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社 名詞介紹
2007/03/17 23:36:39瀏覽265|回應3|推薦3

3/13 教師社會學

社會化

除了體格、生物能力的增長之外,經由社會化的歷程,才能從一個「生物個體」,經過學習、經驗而形成的規範、目標、價值、文化及信念,內化成自己的。使個人學習並適應所處社會文化規範,意識到自我存在之位置與意義。

社會控制

康乃爾:運用有系統且持續的限制加諸個人,人也忠於傳統和行為模式。宋鎮照:係指社會維持秩序的手段,也是處置或制裁偏差行為的機能,以預防或是防範行為脫軌。以監獄為最典型、最嚴厲的機構,達到約束個人行為的偏差。例:監獄的社會控制功能
相關學說:
斯賓塞出版的 <<社會學原理>>,把家庭居於首位,政治組織居次,還有宗教、社會控制及工業。應該研究結合、社區、分工、社會分化等方面,並研究相互關係。社會解組論並不意圖解釋個人的犯罪因子,想解釋一個團體、國家的高犯罪率成因,是因為人口還是因為區域特徵造成的?高犯罪率因缺乏社會控制,或缺乏防範犯罪之活動,被視為社會控制論之一支派。

赫胥的社會控制理論,認為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會與社會建立起強度大小不同的社會鍵,以防止一個人去犯罪,()附著 ()奉獻 ()參與 ()信仰於家庭、父母、價值觀、朋友、學校以及其他社會機構或活動等。

在知識家有人問2次世界大戰採取什麼有關教育控制?人民言論及政治自由的改革;自由主義:減少教育控制人民思想。日本自由主義很強,強調信仰的自由,承認表現自由等個人的政治自由。自由主義給處於專制體制下的國民帶來解放的感覺。以各種言論活動為代表的文化活動增多,政治活動也增加。國家對教育方面的控制也降到最低限度。學校規範。

社區

社會學家希來瑞歸納多數所認同的,包括三個要素:地理區域、共同關係、社會互動。東吳大學徐震教授提出如下的說法:社區是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個人群。

住於相當鄰接的地區,彼此常有往返。

具有若干共同的利益,彼此需要支援。
具有若干共同的服務:如交通、學校、市場等。

面臨若干共同的問題。
產生若干共同的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會的等。

文化

殷海光先生在《中國文化的展望》都只能說到文化的某一個或若干個的層面或要點,定義綜合起來看便可知道文化是甚麼。他認為文化的內容是包括所謂「好的」與「不好的」,而不是選擇性地只選「好的」作為自己的文化。

泰勒就曾把文化定義為一種複雜叢結之全體。這種複雜叢結之全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任何其他的人所獲得的才能和習慣。

在中國式文化觀底下的所謂「文化」有三大特點:

1.自覺性

2.精神性:表示一種道德實踐上的價值活動。

3.價值性。

次文化

字面上是「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認同,或是有較多數人參與的文化。然而從反面角度去詮釋的話,「次文化」的定義就變成了「次等文化」,是不入流的,沒有價值的。

青少年次文化

青少年為滿足生理與心理,發展出適合自己生活的獨特文化,包含生活型態、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及心理特徵等等。表現於青少年的服飾、髮型、裝扮、語言字彙、娛樂方式和行為態度上。

青少年次文化的成因

世代解釋論:在教育系統中的青少年因與其他次系統連結極弱,家庭亦因在現代社會中減弱其控制青少年之力量,造成在社會系統中佔有不確定的地位及角色責任。這樣的過渡性質,形成青少年不同於成人的次文化。

結構解釋論:青少年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反應原社會結構、階級情況的產物。會有其不同的生活狀況與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會產生某些固定而持續的意識型態及行為模式,以集體方式解決生存問題所獲的之方法及意識型態的觀點,可以清楚的從青少年文化與母文化的關係中看出。

