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14 11:47:43瀏覽38|回應0|推薦0 | |
參香文化(圖片來源:頂禮網)
風晨月夕,把重簾低下,焚一爐水沉,看它細煙輕聚,參它香遠韻清。古有“開門七件事”,到宋代都說“開門八件事”,這第八件事指的就是熏香了。
熏香在宋代士人的生活中算是平常的享受。
“長安市里人如海,靜寄庵中日似年。夢斷午窗花影轉,小爐猶有睡時煙。”(周紫芝《北湖暮春十首》)。午夢裡,也少不得香煙一縷。清雅不是鶯邊按譜花前覓句,而是“獨坐閒無事,燒香賦小詩。可憐清夜雨,及此種花時。”(陸游《移花遇小雨喜甚為賦二十字》) 。獨處如此,饗客也是同樣。曾幾《東軒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有客過丈室,呼兒具爐熏。清談似微馥,妙處渠應聞。沈水已成燼,博山尚停雲。斯須客辭去,趺坐對余芬。”嫩日軟陰,落花微雨,輕漾在清晝與黃昏中的水沉,是宋人生活中一種特別的溫存。
陸游《焚香賦》討論了焚香的過程。“閉閣垂帷”是說焚香。兩耳之鼎,正是宋代流行的一種仿古樣式的小香爐。爐中預置特為焚香而精製的香灰,香炭一餅,燒透入爐,輕撥香灰,淺埋香炭—約及其半。此即所謂“其始也,灰厚火深。”此後,香炭上面再放隔火,隔火可以是玉片,也可以是銀片,宋人則多喜歡用銀,而稱它作銀葉。之後,方在隔火上面置香。總之,是求香的發散舒緩,少煙,多氣,香味持久,香韻悠長。《焚香賦》中的“綿綿如皋端之息”,“藹藹如山穴之雲”,“既卷舒而縹緲,复聚散而輪”,說的就是這種情景。
早在兩千年前,先秦兩漢時就形成了比較嚴謹的飲食文化。而到了中國盛唐時期,酒文化、茶文化等相繼發展起來。到了宋朝,茶文化禮儀精細分明,達到了極致,飲茶、焚香成為一種生活閒趣,並逐漸演變成為世界所稱道的中國香文化。
中國香文化自春秋至漢魏初步發展起來,早在西漢初期,漢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貴族階層流行開來。漢代的熏爐甚至還傳入了東南亞,在印尼蘇門答臘就曾發現刻有西漢“初元四年”字樣的陶爐,這說明早在此之前,中國香文化已經長足發展並對世界產生了影響。隋唐時期開始,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香文化也長足進步,並逐步形成了一個成熟完備的香文化體系,人們對香的研究和利用進入了一個精細化、系統化的階段,焚香與品香不僅在祭祀等大型活動中大量使用,而且深入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達官貴人、富裕人家經常聚會,爭奇鬥香,使得熏香藝術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尤其是在唐中期以後,南方“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盛,貿易的繁榮為其全面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人們開始大量從海外引進各種香料原料,同時將中國國內成品香、香器以及焚香的方式傳播到國外,為世界享用。到宋、元、明、清時期,香文化處於最繁盛的時期,尤其是宋代,香文化從皇宮內院、文人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普通百姓,遍及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中國香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是大自然與人文智慧交融昇華的物化體現!首先,香料天然的色澤與芳香美令人心曠神怡,而焚香的香器體現了中國古人精湛的工藝與技巧,這兩方面只在其次,最重要的體現在,焚香的形式包含了人們對於現實生活情致的更細微追求及個體心靈與人類大文化的深層次的結合。屈原《離騷》如此詠嘆:“扈江離與闢燕兮,紉秋蘭以為佩”;唐代文人普遍用香寫香,王維、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隱皆如是,無不顯示出香文化的獨特風韻。蘇軾出神入化地詠嘆“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一炷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閒,”每每喚起人們無盡的幽思……從文人的筆墨中我們不難看到,中國香文化已經成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
在中國香文化逐步完善並成熟的唐宋時期,香文化作為中國優秀文化輸出的主力之一,對亞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源自“唐風”、經由“和風”熏化而形成的日本香道至今仍顯示著勃勃生機,有100多個流派紮根於日本社會中,在風雅的氣氛及繁複的程式中發揮著深層的影響,成為其民族精神的一個強有力支點。而東南亞及歐洲部分地區,也有從中國傳入的焚香習慣及生活方式,古羅馬也有相似的情形,只是由於文明的沒落,最終並沒有形成濃厚的香文化氛圍及良好的循環延續至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仙的千古名句傳頌至今已一千多年,展示了盛唐氣象和時人對香爐的偏愛之情,其韻味依然令我們感嘆。在人們的生活習慣上認為,香爐最大的功能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禮器,其實香爐也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香爐賦予人們更多的生命靈性,它穿越時光隧道,追逐並領略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
香爐作為使用最多最頻繁的香器,有著和焚香同樣悠久的歷史,並以其係統的形制演化過程,向我們展示、還原了那些久遠的時代以及不同環境焚香活動的信息、知識和歷史背景。實際上,中國古代器物中,使用最廣泛而又差別頗大、造型各異的就屬香爐了。說到香爐的樣式,大多數人腦子裡總會出現宋代哥窯或龍泉窯的雙耳爐,抑或是明代的銅質宣德爐。實際上,香爐的種類和用途遠不止於此,其歷史淵源至少已有兩千多年。
我國香爐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鼎”。而據文獻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香爐的造型,其功能與完備的青瓷焚香爐相當,由此可見,在此之前就已經伴隨了相當長的焚香歷史。早期的香爐主要用於焚燃禾木科以及木質香料,為控制燃燒溫度使其散發出香煙、避免香灰被風吹散等因素,這一時期的香爐多為淺腔有蓋的“熏爐” 。香爐的造型、工藝及體積等方面在此後的不同時期裡,一直緊密伴隨著焚香活動中所用的香料、功能及場合等因素的變化而演變,成就了博山爐、獸爐、多足爐、高足杯式爐等經典樣式的香爐及派生出的種種香器。
眾所周知,焚香一直與美好、高雅、神秘、珍貴等聯繫在一起,因而關於沉香、香爐、香器等香道有關的製作產物代表著時代的最高工藝水準,並由於滲透了文化成分,使其成為一項系統而獨特的藝術種類。特別是在瓷器發展高峰時期的宋代,古雅精美的香爐在兩宋集大成,傳統式樣也多在此際完成它最後的演變,並且新創的形制幾乎都成為後世發展變化的典範,為後世香道的發展起到了指向性作用。
香爐種種,與文化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是一種情趣和意境的載體,作為一種造型和材質都十分複雜的器物,雖然隨著生活內容和生活方式的變遷,它的實際作用已經如同那淡淡飄散的輕煙而遠去。但時下,它已成為收藏者的新寵,瓷香爐尤其是宋、元時期的瓷香爐、香盒等,成為了人們集藏的重點。人們對於香道香器的認識重新回歸到了文化認識的層面上,瓷香爐也備受青睞。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