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8/16 18:22:16瀏覽2155|回應0|推薦3 | |
時間:2018/6/24 早上10:00 地點:聯合報大樓2樓會議室 決審委員:許悔之、陳義芝、廖咸浩、鯨向海、羅智成(按姓氏筆劃序) 列席:許峻郎、劉彥辰、宇文正、王盛弘 ◎廖宏霖/紀錄整理 本屆新詩組來稿共196件,扣除不符合資格者為190,複審委員為須文蔚、楊佳嫻、林德俊、隱匿,共選出26篇進入決選。複審委員表示,以這次來稿的品質而言,感覺得出來台積電青年文學獎已成為這個年紀喜愛文學的學生發表作品的園地,幾乎可以在這個文學獎中,看見未來文壇的許多新力量與新面貌正在成形。 此外,就來稿的主題來說,也可以觀察到一些特色與趨勢,比如情詩的比例感覺沒有像以往那麼多,觸及到情感的作品,也多半用較為清淡的語言呈現;另一方面,也許是因為這些年輕人身處於一個資訊交流快速的時代,他們的作品也顯現出對於各種多元議題的思考,例如身心議題、新科技、虛擬世界、兩岸與政治等。最後,整體而言,台積電青年文學獎為這些對文學創作有興趣的同學,打開了一個可以看見彼此的場域,讓整個社會與年輕的靈魂透過文字相互對話,在這十五年的累積下,也逐漸描繪出一幅特別的風景。 會議開始,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致詞,許執行長表示今年是台積電青年文學獎的第十五年,每一年透過副刊的幫忙,持續紮根,對於鼓勵青年文學創作的成績也有所積累,今年,甚至開始安排一些過往的得獎者,加入評選或紀錄的過程,讓文學獎本身也能夠創造一些良性的循環,同時也讓這些漸漸成為文壇主力的新秀們,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並學習到更多的經驗。 接著,各評審共同推選陳義芝為主席,並決議先請評審發表整體感言,第一輪投票先不分排名,圈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前五名。 整體感言 羅智成: 這次的作品,我閱讀起來還是蠻興奮的,因為作品蠻不錯的,我常覺得擔任文學獎的評審,特別是台積電青年文學獎,我感覺就好像是在跟某種未來的詩的美學的對話。在閱讀中,你可以發現世代間生活與思考的差異,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學生相較我們那一代,其實整體上來說,對於文字跟語言的使用似乎更佳嫻熟,許多作品看起來都很老練。然而,針對這樣的作品,我會特別想問作者,你用這樣的技巧,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呢?年輕作者是否有所自覺地在寫一首詩,而不只是一時感性的抒發。另一方面來說,很難能可貴的是,在這個年紀所寫出的作品,也許就是因為還沒有確切或龐大的寫作意圖,這些詩許多都還沒有真正跟所謂主流的詩對話,也就極有可能創造出了某種遠離現在書寫腔調的作品,應該要有一種自大與狂妄在這些還未固著的創作生命中。 廖咸浩: 我自己也非常驚喜,就這個年紀的詩人來說,許多作品都算是相當成熟,有些作者的風格非常強烈,,我覺得這是最彌足珍貴之處。比較不一樣的觀察是,我覺得年輕這一代,「書寫」的機會其實被快速的資訊交流模式所壓縮,可以說是「失去語言的一代」,但由此角度去看這次的作品,能夠有這種掌握語言的展現,確實非常不容易。此外,在這種短詩短文的寫作風潮中,一首詩的結構更顯得重要,沒有結構性的閱讀,就很難有結構性的書寫,以這次投稿的詩作為例,許多作品處理單一意象的能力,已經算是相當成熟,但如何不只是呈現孤立的意象,將主題不斷往前推進,就有賴於結構的能力,因此我會特別關注有這種能力的作品。 許悔之: 詩作如果可以有深刻的意義,我想那是因為它能夠帶領我們到比現實更遙遠的地方,所謂想像力的展現,又因為詩要透過文字來呈現,它必須要具備某種可可溝通性。