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7 13:34:10瀏覽236|回應0|推薦2 | |
「少年PI的奇幻之旅」奇幻清醒之後 今天有個機會去看了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之旅」,這是一部奇幻的電影,留下許多讓人回味、討論及疑問的空間。 首先依照原著原文,書名應該是「PI的生命」 (Life of PI),用奇幻兩個字,讓電影變得有點是幻覺及想像,而不像事實。 電影中的動物及大海風景及場景,美得不在話下,不知道台灣出身的李安如何學到了好萊烏的技術及手法;尤其大海中的水藻夜間作銀色反光,沒有見過的人是無法相信的,鯨魚吸食海藻的一幕,應屬真實;海上的美麗及狂暴,確可讓人想起上帝。好像只有全能的上帝才有這樣的能力。 Pi在少年時信仰了三種宗教,印度教、天主教及回教。他認為神只有一個,他只要愛神。他說:「愛很難解說,問任何一個戀愛的人就知。生命很難去相信,問任何科學家就知。上帝很難相信,問任何一個信仰者就知。」 三種神不會有衝突嗎?這不是我們大家都有的疑問嗎?Pi的爸爸說:理性及科學才是真理。媽媽說:“科學解決外在的問題,而不是內在的。”實際上這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前者解決現實問題,後者解決心靈問題。 生命的意義何在?世界上各種事件的發展為何是那樣?我在這世界的角色是什麼? 基督教及回教以我為中心,但要利他。印度及佛教認為自我是一個幻覺。 你得用信心去了解生命的味道。 作者認為宗教並不否認現實,而是解釋它;理性只是現實全貌的一部份。 Pi的生命可簡化為三項: 一、 生命是一個故事。 二、 你可以選自己的故事。 三、 和上帝在一起的故事是較好的故事。 電影裡提及了兩人的背景:父親被現代醫學救了一條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學,代表著理性;母親傾向於宗教,代表著信仰。電影裡還特意強調,母親捨棄家庭跟隨父親,信仰是她與過去唯一的聯繫。父親和母親的說法不同,少年Pi面臨著抉擇。要理性還是要信仰,這是一個精神領域的典型的困境,少年Pi最後做出的選擇是:“我決定去受洗。 Pi並非一個虔誠者,他是個泛神論者。成年Pi的一番論述表明,他需要的是一種超自然的、至高無上的力量作為信仰依靠。至於無論是上帝、安拉還是毘濕奴,並不重要。他的意識裡,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種特定的神明。對虔誠者,他選擇信仰是去解決問題。 第二個故事似乎應該拍攝表演一下,讓人更能想像真實的故事可能是如何的殘酷。 李安選擇用主角在病床上的講述,解釋另一種故事的說法。結果是奇幻成了比較讓人信服的故事。 在經歷暴風雨之前,宗教對Pi來説只是一種外在的體驗。他從印度教黑天的口中窺見宇宙的玄妙,從基督教耶穌處體會愛的極致,從伊斯蘭教的俯伏跪拜中試圖與神溝通。 暴風雨中,Pi看見駭人的閃電直接擊打在水面上,當他用僅有的資源造出來的小艇和補給被沖走,當他最寶貴的那本小冊子也被風吹去,他已失去所有寄托。他問神:“我什麽都沒有了,你還想要什麽?”不單人性,在暴風雨前,連代表野性的老虎也被嚇倒了,在大自然或超自然力量前只能低頭。在神的暴怒中,他第一次把己身奉獻。神成爲他信仰的主體。 電影故事中有在問:上帝為何處罰某些人?讓某些人痛苦死掉? 哲學的訓練是不相信上帝,一切要有證據。 上帝是全能的,可以依自己的意思隨時改變宇宙,但事實上,宇宙卻是依一定的物理定律在運行。故創造萬物者也應有套一規則在主控一切。 英國哲學家朱立安在「自願被吃的豬」書中寫道:理性告訴我們,上帝創造的世界並不完美;世界上有恐怖的疾病、饑餓、精神病及戰爭,大自然充滿物競天擇,動物互相當食物。相信上帝則必須接受與理性相反的信仰。 人的真實生活中充滿無情的對立,生與死,快樂與傷悲,善與惡;我們無法確定善一定能超越惡,也不知喜悅能否克服痛苦,生活一直是一個戰場。但如果生活不是戰場,人的生存就走到了盡頭。 這部電影或原著是在討論信仰與理性問題,沒有科學和理性,生活無法進展,人類無法進步;沒有信仰,人也無法渡過生命中的苦難。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