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常對話》-一場做好準備,才能開啟的對話
2017/04/20 13:44:00瀏覽53|回應0|推薦0



剪著意頭短髮、長相憨厚,

如果一眼,你可能無法察覺她是一位擁有女兒的母親….

在外與女朋友們嘻笑玩耍,回到家卻又換上嚴肅的面孔;

在黃惠偵的印象裡,從來都不知道母親也可以是「溫柔」的。



4/14號上映的電影《日常對話》裡,

沒有群起激昂的同志婚姻運動、高談闊論的意見領袖畫面,

只有用簡單的微記錄手法,描述一個女同志媽媽逃離婚姻之後,

用著疏離態度帶大自己的孩子。

 

黃惠偵10歲時,母親帶著她和妹妹離家出走,一個人撫養姐妹倆長大。按理來說應是相依為命的關係,母親卻總是與她們非常疏離,在家總是板著一張臉,唯有在外面和朋友聊天打牌的時候,才會露出她久違的笑容。

做女兒的一直想弄清楚,母親和她們保持距離、逃離父親離家出走,是因為身為同性戀的緣故,還是另有原因?在《日常對話》裡,黃惠偵藉著一幕幕訪問與對話,企圖揭開這個從小到大一直疑惑,卻始終沒有提出的問題。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早期台灣社會也沒有什麼戀愛自由,同性戀更是一種禁忌和家族汙點。

甚至大家也不覺得逼迫一個人認命、對當事人是一件很可憐的事情,

如果你終身不嫁,「神主牌是不侍奉姑婆(終身未嫁的女子)的」

 

薯泥想到白先勇的《孽子》中所描述,新公園的少數成員會有攻擊異性路人、異性戀人的傾向,與其說他們憎恨異性戀,不如說是討厭整個社會非黑即白的價值觀,所以在公園曬恩愛的異性戀,完全就是對他們同性情感的諷刺。

我想這種心態應該也是黃惠偵的母親所不能跟她說的吧!

自己親身生下的女兒,完全就是黑暗過去的證明,帶著一種難產的駱駝無法照顧小孩的心態,母親與女兒始終隔著一道牆,無法坦然的面對彼此,她們生命中殘缺的一角,要怎麼救贖呢?

●黃惠偵的母親與她的女兒

 


徵信社的檔案櫃裡,也靜靜躺著好幾份時代裡的家庭悲劇。

有的是失蹤尋人的委託,結婚之後丈夫拋家棄子浪跡天涯,只留下自己在家撫養小孩祀奉公婆。

有的是家暴蒐證委託,老母親在年輕的時候為了家庭隱忍,到老之後,覺得自己也被打習慣了,為了家族名聲與社會輿論還是不敢報案…

這些故事都是舊時代的縮影,讓人覺得悲涼又無可奈何。

「在那個環境,大家都用怪異的姿態活著,

像我以前以為女孩子長大一定是嫁人,然後被打,

我小時候看到很多阿姨被打的鼻青臉腫,然後躲到我們家裡來。做陣頭、唱歌仔戲,每個人都很辛苦的活著,那個人和人的關係,

都不符合某種人認定健康的家庭,

在那個環境,身為一個女同志都不是那麼的怪了。」

黃惠偵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用所謂,正常健康的方式去活著。


資料來源:

日常對話 Small Talk  FB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iddaseo&aid=10102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