有時候我會想到曾經住在精神病院裡的卡蜜兒(Camille Claudel),她年輕時代許多創作中的主題、技法、形式與概念,往往是不見容於當下某種普遍的標準,但在日後的藝術史中,卻被認為投射出了一種時代的美感,我想這也是我做為文學獎評審的功能之一,我要能夠指認出那些大家還沒接納的美的呈現。因此,回到這次的作品,我會希望從中選出一些好像因為想要跑很遠,有些時候甚至跌倒了,「姿勢」並不好看的作品,像這樣的作品我覺得會更「生猛有力」。 鯨向海: 現在「厭世詩風」當道,我覺得也有影響到這一群年輕的創作者,這次的作品很多其實是在書寫生命的苦痛,以往那種青春無敵或是要歌頌世界的作品卻比較少見。我自己比較會注重作品中是否能夠呈現出幽默感,比如說在關於苦痛的書寫中,作者可以用一種調侃或自嘲的方式,去帶出一種時代的黑色幽默感,我就會特別欣賞。另外,這些作者都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幾乎從出生開始,就用與我們截然不同的方式接收資訊以及與世界互動,我相信這些長年的累積,都會成為幽微的影響,所以我也會特別觀察他們在創作中,這些可能已被內化的因素,是透過什麼樣的形式顯露出來。 陳義芝: 我會思考什麼樣的詩需要我來推薦,我們從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史來看台積電青年文學獎,這批創作者可能是未來引導詩壇很重要的作者,所以我比較會注重一種「整體的穩當性」。為什麼會要求「穩當」呢?我的觀察是現在是一個戲耍成風、輕易出手的時代,而詩一直是一種泥沙與珠玉容易混雜在一起,一般人比較難以區辨的文類,做為評審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某種責任,指認出真正的好作品出來。比如,瑞蒙卡佛曾經在談論小說時,說到他很厭惡所謂實驗性的創作,因為有才華的人實驗是一種創新,但反之,有時候是在掩飾一種無能。回到這次入圍決選的作品,在我的閱讀理解中,即便好與壞的差別還是有一段落差,不過所謂實驗性的作品,都能夠有一定程度的「穩當」。 第一輪投票 發表整體感言後,進行第一輪投票,每位委員以不計分的方式勾選心目中的前五名。共15篇作品得票,投票結果如下: 〈謊〉(許悔之、陳義芝) 〈一之狼蛛的獨白〉(許悔之) 〈街邊哲學家〉(鯨向海、陳義芝) 〈我們順著它走〉(羅智成、廖咸浩) 〈一起褪色〉(許悔之、廖咸浩) 〈你問天主在哪兒?〉(鯨向海、廖咸浩) 〈未成年的魚〉(許悔之、廖咸浩) 〈網路視界〉(羅智成、陳義芝、廖咸浩) 〈唯一〉(羅智成、陳義芝) 〈匆匆那年我們〉(許悔之) 〈戲中戲外戲的場記〉(羅智成) 〈黎明之前〉(羅智成、陳義芝) 〈當你如此潔白〉(鯨向海) 〈透光區〉(鯨向海) 〈雨光〉(鯨向海) 一票作品討論 〈一之狼蛛的獨白〉 許悔之: 我會針對不同的獎項調整不同的標準,以這次台積電青年文學獎而言,我覺得年輕人應該要有更大膽創新的表現,所以我特別挑了心目中年輕人的創作。這首詩比較像是羅智成以前《中外文學》時代的作品,用一些看起來疊沓繁複的語言,營造出一種孤傲而幽密的氛圍,我覺得是很能夠觸動與吸引人的作品。 陳義芝: 我沒有選這篇,完全是因為我個人的詩觀,剛剛它的優點悔之已經說得很多了,只是我在細讀之後,覺得它有一些語法混亂的現象,最後並沒有說服我作者有足夠的能力去掌握像這樣的語言。 〈匆匆那年我們〉 許悔之: 很多很多年前我在《聯合文學》編過李欣倫的《藥罐子》,我覺得女性做為孕育的身體,一直創作者可以一再去探掘的意象。這首詩用籃球做為意象,指涉了了身體與生命的雙重性,語言雖然簡單,可是意象很強烈,但語調也不特別哀傷。更值得讚許的是,這首詩有一種自我寫照、自我覺醒的感動與省思流露出來,接近某種身體政治學的思考。 〈戲中戲外戲的場記〉 羅智成: 我本來在它跟〈謊〉那篇做抉擇。