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08 09:31:25瀏覽331|回應0|推薦0 | |
前言 何謂宇宙?古人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上一句指空間,下一句指時間,也算簡潔。 現代科學已更能深入觀察微觀的原子世界及巨觀的銀河系列,結果是發現處處都反映出宇宙的複雜性,宇宙是人類永遠好奇的目標。 哲學家辯稱:宇宙之外是無;或宇宙之外沒有任何東西能存在宇宙之外;宇宙之外是一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世界。 過去四十年人類在天文學上成果豐碩,但天文學家沙崗 (Carl Sagan) 說:「人類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只不過像是在宇宙汪洋的沙灘上,把我們的腳趾頭沾濕了。」 不過人類正在逐漸演化,在「短時間內」(一千年算很短的時間)就可以陸續登陸移民到別的星球;五十億年太陽消失,人類可以演化到無法想像的地步,人類顯然在宇宙中會扮演一種角色,也許會滿佈宇宙?或影響宇宙? 自古以來,宗教、哲學和科學一直都是分家的,為什麼不能合論?因為沒有足夠的知識去合論。三種學問,都是要解決人類的基本問題,但是卻只得各自發展;目前要用科學去證明宗教的神,還沒有足夠的能力。 絕大多數的政治人物只受過社會及人文科學的訓練,對自然科學所知極為有限,也不重視。科學與神學也互不相通,如何解決「人從哪來?人去哪兒?」的問題,必須將不同學科智識作一個大融通,才能探討答案。目前自然科學比社會科學更融通更成熟,解決人生的基本問題,才能回答:「人應該往哪裡去?」 科學一直保持緘默,科學與宗教互相輕蔑,互相猜忌、互不來往。 現代科學體係:夸子、原子、分子、細胞、組織系統、生物體、生物社群、生物圈、宇宙。 何謂預測?何謂真實?我們很難否認行星、原子、元素、分子、遺傳因子、細菌的存在,電磁場、微波、能量作用我們看不到,但也很真實,夸克 (quark) 也不能直接觀察,間接證據卻不斷增加;多度空間、其他宇宙的理論無法觀察,其真實性所以存疑。 為何有質量、引力、空間、時間?永遠有一個解釋,這個解釋只是敘述或「無法解釋」,所以「為什麼」 的問題會永遠存在。 佛曰:「宇宙是一個因緣所成的現象,宇宙重重無盡,都是有因緣來集合。」 「無數的太陽與無數的地球圍繞著各自的太陽運轉…宇宙中無數的世界與我們的地球一樣好,也同樣生生不息。」註11 「一毛孔含十方世界」「芥子納須彌」 11西元一八五四年,義大利哲學家布魯諾 (Giordano Bruno)撰「論無限的宇宙與世界」 通訊的進步人類花了一百年才讓十億人通話,最近只花了十年,就用網路連接另十億人。 科學以倍數在進步,人類花了一百年才讓十億人透過電話線互通聲息,但是只用另一個十年就讓另一個十億人用網路通訊,衛星通電話往返需時四分之一秒,網路以十億分之一秒為單位來計時,網際網路透過光纖以近乎光速傳送訊號,世界距離已消失;人類科技進步無法想像。 宇宙無限擴大與造物主 如果宇宙一直在澎漲,那一定有一個起點,對不對?起點就是一個極大的爆炸。 上帝仍然可以是製造大爆炸者,也可安排隨後的宇宙萬物。但此一理論卻限制了上帝創造宇宙的時間。 上帝是全能的,可以依自己的意思隨時改變宇宙,但事實上,宇宙卻是依一定的物理定律在運行。故創造萬物者也應該製定有套一規則在主控一切。 目前科學家說明宇宙是用兩種理論:基本相對論及量子力學。前者說明萬有引力及宇宙無限大的結構;後者說明無限小的物理。兩者的問題是無法統一及一致,而且有矛盾。量子理論如果正確應可解釋宇宙萬象的基本道理,但人卻太小,無法去觀察全宇宙,也就無法去證明。 宇宙有多少恆星?根據澳洲一名天文學家聲稱,他已計算出歷來最精確的宇宙恆星數量,答案是七的後面加二十二個零,也就是七百億兆。這比地球上所有海灘及沙漠的沙粒總和還多,有人更認為宇宙星辰無限多。這也反證說明了人又有多渺小? 宇宙正在擴張 宇宙擴張的速度隨著距離成比例增加,如果知道其他星系以多快的速度離開我們,以及他們有多遠,我們就可以判定宇宙以多快的速度在澎漲擴張─此即哈伯常數(=速度÷距離),從而可以算出宇宙的年齡,目前天文學家算出宇宙的年齡大約為一百三十億年。 地球上時間的計算是以年,但在宇宙時間中意義有多大?例如在冥王星上住一年等於地球二百四十九年!所以時間的計算與對時間的感覺是相對的,要看在何時何情況何心情來決定時間的快慢。 宇宙生機無限
