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嘉義小旅行首日行程
2015/08/29 17:46:40瀏覽1559|回應0|推薦8

嘉義小旅行

作者陳俊文

一座城市要讓人能閱讀,那得有內涵。嘉義在台灣一直是座很低調的城市,說低調或許是被忽略的謙稱辭。

所有的大城市高樓不斷林立,唯有嘉義像是千年萬年淹沒在雜草堆中的吳哥窟,有天被考古學家意外發現菩薩的石座,遂搬動考古成員大挖特挖,才展現出亙古的美麗的以及歷史的滄桑雋永與美麗。

走讀嘉義之前先來上上課。第一天上午先聽吳漢恩站長講述阿里山的鐵路和嘉義市也曾是先進城市的鐵路歷史,那歷史就是曾經是台灣最早三鐵共構的城市。

所謂三鐵不是捷運台鐵與高鐵而是西部縱貫鐵路林鐵與糖鐵,說起糖鐵就是五分鐵支路,有的已拆,有的殘存。林鐵還在,目前只能開到奮起湖,聽說2015年12月底可以直上阿里山,恢復過去林鐵的威望盛況。

我搭乘過世界三大鐵路中的祕魯安地斯山和瑞士少女峰的高山鐵路,唯一台灣的也是名列其中的阿里山鐵路一直緣慳一面,至今未有緣分搭乘。

吳漢恩站長說,阿里山鐵路中竹崎車站是木造車站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也是許多電影電視劇在那取景的好選擇。黃春明小說改編的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就在竹崎車站和市場裡的戲院拍攝。

還有從樟腦寮往獨立山時,火車會呈螺旋狀攀爬,繞三圈上山,也就是說看到樟腦寮車站共有三次揮別凝望。像我去秘魯馬丘比丘搭巴士下山時,那位揮手說再見向大家告別男孩一樣,每到轉彎處已先抵達在揮手了,山幾轉折他就說幾次好幾種語言的再見。

阿里山據說是玉山山頭掉下的一塊,那已經是萬年前的事了。站長說得詳細精彩令我神智大開。站長說,阿里山鐵道Z字形的爬坡可以登記聯合國文教遺產,因日本是殖民台灣,若通過將造成肯定軍國主義的負面價值,所以阿里山鐵道成為聯合國文教遺產希望渺茫啊。

說起奮起湖要聯想紐西蘭費爾先生,因其子到阿里山旅行莫名失蹤,他曾三番兩回到阿里山尋子,終究無獲,帶著台灣人的祝福回家。

在尋子時搭乘計程車時,因司機播聽江蕙的歌,藉幽婉哀上的歌聲中認識江蕙,讓他焦苦的心得以平靜。所以家中也買了江蕙幾乎所有專輯,以聆聽江蕙的歌來思念在台灣失去音信的兒子。

至於奮起湖鐵路便當也是人氣食品,到了必吃,一個已由100元漲到120元了。

下課後,午餐吃嘉義市信義路陸橋下的眷村涼麵和四味果汁,是黃小姐去採買再發放給大家食用。涼麵不是一般的油麵,用的是白麵,再以麻醬加美乃滋調醬。美乃滋取其酸味,吃了不膩,食來果然順口。輕輕一盒,瞬間口到麵除,太小盒了,無法滿足我。

四味果汁是以木瓜鳳梨檸檬香水芭樂打成的,我喝完喉間一直迸出說不出的香氣。一直到晚上味道依存,實在是香到頑抗不去。後在傍晚與張志宏老師提到四味果汁很濃香,他才說可能加香蕉油,賓果,和我猜測一樣。

下午第一堂是翟永麗校長講旅遊文學,主要是分享如何創作旅遊文學?翟永麗校長是常常到國外旅行,海外蹤跡不少,先以照片開場,然後娓娓敘述她平時如何記錄點滴靈感。她說文章要精彩要有慧眼慧心這樣才能文思泉湧。

翟校長還談到她家養了19年的老狗故事,翟校長記得詳細,短腳(狗名)是在103年7月28日過世,連101年11月2日中風日期都記載詳細,這就是寫作素材上的蒐集和準確。越仔細就越吸引人去咀嚼文章的深度與光彩,文章魅力才能具備與綻放。

想想我以前也常記錄旅遊的文章,雖不像大作家一般用字精湛,但也誠實記錄,為以後老年增添生活回憶。

翟校長準備了高鐵首機掛飾當獎品,發給有回應的人,是她先生在高鐵上班才有的禮物。當然翟校長也把自己拍的照片給大家分享,請大家回答照片背景是如何,並形容一下,這樣就能得獎。

最後一節課是一位看起來像是作家也像是老師的劉恆安先生來上,一開始他以中正路的街頭照片開場,題目是就愛逆騎單行道。

日治時期嘉義市最熱鬧的的路是中山路,它有大通之稱。又二通指的是中正路。中山路現在仍熱鬧不已,中正路狹小黑閴落拓暗寂,是條很狹窄的街道。以前有許多旅館,因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旅客會在前一晚在嘉義市住宿。

自從中正路沒落後,那些旅館就變成流鶯臨時築巢之處,在黑暗中喘息著過去的煙花繁盛。

劉恆安老師還推薦嘉義公園的美麗歷史,有史蹟博物館,植物園,陳澄波畫中的風景。到公園簡直就像搭上時光列車回到陳澄波的嘉義。當時站在東區從中山路直視火車站可以毫無障礙一眼覽盡,就同日治時期嘉義市可以遠眺玉山山峰。