這篇的優點是在於它很努力建構出一個架構,它有一個層次感,舞台意象非常一致,算是企圖心很大的作品。不過它的主要問題也是在條列性的東西,比較即興,有點混亂。但即使如此,你還是看得出來,這位作者非常努力在經營結構。 〈雨光〉、〈當你如此純白〉、〈透光區〉 鯨向海: 這三篇都只有我選,所以我就一起談。我覺得這三首詩都是技術都很好的作品。首先是〈透光區〉,它比較特別,押韻的部分很自然,讀起來很可愛,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比較像是歌詞的表現,但我想這也某種「招式」。另外,我覺得它裡面有一些關鍵字,例如「模仿」、「偽裝」、「掩藏」,描述那種極為痛苦卻又無法順利表達的狀態,而我覺得這很可能是年輕人在面對困擾時,故作鎮定的方式的體現,而詩中所呈現的海洋意象,也許也能連結到這個世代那種無邊無際的資訊交換與產製訊息的世界,或者,也可以當作一首情詩。總之,這首詩能夠被解讀的面向相對較大,一些特殊的比喻也都布置得很巧妙。再來是〈當你如此純白〉,這首詩的一、二段寫得特別優美,技藝成熟度在這次作品可排前幾名了,比較可惜的是,整篇形式的設計到了最後會逐漸有一種疲倦感。然後要推薦的是〈雨光〉,此詩是在談一種「用假裝的方式來認同某種被誤解看輕的情境」。彷彿在此孤獨感易被忽視的的資訊喧騰時代,各種困頓依然使他們不得不假裝,正因為嚮往自由反而選擇了隱藏才華。結構上則是節制而不氾濫的奇幻視界,水系與光系的兩派意象自然地交融,魔性地演化,低調釋懷卻仍保有自尊,氣氛掌控處理得頗迷人。 許悔之: 我是最喜歡〈雨光〉,這裡面有一種開展跟通透,至於〈透光區〉跟〈當你如此純白〉,它用了很多其他詩人都用過的譬喻,所以我還是寧願更支持那種可能姿勢不是很好看,不過它有想要跑遠一點的那種作品。 廖咸浩: 我曾經考慮過〈當你如此純白〉,這裡面顏色的處理太工整了,所以閱讀之後,少了某種自然的感動,但是不得不說這首詩有其設計上的長處。〈雨光〉則是原本就在我的待選名單裡,我也可以支持它。 羅智成: 我最喜歡的是〈雨光〉,它的詩情很一致,情緒的醞釀也很自然;〈當你如此純白〉技巧也很好,卻有一種可預測性。〈透光區〉裡面則涵蓋了我喜歡跟不喜歡的東西一樣多,鯨向海剛剛說的那種幽默感,我的理解就是一種反諷,可是反諷其實很難,在這首詩裡,他跳出來的一些字眼,反而讓幽默成為了「故作幽默」,那個反諷就不太有深度與力道。 陳義芝: 我也比較喜歡〈雨光〉,它的抒情很細膩,也有寫出一種普遍的經驗;〈透光區〉我則讀不出韻味;〈當你如此純白〉則是在某些段落,例如剛剛廖咸浩所說的關於顏色的處理,有一些用力過猛之處,造成了一種閱讀上的阻礙。 兩票與三票作品討論 〈謊〉 許悔之: 詩意跟文意永遠有一種差距。比如夏宇寫父親的死亡,用一張父親的照片做為起點去鋪陳一種文意,但呈現出來的卻是滿滿的詩意。這首詩本來看前三句我覺得很散文化,可是它卻漸漸在文意中結構出一種詩意,讀完以後會覺得句子可能沒有很厲害,可是這裡面有一種凝聚力,像是引子一樣,把那些原本應該很老生常談的關於謊的道理,用文意堆疊出詩意,催眠般在閱讀中感覺有了感動,讀到了一些新的東西。 陳義芝: 許悔之要表達的完全就是我要表達的。我一開始也是看見了它的散文化,不過,我們不能僅從詩的語法跟外在來看,以這首詩為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它將「謊言」中的詩意凸顯了出來,並且把它寫成一首詩,這是他在散文化以外最特別的地方。 羅智成: 這篇我一開始也覺得過度散文化,但我細讀之後發現它的結構能力很好,它的散文化是在抵抗詩化的語法,它的詩不是存在於文句上,而是在思想上。我後來會覺得評審的過程,就是在尋找每個創作者心智狀態的可信度,那這個可信度不只是建立在那些技巧的展現,更重要的是作品要能說服評審,這個創作者的心智狀態是足以討論它作品中所想要探討的主題,那這首詩我覺得他在可信度的展現上,以這個年紀的創作者來說,還滿具有說服力的。 