日,也同樣把陣勢攤開。所有的各方已不再有花言巧語、玩弄口水的空間,一切的互動也都開始進入直話直說、準備真刀真槍相向的階段。 當然,在所有的角色裡,最重要的仍是看起來最不重要的台灣選民。祇有台灣選民有決定「雙贏論述」與「台獨論述」之權,這也是未來三年,藍綠雙方已到了不容再有猶豫的空間,陣勢已全面拉開,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由於強大的另外三個主角參與,這個局也變得更有風險性、爆裂性與可變性。 未來的三年,這種風險已注定將成為台灣海峽的背景音樂!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