學學文創負責人徐莉玲小姐說:嘉義不缺美,只缺少發現。原來我們過去在台灣忽北忽南忽東忽西的玩,就是忘記嘉義的歷史優美以及市區散發的悠緩步調氣息。還有鄭順聰的小說"晃遊地"描繪的就是悠緩的青春的苦悶的純樸的嘉義市。

劉恆安老師說他把嘉義市擬成日本小說"那啊那神去村"裡的森林。

他問有誰看過?我舉手。問我,我看時對那村莊有何聯想?我說,像阿里山的高山連綿神木叢聚。他"哇"一聲,謝謝我喜歡阿里山。然後又一直介紹神去村的故事又敘述日本的自然美,是他去過富士山的驚艷心情

劉老師會一直說一直散開,然後不知所云,就問大家他剛剛講到哪?一直如此好幾次,實在可愛。我們也喜歡他那樣悠閒地演說,最後劉老師介紹嘉義市幾家美味餐館。

他會帶朋友吃阿娥豆花。也介紹位在安樂街,老闆是文青的九代蔥油餅。還有檜意森活的"森咖啡"他一直強調阿里山種的咖啡豆被日本伊藤篤臣愛上帶回日本在日本大受歡迎。

劉老師又說詩人鄭愁予形容嘉義市是百慕達三角洲,因為有一次他到嘉義尋找北回歸線地標迷路,被嘉義人收留照顧。感激之下,寫了一首新詩記錄當時的經歷。

嘉義市維新路日式宿舍群是許多電影電視劇喜愛取景之處,共有三十幾部影片在那拍過。最令人津津樂道就是侯孝賢執導的"童年往事"中,唐蘊如飾演阿婆在日式宿舍圍牆外,直喊:阿孝咕,阿孝咕。她要帶孫子走路回廣東梅縣去。

維新路,嘉義是台灣日式宿舍群數量最大的城市。

還有電視劇春梅和電影風中家族都在那排斑駁頹圮的日式瓦房拍攝,嘉義市因被執政黨長期忽略,保留許多老宿舍,古蹟很多,城市面貌雖然不是那麼新穎時尚,因禍得福展現歷史樸實高雅的美。

劉恆安老師最後與大家分享他最喜歡去散步的地方是圓林仔,他形容生態豐富幽靜自然,是他喜歡去走路散心的好所在。

最後介紹糜訝帶動野餐人生。她本來賣行動早餐,覺得很多人匆匆呷一頓餐飯實在是生活的醜行,遂推廣悠閒的野餐式進食,頗有創意。

老師的導引讓我們更對嘉義市的美和靜更嚮往,下午四點半走訪阿里山火車頭車庫公園檜意森活園區北門驛,由高基榮老師和張志宏帶引。

火車清水肥

大家經過市立博物館時高老師看見走廊下的幾個人,搭聲招呼叫喊:館長,館長。我們實在是有福氣,因為遇見了蒲添生老師的兒子蒲浩志。

右是蒲浩志館長

左是張志宏老師

原來我那時才知道雕塑家蒲添生是已故畫家陳澄波的女婿,蒲添生的雕塑正在市立博物館展出。高老師張老師一直稱蒲浩志老師館長,原來蒲添生故居已成蒲添生雕塑館,由蒲浩志擔任館長。

浩志館長正在擺放蒲添生生前最後遺作作品,那就是浴火重生的鳳凰林靖娟雕像。這座雕像是1993年11月15日健康幼稚園戶外教學,一輛遊覽車在平鎮市車子意外爆炸發生大火,林靖娟老師為了救小孩而犧牲生命。

當年是社會大新聞,為了感佩林靖娟偉大精神,李登輝總統親自拜訪蒲添生,為林靖娟雕像以茲紀念。蒲添生是位講義氣的人,當然不顧一切承擔下來,未雕之前健康檢查發現自己罹患胃癌,為保持體力拒絕就醫全心完成雕像,於1996年雕像完成,11月15日送達台北市立美術館,完成李總統所託與林家人的盼望。

但也在二星期之後,蒲添生病情嚴重撒手人寰,所以看見林靖娟雕像蒲浩志也為之哽咽眼眶濕潤。

大夥先去火車頭公園,到時遇見兩列火車下山。又去車庫碰見火車倒駛抽水肥,高基榮老師幽默說:火車倒駛嘴開開。我說:為何嘴開開?他兩一直笑,原來是嘴開開呷屎,哈哈哈。

高基榮老師導覽嘉義東市很內行

後轉去參觀檜意森活村到KANO故事館又遇見蒲館長,大家進入館內參觀,由KANO館長導覽1930年嘉義農校kano的棒球隊打進甲子園的振奮人心的故事。

大家盡興之後往北門驛而去,在玉山旅社新高柑仔店前停留吃晚餐,在新高柑仔店看到"來嘉呷"此書作者董育奇連忙找他簽名。柑仔店走復古童玩的店,由董太太負責看店。

晚餐吃民主雞肉飯,就在店門口摸黑吃起來。雞肉飯的油蔥很香,飯粒很Q,便當好吃,連路過的歐吉桑都稱讚民主雞肉飯好吃。

晚七點上課,因"底累"最後是七點四十分左右才上課,陳俊文老師以座談方式和大家聊聊。他帶來三種茶葉,泡茶給大家喝並請吃惜福恩典方塊酥,特別推薦恩典的切邊NG酥。

大家自我介紹,吃吃喝喝就那樣結束第一天閱讀嘉義小旅行的行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o9608&aid=2822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