鯨向海: 〈謊〉確實是太散文化了,我是覺得並不是說散文化不好,而是要搭配一些節奏,所以我會比較欣賞像〈唯一〉那樣的作法,它雖然也散文化,但節奏感很強烈。 廖咸浩: 我基本上同意剛剛許悔之的說法,我會用王家衛的電影舉例,每當我覺得片子開始俗濫時,就會有一個轉折,影像中的詩意就會迸現。但回到這首詩,我覺得它並沒有真正很成功地「救」回來,節奏點與轉折的力道都差一點。 〈街邊哲學家〉 鯨向海: 這首也是有一點散文化,但它是有節奏感的營造,一開始讀會被它的節奏感所吸引。細讀之後,我覺得它有一種深層的幽默與反諷,藉由描述流浪者、乞討者的形象,指涉當代人文社會學的社會位置,也就是所謂的「哲學」。另外,它的語法也很自然,好像很輕鬆地在跟讀者說話,選用了一些巧思的字眼,讓感覺上應該是要很沉重痛苦的意象,被呈現得很輕鬆自在。 陳義芝: 我也同意鯨向海剛剛的說法,這首作品的確有他要反諷的對象,如果不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可能就會覺得這首詩的敘事太明白清晰。另外,這首詩所呈現出的一些身體的姿態,例如「跪著」、「捧著」、「趴著」等等,用一種身體感去凸顯那些比較抽象的主題,我覺得也是滿好的嘗試。 羅智成: 這首詩具體可被觀察的技巧都不錯,但一首詩成不成功我覺得要回到一開始的書寫策略的檢視,這首詩的書寫策略上我沒辦法被說服,主要是因為要談論社會對某些事物、觀念或對象的物化,作者想要透過一個乞丐的形象去負載這個訊息,但實際上詩中所呈現的多半是他個人所投射的情感,我覺得這個策略並不成功。 廖咸浩: 我認為題目這樣寫,直接點出「街邊哲學家」,閱讀起來就少了一種可以由讀者自己醞釀出來的理解,例如倒數第二段就有些太直白了,就像是格言或座右銘一樣。不過我還是很肯定作者的企圖心,他願意這樣去描述一個人文的位置,具有一種超齡的關懷。 〈我們順著它走〉 羅智成: 我一開始沒有給這篇太高的分數,但是後來我覺得作者其實有很紮實的鋪陳與書寫能力,不過放在這個文學獎中,我就會很好奇年輕人為什麼會想要觸碰「兩岸」這個題材,因為這應該不是作者直接的生命經驗與感受,但另一方面來說,這首詩也像是稍稍揭露了年輕人怎麼去看待那段歷史的角度。第一段有一些刻板印象的敘述,其實也顯示了這個主題離作者的生活有點遠,不過後面的鋪陳,可以看見他比較深刻地進入了一些比較可以共感的情感,例如思念或無奈的心情。此外,這首詩也讓人看見年輕創作者並不是一味地自我表達,而是能夠開始看見一些與自己有句麗的人事物,並試圖去同理、去表顯。簡言之,這首詩如果不要第一段,就會是一首很漂亮的詩。 廖咸浩: 這首詩所描述的情感不是他自己,讀時會讓人略感懸念,他是不是會為了要寫這個主題而寫這首詩,不過若是以作者為高中生的前提去看這首詩,我同樣也覺得是非常不容易,而且他的語言也很純熟,並沒有非常牽強的感覺,意象也層出不窮,感覺上是一個滿有經驗的寫作者。 許悔之: 這篇是這一次我看的作品裡面很成熟的一首,這首詩的作者感覺擁有豐富的詩的閱讀經驗,在詩中你彷彿可以看見台灣現代詩發展的某種岩層的痕跡,有一些長的句子像是七、八零年代常見的文字呈現,所以我看見的是一位生於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也許讀了很多前輩詩人的詩集,但是在創作中,他還是很努力地成為他自己。 〈一起褪色〉 許悔之: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詩,他的聲響、節奏,包括一些很細膩的切換,都帶給我最單純的讀詩的愉悅。我會把它定義為「美麗地為賦新辭但並不強說愁」,作者只說那一點點的美與愁,沒有要談什麼大道理,但卻很貼切地表達那種流動的思緒。我讀到第二段、第三段就覺得很動人且不凡,作者用很輕巧的譬喻和語氣,把那個年紀該有的那種思維與情感表現得很傳神,意象不濫俗,很完整也很原創,也不會用力過猛,對於一個青年文學獎來說,真的是一首難得的好詩。 