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開生命的16封信
2010/03/07 22:47:21瀏覽2222|回應0|推薦15

打開生命的16封信

第一封信 人生意義的追求(陳海珊)
第二封信 幸福祕笈(黃同展) 
第三封信 有一種交託,只是相信!(胡敏華)
第四封信 「信」就可以了嗎?(周淑梅)
第五封信 人為什麼活著?(劉桂光)
第六封信 你怕死嗎?(何軒盛)
第七封信 勇敢談戀愛(陳炯堯)
第八封信 青澀的愛情性福嗎?──「性福」的必要條件(劉心儀)
第九封信 我們結婚吧?!(林葙葙)
第十封信 天使與魔鬼(林麗雲)
第十一封信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李玉美)
第十二封信 我想做一個好人,難嗎?(彭川耘)
第十三封信 活下去?活上去?(姚翰玲)
第十四封信 只要我喜歡,為什麼不可以?!(徐玉青)
第十五封信 超越自我,登上巔峰(徐茂瑋)
第十六封信 高中生了沒?(游文聰)


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中學生,以及中學生教師!

--

節錄第五封信:人為什麼活著?(台北市立松山高中教師 劉桂光)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

1897年,在高更(Paul Gauguin)的晚年,他畫了一幅名為:「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的畫作。這是他的作品當中,最大、最受矚目的畫作之一,也幾乎是他的遺囑之作。當時的高更生活困頓,病魔纏身,又傳來心愛女兒的死訊……,一連串的打擊,讓企圖自殺卻失敗的高更,悲痛地畫下宏幅巨作。右下角初生的幼兒,中間摘果子的青年,左邊瀕臨死亡的老婦,後方的一尊雕像舉起雙手,指向死亡的世界……,表達人類從生到死的命運。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嗎?人死後究竟往哪裡去呢?在生死之間,我們是什麼樣的一種價值存在呢?死亡之後,又是如何呢?高更的這幅畫作有給我們答案嗎?

從小你就是個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吧!對所有的事情好奇。然而,當時的你卻不明白,其實所有的問題歸結到最後,幾乎就是高更這幅畫作所提出的:「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可是,很可能在你還沒能思考到這個層次的時候,你就已經不再問為什麼了。因為生活的挑戰、課業的壓力、感情的困擾……,因為諸般現實人生美好與困頓的迷惑纏繞,讓你逐漸失去生命的本能,忘記思考生命的意義了。如今因為你遭遇到父親的亡故,讓你不得不去思考這些問題!而你自己也很明白,若不是有此際遇,你恐怕對這樣的問題不屑一顧吧!

 不過這也是一般人的常態,人們總是在經歷重大變故與挫折,遭遇生命的生離死別之後,才會認真去思考生命的課題,一如高更創作這幅巨作的背景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會特別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我們甚至不會感覺到死亡的存在,又如何會去思考死亡對生命的意義呢?所以就讓我們回到日常生活吧!因為日常生活就是我們思考生死課題的最佳場所,高更若不是經歷人生的困頓,若不是貧病交加、摯愛亡故,他能不能創作出這幅偉大的作品呢?

 

沒有死亡的人生 

就像你身邊的許多年輕朋友,他們不認為討論死亡有什麼意義,甚至認為死就死嘛!何必浪費時間去討論一個我們完全不可能會知道的東西呢?你現在應該比較能了解吧!他們會這樣想,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一路平順、無憂無慮;但也可能是貧乏的、沒有深度的。我們通常是在失去的過程中,才會特別感受死亡的意涵;在苦難的磨練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並豐富生命的意義。而生命中最大的失落是死亡,只是你並未深刻地體會到,只要多活一天,身體的功能就失去一天,生命也就更靠近死亡一天。死亡,其實是無所不在的。 

佛教流傳一個故事:一位母親死了唯一的兒子,對此她悲痛不已,於是請求佛陀想辦法救她的愛子,讓他死而復生。佛陀告訴她:「只要你能找到一戶人家從未死過人,跟他們要到一株吉祥草,妳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子心切的母親,燃起無限的希望,遍訪群村聚落。她挨家挨戶地問:「你們家有死過人嗎?」答案都是肯定的:「有死過人。」終於,她悟出一個道理:「有生,自然就會有死。」這也就告訴我們,談論死亡是一件極為自然的事情。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卻不是如此。大人避談死亡,忌諱與死亡有關的事情。兩年前你父親過世,家人不就有意無意地將你排除在喪事之外,告訴你課業比較重要,把書讀好就可以了嗎?年節期間你要講吉祥話,不能講「死」這個字。公車沒有四號;醫院沒有四樓;甚至連學校的校外教學,都將四車改為A車或甲車。……這都是你稍微注意一下就發現到的,整個社會逃避死亡的證據。矛盾的是大部分的人憎惡、逃避面對死亡,卻很輕易地將死亡視為逃避人生挑戰與困境的避難所,說什麼一了百了!這又該從何說起呢? 

 

節錄第七封信 勇敢談戀愛(陳炯堯,台北縣淡江中學教師)

「...適不適合談戀愛,跟年齡沒有關係。事實上,許多成年人都不應該談戀愛。... 這並非年齡的問題,而是能力的問題!只要是沒辦法把愛情的美好生命談出來的人, 都沒能力談愛情!」

「每個想談戀愛的人都必須先具備四種能力:確認愛情本質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 瞭解情人的能力、擁有真誠追求愛情的的能力。」

「...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要理智剖析自己,面對自己的缺點與矛盾,再奮力修正與超拔...
只是,有價值的事物都必須透過吃苦才能成就其價值;愛情既是極其美好的事物,自然需要極其艱困的努力才能成就。」

--
節錄第八封信 青澀的愛情性福嗎?──「性福」的必要條件(劉心儀,國立泰山高中教師)

「你們面臨的挑戰:身體的發育與衝動,已然宣告你具備性能力也有性需求;但是由於整個社會結構的變遷、飲食的西化,身體成熟的年齡提早到11、12歲,而社會年齡的成熟卻往往延到30歲以後,這使得你有能力享受性所帶來的愉悅,卻沒有能力承擔隨之而來的義務與責任,我們在這近20年的落差之中如何自處?」

『什麼樣的性,可以帶給人最大的幸福感呢?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有愛的性」...它的目標不以展現高超的性技巧或達到性高潮為目的,而是相愛的兩個人以這樣的親密,互相委身、溝通情感,彼此間是完全的託付、堅定的信任與無私的奉獻,將愛情中的體貼、尊重與包容以身體的交融來實踐,達到靈肉和一的完滿。』

『如此說來,「有愛的性」就可以十全十美了嗎?其實不然,除了愛情以外,還需要某些客觀條件的配合。』

『我們可以從容的經營一輩子最重要的幸福——「性」與「愛」,在人格獨立、經濟自主、感情成熟、甚至有穩定婚姻關係的情況下,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享受魚水之歡,又何需急於一時,讓自己在窘迫的情況下,喪失體驗人生最美經驗的機會呢?』

『「性」不能用來證明「愛」;相反地,它會使「愛」受到不少考驗...若能珍視自己的愛情與性行為,在價值紛亂的時代裡,仍舊能夠謹慎的思考、審慎的抉擇、不隨波逐流,才正是「身體與情慾自主」的真義。』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educaiton&aid=383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