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 人生太苦,不願來生,只願化做塵土,隨風飛逝] 談安樂死
2008/04/07 11:51:44瀏覽621|回應0|推薦3

「人生太苦,不願來生,只願化做塵土,隨風飛逝」
語出 余寶琴「腦性麻痺兒的悲歌」:http://www.ta.org.tw/95news/951027.html

因為重度腦性麻痺,25歲的「弟弟」朱嘉榮出生至今接受過大小無數的手術,長期臥病在床的他生活完全無法自理,身上更是長滿褥瘡,邊幫朱嘉榮擦拭著身體,媽媽余寶琴說,弟弟每天都要與抽筋以及各種併發症奮戰,因為「他也痛我也痛」,希望政府能立法通過安樂死,可以讓她的兒子可以尊嚴的離開,不要再繼續活著受苦。跟著媽媽唱著自己最喜歡的閩南語歌,弟弟的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面對記者詢問他是否真的想安樂死,他靦腆的點點頭,繼續與母親唱著歌;余寶琴說,每一次從醫院回來弟弟就會跟她說,妳下次不要再救我了,因為很痛苦、很痛苦。除了罹患腦性麻痺多重障礙,因為活動力差,弟弟近年來的併發症也越來越多

余寶琴說,弟弟因為腸子黏在一起以及雙腳肌肉萎縮,成了嚴重的「剪刀腳」,這25年來他前前後後進出手術房6次,體重也只剩下30多公斤,因為痛苦非常人所能承受,「他會求我不要再救他了」。她無奈的說著,「他很痛苦,打針打得全身都痛,還找不到血管,而且因為他長期肚子痛,還有尿布疹造成的全身癢,以及嚴重的脊椎側彎,這些還造成他呼吸困難。」

而在台灣,除了余寶琴跳出來企盼讓孩子尊嚴的離開,早在43年前,因車禍而成為植物人的王曉民的父母,就曾到處奔走拜託,希望政府能讓王曉民安樂死,以防兩老百年之後,沒有人可以幫忙好好照顧王曉民,只不過王媽媽、王爸爸的心願未果,就在幾年前過世,「他媽媽生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孩子能比她早走,或者是兩個人一起走,因為她擔心王曉民在她死後沒人好好照顧」家人轉述著兩老生前的煩惱;如今王曉民已經60多歲,所幸仍有3個妹妹不離不棄,將她送往安養中心照顧,但對於相關病人的照顧與負擔,仍是許多家庭難解的問題

目前全球僅有荷蘭、比利時、瑞士及美國的奧勒岡州予以安樂死合法化,澳洲雖曾經於1996年通過安樂死條款,不過執行才一年就遭取消,因為該議題爭議實在太大,而且執行「安樂死」的過程不易控管。對於各國而言,目前安樂死的議題不外乎究竟是符合誰的意願?是病患本人的意願,還是家人的意願,各國的人權團體表示反對,皆是因為不希望安樂死條款成為家人遺棄病患的最佳理由,因為病人也有活下去的人權。無奈幫助兒子求死的願望不能實現,余寶琴現在選擇默默陪在弟弟身邊,只是很擔心萬一有一天自己先走了,又有誰來幫他照顧這個在人間受苦的小孩?
屏東一名年輕人,一出生就罹患腦性麻痺多重障礙,父母親長年照顧他,但是他的併發症越來要越多,病情加重,父母親很不忍心,希望政府立法,讓他的兒子能夠安樂死。朱媽媽用力的抱起25歲的兒子嘉榮,讓他坐在比較舒適的木製輪椅上,還得用繩子將他的身體固定住,因為嘉榮全身肌肉越來越萎縮,身體也越來越虛弱,為了讓兒子開心,朱媽媽常常把嘉榮最喜歡的玩具擺在他的眼前,還有小時候的照片,朱媽媽長年照顧嘉榮,頭髮白了,手指長繭,身上也有好多地方長了骨刺,但是看著嘉榮的病痛,朱媽媽更心疼,其實嘉榮也愛畫畫,他心裡總是有一張全家褔,朱媽媽願意用愛心照顧兒子,卻更希望政府立法安樂死,讓兒子能早一點解脫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2008&aid=176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