廖咸浩: 這首詩給我的當然也是那種很單純的感動,包括他處理的情感與描述方式,使用的意象也很自然精巧,能從簡單的語言,慢慢醞釀出一些比較深重的意趣,整體而言還算渾然天成。我自己也是滿喜歡的。 鯨向海: 我也喜歡類似「接不住你」這樣俏皮的形容。作者沒有故意裝老成,忠實反應回首青春無敵生機淋漓的感覺,卻又帶著一點懂得和憐憫過往的慈悲,蠻可以說服我,頗符合這個年紀給我的想像。 羅智成: 我也是滿喜歡的,但是第一段我感覺牽強了一點,但整個來講,作者比較誠實面對自己的年輕,沒有太龐大的企圖心或虛張聲勢,就是所謂的「文質彬彬」,表達的內容與形式是具有某種平衡感的。 〈你問天主在哪兒?〉 鯨向海: 這首詩應該是在寫一個苦難跟悲痛的生命經驗,但是卻用一種輕快的語氣,用問問題的方式去營造一個節奏。詩中提到藍白膠囊,應該就是常見的憂鬱症用藥「千憂解」,再加上最後面描述到類似跳樓與割腕這種自傷的橋段,這些主題應該都要是很沉重的,但是它卻轉化成一種相對輕快的節奏和語調在處理,我覺得是這首詩最成功之處。不過第三段,把「自殺」的字眼直接寫出來,我感覺是一種失手。 羅智成: 這是一篇典型的透過複沓結構而成的作品,但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在於,作者一方面用了一些比較行內的用語,另一方不斷重複「你問天主在哪兒」這句話,這兩者之間的語言質地是有落差的,並沒有結合得很好,所以最後在我讀起來比較多看到的會是一種刻版印象的病痛現場的呈現。 許悔之: 這首詩的優點我就不再贅述。我記得之前也是台積電青年文學獎,有一首談失眠的詩,作者除了把失眠的情境描寫得很細微之外,還把失眠的意義寫出來。我覺得這首詩,少的就是那種意義的萃化,簡言之,痛苦如果變成文學要有意義,至少要告訴我們痛苦以外的東西,例如為何痛苦?痛苦之後的沉澱是什麼?只要再多一點點的發展,這首詩會更完整。 陳義芝: 這首詩讓我想到張詩勤的詩集〈除魅的家屋〉,那本詩集就是在描述一種繁複的痛苦、憂鬱與黑暗的狀態,作者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在詩中去創造一個全新的情境。因此,相對來說,這首詩的貼切感就沒有那麼高,書寫上也比較簡單,另外,我也贊同把「自殺」兩字寫出來,會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敗筆。 〈未成年的魚〉 許悔之: 年輕的時候,你總會想像某種夸父追日的「悲壯」,彷彿存在一個你必須要很果敢的世界,這首詩在我讀來,就是很努力地要把這個「悲壯世界」中,人的脆弱與孤絕表現出來,會感覺到作者用力很深,擁有一顆幽密而深刻的心,不是「作文」可以做得出來的。 廖咸浩: 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很具體的感受到詩中營造的絕望感,也就是詩中所描述的擱淺的狀態。整首詩有一種完整的演進過程。不過,最後兩句是敗筆,幾乎把前面營造的鼓鼓的張力,一下子戳破了。 羅智成: 我也滿喜歡這首詩,但是喜歡的點不一樣,我覺得他最厲害的地方在於把一些抽象的東西,轉化成一種可感的描述,詩中的意象遠而犀利,最弱的部分就如同剛剛前面提到的最後一段,那些他想要再多做「說明」的部分。另外,詩中提到「無風帶」我也覺得很特別,這次的作品中,我記得至少就有三首詩用到這個詞彙,我會把它理解成這個時代的窒息感,在這個部分,這首詩也算是具有某種代表性。 陳義芝: 這首詩我讀起來是在寫自我,就意圖跟表現來說,的確有滿高的完程度。另外,詩中的那個晃蕩感,其實投射出來並非那種富裕的、有閒的悠遊者形象,而是一個痛苦的朝向成熟的行走者,也是很能夠表現這個年紀的一種心智狀態。 