多元文化

定義:任何文化非單一,而是由許多不同的成分組合而成

內涵:除了具政治,經濟,社會等要素之外,也包含了宗教信仰、文學與藝術、科學和技術,以及生活價值觀念等。

形成之因:歷史經驗 鄉土文化 觀光旅遊

社會制度

社會制度的正功能:
行爲導向功能:以滿足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 

控制功能:以維持社會制序
社會化功能:提供社會化和社會選擇機制 

文化傳播功能:傳遞社會文化、促進社會發展 

整合功能:對社會起整合作用
社會制度的負功能:
制度本身的惰性  

制度內部結構可能出現的混亂 

人爲因素

教育制度的社會功能

傳遞文化:可分為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等三個時期,教育的功能分別在保持文化、傳播文化和創新文化。

塑造社會人格方面:一個兒童在其家庭及社階級背景,其角色是歸附的,被普遍照顧,到了學校,教師要求成就,平等地位,並學習感情的中立性,這些都是成人角色的特質,即開始學習成人的社會角色,這就是社會化過程。

統整社會機能方面:教育還可在培養個人生產能力,並提高地位,以及促進文化變遷。教導個人附從共同價值,適應特殊角色變遷以促進社會統合。

同化作用:教育是協助同化的過程,協助移民順利整合於僑居社會。

職業角色的選擇與分配:專業化故須保持足夠人才,以配合該專業領域,人太多易造成失業,人太少工作無法達成,故須尋求條件,可以相互配合的方式。

社會組織

人類生活的形式內容有: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人類為適應社會與文化之環境,達成群居之目的,於是有道德、法律、經濟活動的產生,以維持一定互動的模式。傳播的擴展,也使得社會重組。人在各種不同形態的環境交互影響發展下,使得人類的組織與內容增加複雜性,競爭與衝突的形成也成為人類求生存中不可避免的事。以建立彼此間一種互動的和諧關係,因為經由這種溝通的模式成為社會化的個人。傳播的定義也是使一個人和另一些人,透過訊息的交換,而對訊息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一種理性認知的感覺並採取配合互動的行為,此種理性的感覺與行動,亦是組成社會之要素。

排灣族有嚴格的階級制度,大致上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其中貴族又因與頭目的關係親疏分為二~三個等級。

意識形態

是指一種觀念的集合。用來界定一種「觀念的科學」。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存在於共識一些哲學趨勢中,或者是統治階級對所有社會成員提出的一組觀念。

社會中的意識形態

佔有優勢地位的意識形態以一種中立」的姿態呈現,而所有其他與這個標準不同的意識形態則常常被視為極端哲學福柯就曾經寫過關於意識形態中立性的這種觀念。

追求權力的組織會去影響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將它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政治組織與其他團體試圖透過傳播他們的意見來影響民眾

當社會中絕大部分的人對於某些事情的想法都很類似,甚至忘記了目前的事務可以有其他的選擇,這就變成了哲學家葛蘭西所說的霸權。關於團體迷思這種規模小很多的概念,也有部份要歸功於他的著作

政治意識形態

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有政治的、社會的、知識論的、倫理的等等

政治意識形態是用來解釋社會應當如何運作的觀念與原則。大量關注如何劃分權力,以及這些權力應該被運用在哪些目的上。例如20世紀中最具有影響力與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之一就是共產主義,它是以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為其基礎。其他的例子有:無政府主義資本主義民族主義納粹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系統意識形態」是指將意識型態當作意識形態來進行研究)。

意識形態受歡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業家的影響,常常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是指提出某種政治與文化計畫作為參考的社會運動、機構、階級或大團體,他們的整體觀念、原則、教條、迷思或符號。它也可以是通常用來界定某個政黨及其政策的一整個政治思想結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epigss&aid=824341

 回應文章

戀紫吟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無言2
2007/03/18 18:03
我也很無言阿!哪點像,臭老,難過@@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無言...
2007/03/18 13:04

該不會拿報告....發表文章吧?害人懷疑你是老師?

是沒錯啦!"未來"的老師


旋律^節奏^籃球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辛苦囉
2007/03/17 23:41
您是老師嗎!  辛苦了!

邀請您 來 逛逛 聊聊 ! ……………..


有您的 指教 及 惠賜一票

https://city.udn.com/v1/city/vote/vote.jsp?gid=5217&vid=2321


它會更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