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花道源於南京
2014/06/11 11:00:31瀏覽18|回應0|推薦0

日本花道源於南京

作者:  發佈時間:2014-06-11
  說到插花藝術,很容易讓人想起日本的花道。其實日本的花道源於中國;而中國的插花,又發端於南京,始於“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前供花。

  佛教的傳入

  帶來了香花供養的新風俗

  在多花的江南,插花是生活中的平常事。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寫南京,“不論你走到一個僻巷裡面,總有一個地方懸著燈籠賣茶,插著時鮮花朵,烹著上好的雨水”。舊時南京,從早春到晚秋,街頭巷尾都有提籃推車的花販,小菜場中也多雜有花攤,人們隨時可以捎帶一把應時鮮花,回家插瓶;花不必珍貴,瓶無須講究,只取那一份自然的芬芳與色彩。如今街市花店越開越多,插花已成為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媒介;而一些正式場合,如會場中或商場外擺放的大型插花,新式婚禮中的新娘捧花、喜宴擺花,普遍使用的婚禮花車,那就十分講究插花的技藝了。

  說到插花藝術,很容易讓人想起日本的花道。其實日本的花道源於中國;而中國的插花,又發端於南京,始於“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前供花。

  隨著佛教的傳入,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香花供養的新風俗。《妙法蓮花經法師品》中提到對佛經的“種種供養”,“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以花供居於首位。

  花供有多種形式,南京人比較熟悉的是散花。佛經中一再描寫佛、菩薩或高僧說法時,會有天花降落。南京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傳說,南朝梁武帝時,雲光法師在城南雨花台講經,感動天女,散花如雨,落地化為艷麗的花石子,就是今天舉世聞名的雨花石。

  現在常見的佛前供花則是插花。插花,指折取一種或多種植物體的非根部分作為花材,經過技術修整和藝術設計,插入某種容器,形成新的觀賞對象,以表達情感和意趣。它同盆景、園藝、雕塑、建築等一樣,屬於造型藝術的範疇。

  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器皿插花

  發生在南朝宋末年

  中國歷史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器皿插花活動,發生在南朝宋末年。

  據《南史》卷四十四《晉安王子懋傳》記載,南朝齊晉安王蕭子懋,是齊高帝蕭道成之孫,齊武帝蕭賾的第7個兒子。他的母親阮淑媛病重,請僧人做佛事求庇佑。有人獻蓮花供佛,僧人以銅盆盛水,把蓮花的莖浸在水中。7歲的蕭子懋哭著拜佛,說,如果佛讓蓮花直到佛事做完還不枯萎,就說明他的母親能恢復健康。7天的佛事做完,蓮花更加紅艷,而且花莖上生出了根鬚。當時人都說,這是蕭子懋的孝順感動了佛。

  據《南齊書》卷四十記載,蕭子懋在延興元年(494年)被害,年23歲,則他7歲當在南朝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這年蕭道成、蕭賾父子已完全掌控朝中大權,正在做取而代之的最後準備;當時蕭賾任侍中領軍將軍,不久又加督京畿諸軍事,也就是首都建康地區的軍事長官,他的家宅妻子,自然生活在都城建康;獻花供佛的寺廟,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了。第二年四月,宋順帝就把帝位禪讓給了蕭道成。

  這段記載中提供出關於插花的信息,有這樣幾點:一是以往所供蓮花,多是無水幹供的,所以和簪花於頭、佩花於身一樣,很快就會枯萎;二是眾僧不但有“欲花不萎”的明確追求,而且已經懂得用器皿盛水浸漬花莖,可以使花較長時間不萎;三是水插蓮花新生根鬚的事情,必不多見,所以才會特別為人傳誦。

