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天天
(
新版
)
首頁
文章創作
個人相簿
訪客簿
作家簡介
加入好友
|
推薦此部落格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作家:健康 營養師
作家
健康 營養師
文章推薦人
(3)
i~Robert
梅花居士
黃信雄
其他創作
‧
{活動} 全台457萬人高血壓 盛行率近四分之一
‧
夏至收冬被 骨鬆婦人竟骨折
‧
加蔬菜、調味料減半吃泡麵也健康
‧
幾個簡單的方法就能減少鈉
‧
想降血壓 快來得舒飲食
‧
紅麴米補充品的強度各異
‧
紅洋蔥可降低壞膽固醇
‧
長者臀圍比 肥胖指標 較BMI更重要
‧
極低熱量管控 執行須有專業監控
‧
新流感疑似重症再添4例 待疾管局研判
最新創作
‧
大腸癌篩查押後推行
‧
GI
‧
{活動} 全台457萬人高血壓 盛行率近四分之一
‧
夏至收冬被 骨鬆婦人竟骨折
‧
{廠商訊息} 合度腸護安®-大腸直腸癌早期篩檢的新利器
字體:
小
中
大
你害怕睡眠嗎?480萬的台灣人有睡眠問題!
2007/05/09 22:04:08
瀏覽
167
|回應
0
|推薦
3
你害怕睡眠嗎?480萬的台灣人有睡眠問題!
文 / 書田診所 精神科 陳家駒醫師
人類是最需要睡眠且又偏偏最會攪亂自己睡眠的動物,自從人類發明「三電」【電話、電燈、電腦﹝視﹞】以後,生活作息就此大亂並造成許多人寢睡難安,因而走進「失眠園」,受盡文明生活的煎熬折難。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醫師表示,台灣人害怕睡眠之處,可從以下兩項事實得到證明︰
一‧480萬的台灣人有睡眠問題,其中又有250萬的國人罹患慢性失眠,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長期睡不好。
二‧門診中平均每10個患者中,就有8位主訴自身害怕睡、睡不好、睡不著,比例高達80%。
陳家駒指出,「一二三四五,咚咚更樓鼓,可憐未眠人,聲聲聽得苦。」以上是在門診中為睡覺所苦的患者,一致的共同心情寫照;一般睡眠障礙症狀按照各種表現情況的不同,可簡單分為
「失眠症」
、
「嗜睡症」
及
「異睡症」
三類,而依病因的不同,又有
「原發性」
與
「次發性」
兩種。
一般門診中常見的睡眠障礙症狀主要有下列五種︰
﹝一﹞不易入睡︰整夜輾轉反側、翻來覆去。
﹝二﹞睡很久仍不能消除疲勞。
﹝三﹞半夜醒來不容易再入睡。
﹝四﹞比預定時間早起。
﹝五﹞會害怕睡眠︰患者常對失眠現象有自我認同及自我預期的心理作用。患者自認自己是易失眠者,故一到傍晚,就預測晚上睡不著,結果到睡眠果然不能入眠,應驗先前之預測,這種心理作用會漸漸造成恐懼睡覺。
究竟影響我們害怕睡眠的因素有哪些呢?陳家駒說,害怕睡眠不是無中生有的,它是由許多原因所造成的,舉如飲食、運動、刺激物、個人壓力處理、時間管理、年齡及性別等等皆是,無時不刻地漸漸影響我們睡眠的效率與穩定度。
之所以後來會演變成害怕睡眠的情況,大多是因為最初遭遇到一些外來的壓力事件,此時已開始出現失眠現象;後來因越來越害怕無法入睡或睡眠不足,自身就會發展出一套不恰當的行為來彌補,導致生理時鐘紊亂不已,而情緒也漸日益不安、煩躁和焦慮,進而讓害怕睡眠的情況更加惡性循環。
在治療害怕睡眠方面,陳家駒強調,現行可採取
「藥物」
、
「非藥物」
治療、建立個人化睡眠習慣計畫,來達到「好的睡眠品質」換句話說,即是指睡眠能夠準時、快速同步、穩定持續、可恢復身心疲勞及有適當的睡夢活動等五項具體表現。
藥物治療︰
安眠藥對於暫時性失眠可達到預期之效果,但對於長期慢性的失眠患者而言,其好處雖可很快降低患者對失眠的恐懼感,但壞處是不但會抑制患者的深層睡眠情況,且藥效通常會在2星期後降低,一些較心急的患者會因此而停藥,卻反而造成「反彈性失眠」,更增加患者的焦慮害怕,因此長期慢性的失眠患者,必須有耐心地使用安眠藥一段時間,讓失眠逐漸消失,同時在這段用藥時間裡,患者也必須要藉由行為治療,儘早建立一套專屬於自己的良好睡眠習慣,畢竟使用安眠藥之目的就是在不用藥時也能正常睡眠。
行為治療︰
1‧不宜臥床過久。
2‧定時起床。
3‧睡前不要吃喝東西,如喝牛奶、紅酒等。
4‧午睡勿過久︰30~60分鐘最適宜。
5‧睡前做輕度的靜態運動,可分散患者胡思亂想及降低過度擔心的成份。
6‧睡前可從事如寫日記、看書、靜坐或禱告等有助於入睡的緩和性運動。
個人化睡眠習慣計畫︰
由醫師在評估每個人的生理及心理狀況,為患者量身訂做專屬自己的一套個人睡眠習慣計畫,就如同訂做西裝一般。
最後,陳家駒提到,晚上睡不著,實在是一件苦惱的事,害怕睡眠可視為身體健康的警訊之一,因此當自身發現有害怕睡眠問題時,應儘早尋求精神科﹝或身心科﹞專業醫師協助,以藥物治療配合認知行為及睡眠衛生等非藥物治療方式,以期建立起一套自身正常睡眠狀況的藍圖,如此一來才可有效根治長期睡眠品質不佳之困擾。
本文作者【書田診所 精神科 陳家駒醫師】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
知識學習
|
隨堂筆記
)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chang6855&aid=94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