〈網路視界〉 羅智成: 我覺得這首詩是這次比賽作品中,比較準確而完整的一種幽默感的展現,不過在詩中太多條列式的東西,卻又沒辦法讓它們發揮出一種相互呼應或延長意義的有機的發展,就會讓詩進入一種可預測性,並且顯得瑣碎。所以我會建議作者,可以盡量將作品敘事化、故事化、多一些因果上的線索。但整個來說,這首詩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於,他用一種新世代的視野與敘述方式,經營出一個意象紛然而華麗的文字派對。 陳義芝: 這首詩我很喜歡,雖然九零年代林燿德就以電腦終端機或網路的一些元素當作詩的主題,但是這首詩還是保有很現代的意象,作者用字遣詞非常有自信,也很有表達能力,對於詩中所提到的題材感覺上都有一定的嫻熟度,在看起來有所侷限的語言裡面呈現了豐富的主題。 廖咸浩: 這首詩也是我從第一句就開始被吸引,讀起來非常流暢,雖然有時候會顯得有些油腔滑調,在幽默與過於油滑之間,可能還要多所斟酌,另外,如果有一些地方,在語言上能夠處理得更詩意一些,會讓整首詩讀起來更有韻味。 許悔之: 一首在寫網路時代的詩,應該負擔什麼?比如十幾年前,駭客任務在那個時代就帶出一些很深刻的思考,他提出一些與人性有關的問題,或者更類似的創作,例如林群盛的〈沉默〉在那個時代,就已經在嘗試思辨一些更深刻的事物。回到這首詩,我們已經在網路時代很久了,在很多文學獎裡我也看過很多類似的作品,但我一直在等待一個創作者,能夠提出一個與當下這個時代,更切合的提問或思考。 鯨向海: 這首詩我有點遲疑,比如第四段,已經不是散文化或是缺乏詩意的問題,裡面有許多語句都不太有邏輯,語言與結構都有點混亂,雖然他用了很多新奇的名詞,但我還是無法確切掌握他想傳達的觀點。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期待太高,因為我會想像這群新世紀少年寫這樣的題材,應該要表現得更自然、更高明。 〈唯一〉 羅智成: 我覺得這首詩的斷句,形成一種精力充沛的節奏,並且在這個理直氣壯中,有一種雄辯的意味,營造出某種令人不安與反諷的氛圍,以及對青春這件事的另一種反省,在書寫策略上是蠻成功的。 陳義芝: 這首我蠻推崇的,開頭就把整首詩的那種音樂性表達得很好,內容上也不是在描述一種特定的意識形態的對立,長句有形成長句的意義,不覺得有一種多魚的拖沓或重複,語言跟思想是可以相對應,思想成熟而語言練達,觀察的角度在詩中快速的變換,好像沒有邊際那樣的隨手捻來,高中生能夠呈現這個深度,我覺得除了是一首很好的作品之外,也相當值得期待這位作者未來的作品。 廖咸浩: 這首詩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我看不出來他要控訴的是什麼?首先是敘述觀點混亂,詩中的「你」的身分不太明確,「你」跟「我」跟「我們」的關係不太清楚;因為這些技術性的問題,這首詩就失去了它的說服力。另外,詩中的長句反而是我比較無法掌握的部分,一方面不精準,另一方面缺乏與前後文的銜接。我當然可以隱約感受到那種很強烈的青春的動能在詩中蠢蠢欲動,但是作為一首詩來說,這個能量是以一種無緣由也無目、且較缺乏詩意的方式四處發射。 許悔之: 這首詩如果是第三段加上最後一段,我覺得會是佳作,但其他段落卻有一種虛張聲勢的危險,他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而是一種虛無派,當然你也可以是虛無派,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作者沒有提供一個可以聚焦的詩思或哲思之處,我在閱讀中找不到那個聚焦點。 羅智成: 這是一首典型的反諷詩,所以你看到的表面上的意思未必是它真正的意思。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他混雜了三種風格:波特萊爾、rap、鴻鴻,所謂「青春戰歌」不是只是在歌頌青春的美好,某種程度它也表達了青春的躁動與無知,詩中的一句話「我願做為囚犯與你困在這裡不知所云」,其實就點出了這種沒有方向性的狀態。