  這也就說明,有意識的插花活動,在當時還屬初萌狀態;而類似的神化宣傳,肯定又會促成器皿盛水插花供佛活動的流行。

  百花之中,蓮花因具有香、淨、柔軟、可愛四德,被作為佛教的象徵,尤其受到佛教徒的崇敬。釋迦牟尼的出生、說法、法像、建築等,都與莊嚴的蓮花分不開,大乘佛教經典中影響最為深廣的《妙法蓮華經》,經名直譯就是“像白蓮花一樣正確說教”。而在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蓮花已為人所喜愛,《詩經》中有“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彼澤之陂,有蒲與荷”的詠唱,青銅器中有多種蓮花造型出現,彩繪陶器中也有蓮花圖案。所以,面對著佛教對蓮花的崇敬,中國人並沒有感到意外。

  器皿插花的早期形態既是佛前供花,其首先流行於佛教盛行的南朝都城建康,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也是南京文化中,值得發掘的一個亮點,因此引起我對插花文化的興趣,留心插花文獻和現實發展十餘年,最近完成了一部重述插花史的專書《拈花》。

  盛行佛前供花的同時

  器皿插花進入了世俗的生活

  同樣在南朝齊,還出現了插放仿製花卉的情況。

  事見《南齊書》卷四十《竟陵文宣王子良傳》。齊武帝蕭賾病危時,召兒子蕭子良進皇宮陪伴,蕭子良讓僧人在窗外誦佛經,蕭賾居然就夢見了優曇缽花。蕭子良便命人按佛經上的描述,用銅製作了這種難得一見的花,插在皇帝御床的四角。

  這是永明十一年(493年)的事,距前述蕭子懋故事,僅僅15年,可見插花活動發展之一斑。

  優曇缽花,完整的音譯是優曇缽羅花,簡稱曇花,號稱三千年一開花。成語“曇花一現”即源出於此,但佛經中的曇花屬無花果類,而不是今人所說的仙人掌類。

  在南朝盛行佛前供花的同時,器皿插花也進入了世俗的生活。當時的詩歌中,已留下了採折鮮花供置盤中待客會友的記載。

  如庾信《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詩》:“春餘足光景,趙李舊經過。上林柳腰細,新豐酒徑多。小船行釣鯉,新盤待摘荷。蘭皋徒稅駕,何處有凌波。”詩題中的昆明池,就是南京的玄武湖。詩人的船上準備好了盤子,就等採摘新鮮的荷花放進去了。盤中盛花的情形,在他的《杏花詩》中有描寫:“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城。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 ”盤是扁平的器皿,盛水不多,也無法立插花枝,所以這一時期的以盤盛花,無論供佛還是待客,大約多半還是將採折的花枝,攤放在盤中。

  隨著插花技藝和規律的探尋,插花理論和程式的形成,是插花活動向插花藝術昇華的標誌。常被舉為代表的,是明代萬曆年間,張謙德的《瓶花譜》和袁宏道的《瓶史》。因為插花是今天的說法,在古代多稱為瓶花、瓶供。這兩部著述,堪稱插花史上的經典,影響到整個東方插花藝術的發展。特別是產生於中國江南市民階層趣味的《瓶史》,傳入日本後,受到了日本新興市民階層的強烈呼應,對日本的插花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日本花道名家紛紛研究與仿效,並形成了花道重要流派“宏道流”。

  張謙德是蘇州崑山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18歲的張謙德寫成《瓶花譜》。《瓶花譜》在短序之後,分為8節,以品瓶、品花、折枝、插貯、滋養、事宜、花忌、護瓶立目。可以看出,張謙德確實具有插花的實踐經驗,其撰述也是從實際操作的立場出發的。

  值得注意的是,張謙德在序言裡,特別提到“厥昔金潤,齠年述譜”的典故,以證明他年紀輕輕就撰寫《瓶花譜》不是沒有可能。現在只能知道,金潤是江蘇上元(今南京)人,當時被譽為神童,早年撰寫過《瓶花譜》,可惜現在已經失傳,內容不得而知。但張謙德應該是看到這部著作的,而且很可能受到它的影響。如果金潤這部《瓶花譜》流傳下來,那麼南京在重要插花文獻的產生上,又可以多一分先機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