慧星是個巨大冰球,在宇宙中亂飛,這事實可以證明宇宙到處都有水,有水就有生物的可能。 宇宙是由少數基本物質所排列組合而成,包括:氧、矽、鐵、鋁、鎂、鈣等,靠這幾個字母,組合成全部的地質學,包括地球、月球和火星。其他許多化學元素的原子組成分子,分子就是天然物質,例如氫原子和氧原子可以組成水或氧化氫,氫原子可和碳原子組成甲烷(methane)丙烷(propane)丁烷(butane)辛烷(octane)等等;目前化學家發現的原子元素已超過一百種,這些原子等各種組合形原了地球上所有的物質,而這些原子存在於其他銀河星體中,各星球的原子全都是相同的,也都以同樣的物理定律組合,化學科學告訴我們,這些基本原子是絕對放諸宇宙皆準的,換言之,宇宙的基本語言就是這些字母組成。 但是原子並不是最小的組織,原子內有電子、質子與中子,質子與中子構成原子核,兩者合稱核子。質子的數目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有六個質子就成為碳原子、有二十六個質子就成為鐵原子、有九十二個質子就成為鈾原子、六個質子與六個中子就構成碳原子核,如果有七個中子就成為碳的同位素isotope)。宇宙就以這樣的基本組合,變幻出無窮的物質。例如食鹽是氯化鈉交錯的三維結構,每一個鈉原子周圍都有八個氯原子,每一個氯原子周圍也都有八個鈉原子;一粒鹽中可能含有一萬億個原子,而一個糖分子則只有三十六個原子,但糖分子結構複雜得多,各組原子間的相對位置與角度都有一定。 無論是動物植物或岩石,都是由化學家所能認識出的原子構成的,有生物與無生物都來自同一元素,因此我們有何理由認為「我」是與其他動本物不同?我與其他人不同,要享不同的待遇呢?大家的基本成份都是一樣的啊,如何「我」就有權要求更多?要吃掉其他的生物? 生物驚人的多樣性 生物體內的每一個細胞含有數十個染色體(chromosome),例如人體每一個細胞都含有四十六條染色體,每一條染色體包含了幾百萬個基因(即遺傳密碼子),基因是一長串雙螺旋鍊(DNA,去氧核甘酸),;而一個基因包含幾千個核甘酸( nucleotide);人體的染色體共由三十億對鹼基組成,規模驚人的大,而人有六十兆個細胞,如果連接起來可以從地球到太陽來回二十次;連細菌的DNA中都約有一千個字母,哺乳類的DNA達十億個以上。 而核酸只有四個基本種類,由A、C、G、T來代表,它的不同排列組合形成染色體;也就是說每一條染色體有幾十億個核甘酸,這種組合的驚人可能數目,讓我們了解生物多樣性是沒有什麼種類是不可能的;每一條染色體如果拉開可有幾公尺長,今年終於有科學公司宣佈已將人類染色體全部序列解出。而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基因序列。只要二百多種細胞就可以組成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物種,包括所有動物及植物。而許多動物的大腦都是由神經元(neuron)組成,人腦與狗腦系統原素都是一樣的。 哲學家對生命的定義是:生命是由核酸與蛋白質組成的多分子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自我複製、以及對體內外環境進行選擇性反應的屬性,其特徵是具有不斷的自我更新的能力。(科學家的哲學基礎;潘有闊編著水牛出版社;P83) 目前「基因圖譜」運用現代電腦科技,集合全球資源耗資至少三十億美元,終於在二00三年四月完成,以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基因片,上面有幾萬個基因,可以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陷,可能患哪些疾病。人類控制自己的能力又前進一步。 哺乳類的DNA有十億個以上的宇母,每一個宇母有四種可能,故共有約十的六億次方的不同組合,也就是1的後面加六億個0,這樣的天文數字可以讓我們知何以生物界有驚人的多樣性。 我們好像不應該自認為比其他動物高一等。 核甘酸只有四種,由這四種字母排列組合,總數可能有六億位數,即十的六億次方。所以這種隨機組合可以使地球上產生十一萬種蝴蝶,十五萬種蕈類,這是物種多樣性的一例。 |
|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