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5/14 20:05:46瀏覽425|回應0|推薦7 | |
大抵孩子玩性一開是不會怕髒的,反而是大人較緊張身上的「髒」會引起什麼毛病。 女兒的童年,或許我的玩性很大,所以母女的足跡遍佈「玩髒」的境地。 躺在草皮、坐在沙堆、埋在沙灘、赤腳跑步、公園爬行......大地海洋藍天盡在童年。 我們的滿足,往往一堆沙、一些樹葉、一丁點海水、爬一點欄杆..就可以鎮日歡笑洋溢。 並非我不喜歡乾淨或整齊,而是我喜歡徜徉在「天地山水皆帷幄」的喜樂中遐想。 在孩子的感觸上,真實的感受遠比口頭的教育和訓斥,來的既深且多。 孩子的比較心一旦出現,再多的實物恐怕都很難去理解父母的用心和付出。 我常看到的景象,玩的時候不怕髒,但看到髒物卻會退避三舍,甚至鄙視自傲清高。 為什麼?父母從小把孩子拉屎拉尿拉把長大,辛勞倍極艱難困苦,孩子對家事卻嫌髒嫌臭。 說到底!我們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和不捨,捨不得他髒、他臭。 給孩子又乾淨又舒適的家,是每個父母盡極大的努力去實踐的願望。 然而給一個溫室,卻未必長的比別人又高又壯的話。「空調」的問題恐怕是最大的因素。 孩子總會在需要的時候,找到可依賴的藉口或人物,做一些可逃避的行徑。 如果孩子無法看到髒亂、親身感受髒亂,又如何同理心那些比我們更困苦的人家。 當然大人的立場很重要,一個家就像一個小社會,家人的默契需要平日就累積。 所以當孩子玩的時候,就盡情的玩,不怕髒,只要懂得如何潔淨自己的身體? 所以當孩子學習整理家務時,也不怕髒,只要懂得如何環保自己的家園? 怕髒也會變成潔癖、依賴、推拖,因而漸成抗壓性低落,對成長並不理想。 好的觀念配上好的做法,才能讓孩子學到「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