所以,我覺得這首詩就是要刻意去表達那種令人不安的情緒,把年輕人的那種矛盾與不確定性,都盡可能表現出來。這首詩不是要做一種單向的說明,每件事都刻意地表達了雙向性,雖然技巧上可能還是不夠純熟,但這也是因為作者不是想要「美化」青春,而是要透過「異化」青春,讓一些看似不合理的事物浮現出來。 陳義芝: 我呼應一下羅智成的說法,我認為他的思維是有一個超越的高度,一般這類的詩會有一個明確的立場或議題,但是這首詩要呈現的是那種無名的躁動,以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反而是可以理解的。 廖咸浩: 要判斷一首詩或一個文學作品是不是「反諷」,恐怕必須有更多的證據,否則任何一個作品都可以說成是它表面的反諷。這首詩中我們所看到的所謂反諷的部份,看起來更像是失手。即使是反諷,也因為寫作技巧不足,而無法讓人確認是反諷。虛無並無不可,但是若要說這首詩具備了某種更高的視野,我覺得就詩本身來說,線索還是太少。最終而言,這首詩讓我感到最大的不安之處還是詩感的缺乏。 〈黎明之前〉 羅智成: 相較我們剛剛在討論的〈唯一〉,這首詩就是一首令人有安全感的詩,它所描述的那個情境也具有一種普遍性,讀者能夠比較快投射進那樣一種狀態。簡言之,這是一首比較穩當的詩,讓人讀起來很放心,表達形式跟傳達的訊息極為相稱,整首詩控制良好、收放自如,清楚而準確。 陳義芝: 這首詩我也很推薦,就如同剛剛羅智成說的,它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它的「穩當」。特別是在現在這個語言破壞、表達混亂、溝通困難的時代,有時候幾乎成為一種災難,因此我覺得,對於這種清楚而明白的語言,這類型的創作,應該要多所鼓勵與關注。我當然覺得年輕人可以在語言上冒險,不過冒險的前後,必須要有所檢視,這首詩就是讓人覺得他在語言何思考的路徑上,一方面完整,另一方面也是非常有自覺地不做出太過突兀的表現。 廖咸浩: 這首詩的長處是穩健,缺點也是穩健。最後一段顯得太平常普通了,幾乎把詩感打散了,他也許可以用更多的意象來說他想說的話。 鯨向海: 這首也是很好,但我是比較喜歡那種可以讓人爭辯的詩,比如剛剛那首〈唯一〉。 第二輪投票 經過逐篇討論之後,一票作品〈雨光〉有人覆議進入第二輪,其餘一票作品淘汰。共十篇進入第二輪投票,委員分別就自己最喜歡的八篇作品給分,最高給8分,依序遞減。投票結果如下: 〈謊〉(許悔之4分、陳義芝2分、廖咸浩1分、羅智成4分)11分 〈街邊哲學家〉(陳義芝1分、鯨向海7分)8分 〈我們順著它走〉(許悔之5分、廖咸浩7分、鯨向海1分、羅智成1分)14分 〈一起褪色〉(許悔之8分、陳義芝5分、廖咸浩8分、鯨向海6分、羅智成2分)29分 〈你問天主在哪兒?〉(許悔之3分、廖咸浩5分、鯨向海4分)12分 〈未成年的魚〉(許悔之7分、陳義芝4分、廖咸浩6分、鯨向海2分、羅智成6分)25分 〈網路視界〉(許悔之2分、陳義芝8分、廖咸浩3分、羅智成3分)16分 〈唯一〉(陳義芝7分、鯨向海5分、羅智成5分)17分 〈黎明之前〉(許悔之1分、陳義芝6分、廖咸浩4分、鯨向海3分、羅智成7分)21分 〈雨光〉(許悔之6分、陳義芝3分、廖咸浩2分、鯨向海8分、羅智成8分)27分 投票結果,最高分〈一起褪色〉29分,第二名〈雨光〉27分,第三名〈未成年的魚〉,優選五位,〈黎明之前〉21分,〈唯一〉17分,〈網路視界〉16分,〈我們順著它走〉14分,〈你問天主在哪兒?〉12分。 最終名次出爐如下: 第一名:〈一起褪色〉 第二名:〈雨光〉 第三名:〈未成年的魚〉 優勝:〈黎明之前〉 優勝:〈唯一〉 優勝:〈網路視界〉 優勝:〈我們順著它走〉 優勝:〈你問天主在哪兒?〉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